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高科拿到工信部认可了吗

国电高科拿到工信部认可了吗,第1张

国电高科拿到工信部认可了。根据查询新芽网显示,公司目前已经成为行业梯队中的优势企业,拥有由国际电联授权使用的卫星通信频率资源和工信部颁发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是国内具备低轨卫星通信运营资质的商业航天公司。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低轨物联网卫星星座设计、制造、发射、运维、数据加工及商业通信运营的高新企业,建设及运营由38颗卫星组成的天启物联网卫星星座。

航天“低价化”时代已来,普通人进入太空还远吗?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王亚平在发布会上表示,长征火箭经过三次试射后取得圆满成功,将为我国民营航天企业进入太空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服务,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

本次发射的“天链一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美国 SpaceX公司联合研制、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进行发射,是全球首颗由民营企业研制和发射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作为“天链一号”的首发星,它将为全球用户提供“低轨宽带+遥感”的宽带数据业务和物联网服务。王亚平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跟创新,航天发射成本也会不断降低。未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三号等项目都将成为国际商业航天市场上的主流商业模式。

王亚平:我相信,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成熟商业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世界各国的航天器以及卫星的发射服务市场高度开放,中国也成为国际航天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愿意积极参与并推动新技术、新模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新一代运载火箭和卫星等航天发射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好全球广大用户。

天链一号卫星为何能与地面通信?王亚平介绍,天链一号是一颗“互联网+”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它可以实现与地面高速互联互通。用户通过远程终端,可以通过宽带网络接入互联网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办公、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业务应用。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远程控制卫星实现对地面的远程 *** 控甚至控制功能,比如开启车载终端和控制中心,启动手机遥控等等。

王亚平表示,“天链一号”是一颗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首次发射的全球首颗互联网宽带通信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内已开通的互联网宽带网络。据了解,国内已建成网络的用户,仅有极少数运营商、用户终端供应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这意味着在部分地区互联网宽带服务需要依托地面网络提供,同时用户终端设备质量较差。针对这一痛点,“天链一号”选择了采用国际标准的 Ku频段作为发射频段,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频段是地球同步轨道宽带通信卫星频率分配的标准音高轨频段。

王亚平表示,未来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将继续与国外开展合作,并努力将其打造成国际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天链一号”任务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该卫星是“天链一号”系列星座中首颗具有宽带接入能力的商业卫星,其主要用于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宽带通信卫星业务服务。

伴随“新基建”按下加速键,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的5G网络布局和建设正密集展开。近期,多个省份已将5G列为重点发展任务,并相继出台5G发展规划。其中,广东出台相关政策,将建设10个以上5G专网、国内首个基于MEC边缘云+智能制造领域5G SA切片的专网建成并测试成功等。

5G建设大潮已经铺开,5G“赋能垂直行业,开启万物互联”已成为全 社会 的共识。因此,5G网络必将为各行各业注入新动力,其中,专网被认为是5G最快的一个爆发点。事实上,专网通信在垂直行业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5G时代到来后,专网和公网将出现更深的融合,公网专用也将成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优势在于最大化地挖掘公共网络的价值,实现服务特定用户的“专用”目标,满足专网通信用户在日常调度和应急调度的数据传输需求。

目前,不论是公网还是专网服务商都在加快相应部署。作为深耕专网通信近三十余年的龙头企业,海能达已基本具备了专网5G基站、小基站、核心网、公网专用智能终端等业务领域的研发能力。未来,随着5G技术的推广,海能达方面透露,“公司年底或明年年初,相关产品将陆续上市,除此之外,公司还参与了相关低轨卫星项目并保持技术领先。”

5G助力“公网专用”新未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执勤警察、地铁调度员在工作时别着一台对讲机,遇到事情按一下开关,就可以与总部或别处的同事通话联络。对讲机间通话联络的网络,就叫“专网通信”,其一般用于特定行业或企业,其用户主要是对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有高要求的行业用户,包括政府、铁路、地铁、机场、港口、电力、石化、矿山、水利等。

虽然普通用户很少接触,但无论是大型活动、国际赛事的顺利举办,还是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的及时应对,都离不开专网通信,它甚至可以在危急时刻救援生命。而性能可靠、低成本、定制化的特点,令专网在行业应用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专网市场规模约为100亿~200亿美元,但公网专用市场的机会将扩大10倍以上。“行业用户会加大其专用通信网络建设及配套的终端、软件、服务等方面的投资,以确保其专网通信体系的运行。因此,全球范围内现有专网通信网络基于5G技术的升级改造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海能达董事长陈清州说道。

具体而言,传统专网解决语音覆盖问题,在“新基建”背景下重点解决融合通信,公网、专网互相连通,信息、视频互相连通等问题,智慧化的公共安全、应急通信将会带来非常多的商业机会。同时,“新基建”更注重to B和to G端的客户,通过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满足更多的场景应用。此外,“新基建”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背后专项债和专项基金等资本支撑也将带来很大增量。

目前,不论是公网还是专网服务商都在加快相应部署。据陈清州介绍:“今年以来,公司业务部门和运营商、政府行业等客户在相关领域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探讨新场景、新应用。同时,公司也正在针对‘新基建’的发展情况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意见和建议。”

紧抓5G时代的发展机遇

随着行业专网通信需求多样化以及复杂化,语音通信为主的窄带专网通信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众多行业的需求,宽窄融合、公网专用以及智能化成为专网通信三大发展趋势。而海能达作为专网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及行业经验积累,已经可以为客户提供从终端、系统到平台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在5G领域,海能达可以提供小基站、核心网、物联网等产品设备,并且基带能力、核心网能力上建立了核心技术能力。具体来看,在小基站领域,海能达能够同时提供皮基站和O-Ran小站。在核心网领域,随着云化、集中化的趋势,运营商核心网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并且面向特定行业客户的定制化或差异化需求,轻量化、开源化的核心网更能满足此类行业专网的应用场景,公司已经自主开发了轻量化核心网产品,并计划参加运营商测试。除了系统设备外,公司后续还将推出基于5G的PoC终端、多模智能终端产品。

此外,海能达全球化的布局能够支撑公司新产品快速落地,并且海外市场不像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公司的5G产品除了面向国内市场,在全球市场的拓展上更具备优势。

面向未来,陈清州认为,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持续推进,实时视频调度、快速关键数据访问和高效移动办公等业务应用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大,海能达依托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也将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业务机遇。文/江舟

每日经济新闻

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山东卫星遥感应用产业生态正逐步显现。

4月27日,山东首次成功发射了齐鲁一号和齐鲁四号两颗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未来,齐鲁卫星 星座 将发展到20颗卫星,打造山东卫星遥感应用产业高地。

抢先布局遥感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按用途主要分为通信、导航、遥感等类别,此次发射的齐鲁卫星属于遥感卫星,拥有多种对地观测手段。”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雷斌表示,发射门槛的降低使得商业卫星发射变为现实。遥感卫星的成本已经从最初的数亿元降至目前的几千万元,成本仅有最初的十分之一。

据雷斌介绍,齐鲁卫星一号和四号都属于齐鲁卫星 星座 。其中,齐鲁一号雷达卫星,不受地面光照、云层、雾霾的影响,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解决光学卫星“看天吃饭”的不足,甚至可以像CT扫描一样,“看”到地下几十厘米的管网。齐鲁四号光学卫星分辨率则达到05米,具备常规推扫、凝视视频等多种成像模式。

齐鲁卫星 星座 其实是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空天信息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布局。据了解,齐鲁卫星 星座 可实现全球任意地点一个小时之内重访,山东省全域两小时之内覆盖,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地观测综合能力。此外,齐鲁卫星 星座 能够查明全球范围内重大动向变化,准确掌握重要目标的变化情况,跟踪监视重大危机和突发事件进程,在农业、工业、环保和海洋等多个重要行业的智能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环境治理等重要领域。

“齐鲁卫星 星座 是中国首次采用‘天基互联网+遥感小卫星’模式的创新型遥感卫星应用示范项目。”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孙殿义此前表示,齐鲁卫星不走纯商业化的路子,而是采取“平台+创客”的形式发展产业生态,通过共享齐鲁卫星的一流数据,吸引中国创新创业团队,建立空天信息创新平台和产业孵化体系。目前围绕卫星遥感产业生态建设,山东已经孵化15家创新创业企业。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去年疫情期间,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就会同遥感智库,利用太空遥感先进技术,对省内济南、青岛、潍坊、日照四个城市11家大型生产企业、运输枢纽等进行观测。除此之外,山东还将物联网、卫星遥感等信息化手段导入农业生产中,利用卫星遥感与人工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排查农村黑臭水体。

雷斌透露,当前,卫星互联网、遥感、导航等航天产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根据规划,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齐鲁二号和齐鲁三号两颗光学卫星也将发射。未来3-5年内,山东将发射20颗左右遥感卫星,组建齐鲁卫星 星座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齐鲁卫星创新生态将引进1-2家上市公司,培育5-10家重点企业,孵化20-30个创新创业团队。预计两年内,吸引带动投资将超过10亿元。

发力空天信息产业

事实上,山东已悄然发力空天信息产业。

2020年11月7日,由山东中科院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下称“国科中心”)引进的北京国电高科 科技 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济南天启与国电高科联合研制的“济南国科中心号”(天启11号)物联网卫星已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计划未来3-5年内在济南培育从火箭、卫星研制运营,到载荷、发射,再到卫星数据应用、科普教育等全产业链条。”国科中心秘书长张佐军表示,今年将全链条引进中科院体系的商业航天产业项目,形成中科院在北方的商业航天基地。

两家卫星发射主体所在的济南,也在加速推进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济南市政府去年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签订了“1+4”深化合作协议,即齐鲁研究院深化合作协议,以及低空监视服务网示范项目、中科卫星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先进微纳集成系统设计制造平台项目等4个专项合作协议。

还制定了济南空天信息产业“1234”工作目标,即创办1所大学,建设2所研究院、培育3家上市公司、打造4个特色园区,力争用3-5年的时间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成为带动经济 社会 发展的新高地。

来自济南市发改委的消息显示,今年济南还将编制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空天信息产业联盟,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投资公司,加快空天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筹建空天信息大学。

而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除了齐鲁卫星 星座 外,也在布局卫星导航项目。据悉,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正与北京未来导航 科技 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建设。该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已被纳入国家北斗综合PNT规划。按照建设规划,2022年完成系统建设,将为全球提供商业化厘米级导航与位置服务。

在山东省刚刚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编制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发展方案,还将实施低轨卫星导航增强项目、低空监视服务网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项目、烟台卫星互联网应用产业园 、山东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潍坊北斗 科技 创新产业园等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工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科技方面的进步也变得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弱国无外交,到如今航天事业等各方面都发展得不错,中国的国际地位又提高了。近日,让国人为之兴奋和骄傲的事情又发生了,我国在航天事业中又成功取得了一项伟大成就:成功发射了遥感三十号10组卫星,卫星顺利进入轨道,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百分百的成功率,充分体现了我国“金牌火箭”的高可靠性。这又是让人激动的时刻,国家又向前迈了一大步。那么,这组卫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

         彼次任务是搭载发射天启星座15星,还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80次飞行。卫星的每一次发射成功,都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挑战和成功,同时,卫星的每一次发射,都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发射,它还承载着任务需要完成,来成就航天更伟大的发现。

      所谓天启星座15星,指的是“一颗低轨物联网通信卫星,主要用于用户的目标位置、状态等的信息回传”,由长城公司作为承包商研发,是此次探索宇宙奥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指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航天运载工具,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出现,直到今天,它被一次次改善和重整,再一次用它发射卫星成功已经是第380次飞行了。由此可见,我国为了航天事业的发展,一直都在努力坚持着,即使一次次失败,也会继续前行。

读完这篇关于我国卫星发射成功的文章,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呢?欢迎留下你宝贵的评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3715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