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配建便民商业

两部委: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配建便民商业,第1张

观点网讯:10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试点工作,重点围绕以下四方面内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一是以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为基本单元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60%以上建筑面积用于居民活动。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统筹若干个完整社区构建活力街区,配建中小学、养老院、社区医院等设施,与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二是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工作,加强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集中供热地区)、安防、停车及充电、慢行系统、无障碍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

三是推进智能化服务。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推进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家庭终端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提供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整合家政保洁、养老托育等社区到家服务,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

四是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协商机制,搭建沟通议事平台,推进设计师进社区,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完整社区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韧性治理作为一种新型治理理念,其目的是有效应对各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减少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脆弱性。社区风险治理作为韧性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增强社区韧性、链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风险,不断提升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构建社区风险治理共同体,实现多元主体联动。韧性治理以多元主体联动为前提,实现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构建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企业、社区物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居民等组成的社区风险治理共同体,形成多元主体联动、功能耦合、分工明确、反应迅速的沟通协作机制,打造一支常态化的社区风险治理队伍,以实现社区风险治理主体的多样性。社区风险治理队伍在“平时”参与社区治理,在“战时”承担社区风险治理职能,并能快速实现“平战转换”。社区风险治理共同体的重点是组建专业化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尤其是动员社区中的教师、律师、记者、医生、心理咨询师等有专业背景的居民,让他们平时或危机时刻通过社区微信群、抖音等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人防护、居家锻炼、心理辅导、法律咨询等专业知识和贴心服务。
完善社区应急设施规划,筑牢社区风险治理堡垒。韧性治理强调对社区应急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以充分的冗余度来应对现代社区面临的不确定性。一是科学规划建设各类应急设施。通过规划建设应对火灾、爆炸、洪水、地震、医疗卫生等社区应急设施,提高社区应急设施的总体水平;二是社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遵循平战结合原则,并在原有功能上转换以实现社区基础设施的多功能性。比如,社区内的公园、医院、学校和公共空间等,在平时承担社区的日常功能,而在紧急状态下能够承担人群疏散、伤员救治、隔离治疗等应急功能;三是营造健康、安全、便捷的社区环境。从最小的公共空间治理单元如社区花园、社区中心、社区超市等入手,优化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精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以增强居民的集体社会认同、促进社会整合、构建社交网络,打造强有力的韧性社区。
完善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韧性治理的可预见性。韧性治理强调对外部风险要有可预见性,而提高可预见性的重要路径是制定科学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很多社区现状来看,这次疫情防控早期的应急管理预案显得捉襟见肘,没有充分发挥预案的功能,这也强烈警醒要深刻反思其他领域应急管理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基层政府要做好社区应急管理预案的编制、培训、演练、评估和修订等环节,提高应急管理预案的科学性、 *** 作性和时效性;针对相关社区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应急管理预案的培训与演练;应急管理预案要对社区风险、脆弱性因素等特征进行动态评估,实现每年至少更新1—2次,更新内容要经得起专家评估与实践检验。
构建社区应急教育常态机制,培育风险应对意识与能力。韧性治理主张建立学习机制,以提高社区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应急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建章立制把社区应急教育制度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建立完善的社区应急教育培训体系,明确培训师资、培训主题、培训方式、培训平台和培训对象等内容;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资源,加强对社区干部、社区卫生人员、网格人员、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居民等的应急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识别、研判、报告和先期处置能力,培育社区干部、居民的公共精神和法治精神,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在中小学开设科普性风险防范与处置课程,编写传染病、地震、洪水、火灾、暴风雪、事故灾难等的防范与救助手册,指导居民做好风险防范与处置工作。
完善社区应急物资配置机制,实现平战快速转换。韧性治理强调社区系统要具备冗余性特征,通过提供备份以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社区通过建立完备的应急物资配置机制,以践行韧性治理的冗余性要求。为此,可以探索通过财政支持、社会赞助、有偿服务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社区应急物资的采购、调运必须有效且高效,政府要与市场、社会合作,充分依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系统梳理社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短板,科学调整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结构和规模,提高储备能力,做到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应急物资的分配要精细精准,优先保障应急救援一线的急需,同时安排好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强化社区应急科技支撑,加快智慧社区建设。进入新时代,科技日益成为韧性治理和社区风险治理的重要手段。疫情防控期间,很多社区都采用了网络预约口罩、绿色健康码、智能机器人、智能封条、车辆疫查清、无人机疫情巡查等科技手段助力社区抗疫。未来应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将社区家居、社区物业、社区医疗、社区服务、社区市场、电子商务等全部“网起来”,并实现专业化社区风险治理与日常社区治理的有机结合、快速转换。另外,在建设社区科技智慧体系的同时,应注重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风险来“定制”与“设计”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针对性、包容性、实用性和d性化,增强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社区风险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智慧社区 包括智慧物业管理、电子商务服务、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家居等。

智慧城区(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 相关技术领 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 ICT 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区 (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区(社区)形态。
 
简介
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
智慧城区(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 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 相关技术领 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 ICT 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区 (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区(社区)形态。"智慧社区"建设,是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入了社区,以社区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通过打造智慧社区为社区百姓提供便利,从而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推动区域社会进步。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细胞",它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智能管理系统,有望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社区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其智慧化是城市智慧水平的集中体现。智慧社区从功能上讲,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全面满足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智慧社区由高度发达的"邻里中心"服务、高级别的安防保障以及智能的社区控制构成。
目标和内容
(1)智慧物业管理:针对智慧化社区的特点,集成物业管理的相关系统,例如:停车场管理、闭路监控管理、门禁系统、智能消费、电梯管理、保安巡逻、远程抄表,自动喷淋等相关社区物业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社区各独立应用子系统的融合,进行集中运营管理。
(2)电子商务服务: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是指是在社区内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区居民无需出门即可无阻碍的完成绝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采购。
(3)智慧养老服务:现在老人居住的环境有两种最常见,一是住在家里,另外就是住在养老院,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提出智慧养老的方案,其最终宗旨是使得老人有安全保障,子女可以放心工作,政府方便管理。家庭"智慧养老"实际上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
(4)智慧家居:智慧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概念框架
智慧社区包括基础环境、基础数据库群、云交换平台、应用及其服务体系、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智慧社区概念框架如图所示。
(1)基础环境:基础层主要包括全部硬件环境,如家庭安装的感应器,老人测量身体状况的仪器,通信的网络硬件,如宽带,光纤,还有用于视频监控的摄像头,定位的定位器等。
(2)基础数据库群:基础数据库包括业务数据库、传感信息数据库、日志数据库、和交换数据库等四大数据库。
(3)云交换平台:云交换平台主要实现各种异构网络的数据交换和计算。提供软件接口平台,或提供计算服务,或者作为服务器。
(4)应用及其服务体系:应用服务体系包括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系统、应急呼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智能感应系统、门禁系统、远程服务系统等,由这些系统完成为社区各类人群的直接服务。
(5)保障体系:保障体系包括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从技术安全,运行安全和管理安全三方面构建安全防范体系,确实保护基础平台及各个应用系统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抗抵赖性、可审计性和可控性。
作用
智慧的城区(社区)属于城区(社区)的一种,可以平衡社会、商业和环境需求,同时优化可用资源。智慧的城区(社区)实名就是要提供各种流程、系统和产品,促进城区(社区)发展和可持续性,为其居民、经济以及城区(社区)赖以生存的生态大环境带来利益。通过应用信息技术(IT)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城区(社区)基础设施,改善生活质量和经济福利,通过这个方面对智慧的城区(社区)进行定义。关键城区(社区)组件指出了建设智慧城区(社区)的关键城区(社区)组件及其结果。
某社区社信通平台每月还为街道居民发送短信达5000条以上,其中90%以上为与社区居民息息相关的公益短信。闵行区九镇三街道的社区居委会发个停电停水通知,不用再去写黑板、贴告示,可通过"社信通"系统,居委会干部能通过群发短信,快捷告知社区居民便民实用信息。居民在马路上发现窨井盖不见了,或者树被风刮倒了,都可以用手机拍照,发送"彩信"到应急联动中心,区各个职能部门立刻就能各就各位,实时解决问题,共建和谐社区。
移动医疗
某妇幼医院试点的"移动医疗",已经可以实现居民预约门诊、手机上健康网查病历和各项检查报告等功能。装备了"移动医疗"设备的移动体检车开进社区,上门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现场打印体检报告等服务,还可将个人体检数据回传医院内网,建立个人电子档案。
警务通
移动警务通在保障"平安世博"工作中提供有力支撑,效果显著,这套结合TD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相当于为沪上数万名一线民警配置"随身警务秘书",可方便民警随时随地通过TD高速网络,实时查询相关业务数据、采集分类警务基础信息、现场开展执法服务等。一方面,民警可以根据执勤需要,随时随地获得公安业务信息的综合支持,包括查询警务内网中的常住人口、在逃人员、等各类信息数据;另一方面,执勤民警可以对现场将所需要记录的信息作实时录入,如外来人口信息、重要线索等。此外,执勤民警在现场处理交通肇事违章等问题时,可在现场直接打印罚单,这大大缩减了处理流程,提高了一线执法的实际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2338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