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如何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第1张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开放带动和创新发展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的格局。
2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从实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科学制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规划,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信息化建设。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环境和不同发展任务的要求,确定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4自主创新,扩大开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TD—SCDMA等自主创新技术,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5示范带动,推广普及。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环境优良、带动效应明显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和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
(三)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至2012年)。
(1)提升传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设计研发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日益普及,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创新的结合更加紧密,信息技术在推动产业链协作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2)提高工业产品及装备的信息化率。积极推进飞机及零部件、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及零部件、数控机床及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信息产品、铁路车辆及零部件、石油机械、农业机械及零部件等产品融合现代数控、智能化、网络等信息技术,推动工业产品及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信息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力争达到4%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要基本普及互联网应用,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53以上。
(4)较为广泛地应用节能减排信息技术。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对减少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
(5)加快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建成技术先进、结构科学、应用高效的网络传输体系、数据资源体系、无线电监管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应用支撑体系。
2中远期目标。
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大幅提高工业产品及装备的信息技术含量,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不断普及,生产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作用明显增强。抓住物联网发展的契机,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增大,并成为我省支柱产业之一。增强信息技术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贡献,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基本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的融合。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共性信息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为主线,以能源、原材料、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管理创新的结合,提升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和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1能源工业。
构建电力行业高速综合数据传输网络,普及厂(站)级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系统。重点建设煤炭行业三级安全生产监督检察信息系统、抗灾救灾决策指挥系统、煤炭企业井下瓦斯监测系统和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加快对现有煤矿、选煤厂的升级改造,推动现代化、标准化的大煤矿的建设,形成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链,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2原材料工业。
加快推动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钛及钛加工、锰及锰加工、镁及镁加工、金及金加工、重晶石及其加工、钢及新特材料、建材等原材料工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和管理信息化。以煤电化、煤钢电、煤电铝、煤电磷一体化等项目为重点,推进原材料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改造,提高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钛及钛加工、钢及新特材料等优势原材料的精深加工能力,提升生产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广实时监测、故障诊断、预警和控制技术,提升环保和安全检测水平,实现清洁文明生产。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建立物流管理平台,使物料采购、产品销售、库存数据与财务数据紧密衔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效益。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贵阳、遵义国家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建设。
3消费品工业。
以品牌资源整合为主线,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品种质量显著增强,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为目标,不断深化信息技术运用,逐步提升烟草、白酒、特色食品、医药、林纸一体化和旅游商品等消费品工业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在白酒、特色食品、民族制药和旅游商品等行业,推广应用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和网上营销系统;鼓励企业利用信息防伪技术进一步加强对我省驰名商标和名特优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在烟草行业,推进现场总线的应用,并为系统集成运行创造条件。支持电信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推进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
4装备制造业。
整合军地装备制造业优势,以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作为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突破口,深化信息技术在飞机及飞机零部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及零部件、数控机床及零部件、铁路车辆及零部件、石油机械、农业机械及零部件、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等产品上的渗透融合。研究开发智能化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开发适用于复杂连续过程的综合数字控制系统和和新型智能仪表设备。加快发展环境监测设备和系统,面向循环经济,发展废旧装备自动拆解处理线。加强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推动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以贵阳、遵义、安顺为重点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研发基地建设。
(二)加快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加快信息化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引导旅游、餐饮和社区服务等传统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重点提升现代物流、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工业设计、教育培训和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业化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物流、供应链的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培育现代流通企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融合;推动无线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各环节中的应用。
二是大力推进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立足于我省工业化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大力发展我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急需的各类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新一代互联网络软件和软件开发工具,积极承接软件外包业务;加快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抓住三网融合趋势和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机遇,进一步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业,大力发展电信增值业务、互联网增值业务和各种创新型应用业务;加快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运维外包服务中心、信息安全外包服务中心、服务呼叫中心建设;推动系统集成、工程监理、项目咨询、安全评测、专业培训、电子认证服务等行业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营销、消费服务的融合。加快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链接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以及不同行业、区域和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服务,促进企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商务模式创新。
四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金融、管理咨询等领域的融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引导其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发挥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功能。
2加速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升级。
把握未来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产业,培育经济长远发展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以3G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消费电子、通信、网络和内容服务等4C融合的创新产品,在通信终端、数字电视等方面实现突破。以物联网发展为契机,利用我省已有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等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传感器、无线射频识别等产品。深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快发展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利用我省的资源优势,深化共伴生矿的开发,尤其在稀土、稀有金属等的利用,有重点地推进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大力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促进我省工业实现由低端向高端、由原材料加工向制造、由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
3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与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广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系统、农资生产流通管理系统、农业节水信息系统等应用技术和系统,推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农业企业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中的应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逐步建立农产品加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三)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综合效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利用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循环经济体系等理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工业化”进程。
发展面向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重点推进冶金、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精确度、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实时监测和调控,减少资源浪费。发展面向高污染行业的绿色生产信息技术应用,重点针对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高污染行业开展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实现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联网的监测。加强信息化在节能环保行业的准入、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应用。加强电子信息产品生态用能设计,发展环保型电子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建立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利用和污染防控体系。
(四)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和示范基地建设。
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设立一批企业集聚度高、产业规模大、工业化和信息化领域工作有一定基础、在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中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意义的省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定位准确、优势突出、环境优良、效益显著的省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创办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当地特色及发展潜力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园区。
以试验区和示范基地为依托,打造一批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资源丰富、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安全可靠、效益显著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影响力大的重点示范企业;实施一批以我省优势产业为重点,带动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推广价值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通过试验区和示范基地的建设,积极探索加速推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机制、新政策、新办法和新经验,解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促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深入开展。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把贵阳—遵义—安顺工业带列为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把安顺国家级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贵阳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区、盘县煤(焦、化)钢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和贵钢特新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等建设成信息化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规模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五)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契机,促进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为契机,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鼓励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发展融合衍生出的新型业务和新兴产业。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将单项信息技术应用于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并大力推广应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中小企业的集群优势,加快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协同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企业间业务联动支撑平台,搭建区域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推广电子认证应用和服务,进一步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
(六)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应用,促进我省创新体系与全球创新网络的融合。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创新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全省创新体系网络化、信息化,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利用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扩散、传播的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研究与开发合作,缩短创新周期,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降低创新成本;利用信息网络手段及时收集并向企业发布和推荐最新科技成果信息。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金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社会知识开发和应用能力,支撑面向科学理论、产业技术、商务模式、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的创新。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安全领域自主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切实增强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
(七)鼓励和支持通信运营企业积极参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
鼓励通信运营企业在深化企业转型、拓展增值服务、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本、技术、人才、服务、客户资源等优势,进一步加大技术业务、产品、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力度,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
支持和鼓励通信运营企业,加快推进以3G为重点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自主安全、稳定、覆盖完善的基础通信网络,为我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大力开展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各种应用,推进我省制造业信息化以及生产装备过程的自动化,普及面向传统产业改造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标准化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内部管理平台、企业信息安全平台等系列产品,积极协助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创新和发展。切实将业务和服务向其他领域延伸,为重点行业和企业提供标准化与个性化兼顾、可定制、低成本的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全面提升我省行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在行业管理上,建立重点行业、重点市场、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系统。在信息服务上,要促进面向行业和产业集聚地的公共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的健康发展,鼓励平台提供“外包式”信息技术应用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统一组织、指导、协调、督促全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具体工作,并会同省有关部门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绩效考核评估工作,科学设计相关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建立激励机制,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纳入全省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各级各部门要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为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行业协会、中介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各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二)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融资和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抓紧出台《贵州省信息化条例》和鼓励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具体办法,完善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投融资政策,强化投融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省技术改造资金、科技创新资金、节能资金、信息化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支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示范基地及园区的建设,推动融合项目的发展,扶持先进适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家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主体作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培训认证体系,规范人才教育培训制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人才评估体系。积极实施国家“653”工程,大规模开展信息技术职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和在职学历教育,构建具有行业和贵州特点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队伍体系。
(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各级各部门要大力营造良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和舆论环境;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和推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和工业业务流程标准体系建设,建成一批面向行业应用的基础性公共数据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建立完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机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我省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
(2019年11月13日)
实施强首府战略,是服务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建设壮美广西的重要举措,是打造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的关键举措。为确保强首府战略取得实效,全面增强南宁市综合竞争实力,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抓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重大机遇,突出城市建设的“形、实、魂”,聚焦强经济、强产业,着力聚要素、拓空间、优环境、增活力,凝聚全区上下合力,共同推动首府南宁快马加鞭、提速发展,提高首位度,引领带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二)战略定位
——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持续畅通“南宁渠道”,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引领构建中国面向东盟的高水平开放合作新格局。
——“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枢纽城市。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作用,提升交通、信息、资金、物流、人文互联互通水平,打造西部地区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重要枢纽。
——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强化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作用,主动对接大湾区先进生产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领带动北部湾城市群与大湾区融合发展。
——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治理水平,打造成为壮乡魅力彰显、多元文化共生、亚热带风貌突出的生态宜居城市典范。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南宁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比2018年翻一番。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支撑作用凸显,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升,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基本建成;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明显提升。
到2035年,南宁市引领带动作用显著提升,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力争达到30%。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枢纽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全面建成,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法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引领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作用大幅增强。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四)做强现代先进制造业。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持续强化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企业培育工作,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区域性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壮大重点产业集群。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抢抓电子信息产业全球布局调整新机遇,大力引进电子信息龙头企业,着力构建网络通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等产业链,建成承接东部、衔接东盟的重要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和供应基地。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引进乘用车、商用车等整车和配套项目,建成整车及零部件协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扶持南宁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建设服务国内、面向东盟的城轨、高铁车辆制造基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现代中药、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产业,区市合作共建广西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提升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制剂研发制造能力。
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大力发展航空交通铝材,把南宁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端铝产业基地。推动食品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建材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化工产业向高档化、精细化发展。
做强做优工业园区。南宁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激发对外经济活力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分别把南宁高新区、南宁经开区和广西-东盟经开区打造成为主导产业鲜明、创新体系完备的千亿产业园。以南宁·中关村科技园为基础,创建自主创新示范区。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支持南宁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建设现代工业园。坚持产城融合,加大对南宁各县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园区人口集聚;促进县区工业园区提质升级,鼓励县区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邕宁蒲庙-青秀伶俐-横县六景-宾阳黎塘先进制造业产业带。
“内育外引”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国内外企业落户南宁,广西投资集团、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广西玉柴集团、广西汽车集团、广西林业集团、广西农村投资集团等自治区国有企业要集中资源在南宁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工业企业。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尖”发展,扶持一批有创新优势的高成长性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加快形成百亿企业引领、亿元企业支撑、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新格局。
(五)做强现代服务业。坚持强优势、树品牌,加快构建具有首府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大力推动金融开放。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创建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持续推进区域性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区域性货币交易清算中心和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建设,打造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财富管理服务基地、金融信息服务基地和金融交流培训基地,建设完善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黄金产业交易市场、区域股权投资市场、区域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培育服务市场,加快形成金融要素洼地和金融开放创新高地。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大力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建设一批集物流集散、配套加工、信息服务、商贸展示、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市场、物流配送中心,推动建设陆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打造面向东盟和服务我国西南、中南的地区物流总部。依托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推进南宁与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的港口协同联动发展,打造南宁港联动铁路线接入北部湾港的江铁海联运示范路线,加快形成以海铁联运为主干的多式联运体系。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联运”新模式。
大力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强化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展会品牌效应,提升发展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引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国内外大型知名会展集团和国际大型会展品牌,培养会展专业人才,深化会展业跨界融合,建设会展企业总部基地,形成面向东盟的大型国际展会集聚区。
大力发展大健康和文旅产业。深化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推进医养结合、体医融合,加快规划建设南宁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一批健康特色小镇、示范基地、产业集聚区,推动形成环大明山健康产业带,打造区域性国际健康养老胜地。大力发展健身休闲、山地户外、民族体育等运动产业,在邕举办各类重大体育赛事。实施旅游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大明山景区、昆仑关景区、百里秀美邕江、园博园等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环首府生态旅游圈,加快南宁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中国-东盟旅游开放合作新高地。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一批文化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推进特色文化与影视、旅游、会展等融合发展。积极拓展以东盟为主要方向的国际文化市场,着力打造壮乡文化、东盟文化产品交易集散地。
(六)培育发展新经济。以研发新技术、培育新组织、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为路径,聚焦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把南宁打造成为区域性新经济发展策源地。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抢占数字技术转化为应用的前沿阵地。推动在南宁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优化升级南宁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服务东盟的离岸数据中心。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智慧城市等重点项目和支撑平台优先在南宁布局、向南宁集聚,加快5G网络商用和产业发展,打造区域性数字经济高地。推进先进数字技术与各领域各行业深度融合,重点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重大成套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家居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南宁智能制造城。
加快培育平台经济。着力构建平台产业生态,鼓励一批商品市场搭建开放平台与中小商户共享,推动传统交易场景的数字化重构,实现上下游企业和周边服务企业的智能互联。推动生产资料市场与企业开展供需对接,发展“市场+平台+服务”模式,培育形成一批开放、高效、绿色的供应链平台。扶持一批资源集聚度高、产业融合成效好的本地平台经济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互联网平台企业和结算中心。推动完善信用记录、发布、披露、风险预警等制度,构建以市场信用评价为核心的平台经济共治体系。
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重点推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等研发及装备制造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替代能源产业,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力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在城市建设中加大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品推广应用,加快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积极发展高效节能家电、绿色家居、绿色餐饮等绿色消费产业。
(七)做优特色农业。聚焦产业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创建香蕉、晚熟柑橘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打造生猪、水果等百亿产业集群。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提档升级,创建和提升国家级、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田园综合体。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计划,培育壮大南宁香蕉、南宁火龙果、横县茉莉花、古辣香米等区域公用品牌,推进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打造高品质“菜篮子”基地。大力打造农业龙头企业总部基地。推进蔗糖、水果、茶叶、木材等农(林)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现代都市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市。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交易中心及农批农贸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地头冷库,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
三、加快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
(八)深化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进一步畅通“南宁渠道”,高水平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争取更多国家和地区在南宁设立领事机构或商务办事机构,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区域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延伸。推动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支持南宁设立国家铁路货运口岸。加快建成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加快建设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区域性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把南宁打造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东盟市场和东盟企业进入中国大陆的产业投资聚集地、贸易往来结算地、科技创新支撑地、生活服务保障地。
(九)加快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围绕打造制度创新高地、营商环境高地、开放型经济高地、人才聚集高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加快发展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数字经济、文化传媒以及新兴制造等产业,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建成贸易投资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自由贸易园区。
(十)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围绕主通道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建设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推进铁路玉洞货运场站及联络线建设。开通南宁连接中南半岛国家的跨境公路直通车,加快推进南宁国际铁路港建设,促进南向运输跨境货物在南宁集散,把南宁南站建成西南地区货物出海重要铁路货运编组站。
(十一)推动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推进要素集聚,强化国际合作、金融开放、信息交流、商贸物流、创业创新等核心功能,培育一批有特色优势的产业聚集区,提升南宁核心城市综合功能和集聚辐射带动北部湾城市群的能力。推动与“北钦防一体化”深度联动发展,促进北海、钦州、防城港融入南宁都市圈,共同建设“南宁-北钦防”城镇发展轴,形成引领全区发展的龙头。建立完善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机制,推动南宁对接融入大湾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共建产业孵化器、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科技金融等服务平台,推行“飞地经济”共建共管等模式,加快建设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示范区。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合作,完善互派干部双向挂职长效机制。
(十二)加快五象新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平台作用,把五象新区打造成为广西改革开放创新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示范区。从自治区层面统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解决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新兴产业园、现代工业园发展空间不足问题。鼓励五象新区在与东盟进行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数字经济、新兴制造产业、贸易自由、人文交流等对接发展中率先探索,高水平打造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对五象新区范围内自治区税收分享部分全额返还南宁市,由南宁市统筹安排支持五象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化五象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数字经济、智慧物流等领域的创新合作与融合发展,建设粤港澳合作区。建立简约高效的管理机制,探索推行政府雇员制,建立“优绩优酬”绩效工资体系并与中央有关政策做好衔接,推动形成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的人事制度。
四、加快发展要素集聚
(十三)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坚持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对南宁创新机构、研发平台、创业载体、成果转化平台等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力度。大力引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动南宁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孵化器”。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大力推进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科技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动实施重大产业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南宁市重点引进和培育的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等的研发费用奖励补助力度。
(十四)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加快南宁教育园区建设,推动一批高校入驻园区。在高级职称评审、中高级岗位设置等方面给予南宁更大自主权。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和龙头企业。在南宁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予以收费优惠、物流保税优惠等国际通行权益。顺应产业发展需要,自治区在南宁筹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优化驻邕高校、职业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加快推进驻邕高校、职业院校国际化进程,鼓励支持驻邕高校、职业院校以面向东盟为重点,为全区企业“走出去”提供外向型人才。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南宁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等的支持力度。
(十五)强化金融税收支撑。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大对重大产业、新经济等的支持力度。在南宁设立地方银行、消费金融等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企业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比重,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做大做强南宁上市企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产业、科创等各类基金。允许南宁市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给予减免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优惠。
(十六)强化国土空间资源支撑。在自治区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对南宁发展所需的空间拓展予以支持,充分保障南宁市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占全区四分之一以上。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重点发展南宁大都市区,推进宾阳、横县新型产业经济区和隆安、马山、上林生态经济区差异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支持南宁市科学合理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南宁市范围内的自治区本级土地由南宁市统一规划、统一收储。优先保障南宁市新增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单列下达五象新区、南宁教育园区建设用地指标,新增单列下达南宁空港经济区建设用地指标。南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市级统筹推进的重大产业和公益性项目,纳入自治区专项指标核销范围。南宁市要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处置闲置土地,创新开展城市改造更新工作,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五、加快区域性国际大都市建设
(十七)打造南宁大都市区。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向南向海拓展南宁发展空间,合理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建设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和特大城市,优化调整行政区划,科学配置南宁大都市区空间资源,优化提升主城区,重点向南建设五象新区、向东拓展三塘和邕宁片区,加快推进武鸣城区、吴圩空港新城、六景产业新城以及特色近郊城镇组团建设,全面构建多中心、多组团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
(十八)加快区域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形成以南宁为枢纽的全方位高速铁路网,规划建设昆明-南宁-玉林-深圳等高速铁路,充分预留区域高铁廊道,重构“多主多辅”的国家客运综合枢纽布局。推动规划建设崇左(凭祥)-南宁-玉林-粤港澳大湾区、南宁-河池-重庆、南宁-百色-瑞丽货运铁路,打通粤港澳大湾区连接中南半岛货运通道和中缅货运通道,加速提升通达北部湾港口货运铁路出海通道能力。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通往六景、大塘、武鸣、横县、宾阳、扶绥等方向和环大明山市郊铁路。加快落实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年),优先建设南宁出区出海出边的通道项目。着力建设区域性国际航空中心,加快机场跑道、新航站楼等建设,支持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争取第五航权。加快内河水运建设,规划建设平陆运河,实现南宁港与北部湾港的江海联运。加快建设南宁国际空港、南宁国际铁路港等综合交通枢纽,完善枢纽衔接设施和多式联运设施。
(十九)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健全绿色高效交通体系,提高城市核心地区的轨道网络密度,优化主干路网布局和城市微循环,加快建设“五横七纵”的快速路网,形成“开放式、网络化”的市内交通路网格局。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构建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统筹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能源结构优化、地下综合管廊、智能电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提高生态宜居水平。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确定全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治理总体格局。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提升“南宁蓝”品质。实施流域综合整治,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大力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等土壤环境风险。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提升“中国绿城”品质,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构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市绿地综合体系,率先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及创建国际花园城市。积极开展城市修补,提高滨水空间连续性、可达性,营造高品质强活力的蓝绿网络,构建覆盖中心城的无障碍城市慢行绿道系统。大力推进南宁市资源循环基地建设,建设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加快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区域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十一)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夯实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南宁市开展跨境劳务合作,探索在外企较为集中的经济园区或产业集聚区设立涉外劳动纠纷调处机构或外国人服务站。完善学前和义务教育布局,加快学前教育普惠提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特色化发展,在全区率先普及十五年教育。围绕绿色、民族、东盟等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与历史文化内涵,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健康南宁,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医院和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制度,建立更加安全的社会保障网。强化社会治理,深入推进法治南宁、平安南宁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扫黑除恶等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生产生活各领域,创建面向东盟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六、强化保障措施
(二十二)建立实施机制。成立强首府战略指挥部,统筹协调推进强首府战略各项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报告自治区党委、政府。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敢闯敢干的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二十三)强化政策保障。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不能下放或委托的事项外,按照“能放则放、能给尽给”的原则,把自治区相关权限下放南宁市。推动南宁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创新、城市空间统筹利用、农业农村改革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勇当全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二十四)强化责任担当。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切实担起相应责任。区直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具体政策措施,全力做好各项指导支持工作。南宁市要发挥主体作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实施方案,明确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举全市之力推动强首府战略全面实施。

1、盼盼

盼盼安居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安居产品为主业,以新型建筑材料开发与制造为主导的股份制企业,总部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辽宁营口市。公司目前拥有20多家企业成员,员工5000多人、占地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

2、群升

群升集团是一家涉足房产配套建材制造、汽摩产品制造、房产投资、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大型无区域集团公司。创建于1989年,公司坐落在中国五金之都——永康,拥有占地5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区,员工4000多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600多人,固定资产达10多亿人民币。2006年,群升集团各项事业取得全面丰收,工业总产值128亿人民币,创税3500万元。

3、步阳

步阳集团创立于1992年,经过十多年不断发展,形成步阳门业、步阳车业、步阳置业、步阳汽车零部件、步阳物流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集团目前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5000多名员工,拥有11条国际先进的现代化门业生产线,八条现代化车业生产线,三条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已形成年产350万樘防盗安全门、200万辆电动休闲车、230万只轮毂的生产能力。步阳技术开发中心占地20000m,连续多年被评为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

4、锐亿门业

浙江锐亿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中国超人集团公司控股,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家居成套产品制造公司,位于浙江省武义县百花山工业区,公司占地面积60000多平方米,现有员工500余人其中高管人员和工程师50多人。拥有4条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环保型防盗门生产流水线,年产各类防火门、防盗安全门80多万樘。

5、春天门业

春天集团成立于2002年,目前,公司总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员工30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公司以研制、开发、制造、销售各种高档防盗门、防火门、真铜门、装甲门、非标门、木门、木地板为主营业务并具备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2000多家销售网点覆盖全国,是一所集五大产业链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专业型企业。浙江春天门业有限公司是中国春天集团的核心企业。

扩展资料:

安装要点

(1)防盗门的安装应按照所采用的防盗门种类,采取相适应的安装方法。

(2)防盗门的门框可以采用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也可以在砌筑墙体时在洞口处预埋铁件,安装时与门框连接件焊牢。

(3)门框与墙体不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每边均不应少于3个锚固点,且应牢固连接。

(4)安装防盗门时,应先找直、吊正,尺寸量合适后将其临时固定,并进行校正、调整,无误后方可以进行连接锚固。

(5)要求推拉门安装后推拉灵活;平开门开启方便,关闭严密牢固,无自开自关现象。

(6)门框与门扇之间或其它部位应安装防盗装置。

(7)防盗门上的拉手、门锁、观察孔等五金配件,必须齐全;多功能防盗门上的密码护锁、电子报警密码系统、门铃传呼等装置,必须有效完善。

(8)要求与地平面的间隙应不大于5mm。

央视中除甲醛最有效方法是通过室内通风,通过物理吸附,通过植物吸收,请专业除甲醛机构空气治理。

装修后坚持通风换气是再普通不过的除甲方法,方法普通, *** 作简单。而且,通风换气也比较省钱。三伏天气温较高,适宜多开窗通风,不但能引入新鲜空气,也能排除室内其它的有害气体。

但夏季气温炎热经常通风不太实际加上连续性会收到汛期雨季天气因素所影响,并且甲醛的释放期3-15年之久比较漫长,若无法保证通风的连续性,就有可能产生反复。

家里正在装修的一定得提高警惕了,在选择治理方法时,要选择科学的、有据可循的方法,不可偏信“土方”。让室内少一点污染,多一点健康,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入住前一定要请专业机构进行甲醛检测,检测和治理达到国家入住标准方可入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2318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