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机如何组装 台式机组装注意事项【详细介绍】

台式机如何组装 台式机组装注意事项【详细介绍】,第1张

台式机如何组装台式机组装注意事项【详细介绍】

如果你想入手一台台式电脑,自己组装肯定比直接买成品电脑更划算更划算。那么桌面组装有哪些步骤?你能组装它吗?今天,边肖将带您了解桌面组装步骤的介绍和注意事项的分析。

一、准备工具

组装桌面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如十字螺丝刀、剪刀、硅脂、扎带等。

二。做好防静电工作

组装桌面时,做好防静电工作,因为加到你身上可能会对桌面组装造成一定的损伤。

三。电脑里所有的铜螺丝都需要对齐。

台式机和电脑的铜螺丝都需要组装,不要因为省事或者缺螺丝就少螺丝。

四。CPU安装

安装步骤一般是安装CPU,CPU散热器,内存。

打开底座,取出保护盖,将CPU放在CPU的凹入位置(此时CPU顺利放下,位置正确,保证没有突起)。然后盖上铁盖,将铁棒用力按到位,完成CPU的安装。

五、CPU风扇安装

很多网友觉得原装英特尔CPU散热器很难安装,只是不知道其中的窍门。掌握窍门后,原装英特尔散热器拆装方便。先将四个针脚转到上面箭头的反方向,然后对准主板的四个空位置,用力下压,完成一个位置的安装。重复四次。

六。内存安装

安装内存很容易。对准内存和内存插槽上的凹凸位置,分别按左/右力听到Pa只要你一小声说话,左/右卡就会自动打开,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按对方。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主板为了方便安装显卡,只有一个卡槽,安装方式也是一样的。

如果换个方向,内存的凹面位于内存插槽的凸面位置,但还是不对应,那么主板不支持这种内存。对于常见的DDR2内存和DDR3主板,DDR3内存和DDR2主板,解决办法只能是换内存或者主板。

七。安装电源

在主板上安装了CPU、散热片、内存之后,还需要在机箱上安装电源。

桌面组件

八。主板安装

在主板上安装好CPU、散热片、内存、电源后,需要将主板安装在机箱上。

安装主板是有一定技巧的。首先你要把主板和机箱的螺丝位置对准,然后在机箱对应的螺丝位置上安装铜柱或引脚,一般是6或9。主板的所有螺丝位置都要安装,以便更好的固定主板。然后装上主板配件自带的边框(先拆下标准外壳,虽然暴力,以后用不上了)。装上主板,拧上螺丝。

九。硬盘安装

在主板上安装好CPU、散热片、内存、电源、主板后,需要在机箱上安装硬盘。

X,光驱安装

在主板上安装好CPU、散热片、内存、电源、主板、硬盘之后,下一步就是在机箱上安装光驱。

XI安装图形卡

在主板上安装好CPU、散热片、内存、电源、主板、硬盘、光驱之后,接下来就是在机箱上安装显卡了。

十二。主板布线

主板布线可以说是DIY门槛的一步,尤其是机箱上的那些电源灯、开关等电线。即使是DIY老鸟,没有说明书也觉得头疼。

主板上连接电源的线一般有两种,分别是24PIN主电源和8PIN/4PINCPU辅助电源,可以根据卡的位置来插。稍微难一点的是CPU辅助电源部分,会有两种特殊情况。

桌面

十三。底盘布线

首先是前置USB接口和前置音频接口。以前机箱的这两个接口一直没有集成(线都是散的,接错了怎么办?呵呵,等着看好戏吧),很不人道,很难装。但近年来,大部分机箱都采用了一体化设计,对准防呆位置后就可以轻松连接。

然后就是硬盘灯、电源灯、开关、重启、PC音箱这五个一直存在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主板说明书,找到对应的位置,面对布线,记住一条最重要的规则。彩色为正,黑/白为负。

现在硬盘和光驱基本都是SATA接口。只需连接SATA电源线(5针扁平电缆)和数据线。

十四。独立显卡的布线

高端显卡,别忘了接6PIN或者8PIN辅助电源。有些高端独立显卡需要连接多个辅助电源,都要连接。电源线不够用怎么办?使用视频卡附带的跳线。

十五。完成

你完了!电脑组装安装完毕。连接显示器和机箱电源之间的线缆,链接显示器,正常开机,就可以进入BIOS,准备安装系统了。

二。桌面组装注意事项

1.主板的选择和安装。开始将风扇和主板放入装有干净接收器的台式计算机中。此时,注意不要损坏主板和其他已安装的组件。

2.光驱的组装。注意光驱上的螺丝需要锁住机箱两侧的螺丝口,然后才允许其他布线。

3.安装台式电脑的硬盘,首先你需要确认安装的位置,不能和正面风扇相反。其次,你要对准暖气片,以利于散热。

4.台式电脑显卡安装。一般台式电脑有2个插槽,一个是PCIEx16,一个是PCIEx4。你需要选择前者进行安装。

以上是大家分享的桌面组装步骤介绍和注意事项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8367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10
下一篇 2022-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