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开放平台平台架构、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物联网开放平台平台架构、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第1张

《物联网开放平台》(丁飞)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g1wx   

书名:物联网开放平台

作者:丁飞

豆瓣评分:67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1

页数:269

内容简介:

物联网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将引发人类社会运行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与此同时,随着业务的发展,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由信息网络向全面感知和智能应用两个方向扩展、延伸和突破,形成“云、管、端”的开放网络架构。 本书主要介绍物联网开发平台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主要内容涉及物联网的概念和基础、物联网体系的基础技术、从物联网产业生态看开放平台价值、物联网开放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物联网开放平台的开源软件、物联网开放平台的安全、物联网典型应用。

作者简介:

丁飞,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物联网牵头人、网络专业组组长。主持或重点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江苏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智慧江苏建设重点示范试点工程以及企业项目共20多项。"智慧交通载具产品体系创新与规模应用”课题研究成果实际应用取得明显成效。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省部级等各类奖项10多项。

ICF的主要工作领域涉及环境教育、科学研究、生境恢复和保护、饲养繁殖、鹤类再引入等诸多方面,目前,在世界上22个国家直接参与40多个项目。
在美国,ICF与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署、威斯康辛州自然资源局、美洲鹤恢复行动小组、迁徙行动等多个政府和非政府机构联合正在实施建立美洲鹤东部迁徙种群的行动。在2001年10月,第一批美洲鹤幼鹤由超轻型飞机引航,由威斯康辛州尼西达出发,开始了它们1218英里的长途旅行,在48天后,有7只到达了佛罗里达的察撒霍威孜卡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2002年秋季,又进行了第二次超轻型飞机引航美洲鹤迁徙的活动。在第二年春季时,则由这些美洲鹤自己北迁。从2003年至2005年计划还要进行3次超轻型飞机引航的美洲鹤人工迁徙。希望在2005年以后,这些美洲鹤变得经验丰富,像一百年前那样能够独立向南迁徙。不仅如此,它们还会带着新加入的幼鹤一块走。性成熟以后,还能在这片土地上自然繁衍。
在非洲,ICF与湿地国际合作,从1999年开始评估非洲荒漠草原地区黑冠鹤的现状、分布以及威胁因子。2000年和2001年,又对从塞内加尔至埃塞俄比亚的非洲20多个国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黑冠鹤种群调查,评价塞内加尔河冲积平原的农业活动对黑冠鹤种群的影响,并为黑冠鹤及其栖息地的自然保护行动计划。
亚洲地区,在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的川赤国家保护区,ICF帮助越南保护濒危赤颈鹤的越冬地区以及其他湿地稀有鸟类,协助越南同行制订长期的保护管理计划和宣传教育活动,试图恢复这个国际重要的湿地的原始状况。在中国,ICF支持国家白鹤GEF项目,对白鹤迁徙路径上的白鹤和其他重要国际水鸟实施监测、研究及保护。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物联网
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
首次提出:Kevin Ashton教授
核心:物物相联领域
权威媒体:物媒体 iwumeiti
缩写:IOT
起源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物联网,但未引起广泛重视。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
2004年日本总务省(MIC)提出u-Japan计划,该战略力求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希望将日本建设成一个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2006年韩国于确立了u-Korea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 society),在民众的生活环境里建设智能型网络(如IPv6、BcN、USN)和各种新型应用(如DMB、Telematics、RFID),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2009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提出到2012年实现“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2009年1月28日,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
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
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称物联网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
2005年,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综合二者内容,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包括了所有物品的联网和应用。目前较为公认的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那么它和互联网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实际上,物联网的概念来自于对互联网的类比,根据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分类,不同专家学者对物联网给出了各自的定义,可归纳为如下四种类型:
1、物联网是传感网,不接入互联网
有专家认为,物联网就是传感网,只是给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安装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环境,这个传感器网不接入互联网络,例如上海浦东机场的传感器网络,其本身并不接入互联网,却号称是中国第一个物联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两张网。
2、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物联网并不是一张全新的网,实际上早就存在了,它是互联网发展的自然延伸和扩张,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互联网是可包容一切的网络,将会有更多的物品加入到这张网中。也就是说,物联网包含于互联网之内。
3、物联网是互联网的补充网络
我们通常所说的互联网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计算机结成的全球性的网络,服务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而物联网的主体则是各种各样的物品,通过物品间传递信息从而达到最终服务于人的目的,两张网的主体不同。所以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和补充,物联网与互联网是相对平等的两张网。如果把互联网比作是人类信息交换的动脉,那么物联网就是毛细血管,两者相互连通,是互联网的有益补充。
4、物联网是未来的互联网
从宏观概念上讲,未来的物联网将使人置身于无所不在的网络之中,在不知不觉中,人可以随时随地与周围的人或物进行信息的交换,这时,物联网也就等同于泛在网络,或者说未来的互联网。物联网、泛在网络、未来的互联网,他们的名字虽然不同,但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愿景,那就是人类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任何网络、联系任何人或物,以达到信息交换的自由。
四种概念的界定都有其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从狭义的角度看,只要是物品之间通过传感网络连接而成的网络,不论是否接入互联网,都应算是物联网的范畴。从广义角度看,物联网不仅局限于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还将和现有的电信网络实现无缝融合,最终形成人与物无所不在的信息交换,形成泛在网络。
事实上,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两张网,只不过两者在数据传输技术上有一定的共性而已。在电话网和互联网应用中,我们希望所有的人、计算机等是互联互通的。然而物联网则不同,一个太湖水质监测系统和中石油的物流系统可以毫无关系。这就是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时,强调其垂直行业应用的原因。所以,物联网是基于对物可控、可管理技术的一个个互不相连的专用网络的统称。目前,国际上习惯将其称为“泛在网络”,实际上就是要与互联网有所区别。
组成部分
物联网很早就被用于生产与生活之中,但是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再有就是单一应用较多,综合应用较少,直接使用较多计算优化较少。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就是要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建设和利用物联网。物联网本质上是一个信号采集和处理的网络。物联网利用各种传感器或人为设置的各种身份识别码,把物质世界中的各种信息变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电信网络传送到计算机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备查,在必要时计算机将发出报警信号或者控制信号,报警信号或者控制信号由通信网络送到指定的地方报警,或由指定预设装置执行控制。
1、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
传感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很常见,它可以把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变为电信号的变化。例如话筒和喇叭就是一对语音传感器。除日常会用到的传感器之外,传感器还有很多种类。这些传感器很少被用到,因而它们的价格很高,正是这个原因阻碍了物联网络的发展。传感器可以是声、光、压力、震动、速度、重量、密度、硬度、湿度、温度、图像、语音、电波、化学;或者是气体的流速、流量、气压、成分;或是液体的流速、流量、成分;或是固体的数量、重量、硬度等。
2、电子标签(ID)
电子标签是上个世纪新发展起来的技术,已经获得了很多应用,例如超市用于标识商品的条形码。现有的电子标签有条形码、二维码、磁卡、接触式IC卡、非接触卡、射频识别(RFID)。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3、电信网络
电信网络是电信系统的公共设施,是指在两个和多个规定的点间提供连接,以便在这些点间建立电信业务和信息的节点与链路的集合。
电信网络早已为人类所使用,现在使用最多的有语音、文字、音乐、、图像等各种信息传输。物联网的信息传送有其独特的地方,与日常使用的语音、文字、音乐、、图像传输相比,物联网的信息传输更多的是小数据量的传输和特大数据量的传输。小到每月只发送几个bit,如煤气抄表;大到连续不间断的发送大幅图像,如交通监视,而中等数据量的信息传送却比较少见。这对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高效率物联网通信,需要通信行业做出新的标准和新型接入设备,以适应物联网各种通信的需要。现有的通信网络有电缆、光缆、微波、蓝牙、红外、WiFi、WINMX、移动通信(2G、3G、4G)、卫星。
4、数据处理
物联网采集到的数据是为了各种不同的目的,为满足不同需求这些数据需要经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这些处理常常包括汇总求和、统计分析、阀值判断、专业计算、数据挖掘。
5、显示系统
物联网采集到的图像和信息常常需要直接显示或是经过计算后显示到计算机或者大屏幕上,常见的显示状况有图像、图表、曲线。
6、报警系统
物联网采集到的信息常常需要直接报警或是经过计算机处理后报警,常见的报警形式有声、光、电(电话、短信)。当所选参数偏离预先设定的限度值时能进行报警的系统。
7、控制执行系统
有一些物联网不仅被要求采集信号、处理信号、存储信号,还被要求发出控制指令,经过网络指挥指定的预设执行装置,通过指定预设执行装置的指令执行行动以达到控制目的。
产业链
一、设备制造商
二、系统集成商
三、网络运营商
四、平台供应商
应用领域
物联网应用涉及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时代,物联网无处不在。由于物联网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因此,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如下 。
1、城市管理
(1)智能交通(公路、桥梁、公交、停车场等)
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并报告公路、桥梁的“健康状况”,还可以避免过载的车辆经过桥梁,也能够根据光线强度对路灯进行自动开关控制。在交通控制方面,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在道路拥堵或特殊情况时,系统自动调配红绿灯,并可以向车主预告拥堵路段、推荐行驶最佳路线。在公交方面,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能公交系统通过综合运用网络通信、GIS地理信息、GPs定位及电子控制等手段,集智能运营调度、电子站牌发布、IC卡收费、ERP(快速公交系统)管理等于一体。通过该系统可以详细掌握每辆公交车每天的运行状况。另外,在公交候车站台上通过定位系统可以准确显示下一趟公交车需要等候的时间;还可以通过公交查询系统,查询最佳的公交换乘方案。
停车难的问题在现代城市中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找到车位。智能化的停车场通过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摄像感应、地感性传感器、太阳能供电等技术,第一时间感应到车辆停入,然后立即反馈到公共停车智能管理平台,显示当前的停车位数量。同时将周边地段的停车场信息整合在一起,作为市民的停车向导,这样能够大大缩短找车位的时间。
(2)智能建筑(绿色照明、安全检测等)
通过感应技术,建筑物内照明灯能自动调节光亮度,实现节能环保,建筑物的运作状况也能通过物联网及时发送给管理者。同时,建筑物与GPs系统实时相连接,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及时反映出建筑物空间地理位置、安全状况、人流量等信息。
(3)文物保护和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降尘和有害气体等进行长期监测和控制,建立长期的藏品环境参数数据库,研究文物藏品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创造最佳的文物保存环境,实现对文物蜕变损坏的有效控制。
(4)古迹、古树实时监测
通过物联网采集古迹、古树的年龄、气候、损毁等状态信息。及时作出数据分析和保护措施。在古迹保护上实时监测能有选择地将有代表性的景点图像传递到互联网上,让景区对全世界做现场直播,达到扩大知名度和广泛吸引游客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实时建立景区内部的电子导游系统。
(5)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档案馆
使用RFID设备的图书馆/档案馆,从文献的采访、分编、加工到流通、典藏和读者证卡,RFD标签和阅读器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有的条码、磁条等传统设备。将RFID技术与图书馆数字化系统相结合,实现架位标识、文献定位导航、智能分拣等。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自助图书馆,借书和还书都是自助的。借书时只要把身份z或借书卡插进渎卡器里,再把要借的书在扫描器上放一下就可以了。还书过程更简单,只要把书投进还书口,传送设备就自动把书送到书库。同样通过扫描装置,工作人员也能迅速知遭书的类别和位置以进行分拣。
2、数字家庭
如果简单地将家庭里的消费电子产品连接起来,那么只是—个多功能遥控器控制所有终端,仅仅实现了电视与电脑、手机的连接,这不是发展数字家庭产业的初衷。只有在连接家庭设备的同时,通过物联网与外部的服务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服务与设备互动。有了物联网,就可以在办公室指挥家庭电器的 *** 作运行,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家里的饭菜已经煮熟,洗澡的热水已经烧好,个性化电视节目将会准点播放;家庭设施能够自动报修;冰箱里的食物能够自动补货。
3、定位导航
物联网与卫星定位技术、GSM/GPRS/CDMA移动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GPs技术,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实现端到端的多向互动。
4、现代物流管理
通过在物流商品中植入传感芯片(节点),供应链上的购买、生产制造、包装/装卸、堆栈、运输、配送/分销、出售、服务每—个环节都能无误地被感知和掌握。这些感知信息与后台的GIS/GPS数据库无缝结合,成为强大的物流信息嘲络。
5、食品安全控制
食品安全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通过标签识别和物联网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食品质量进行联动跟踪,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有效预防,极大地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
6、零售
RFID取代零售业的传统条码系统(Barcode),使物品识别的穿透性(主要指穿透金属和液体)、远距离以及商品的防盗和跟踪有了极大改进。
7、数字医疗
以RFID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对病人不问断地监控、会诊和共享医疗记录,以及对医疗器械的追踪等。而物联网将这种服务扩展至全世界范围。RFID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及药品物流系统的融合,是医疗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8、防入侵系统
通过成千上万个覆盖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的传感节点,防止入侵者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上海机场和上海世界博览会已成功采用了该技术。
据预测,到2035年前后。中国的物联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随着物联网的应用普及,形成我国的物联网标准规范和核心技术,成为业界发展的重要举措。解决好信息安全技术,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中国发展
基本介绍
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
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第二,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
第三,我国是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
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复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感知中国
2009年8月上旬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指出,“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为认真贯彻落实总理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国家“感知中国”示范区(中心),推动我国传感网产业健康发展,引领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无锡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起来,专门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力量,落实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建设国家“感知中国”示范区(中心)的相关工作。
高校研究
物联网在中国高校的研究,当前的聚焦点在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协议声明,无锡市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设研究院,内容主要围绕传感网,涉及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电子、自动化等技术领域,此外,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也同时纳入议程。
为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心及物联网建设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保持、扩大学校在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优势。南京邮电大学召开物联网建设专题研讨会,及时调整科研机构和专业设置,新成立了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物联网学院。2009年9月10日,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在南京邮电大学正式成立。新华日报记者探访了南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这里的研究者与“物联网”打交道已有五六年。在实验室,一些“物联网”产品已经初见雏形。此外,南邮还有系列举措推进物联网建设的研究:设立物联网专项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物联网建设的研究;启动“智慧南邮”平台建设,在校园内建设物联网示范区等。
世界第一块工业物联网芯片
2012年由重庆邮电大学研发的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国际工业无线标准的物联网核心芯片——渝“芯”一号(uz/cy2420)在渝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工业物联网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国际竞争话语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第一家高校物联网工程学院
2010年6月10日,江南大学为进一步整合相关学科资源,推动相关学科跨越式发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江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成立“物联网工程学院”,也是全国第一个物联网工程学院。
2012年6月,教育权威数据在物联网爱好者论坛建立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物联网学校查询系统,专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服务,方便大家查询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院校。
科技园
2011年4月,长安大学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推动陕西省(国家物联网中心)相关学科跨越式发展,推动地方经济,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长安大学和西安浐灞生态区共建长安大学科技园”,也是全国第一个拥有直接服务于物联网板块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项目描述: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30000平方米,长安大学联合具有较强技术转化实力的企业打造物联网产业园区,依托西安地区科研综合实力和人才优势,重点发展超高频RFID、高端传感器的研发及技术转换转让,打造物联网器件集散、物联网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集聚、物联网产品展示以及研发办公、商业配套。
目标招商企业(项目):项目主要吸引物联网集成技术、软件开发及产品销售企业入区经营;吸引智能物流、环保、交通、电网、安防、家居等六个主要门类的研发服务类企业和项目入园。
开源项目
开源软件无线电技术对无线电的行行业业影响颇深,对物联网的研究也不例外。GNU Radio 是免费的软件开发工具套件。它提供信号运行和处理模块,用它可以在易制作的低成本的射频(RF)硬件和通用微处理器上实现软件定义无线电。这套套件广泛用于业余爱好者,学术机构和商业机构用来研究和构建无线通信系统。GNU Radio的应用主要是用 Python 编程语言来编写的。但是其核心信号处理模块是C++在带浮点运算的微处理器上构建的。因此,开发者能够简单快速的构建一个实时、高容量的无线通信系统。尽管其主要功用不是仿真器,GNU Radio 在没有射频 RF 硬件部件的境况下支持对预先存储和(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的算法的研究。
政府措施
中国将采取四大措施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这些措施包括:
突破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同时结合物联网特点,在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时,研发和推广应用技术,加强行业和领域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应用技术为支撑突破应用创新。
制订中国物联网发展规划,全面布局。重点发展高端传感器、MEMS、智能传感器和传感器网节点、传感器网关;超高频RFID、有源RFID和RFID中间件产业等,重点发展物联网相关终端和设备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
推动典型物联网应用示范,带动发展。通过应用引导和技术研发的互动式发展,带动物联网的产业发展。重点建设传感网在公众服务与重点行业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确立以应用带动产业的发展模式,消除制约传感网规模发展的瓶颈。深度开发物联网采集来的信息资源,提升物联网的应用过程产业链的整体价值。
加强物联网国际国内标准,保障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满足产业需要,形成技术创新、标准和知识产权协调互动机制。面向重点业务应用,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建设标准验证、测试和仿真等标准服务平台,加快关键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整合国内研究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国内自主创新研究成果推向国际。
专项资金
权威人士日前向记者表示,首批5亿元物联网专项基金申报工作已启动,共有600多家企业申报。工信部已筛选出100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物联网专项基金总计50亿元,预计5年内发放完毕。
工信部、财政部4月联合出台物联网专项基金相关管理办法。该基金将重点支持技术研发类、产业化类、应用示范与推广类和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四大项目。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但传感器、RFID (无线射频技术)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与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我国大陆共有450余家从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生产厂家,但外资企业占67%。 据透露,申请首批物联网专项基金企业多为中资企业。通过物联网专项基金引导,有关部门希望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加快产业培育和发展。
三角平台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基于自身拥有的庞大行业及高校资源,打造出中国物联网共赢圈--三角平台。在这里有三种角色:学生/待业、教师/高校、企业/猎头。任何想要了解或者涉足物联网的人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定位和需求。利用先进的物联网理念和让大家都可以获利的目标,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希望可以在中国营造一个良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氛围。
从业证书
物联网工程师证书是根据国家工信部门要求颁发的一类物联网专业领域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证书。
该证书被划分为5个方向:
物联网工程师、节能环保工程师、物联网系统工程师、智能电网工程师、智能物流工程师。
用途和问题
用途范围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清洁绿色能源的需求更是增长迅速。大批量进口LNG势在必行,且船舶是运输LNG唯一且有效的工具。本文着重介绍LNG船舶的特性及靠离泊相关要求。
关键词:LNG船舶 引航 船舶 *** 纵 靠离泊技术
LNG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同时也是一种战略性资源。进口LNG,对我国发展国民经济、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LNG同时又是一种运输、储备中风险值极高的产品,水路运输LNG的船舶由于其特别要求的造船工艺使得目前在国内造船厂中仅有一家能够生产,通过充分认识LNG和LNG船舶的特性,对LNG船舶的引航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引航行动中具体落实。
LNG为液化石油天然气的简称,LNG除了具有和原油相似的危险性外,还有着其特殊的危险性,而低温是它的主要危险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低温条件下它不仅对人体造成危害,还能给船体、港口及其设备形成损害。所以,对LNG船舶安全性能的要求比油轮和其它一些化学品船要高得多。LNG海上运输的历史并不久远,鉴于LNG的低温、低密度、易汽化、易燃爆等特性,其运营风险很大,所以对LNG船的设计建造要求很高,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
大型LNG船的 *** 纵特性:大型LNG船的盲区大,了望困难,避让时受可航水域影响较大;吃水深、干舷高、船型宽,受风流影响比其它船型更加明显;船舶质量大、惯性大,冲程长,旋回半径大, *** 纵性较差;舵效较差,淌航中丧失舵效的时机较早,转向较为困难,需用大舵角加车方可克服;具有汽轮机停车和翻车时间长的特点。

1国家行业标准对码头、泊位布置的要求
(1)泊位布置要求:LNG泊位与LPG泊位以外的其它货类泊位的船舶净距不应小于400m。LNG船舶在港系泊时,其它通行船舶与LNG船舶的净距不应小于150m。
(2)码头水域:回旋水域的回旋直径不应小于2倍设计船长。受水流影响较大的港口,应加长沿水流方向的长度至少不小于25倍设计船长,使回旋水域呈椭圆形布置。回旋水域的设计水深不应小于码头前沿设计水深。
2国家行业标准对LNG码头作业相关技术安全要求
(1)LNG码头装卸作业警戒:LNG船舶装卸作业时,应有一艘警戒船和一艘消拖两用船值守。
(2)作业条件:液化天然气船舶在作业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其允许的风速、波高、能见度和流速应符合“液化天然气船舶作业条件标准”的规定,见表1。
在港系泊作业超过标准限值时,液化天然气船应紧急离泊。
3国家行业标准对LNG船舶锚地的要求
LNG船舶应设置专用锚地,锚地与液化码头和其它锚地的安全净距应大于1000m。每次锚泊前须经申请审批。
4国家行业标准对LNG船舶所需协助拖轮方面的要求
(1)港作拖轮在协助LNG船舶靠离泊时的要求;
(2)LNG船舶靠泊和离泊时,宜配备全回转(Z型)拖轮协助作业;
(3)LNG船舶靠泊时,应配备至少3艘拖轮协助作业;
(4)LNG船舶离泊时,应配备至少2艘拖轮协助作业;
(5)每艘拖轮的最小功率不应小于2200KW。
5国家行业标准对LNG船舶进出港航道技术安全要求
(1)进出港航道,在有交通管制条件下可与其它船舶共用。
(2)在进出港航道航行时,其前方应有海事巡逻艇清道护航,后方应有消拖两用船护航。
(3)当液化天然气船舶在进出港航道航行时,除护航船舶外,其前后各1n mile 范围内不得有其它船舶航行。
(4)液化天然气码头人工进出港航道可按单向航道设计,航道有效宽度应按《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的有关规定确定,且不应小于5 倍设计船宽。
(5)液化天然气船舶在双向航道如需与其它船舶交会,航道有效宽度应通过专项论证确定。
6对 *** 作人员的要求
LNG船舶在港内安全航行和靠离泊,虽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 *** 作人员作为主体,他们的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和港口的安全。为使LNG船舶安全进出港口,需要对 *** 纵人员的经验及航海知识及其身体的疲劳程度加以评估,确保LNG船舶 *** 纵人员能够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只有这样,LNG船舶的航行和靠离泊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61具体 *** 作方法
(1)引航员选取:对多年来安全记录优秀的持有一级或以上引航员等级证书的引航员进行梳理由引航站技术评估委员会进行评估,从中录优选取一定数量的引航员组成LNG船舶引航小组。
(2)引航员培训:对引航员进行LNG和LNG船舶的理论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LNG本身的特性和装卸 *** 作流程以及LNG船舶的特性,特别是对其中的危险性和危害性的认知,使得引航员在实际 *** 作中始终能够慎之又慎。
(3)组织引航员对初次投产的LNG码头现场进行考察,了解码头设施的情况,进一步了解码头设施情况以及码头边风、流、水深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与码头管理方进行沟通,交换看法,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4)模拟 *** 纵:组织引航员去国内、外专门培训机构对LNG船舶尤其是对即将来港LNG船型进行模拟 *** 纵。选取常见的风况、流况、浪况以及水深等环境工况,按照实际 *** 纵模式和时间在模拟器中进行 *** 纵,通过模拟 *** 纵试验大致了解LNG船舶的性能。
(5)轮流选派LNG船舶引航小组人员上船,用以老带新的办法使引航员上船实地获取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了解LNG船舶的 *** 纵特性,积累经验,为自己下一次实际引航打下坚实的基础。
(6)预先为引航员配备符合相关规定的防爆型对讲机和手机;防静电服装、手套和工作鞋,以保证港区、船舶和人命的安全。要求LNG码头提供最新的港区的水深蓝图,以保证航行安全。
精心编制引航计划,确定引航人选。本着兼顾企业经济利益和港口安全的原则确定引航路线。确定引航时间,应综合考虑水文气象、船舶交通流等影响船舶安全的因素,选取最合适的时间进行进出港。
62LNG船舶航行靠离泊条件
(1)LNG船舶作业仅限于白天;
(2)能见度大于15海里;
(3)风力不大于14m/s;
(4)流速小于25节(靠离泊时);
(5)浪高小于15m;
(6)水深富裕量至少为船舶最大吃水的12%。
严格执行恶劣天气禁止作业和低能见度禁止船舶进出港的 *** 作规定。确定协助拖轮,根据相关行业标准,计算所需拖轮马力,配备足够数量的协助拖轮。确定海事部门保障方案,相关部门应加强联系,有条件地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海事巡逻艇、VTS对LNG船舶的监控和支持。严格管理在港相关船舶的航行状态,特别是不允许其它船舶在LNG船舶航行的进路上近距离横越。LNG船舶进港时禁止其它船舶在同一航道航行,赋予LNG船舶一定的进港优先权。VTS应按照LNG船舶的航行要求在其进路上提前创造一个良好的通航环境,会同护航巡逻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3航行注意事项
(1)加强了望,控制编队船位。在引航过程中,应使用一切有效手段保持不间断的正规了望,尤其应使用防爆型VHF或手机与拖轮、巡逻艇、调度员、码头保持联系,提前获取航道、船舶动态等信息,早作打算,确保安全。同时应根据雷达、GPS等多种手段正确判断船位,配好风流压差,始终使编队走在合适的计划航路上。
(2)控制LNG船舶在航道内航行速度。即要保证船舶有合适的排出流而 *** 作灵活,又要保证船舶形成的追击浪没有对其周围其它船舶构成威胁,还要充分考虑LNG船舶在航行中的下沉量,以及受风情况下横倾引起的吃水变化,保证合适的船底下水深富裕量,以免发生拖底、搁浅事故的发生。
(3)及时准确判断碰撞危险,及早采取合理的避让措施。LNG船舶航行时,应合理配置巡逻艇和拖轮的位置,一般应配备至少两艘巡逻艇进行清道护航,一艘在前清道,一艘断后护航,距离在前后05~1海里左右,形成LNG船舶编队,其它船舶不得在编队中穿越,消拖两用拖轮应在周围伴航,以策不时之需。在引航过程中,应及时利用各种方法包括使用助航仪器及时准确判断碰撞危险,及早采取措施,确保足够的最近会遇距离。
(4)加强团队合作,充分利用驾驶台资源管理。引航员应与船长充分沟通,认真听取船长对本船的介绍,互通有无,并充分利用驾驶台资源,加强团队合作,共同保障船舶安全。
64靠泊注意事项
(1)靠泊原则,原则上,无流港口迎风靠泊;有流港口顶流靠泊;有风有流则视风、流大小而定。
(2)协靠拖轮注意事项,靠泊前应及早带妥拖轮,通常应在靠泊前半小时带妥拖轮,第一次协助LNG船的拖轮应更早带拖轮,以防在带拖轮环节中缺少默契,浪费时间。在拖轮协助的过程中,注意带拖轮位置对拖轮 *** 作的影响,注意拖轮协助时产生的负面影响,及时提醒和校正。在跟拖轮的联系中应注意使拖轮同时开启备用频道,以免靠泊频道被其他船舶高功率抑制导致通讯不畅的危险局面。
(3)靠泊时应注意余速和横距的控制,靠泊时应充分考虑到LNG船舶汽轮机主机减速慢、换向慢、倒车马力小的特点。通常接近泊位时应控制在2节速度以内,通常距泊位1倍船长时,对地余速应控制在10 节以内LNG船舶停车舵效差,应注意指挥拖轮调节船舶状态。在接近泊位2倍船宽时,应注意调小靠泊角度,控制在5度以内。靠拢泊位时,应严格控制船舶的靠泊角度和法向靠泊速度,靠泊角控制在3度以内,靠泊法向速度控制在8cm/s左右。
(4)掉头靠泊时应注意控制速度,及早减速,摆好船位。通过先掉头再靠泊两步走的方式进行,禁止边掉头边靠泊的方式,掉好头后还需与码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调头靠泊前应注意观测江面交通情况,及早联系过往船舶在VTS和现场巡逻艇的协助下找好掉头水域和时机。掉头时,应带妥拖轮,在拖轮的协助下通过观测船舶转向的快慢及旋回圈的大小及时调整船位。
(5)离泊原则,通常应根据现场风流情况选择顶风或顶流离泊。离泊前,应注意核实各航行相关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应和巡逻艇、VTS取得联系,等码头附近水域清爽后方可离泊。离泊时,应及时收清缆绳,方可让拖轮起拖离泊。
(6)应急措施,LNG船舶在港活动过程中,由于自身或它船设备故障、 *** 作失误以及不可抗力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导致船舶诸如碰撞、搁浅、泄漏或环境损害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为此,各引航机构应针对各种应急情况编制应急计划以利于现场引航员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引航员应急结束后应提交相关报告,提供相关资料,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使制定的应急措施更加完善。
LNG船舶的引航,需要引航机构准备充分,采取特别的安全措施,与包括海事、码头、拖轮方等多方合作,谨慎 *** 作,精心引领才能确保LNG船舶的引航安全。
参考文献:
[1]邹红兵,张宝刚,甘浪雄LNG船进出深圳西部公用航道适应性研究[J]航海技术,2011(5)
[2]陆志材船舶 *** 纵[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健世界LNG船舶研究[N]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9)
[4]李富昌,耿海平LNG船准体系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2006(6)

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它使用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衔接网络上应用系统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应用,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

中间件为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 *** 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中间件:中间件=平台+通信,这也就限定了只有用于分布式系统中才能叫中间件,同时也把它与支撑软件和实用软件区分开来。

扩展资料

中间件技术创建在对应用软件部分常用功能的抽象上,将常用且重要的过程调用、分布式组件、消息队列、事务、安全、链接器、商业流程、网络并发、>

在商业中间件及信息化市场主要存在微软阵营、Java阵营、开源阵营。阵营的区分主要体现在对下层 *** 作系统的选择以及对上层组件标准的制订。主流商业 *** 作系统主要来自Unix、苹果公司和Linux的系统以及微软视窗系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wipi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间件

该培训计划内容如下:
1、物联网基础知识: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架构、应用场景等,帮助学员了解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电力物联网应用:介绍电力物联网在电力生产、输配电、用电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帮助学员了解电力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和实际应用。
3、物联网技术:介绍物联网相关的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帮助学员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数据分析与处理:介绍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帮助学员了解如何对物联网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2216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