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第1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民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扬自身办学特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应用型大学。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
2、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
二、资金来源不同
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
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
三、举办者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简称杭电信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青山湖科研创新基地投资有限公司、杭州文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2004年由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

学院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的青山湖畔,学院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师资力量

学院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3%,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2339%。

近三年,获得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优胜奖”3人。学院教师近年指导学生在电子设计、服务外包、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电子商务和智能汽车等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70余项。

学院“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学科带头人工程”、“骨干教师工程”建设,积极组建学术群体,构建学术梯队。近三年,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和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企业重大项目26项,专利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项。

院系设置

学院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依托行业优势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和专业设置学院的专业,设有工学分院、经管分院、外国语分院和基础教学部等四大分院及机械与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电子通信系、财务会计与经济系、工商管理系、信息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大学外语教学系、专业外语系及数学教研室、人文社科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和体育教研室等十二个系部,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英语、产品设计等27个专业,涉及工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五大学科门类。

质量工程

学校拥有浙江省省级独立学院重点建设专业1个,浙江省独立学院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浙江省省级特色专业3个。学院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多门课程被列为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出版教材70余部,其中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2部。


                                 

特色专业

浙江省省级独立学院重点建设专业(1个):电子商务

浙江省独立学院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电子信息实验中心

浙江省省级特色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工商管理

国际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港澳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30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学生可以参加各类长、短期出国(境)研修、交流、交换项目。


                                 

研究机构

中心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513多平方米。设备台件数3704。每年接纳2000多人次的学生来实验中心做相关的实验和实训活动。对于每一个实验室,均可以同时容纳40名以上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对各实验室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了统一管理。

馆藏资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于2019年11月迁入现址。依径山南麓而建、伴瓦窑湖水而生的新馆是信息工程学院的地标建筑之一,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2,000余个。内设借阅一体书库、电子阅览室、讨论间、自修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小型会议室、休闲书吧、展示厅、档案馆等功能区。图书馆馆藏资源涵盖全校各学科专业,截止2020年4月,我馆拥有纸质图书68万余册,电子图书234万余册,期刊报刊142种。

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是很多学生关注的话题,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就业前景。但是,如果想要就业前景好的话,就必须要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因此,想要就业前景好,就要好好选择专业。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电子信息工程工学2人工智能工学3自动化工学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5软件工程工学6智能科学与技术工学7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学8虚拟现实技术工学9物流管理管理学10电子商务管理学11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12环境设计艺术学13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与信息14软件技术电子与信息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介绍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在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应用电子专业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建有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嵌入式技术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应用实验室,建有系统的智能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环境,可以完成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全过程。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能在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物联网等领域从事应用开发、产品设计、系统搭建和技术管理的卓越工程师。
专业特色
与中兴、华为合作
本专业与华为、中兴合作培养芯片设计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由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建立联合实验室,并派导师为学生制定工程师成长规划和技术培训指导。由企业工程师和校内导师联合设计毕业题目,指导完成毕业设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后优先被企业的海外拓展部门录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Learninginwork在真实的工作项目中学习
本专业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于一体,开设了电子产品制作、单片机综合实践、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物联网项目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大一时就能够完成简单的电子产品的制作,在大二时能够完成产品设计和系统搭建,在大三时能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大四时学生可独立承担嵌入式和物联网综合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学生毕业时已具备丰富的开发经验,能够独立主持项目的开发工作。
探索、研究、总结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采用“探索认知、研究发现、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学生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设计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同时,教师实时对学生进行质量检查评价,最后进行总结与展示,引导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探索式的主动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科研项目
专业强调“应用性科研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行”,建有单片机应用与开发研究所,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本专业给学生配备科研导师,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的科技活动,包括学术交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参加行业举办的设计竞赛等,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专长,提高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Android系统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机械设计基础、EDA技术与应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DSP原理及应用、虚拟仪器技术、文献检索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嵌入式方向)、电子工艺(嵌入式方向)、物联网WEB系统开发与集成(物联网方向)、云计算综合设计(物联网方向)。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工程认识实践、电子制作实践、电子设计项目实践、单片机实践、电子项目综合设计、物联网项目综合设计。
就业岗位
嵌入式方向
可在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相关行业从事电子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驱动开发、应用开发、测试、系统维护等工作。
物联网工程方向
在交通、医疗、电网、质量追溯等物联网应用领域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行业咨询,以及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介绍二十年软件人才培养历史打造明日IT之星
软件工程专业,是在国家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重点专业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年招生人数占黑龙江省同类专业招生一半以上。本专业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以致用,能在就业岗位上用其所学,尽其所用。本专业教师近三年主持或参与省市级、院级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2016年主编或副主编高校规划教材7本。本专业多年与苹果、微软、Oracle、谷歌和IBM等国际知名企业沟通合作,企业不仅为专业配备了价值近千万元的数据库、测试软件、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设备和正版软件,还让学生融入企业真实的开发环境中进行培训,以确保学到的技术领先和独到,保证就业。
软件产业规模逐年增长,IT人才缺口巨大
近几年,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快速增长态势,平均每年增长211%,增幅始终高于电子信息产业平均水平,远大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并在促进信息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随着软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超过500万,并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巨大的人才需求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薪职业。根据中国人才网的调查数据显示,软件开发行业高居榜首。目前,具有3~5年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平均年薪已经达到20万元以上,并且薪金每年都呈现20%~30%的增幅态势,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多方面保障软件学习其实并不难
专业导师携手名企,对学生尽心负责
学生入学开始,就以班级为单位配备班导师,负责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本专业为学生聘请用友、联通、雷石、哈尔滨海康软件等企业资深软件工程师授课;引进微软、联想等企业研发的课程体系;同时引入Oracle、IBM等企业规范;与苹果合作培养iOS开发工程师,与谷歌合作培养Android开发工程师,学生上课如同在企业工作一样,学习、练习的就是企业真实软件项目。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更达到了软件工程师的从业标准,深受企业欢迎。
专业课前置夯实学科基础
大一开始学程序开发,达到编程入门水平,半年就能编写应用软件;大二阶段,老师会带着学生做真实项目模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直到毕业不间断,保证了学生知识面的开阔性。
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三循环”教学
大三、大四开设与学生就业关系密切的专业课程,采用“基础知识学习、功能模块开发和项目实战”三个学期三重循环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都能学会软件开发。课程设置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教学内容服务于工作案例,授课过程中将案例知识点拆分,边讲边练。教师担任项目经理,以世界名企为模板,搭建仿真企业环境,按项目组完成项目调研、分析、讨论、开发、测试、总结、答辩全过程。在校期间即可完成多个企业项目,代码编写经验可达到10万行以上,成为炙手可热的实战型人才。
批量培养软件工程师的摇篮
在校期间即可参加商业化软件开发
为了提高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软件工程专业积极探索,锐意改革,走出了一条教学与应用性科研相结合,科研不断促进教学的发展道路。在软件学院科研中心下设的大学生创业园,近两年来,师生共同开发了“黑龙江省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开发应用平台”、“浦发银行业绩考核查询统计系统”、“哈尔滨呼兰消防队宣传触摸屏系统”等32项项目,受到企业一致好评,业务量逐年递增。
学生大赛
2016年,第七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
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黑龙江赛区二等奖,三等奖。
2017年,第八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3名。
主要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设计模式、JAVAEE技术应用与开发、跨平台游戏程序设计、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iOS应用开发技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开发等。
职业前景
本专业分为软件开发、游戏软件、移动互联应用与开发三个方向,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大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软件技术介绍选择“软件",选择希望
软件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紧缺培养基地,每年招生人数位于黑龙江省院校同类专业首位,是学院的品牌专业。专业与苹果、谷歌、甲骨文等国际知名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培养,订单率90%以上。
在软件技术专业,您将享有Microsoft(微软)、Oracle(甲骨文)、Google(谷歌)、Apple(苹果)、UFIDA(用友)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教育资源,学习到iOS、Android、Oracle数据库等当前最前沿、最流行的软件技术,并在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经理等行业精英的带领下,体验真实项目开发,感受真实企业文化,积攒10个以上的项目开发经验及60000行以上的编码经验,使您毕业就成为企业需求的实战型人才,月薪可达万元以上。
软件技术专业下设4个方向分支
1软件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工程基本方法及工具,能够熟练运用软件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测试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IT应用型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
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JAVAEE框架开发、C#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ASPNET项目开发训练、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
就业方向
(1)在IT企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技术支持、市场推广及信息服务等工作。
(2)在电信、移动、银行、邮政、学校、政府、电视台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运营、系统维护及系统管理等工作。
(3)在移动互联网企业从事网站开发、维护测试、编辑策划等工作。
2软件技术(甲骨文联合培养大数据应用)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J2EE开发技术,具备程序设计和编码能力,掌握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和规范,能够熟练运用Oracle数据库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满足软件相关企业用人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Java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B/S架构的企业应用程序开发、Struts商用企业应用程序开发、SSH架构的企业应用程序开发。
就业方向
OralceDBA(数据库管理员)、大数据研发工程师、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等工作。
3软件技术(微软应用软件开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必备的网络软件开发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掌握C#、ASPNET、WinForm、ADONET等Web及Windows应用开发技术,适应网络软件开发技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C#NET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项目案例训练、ASPNET程序设计、Aspnet开发项目综合训练、数据库技术、实用软件工程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学生可从事ASPNET网络软件开发、ASPNET网站建设、ASPNET程序员、网站美工等与网络软件开发、应用相关的工作。
4软件技术(游戏软件)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跨平台游戏开发技术,具备设计并研发跨平台2D及3D游戏能力,掌握游戏软件项目开发全过程和行业编码规范,能够熟练运用游戏引擎进行游戏软件项目开发;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满足游戏相关企业用人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游戏引擎原理基础、程序设计逻辑与技术、游戏架构与设计、跨平台游戏程序设计、游戏开发设计模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游戏软件测试技术、游戏运营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
(1)在游戏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出版、影视特效以及软件开发等公司从事2D/3D游戏设计与开发、Android或iPad/iPhone应用开发、影视特效设计等工作。
(2)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行业项目,帮助学生积累真实的项目经验,彻底摆脱“纸上谈兵”的尴尬。学生在校期间即完成多个实训项目,成为炙手可热的实战型人才。
职业认证,增加就业砝码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认证、OracleOCJP、Java工程师等信息化人才认证,与国际接轨。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环境设计介绍专业是在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基础上建设的,建有环境设计工作室、景观设计科研室、工程造价实验室、集群渲染中心、客户接待中心、模型制作室等实验室,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省级名师2人,省级精品课3门,完成省级科研课题7项,专利10项,出版教材20余部。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大赛奖项40余项,累计获得奖项200余人次。
培养工作规范、学会沟通、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环境设计专业是艺术、计算机、建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我们培养在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方面,具备艺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能设计、懂工程、会沟通的卓越设计师。注重训练学生规范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注重培育学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吸收国内外环境设计前沿信息,来拓展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与优秀企业合作引入实际工程项目训练设计思维增强工程意识
专业与北京元洲装饰、北京业之峰装饰、北京东易日盛装饰等国内十大品牌装饰公司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训练基地,与企业共同构建了分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大一时完成室内设计项目,在大二时完成建筑外立面设计项目、家居设计项目,在大三时完成别墅设计项目、办公空间设计项目、景观小品设计项目、景观植物配置设计项目,在大四时完成商业空间设计项目、景观设计项目等。在校企合作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项目资料、国内外经典设计书籍,让学生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
我们的应用性科学研究
专业建有环境设计工作室、景观设计科研室。近两年,先后完成企业委托的“哈尔滨北大荒辉煌居住小区规划”、“中俄旅游服务中心规划”、“学院实验室、工作室、科研室空间设计”等23个横向课程。
环境设计研究室,教学研究、科研项目场所,完成“卓越室内设计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研究与实践”、“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7项省级教研课题;居家养老、智能家居相关的应用型研究项目。
学生未来的发展领域
室内设计领域:在环境设计与装饰工程施工行业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和策划、施工和管理工作;
景观设计领域:在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文化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介绍专业概况
本专业以学院传统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为载体,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图像、信号处理方向与自动化专业的智能控制方向加以升级延伸。以AI+X为核心主线,内含时下就业市场最热门的机器视觉、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等方向,引入智能算法,但不拘泥于算法,重在培养卓越人工智能应用型技术工程师。
我院人工智能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人;博士4人;聘请哈工大教学名师4人;哈工程2人;哈理工1人。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0余项。该专业坚持“夯实算法基础”、“扩展项目实践”的教学理念,在保证学生掌握实用够量算法的同时,突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人工智能专业,院内建有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室、嵌入式开发实验室、机器人创客工作室、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实验室等10余间专业实验室,出版实践类教材10部;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入学后,会由专业指导教师培训参加各类国家级比赛,为就业提供保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素质,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行业的进展,能够运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设计有效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并能开发应用。毕业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跨行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领导能力,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并成为具备行业前沿视角和肩负社会责任的人工智能领域卓越应用型人才。
优势与特色
专业教师不仅重视课上教学,还注重课后作业、习题、竞赛的辅导,保证学生踏实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AI+X”的教学方式,大一入学开设专业类课程,通过人工智能高级语言程序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实践完成20余个案例的制作,锻炼学生设计制作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专业动手实践的兴趣;大二开设专业提高类课程,通过人工智能基础、嵌入式原理与应用实践完成30余个制作案例,使学生可以独立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系统的搭建,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创造;大三以后开设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综合类“AI+X”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X”,通过10余个大型案例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大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驻校内科研室和老师及企业工程师一起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发,同时学院与华清远见、博创尚和、幻尔智科等10余家公司展开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毕业前保证学生至少经历过二轮以上项目开发实战。
就业前景
(1)融合复杂性思维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发展口径宽广。不仅可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从事智能城市、智能金融、智能物联、智能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工作。
(2)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及相关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介绍拥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实验室,是黑龙江省动漫人才培养基地
专业拥有1100平方米的艺术教育基地。专业建有陶艺、雕塑、摄影等实验室和300平方米的艺术展厅,建有广告设计工作室、造型设计工作室、原画设计工作室、动画设计工作室、模型制作工作室,此外,专业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验室(配有30台苹果图形工作站),工作室内配有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书籍、企业提供的项目资料等,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国内外最前沿的设计和相关资讯。
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
专业构建了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第一阶段是字体与版式课程设计,第二阶段是招贴与书籍装帧课程设计,第三阶段是网页与动画课程设计,第四阶段是包装设计、动画设计实战等。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聘请哈尔滨出版社、哈尔滨晓升广告传播集团等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的资深总监、设计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培养学生具备产品“构思-设计-实现-交付”等工作能力。由学生完成的“牡丹江小蜜蜂集团VI设计及产品包装设计”、“智慧教育标志设计”等多部作品,均被企业采用。
与中影动画合作培养动画设计师
专业与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中影动画先后选派多位导演、制片人来校主讲《动画创作》、《运动规律》等核心课程,并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真实的项目。目前,有30余名在校学生参与制作多部动画项目,其中三维动画《马小乐之玩具也疯狂》,已于2015年在全国影院上映。
专业培养成绩显著
学生多次在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近三年,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20余项,累计获得各级奖项70多人次。其中丁晓彤同学的作品《绽放》在“中国数字艺术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谷玉磊、牟野等学生的作品在“第七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中分获一等奖、二等奖。闫思成、王祎彤等同学参加黑龙江创意设计系列大赛获得一银、两铜的佳绩。
就业岗位
广告设计、策划、管理、美术编辑、媒体策划;动漫设计、原画设计、造型设计。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属于软考高级资格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包含三个科目,上午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综合知识科目的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题型为客观选择题,满分为75分。
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考试时间安排在上午9:00-11:30,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综合知识科目考试知识点如下:
1信息化和信息系统;
11 信息系统及其技术和开发方法;
111 信息系统基础;
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含义、特征或属性;
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构成;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模型;
112 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113 常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网络设备、网络接入、网络设计与规划、性能指标);
服务器技术(体系结构、性能指标);
存储技术;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管理体系、数据仓库);
中间件技术;
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的规划与设计;
114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及其生命周期;
软件架构(定义、模式、分析与评估);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开发;
软件工程的过程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的质量管理及其评估;
软件测试及其评估;
软件集成技术与管理;
115 新一代信息技术;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移动互联;
大型信息系统;
1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121 信息安全基础;
信息安全的有关概念;
信息加密、解密与常用算法 122 信息系统安全;
常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技术、设备、设施、工具和方法;
13 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131 信息化发展与应用的新特点;
132 信息化发展战略;
区域信息化;
领域信息化;
133 电子政务;
134 电子商务;
135 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
136 智慧化;
14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141 信息系统服务业及发展;
14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概念和发展;
143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概念和发展;
144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的标准和框架;
15 信息系统规划;
151 大型信息系统;
152 信息系统的规划流程;
153 信息系统的规划工具;
16 企业首席信息官及其职责;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
21 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体系;
211 项目管理基础;
21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构成;
213IPMP/PMP®;
214PRINCE2®;
定义与结构;
原则;
主题;
流程;
工具;
215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216 项目管理的量化;
22 组织结构对项目的影响;
23 信息系统项目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
V 模型;
原型化模型;
螺旋模型;
迭代模型;
敏捷开发模型;
24 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3立项管理;
31 立项管理内容;
32 可行性研究;
33 项目评估与论证;
4项目整体管理;
41 项目整体管理的含义、作用;
42 项目整体管理过程;
421 制订项目章程;
422 编制项目管理计划;
423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424 监控项目工作;
425 项目整体变更控制;
426 结束项目或阶段;
43 项目整体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5项目范围管理;
51 项目范围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52 项目范围管理过程;
521 规划范围管理;
522 收集需求;
523 定义范围;
524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WBS;
525 确认范围;
526 控制范围;
53 项目范围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6项目进度管理;
61 项目进度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62 项目进度管理过程;
621 规划进度管理;
622 定义活动;
623 排列活动顺序;
624 估算活动资源;
625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626 制订进度计划;
627 控制进度;
63 项目进度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7项目成本管理;
71 项目成本和成本管理基础;
72 项目成本管理过程;
721 规划成本管理;
722 估算成本;
723 制订预算;
724 控制成本;
73 项目成本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8项目质量管理;
81 质量管理基础;
82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821 规划质量管理;
822 实施质量保证;
823 控制质量;
83 项目质量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9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91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9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921 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922 组建项目团队;
923 建设项目团队;
924 管理项目团队;
93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0项目沟通管理和干系人管理;
101 项目沟通管理基础;
102 项目沟通管理过程;
1021 规划沟通管理;
1022 管理沟通;
1023 控制沟通;
103 项目沟通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04 项目干系人管理基础;
105 项目干系人管理过程;
1051 识别干系人;
1052 规划干系人管理;
1053 管理干系人参与;
1054 控制干系人参与;
106 项目干系人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1项目风险管理;
111 风险和项目风险管理基础;
112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1121 规划风险管理;
1122 识别风险;
112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
1124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
1125 规划风险应对;
1126 监控风险;
113 项目风险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2项目采购管理;
121 采购管理基础;
122 采购管理过程;
1221 规划采购管理;
1222 实施采购;
1223 控制采购;
1224 结束采购;
123 采购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24 招投标方法和程序;
13项目合同管理;
131 合同管理基础;
132 合同管理过程;
1321 合同签订;
1322 合同履行;
1323 合同管理;
档案管理;
索赔管理;
违约管理;
1324 合同收尾;
133 合同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4信息文档管理、配置管理与知识管理;
141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及其管理;
142 配置管理基础;
143 知识管理基础;
15项目变更管理;
151 变更管理角色职责;
152 变更管理工作程序;
153 项目变更管理与其他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16战略管理;
161 组织战略管理;
1611 战略与战略管理;
1612 组织战略的主要内容;
1613 战略实施过程分解;
1614 战略监控;
1615 战略评价;
162 组织战略的类型和层次;
1621 组织战略类型;
1622 组织战略层次;
1623 组织战略目标分解;
1624 组织战略与项目管理;
17组织级项目管理;
171 组织级项目管理概述;
172 组织级项目管理的内容;
173 组织级项目过程管理;
174 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175 组织级项目管理流程体系设计;
176 组织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
18流程管理;
181 流程管理基础;
182 流程分析、设计、实施与评估;
183 流程重构与改进;
184 项目管理流程的管理和优化;
19项目集(大型项目)管理;
191 项目集管理基础;
1911 项目集管理标准;
1912 项目集相关角色界定;
1913 项目集经理的角色及其具有的知识和技能;
192 项目集与战略一致性;
1921 项目集与组织战略的一致性;
项目集商业论证;
项目集计划;
1922 项目集线路图;
1923 环境评估;
事业环境因素;
环境分析;
193 项目集生命周期和收益管理;
1931 项目集生命周期;
项目集定义阶段;
项目集收益交付阶段;
项目集收尾阶段;
1932 项目集收益管理;
项目集收益识别;
项目集收益分析与规划;
项目集交付;
交付项目集收益;
项目集收益维持;
194 项目集干系人管理;
1941 项目集干系人识别;
1942 编制项目集干系人管理计划;
1943 管理项目集干系人;
1944 监控项目干系人;
195 项目集治理;
1951 项目集治理委员会及其责任;
项目集治理与组织愿景;
项目集的批准、签署和启动;
项目集筹资;
建立项目集治理计划;
沟通与签署项目集成功标准;
批准项目集方法与计划;
项目集绩效支持;
项目集报告与控制;
项目集组件启动移交和收尾;
1952 项目集组件治理与其他支持活动;
项目集组件治理;
项目集信息系统;
项目集知识管理;
项目集管理审计支持;
196 项目集管理支持过程;
1961 项目集整合管理;
1962 项目集沟通管理;
1963 项目集财务管理;
1964 项目集采购管理;
1965 项目集质量管理;
1966 项目集范围管理;
1967 项目集资源管理;
1968 项目集风险管理;
1969 项目集进度管理;
20项目组合管理;
201 项目组合管理基础;
2011 项目组合管理概念;
项目组合管理和组织治理的关系;
项目组合管理模块;
项目组合管理办公室和组合经理角色;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周期;
2012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组;
定义过程组;
调整过程组;
授权与控制过程组;
2013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输入和输出;
贯穿项目组合过程的关键可交付成果;
202 项目组合治理管理;
2021 制订项目组合管理计划;
2022 定义项目组合;
2023 优化项目组合;
2024 授权项目组合;
2025 规定项目组合监督;
203 项目组合绩效管理;
2031 制订项目组合绩效管理计划;
2032 管理供应与需求;
2033 管理项目组合价值;
204 项目组合风险管理;
2041 制订项目组合风险管理计划;
2042 管理项目组合风险;
21项目管理办公室;
211 组成、只能和类别;
212 项目管理师在组织级 PNO 中的职责;
213 组织级项目管理办公室;
214 项目集和项目集管理办公室;
2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221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2211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概念与内容;
2212 建立安全策略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2213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设计原则;
2214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222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
2221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概述;
2222 信息安全系统;
2223 信息安全系统架构体系;
2224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基础;
2225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体系结构;
ISSE-CMM 基础;
ISSE 过程;
ISSE 体系结构;
223PKI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2231 公钥基础设施(PKI);
2232 数字证书及其生命周期;
2233 新人模型;
2234 应用模式;
224PMI 权限(授权)管理基础;
2241 PMI 权限(授权)管理基础设施;
2242 PMI 与 PKI 的区别;
2243 属性证书定义;
2244 访问控制;
2245 PMI 支撑体系;
2246 PMI 实施;
225 信息安全审计;
2251 安全升级概念;
2252 建立安全审计系统;
基于入侵监测预警系统的网络与主机信息监测审计;
重要应用系统运行情况审计 2253 分布式审计系统;
23知识管理;
231 知识和知识管理概念;
232 知识管理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233 知识产权保护;
24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41 法律;
2411 合同法;
2412 招投标法;
2413著作权法;
2414政府采购法;
242标准;
2421基础标准;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 GB/T 11457-2006;
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辑符号及约定 GB/T 1526-1989;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 GB/T 14085-1993;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指南 GB/Z 31102-2014;
2422生存周期管理标准;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 8566-2007;
系统工程 系统生存周期过程 GB/T 22032-2008;
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环境服务 GB/T 30972-2014;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14394-2008 2423 文档化标准;
系统与软件工程 用户文档的管理者要求 GB/T 16680-2015;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 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T 9386-2008;
2424质量与测试标准;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1 部分:概述 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2 部分:策划和管理 GB/T 189052-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3 部分:开发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3-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4 部分:需方用的过程 GB/T 189054-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5 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5-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6 部分: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 GB/T 189056-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2 部分:外部度量 GB/T 162602-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3 部分:内部度量 GB/T 162603-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4 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 GB/T 162604-2006;
25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251数学建模基础知识;
252数据分析处理基础知识;
253运筹学基本方法;
254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55系统管理基础知识;
26专业英语;
261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
262掌握本领域的英语词汇;
27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职业道德规范。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猎考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2018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真题(汇总)
格式:PDF大小:1956KB 2022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前几页纸
格式:PDF大小:4411KB
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大数据是本科专业。
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属于交叉学科:以统计学、数学、计算机为三大支撑性学科;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为应用拓展性学科。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以统计学、数学、计算机为三大支撑性学科;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为应用拓展性学科。此外还需学习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软件,学习数学建模软件及计算机编程语言等,知识结构是二专多能复合的跨界人才。3、 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 关系型数据库 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 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以上是我的全部回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因为这个专业差距大,所以需求量很大。大数据科学将成为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字经济和商业发展的核心。

在刚刚结束2019年高考中,可能有很多同学考上了一个新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因为这个专业在最近两年一直这么红。所以很多高校都逐渐开设了这个专业。

但是,虽然很多同学都选择了这个专业,但可能对这个专业不是很了解。也有一些学生和家长单纯认为这个专业这么火,不能差,那就选吧!所以,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专业,包括:人工智能有关。

从010年到1010年,该专业以大数据三大基础支撑学科为依托,以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为应用拓展交叉学科。

通过前面介绍,相信你已经看到这个专业比较专业背景详细介绍、开设院校情况、就业情况,因为它涉及到很多知识领域,比如数学背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可视化技术、信号处理、概率模型理论技术、不确定性建模等等。

所以这个专业背景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息息相关。人工智能早已为人所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大数据关键背景,让大家有个直观认识,不要只停留在“大数据”这个词上。大数据分析为核心轴线,以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为“大数据”是指数据集大小通常超出常用软件工具获取、有效性、管理和处理可接受范围能力,也就是说我们通常使用数据库分析工具无从下手。我们只能依靠全新分析和处理方法。

2006年,全球数据量为180EB,2011年,全球数据量为18 ZB。到2020年,总数据量将增加44倍,达到352 ZB(1 ZB=10亿TB)。我们电脑硬盘一般是500G,大只有1 T,能存储多少数据,但是10亿TB无法想象,这个数据量太惊人了。由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推进,很多大学从2016年开始开设这个专业。我们来看看哪些大学。

首先,专业背景详细介绍通过专业定位可以发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一个软硬件结合,以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特色宽口径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兴起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以及海量大数据产生,需求突然增加导致了非常大人才缺口。所以很多高校一有机会就开设了这个专业。

可以看出,2016年之前,开设该专业机构数量为0、 2016年之后,开设该专业机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2018年从2016年35个增加到283个,2019年基本翻倍,直接增加到479个。在上述学校中,国内最早(2016年2月)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校只有三所,复杂。这些学校基础扎实。所以专业实力比较强。

然后2017年增加到35所,新增32所高校,大部分是985所重点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等。2018年第三批高校申请开学,学校很多,其中有两所左右。到2019年,只要有合格大学,就迫不及待要开,达到479、 接近流行多年软件工程专业。估计到2020年,还会有更多!首先,给大数据下一个定义:第二名是浙江科技大学。这些大学这个专业比较成熟,值得报考。

其他数据科学做好学校是理工科基础好,比如人大、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同济大学、南开大学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这个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

因此,在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由于新专业,甚至学生培养方向和模式都处于探索阶段,这也是一种风险。毕竟大家都是“小白鼠”。

目前这个专业就业率肯定还不错。因为大数据被誉为“21世纪新石油”,是国家战略资产,是21世纪“DIA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将大数据视为“创新、竞争和生产率下一个前沿”。是不可阻挡发展趋势,大数据技术是人工智能重要支撑。

大数据科学将成为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字经济和商业发展核心。而在首批开设学校中中南大学在18年时候,该专业排在了全国第一。

其次,专业门槛比较高,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人才是高级复合型人才。他和传统计算机专业不太一样,单纯了解计算机相关知识是不够,还需要有很多领域知识。所以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相关工作是很有必要。

最后,这个专业差距很大,需求很大。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很好。

从可见年限来说,毕业生根本不用担心就业,当然要学真本事。毕竟这个专业难度系数挺大,对每个人综合能力要求都比较高。

该专业毕业生,具体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列举,可能成也新,败也新。

最后总结一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一个集计算机、数学、统计、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于一体宽口径专业。门槛高。随着大数据爆炸式增长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大数据分析师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完成一些解决方案来预测和解决现实中实际问题,前景广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220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