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导盲系统是什么?

公交导盲系统是什么?,第1张

公交导盲系统,又称华途公交助乘系统。该系统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部署公交导盲硬件设施,实现公交线路和车辆全覆盖,站台、车辆、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通过无线信号互相感知,实现站台识别、语音引导、线路收藏等多种功能。能够实现帮助视障人士搭乘公交车出行业务全流程。从而实现:
1)精准感知所在站台和车辆所在位置;
2)车辆精准感知进站和用户候车位置;
3)移动终端与车辆a短程通信,控制车载助乘硬件播报进站语音;
4)不同的车载助乘终端之间、车载助乘终端和交通要素标识标签之间,可相互感知交互,并通过网络上传至公交助乘系统云服务平台,实现设备状态远程运维监控。
这些对于盲人朋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公交导盲系统,视障人士就像是有了眼睛,可以在他的引导下便捷出行”,盲人乘坐公交不再需要依靠家人或者是其他人的陪伴,我们的盲人朋友可以依靠自己,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天迈科技(300807);卫星定位(870420);苏交科(300284);南京公用(000421);蓝斯股份(430491);卫星定位(870420);安凯客车(000868);智达科技(873762);皖通科技(002331);思创科技(873495);智慧交通(873506)等。

定义

智慧公交是智慧交通的重要构成部分。智慧公交在运行方面,管理者能准确定位每辆公交车所在的位置,了解运营中的车辆状况如何;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收集和处理信息,科学地分配公交车的数量或增减站点;乘客能实时了解车辆到站的时间和载客数量,以便合理地选择交通工具,减少盲目等车时间。总的来说,车的定位、车的状况、线路情况、线路的科学程度应成为判断公交是否智慧的标准。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智慧公交行业区域集中度持续提升

综合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智慧交通也随着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进一步拉动智慧城市整体建设。行业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征:

2、智慧公交行业将随智慧城市建设同步发展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全球智慧城市相关支出规模的增速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放缓,但预计中长期将恢复并保持15%以上的增长态势。并提出全球智慧城市支出在2021年逐渐提高增长速度,并在未来3年预测期间内实现146%的复合年增长率。以此增长率预测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投资支出规模将达到684亿美元。

IDC还提出,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市场的三大热点投资项目依次为可持续基础设施、数据驱动治理以及数字化管理,在未来3年的预测期间内,三者支出总额将持续超出整体智慧城市投资的50%以上,而以上三者在智慧公交领域均有运用。根据以上分析,前瞻初步以智慧公交占智慧城市总投资5%的比例,预测中国智慧公交行业的投资在2027年将达到34亿美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公交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物联网的特征不包含局部互联。

一般认为,物联网具有以下的三大特征:

1、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2、可靠传递: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

3、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物联网的应用范围

1、智能交通

物联网技术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应用比较成熟。交通拥堵甚至瘫痪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问题。对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控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驾驶人,让驾驶人及时作出出行调整,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高速路口设置道路自动收费系统(ETC),免去进出口取卡还卡的时间,提升车辆的通行效率;公交车上安装定位系统,能及时了解公交车行驶路线及到站时间。

2、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就是物联网在家庭中的基础应用,随着宽带业务的普及,智能家居产品涉及到方方面面。家中无人,可利用手机等产品客户端远程 *** 作智能空调,调节室温,甚者还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实现全自动的温控 *** 作,使用户在炎炎夏季回家就能享受到冰爽带来的惬意;通过客户端实现智能灯泡的开关、调控灯泡的亮度和颜色等等。

3、公共安全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情况频发,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大,网可以实时监测环境的不安全性,情况提前预防、实时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智能感知大气、土壤、森林、水资源等方面各指标数据,善人类生活环境发挥巨大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3559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