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新版本更新了什么 知乎新版本有哪些功能【详解】

知乎新版本更新了什么 知乎新版本有哪些功能【详解】,第1张

知乎新版本更新了什么知乎新版本有哪些功能【详解】

在新版本中,知乎增加了许多新功能,包括“市场”菜单中的新音频科普节目“每日新闻”和全新的主页。不过相比这些,最显眼的还是知乎在底部菜单栏新增的“想法”功能。

轻量级、即时和简单的“想法”

“Idea”,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是一个轻量级的内容发布工具。在发布形式上,“点子”和之前的“分享”有些类似,可以编辑短文,发布图片或者视频,分享知乎和平台外的链接。与“分享”不同的是,“想法”的功能被放在了更显眼的地方,而不是页面底部的“发现”,有单独的页面和入口。

至于内容的交互,知乎的“想法”可以像微博、Twitter一样转发、评论、叫好(即赞),而其中的转发又不同于常见的多层嵌套结构,采用了不常见的单层并行结构。这样无论转发多少次,内容总能保持完整的信息呈现。

简单来说,当你转发别人的想法时,只能显示最后转发的内容。比如君B评论转发君A的想法,君C再转发君B的想法。最后,只能显示君B转发的内容,不能显示君A开头的想法。“这种并行结构下的交流链接,可以让内容互动和讨论更加聚焦于有价值的想法节点。知乎工作人员解释了这种并行结构。

具体内容方面,除了阅读你关注的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等内容,知乎还会围绕一些主题进行推荐。“非常有想法”是一个编辑选择了当天的好想法,总结了一些热门话题和话题下的想法。此外,右上角的“推荐频道”也很有特色,包括艺术、物理、汽车、建筑等多个子频道。频道里的用户也可以一键关注。

随时发布短内容需求的存在

在知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社区里的即时分享短内容越来越多。这类内容虽然不是系统性的知识输出,但其内容本身在信息密度和营造有价值的讨论氛围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显然,短内容是有市场的,是有价值的。在“点子”功能推出之前,知乎也尝试过短内容。

一年前,知乎推出了“分享”功能。用户不需要回答问题或者用新标题写一篇长文,编辑一篇短文就可以发布。它也是一个轻量级的内容发布工具,但是这个尝试并不成功。由于用户分享的短内容出现在首页时间流中,干扰了其他专业长内容的浏览,该功能收到了不少负面评价,知乎需要对短内容进行新的尝试。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情会在手机上完成,如何让习惯了手机的用户写出更多的内容成为了一个问题。用手机屏幕写答案不是什么好体验。出于习惯,知乎上的大部分回答都需要很长时间的论证。手机编辑的效率不是很高,无论是文字输入还是文章排版,甚至会因为应用闪烁而丢失草稿。

一方面,鼓励用户在手机上输入文本,而不是阅读。另一方面,用户也有对短内容的需求,两者最终都催生了“点子”的功能。而“想法”也不再隐藏在首页,有了独立的条目和页面。这种方法也解决了内容长、内容短的问题。

良性创作空,另一个好友筛选

“想法”给用户带来更轻便、更即时的创作和阅读体验。但与此同时,在即时分享的场景下,如何保证这种轻量级、碎片化信息的质量,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用户发自拍、心安理得的微博,知乎其实也有自己的见解。

关系形式决定了核心创意属性。在知乎上,密友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在这样的关系氛围中,形成严肃、专业的讨论是比较自然的。个人生活分享,反而很难得到交流和互动。体验中提到,用户在ideas首页能看到的内容,基本都来自于他们关注的用户。如果他们真的遇到和自己有其他兴趣的用户,可以直接打勾,这样就不会出现在想法的时间流里。

“想法”功能的出现,是微信清理不经常联系的人之后,我们又一次重新审视朋友,重新提炼友谊关系。在它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关闭一些喜欢在屏幕上发布劣质内容的人,同时关注一些有“想法”的人。从知乎的角度来说,“想法”功能的推出是知乎整体社交属性的提升,知乎的社交关系变得更加有价值和完善。

整体来看,“点子”的功能降低了信息分享的门槛,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其中。虽然在形式上和微博差不多,但其实在内容上,“想法”在知乎会是独一无二的。现在,轻量级、碎片化的“想法”补充了之前的问答,也让知乎的内容体系更加完善。

“观念”的功能肩负着使知识具有社会价值的重要使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8104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8
下一篇 2022-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