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成功案例有哪些?

农业物联网成功案例有哪些?,第1张

这种案例其实挺多的。25000平方米的钢架温室大棚,每年培育20多个蔬菜品种优质种苗达亿株,可供3万多亩商品蔬菜种植;1000万棒香菇、木耳、平菇、银耳、灵芝、秀珍菇等菌种,年产量达400多吨。这是广西桂北山区最大的蔬菜(食用菌)集约化育苗基地——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禾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融水的智慧农业种植基地。
作为省级农业示范区,禾美生态多年来已实现集约化生产,无疑具备良好的智慧农业带头示范意义。但禾美生态也和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一样,长期以来缺乏对农业生产数据的积累与利用,缺少农业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搭建,以及智能化的种植管理,虽然拥有先进的温室大棚,却仍旧沿用传统的人工监测控制的模式。
譬如在食用菌温室大棚,CO2浓度、空气温湿度严重影响着作物的健康生长,禾美生态一直沿用老的工作方法,依靠工作人员逐一到温室大棚中利用检测仪进行测量,一旦浓度超标,或是温度过高,工作人员便手动开关大棚的风机、侧窗、天窗等。这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最为关键的是效率低下,生产风险高,一旦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往往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这种高度依赖人的传统管理方式,一直制约着禾美生态温室大棚的转型发展。为了加强温室种植的智能化、标准化,禾美生态引入慧云信息的智慧农业监控系统,打造智能大棚。
智能大棚为温室种植节本增效,促进农业转型
蔬菜育苗与食用菌的培育需要非常精细化的管理,需要精准监测温室大棚的气候环境、土壤环境、作物长势、病虫害情况等。慧云信息通过在大棚中搭建“农业物联网”监控网络,对禾美生态250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进行智能监控,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土壤PH值、空气温湿度和气压、光照强度、CO2浓度等
同时实现对大棚的各种设施设备进行远程自动化控制,当温室内环境失调时,系统能够马上启动预警装置,通知管理人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样大大杜绝了以往环境失调而管理人员发现不及时导致损失的现象。比如当温室内的CO2浓度超过适宜值,系统就会自动预警提醒管理者,并自动打开通风装置,保证温室内作物始终保持在最佳生长状态。

鹤壁锦钰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科技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其产品涵盖了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鹤壁锦钰科技的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研发团队,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此外,鹤壁锦钰科技还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以确保客户的满意度。

2022年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有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药学、畜牧兽医、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等专业。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校,2001年4月组建成立,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学校是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鹤壁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理工大学依托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河南理工大学鹤壁工程技术学院(本科)。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熔铸了“诚信、自强、力行、拓新”的校训校风。学校占地面积1306亩,建筑面积503万平方米,建有市校共享的“千鹤之舞”体育馆和图书馆。现有固定资产总值60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7亿元,馆藏图书127万余册,电子图书65万册。

现在国内智慧农业公司非常多,发展比较好的有河南省的河南云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鹤壁佳多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的佳格天地农业大数据公司、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西的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的成都世纪锐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的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公司有的是擅长大数据,有的是擅长硬件开发,有的是软硬结合系统集成。
云飞,佳多,拓普云农是擅长硬件;
北京派得伟业是科研机构背书的,研究派;
广西慧云和成都世纪锐通是软硬件都做,注重系统集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2404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