如何在app中添加sdk监测代码

如何在app中添加sdk监测代码,第1张

首先得描述一下各个证书的定位,作用,这样在制作的时候心中有谱,对整个流程的把握也会准确一些;

1、开发者证书(分为开发和发布两种,类型为ios Development,ios Distribution),这个是最基础的,不论是真机调试,还是上传到appstore都是需要的,是一个基证书,用来证明自己开发者身份的;

2、appID,这是每一个应用的独立标识,在设置项中可以配置该应用的权限,比如是否用到了PassBook,GameCenter,以及更常见的push服务,如果选中了push服务,那么就可以创建生成下面第3条所提到的推送证书,所以,在所有和推送相关的配置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开通支持推送服务的appID

3、推送证书(分为开发和发布两种,类型分别为APNs Development ios,APNs Distribution ios),该证书在appID配置中创建生成,和开发者证书一样,安装到开发电脑上;

4、Provisioning Profiles,这个东西是很有苹果特色的一个东西,我一般称之为PP文件,该文件将appID,开发者证书,硬件Device绑定到一块儿,在开发者中心配置好后可以添加到Xcode上,也可以直接在Xcode上连接开发者中心生成,真机调试时需要在PP文件中添加真机的udid;是真机调试和必架必备之珍品;

平常我们的制作流程一般都是按以上序列进行,先利用开发者帐号登陆开发者中心,创建开发者证书,appID,在appID中开通推送服务,在开通推送服务的选项下面创建推送证书(服务器端的推送证书见下文),之后在PP文件中绑定所有的证书id,添加调试真机等;

具体 *** 作流程如下:

1、开发者证书的制作,首先登陆到开发者中心,找到证书配置的版块,猛戳进入,点进证书,会显示如下界面,点击右上角的加号

会出现以下界面,该 *** 作重复两次,分别创建开发测试证书和发布证书,开发测试证书用于真机调试,发布证书用于提交到appStore,我们以开发测试证书为例,选择第一个红框中的内容;

然后下一步,会提示创建CSR文件,也就是证书签名请求文件,会有很详细的 *** 作说明,如果英文不太好,可以参考下图;

之后将该CSR文件保存到一处;

备注:CSR文件尽量每个证书都制作一次,将常用名称区分开来,因为该常用名称是证书中的密钥的名字;

之后在开发者中心将该CSR文件提交;

提交上去后就会生成一个cer证书, 有效期为一年;

利用同样的方法配置一下Distribution发布证书,下载保存,双击安装;在钥题串登陆证书中可以查看,其中专用密钥的名字即为CSR请求文件中的常用名称;

2、以上开发者证书的配置完成了,下面我们来配置appID和推送证书;在左边栏中选择appID,勾选右边的push可选项,为该appID所对应的应用添加推送功能,下面会看到创建证书的按钮,分别为开发证书和发布证书,下面的流程就和上述1中创建证书一样了,都是先建立证书请求文件,然后提交生成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左边栏证书栏中也可以直接创建推送证书,但是还是建议在appID中,勾选了push服务后在此处创建,这样会避免因为忘了开通push服务而导致推送不可用的情况发生;

证书创建完成后,下载保存,双击安装即可;

3、最后我们来进行PP文件的制作

该流程进行两次,分别创建开发测试用PP文件和发布PP文件,前者用于真机测试,后者用于提交发布;Ad Hoc格式一般用于企业帐号,此处我们忽略;

选择后提交

会自动检测匹配appID,另外下拉项中还可以选择wildCard格式,该格式为自动生成,使用*通配符,适用于批量的,没有推送,PassCard等服务的应用;我们选择我们刚刚创建的appID,之后下一步选择证书;

继续,这里有一个区别,因为PP文件的开发测试版需要真机调试,所以我们需要绑定真机,这里因为之前我添加过一些设备,所以这里就可以直接全选添加,如果没有的话,需要将真机的udid复制出来在此添加,在发布PP文件中,是没有这一步的;

之后就是输入一个PP文件的名字了,然后生成,下载保存,双击添加到Xcode库中,这样在真机调试或者发布时,就可以分别有不同的PP文件与其对应;

到目前为止,客户端开发和上架所需要的证书文件配置都已经配齐了,天色已晚,明天再配置服务端所用到的推送证书吧,到时候另起一章,将ios诡异的推送流程也捋一捋,本来想写到一篇里的,没想到整了这么长,下班回家开黑去喽!

Google Tag Manager包括四个部分:Accounts(账户)、Containers(容器)、Tag(标签)s和Triggers(触发器)。

登录进GTM之后首先为要为需要部署代码的网站创建一个账户——填写“账户名称”,点击“下一步”之后,创建容器名称,你可以将自己要监测的该网站上的所有代码推送至该容器。

在容器创建完成后,GTM会提供一段容器代码,下面要做的就是将这段代码粘贴进所有需要监测的页面的<body>标签后面。容器代码如下图所示:

粘贴完毕后就可以使用GTM对代码进行添加和修改啦。

下面将分别介绍GTM这四个部分。

Accounts(账户)

账户是GTM中层级最高的,通常情况下每个公司只需要一个账户。如果需要针对多个网站推送追踪追踪代码,可以创建多个对应的容器(containers)。如果需要创建额外的账户,可以先登录已创建的账户,然后点击下图中的“Create

Account(创建账户)”即可。

Containers(容器)

容器和需要监测的网站是一一对应的,在这里建议将容器命名为网站的名称。如果需要创建新的容器,可以在账户层级选择“创建容器”即可。

容器创建完成后,在“Containers(容器)”部分的仪表盘如下图所示:

Tags(代码)

在容器创建完成后,你就可以为需要监测的网站创建监测代码啦。Google在此提供了自己的代码模板,以及其他一些第三方的解决方案(比如说Marin、ArRoll、LinkedIn等等)。以下是一些GTM支持的代码工具,对于每一种工具的详细介绍,请见(https://support.google.com/tagmanager/answer/2574372)。为了将追踪代码添加进容器,在“容器”中选择“代码”,然后选择“新建”后如下图所示:

Triggers(触发器)

当你决定要添加一条追踪代码之后,你可能就需要给这条代码设置触发条件。附加到代码的触发器用于控制该代码在何时触发或不触发。代码必须至少有一个触发器才能触发。系统会在运行时对触发器进行评估,并在满足触发器条件时触发(或不触发)关联的代码。

在设置触发器时,如果一条代码有多个触发器,则只需要满足其中的一个触发器,就可以触发该条代码。比如说,在A代码下有两个触发器,一个是针对所有页面触发,一个是针对页面domain.index触发,则系统会判定针对所有页面触发该代码。

在GTM中触发器的默认类型有6个内置事件类型以及一个自定义事件选项。内置的事件类型包括:

1.网页浏览(网站)

2.点击(网站)

3.表单提交(网站)

4.历史记录更改(网站)

5.JavaScript错误(网站)

6.计时器(网站)

7.自定义事件(网站和移动应用)

在选择代码类型后就可以设置触发条件了,如下图所示:

当设置完触发器之后实际上这条代码并没有自动生效,在这里必须手动选择“发布”,新创建的代码才会在目标网站上生效。

Versions(版本)

如果你点击顶部导航栏中的“版本”,你就可以看到现在使用的GTM版本的概览。从该视图你可以轻松的查看该容器的修改历史。

Admin(管理)

在管理选项卡中可以对账户进行一些必要的基础设置。比如说为账户添加用户,可以在管理选项卡中选择“用户管理”,来添加其他用户,在这里的用户权限有四种:

1.无访问权限

2.仅限查看

3.仅限查看和修改

4.查看、修改、删除和发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79286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