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的“确定性”逻辑

叮咚买菜的“确定性”逻辑,第1张

叮咚买菜的前身其实是叮咚小区,是当年生鲜O2O大战中的代表业态之一,2018年下半年在零售业迅速蹿红。公开资料显示,2014 2019年7月间,叮咚买菜已获得高榕资本、今日资本、红杉资本等机构投资的多轮融资。特别是疫情期间,叮咚买菜凭借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数据支撑能力,创下日订单量突破60万,单月营收超12亿元的佳绩。

2014年3月,梁昌霖创立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上线叮咚小区APP,探索社区O2O业态,随后在2014 2017年期间公司探索各种社区生活服务,最终定位家庭买菜业务,2017年5月更名为“叮咚买菜”,以“移动端下单+前置仓配货+29分钟内即时配送到家”的模式提供生鲜菜品服务。

叮咚买菜以上海为核心城市,以生鲜为切入口,聚焦25 45岁的一二线城市年轻群体,围绕一日三餐的生活场景,以高频刚性的生鲜产品为主要运营品类,对标菜市场,为一二线城市中没有时间或者懒得去菜场的年轻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到家产品。

在商业模式上,叮咚买菜以前置仓为核心,以“品质确定、时间确定、品类确定”为核心指导原则,将前置仓建在社区周围一公里,结合大数据测算,确保消费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始终能购买到高品质的生鲜产品,强调“下单后29分钟即可送达”确保配送时间的确定性,同时利用生鲜及相关配料等全品类布局,为消费者提供做饭所需产品的一站式购物,从而建立起与用户高度的信任感,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提升用户粘性。

据官方披露数据显示,叮咚买菜2019年全年GMV超过50亿元;目前已进驻国内超12个主要城市,全覆盖一线城市,前置仓数量近千个。

尽管身处电商行业,但叮咚买菜并没有把关注点集中在“流量”上。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曾对媒体表示,卖菜不是简单的流量生意,其本质是产业互联网,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农业产业以及供应链体系。目前生鲜电商渗透率依然还不高,有万亿级市场待挖掘。但生鲜易损、供应集中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可确定、可控的供应链,以及品质确定、品类确定,才能真正解决商品从原产地到餐桌的一系列难题。在行业发展空前繁荣的同时,以叮咚买菜为代表的生鲜电商,会给消费者带来越来越多的新商品和新体验。

“品质确定、时间确定、品类确定”三个确定性的实现,是叮咚买菜商业模式背后的关键。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叮咚买菜一直强调,第一原则就是确定性原则,从商品的品质、时间、品类三方面实现这种确定性。其中,时间的确定性,就需要通过自建物流最快实现29分钟的标准服务,如约配送。同时,构建生态圈系统运营,实现从产地直供、运输、仓储到配送,人、货、仓三者之间的最优化匹配。

对于生鲜电商来说,保证产品的质量和食品的安全为重中之重。把握每分每秒,才能保证生鲜商品的核心竞争力。

梁昌霖认为,自来水无色无味、不刺激、不昂贵,却是生命之源。吃菜也是一样,人们都希望吃得好、吃得健康,也希望有很多新奇和变化。而卖菜是社会基础设施,可以满足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019年,叮咚买菜再次升级对“自来水模式”的认知,提出叮咚买菜要“让美好的食材像自来水一样,触手可得”。而这背后,一方面源于前置仓的快速配送反应,另一方面是通过打造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从源头进行基地直采,从“田间直送到餐桌”减少中间环节,并经过环环相扣“7+1品控流程”的精选,为消费者提供既新鲜,又品质确定的生鲜产品。

对于“自来水模式”的优势,梁昌霖认为,一是极致便利,不需要花时间等待;二是不依赖选址,传统零售商业非常依赖线下选址,但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模式破解了这个难题;三是可以全城覆盖。

为了让生鲜离消费者更近,叮咚买菜采取“前置仓+到家”的模式,将前置仓布局在供应链末端最靠近消费者的一个节点。叮咚买菜的前置仓选址,一般选在离消费者较近,但人流量很少的地方。只要用户在叮咚买菜线上平台下单,系统接到订单后,短时间内就能合理规划路线,由最近的前置仓安排配送员送货到家。由于叮咚买菜前置仓不进行对外营业,配送全部自营,因此保证了配送的专业性和及时性。

2019年10月,叮咚买菜运营主体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成立上海柿柿顺物流有限公司,着手打造自有物流体系。据了解,叮咚买菜从用户下单到骑手出发配送,整个 *** 作在3分钟内完成。而从下单到菜品送到用户手里,最快仅需29分钟左右,实现如约配送的标准服务。这也是叮咚买菜的最具特色之处。

同时,面对疫情期间订单爆发式增长、配送员紧缺等情况,叮咚买菜进行了一个较大调整,即不再强调30分钟内配送到家,而是采用预约方式,以实现分拣和配送的集约化作业,提高效率。但预约一个时间点后,叮咚买菜依然实行这个时间点后30分钟配送到家,这与其他同行实行的2小时配送到家、次日达有较大区别。

不仅如此,叮咚买菜还在疫情期间尝试在部分区域采用汽车送货,以解决运力瓶颈。资料显示,2020年2月,为了保障疫情期间市民们的吃菜需求,叮咚买菜与蔚来汽车合作,使用了12辆ES8,分别投放到叮咚买菜12个前置仓用于配送。并通过及时开发新算法,优化订单分配系统,采取集约化配送方式等做法,大大提升了运力和效率。

在上半场的生鲜电商时代,大家都是跑马圈地,颇有北方游牧民族打江山的感觉。下半场该如何做?在梁昌霖看来,要把产业做深、做厚,做真正的生活服务,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站住脚。

每一种生鲜背后,都是漫长复杂的产业链、供应链。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将生鲜电商的竞争比作冰山,海平面上看到的是规模,海平面下看不到的是组织能力、供应链能力和数据算法能力。做好这些,才能在不确定性中实现“三个确定”。

据悉,目前叮咚买菜正在积极推动供应链各环节数字化改造,包括采购、运输、大仓加工、前置仓配送等,实现全链路可视化,提升生鲜供应链的确定性,实现订单满足率以及库存周转效率的提升。具体包括:

(1)通过对用户的线消费行为数据采集和分析,从用户的商品偏好、消费习惯,用户渗透等维度进行需求预测,区别于以往根据消费的增长趋势或者说基于商业敏感来进行判断的方式,因为从用户需求侧的预测准确性更高,从而更利于采购部门精准备货,及时调整商品库存策略,从而降低缺货和损耗。

(2)通过挖掘用户对商品的点击与评价信息,可以了解商品的受欢迎程度,进行针对性的选品与汰换,改进商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

(3)实现包括采购、运输、大仓加工、前置仓配送等在内的全链路可视化,提升生鲜供应链的确定性,实现订单满足率以及库存周转效率的提升。

资料显示,目前叮咚买菜已经在配送环节实现了全流程的数字化,借助BI系统后台对配送员配送线路的自动调度以及骑行路径规划,一名配送员可以在一个小时完成7单的配送。

2020年5月,叮咚买菜与上海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具体内容包括:上海联通将为叮咚买菜量身定制“智能冷链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助力其优化供应链,降低损耗,节约成本。同时,双方合作利用大数据算法来实现前置仓的精准布局及末端用户的精准画像,从而提高配送效率。据悉,双方还将利用5G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助力农业“新基建”,保障后疫情时代的民生需求,推动服务型经济发展。

未来,叮咚买菜将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上再下功夫,力争在需求预测、商品智能推荐、配送路线规划、末端物流自动调度等方面有持续突破,以全面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物联网(英语:InternetofThings,缩写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指嵌入式物理设备,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具有计算机化系统,如软件、传感器等,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在这项技术中,每一个设备都能自动工作,根据环境变化自动响应,与其他或多个设备交换数据,不需要人为参与。整个系统由无线网络和互联网的完美结合而构建。物联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人们节省金钱和时间。

物联网包括智能手机、耳机、汽车、灯泡、冰箱、咖啡机、安全系统、警报系统还有许多其他家庭和移动设备。

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索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类似自动化 *** 控系统,同时透过收集这些小事的数据。

最后可以聚集成大数据,包含重新设计道路以减少车祸、都市更新、灾害预测与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等社会的重大改变,实现物和物相联。

扩展资料:

一、应用领域

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电力、智能安防、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智能建筑、智能水务、商业智能、智能工业、平安城市

二、应用案例

1、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机场防入侵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器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而就在不久之前,上海世博会也与无锡传感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2、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

3、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

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无论是交通控制还是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也就成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概念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2、物联网的组成:

物联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具体如下:

(1)、感知识别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是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融合的重要一环。在感知层,我们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物体本身以及周围的信息,让物体也具备了“开口说话,发布信息”的能力,比如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强传感器等。感知层负责为物联网采集和获取信息。

(2)、网络构建层。

网络层在整个物联网架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负责向上层传输感知信息和向下层传输命令。网络层把感知层采集而来的信息传输给物联云平台,也负责把物联云平台下达的指令传输给应用层,具有纽带作用。网络层主要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等传输海量信息。

(3)、平台管理层。

平台层是物联网整体架构的核心,它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存储、如何检索、如何使用以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平台管理层负责把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为人们应用到具体领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4)、综合应用层。

物联网最终是要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去,物体传输的信息在物联云平台处理后,挖掘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会被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比如智慧物流、智慧医疗、食品安全、智慧园区等。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获取信息的功能。

信息的感知、识别,信息的感知是指对事物属性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知觉和敏感;信息的识别指能把所感受到的事物状态用一定方式表示出来。

2、传送信息的功能。

传送信息指的是信息发送、传输、接收等环节,最后把获取的事物状态信息及其变化的方式从时间(或空间)上的一点传送到另一点的任务,这就是常说的通信过程。

3、处理信息的功能。

处理信息指的是信息的加工过程,利用已有的信息或感知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实际是制定决策的过程。

4、施效信息的功能。

施效信息指的是信息最终发挥效用的过程,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比较重要的是通过调节对象事物的状态及其变换方式,始终使对象处于预先设计的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物联网相关技术:
1信息感知技术
超高频和微波RFID:积极利用RFID行业组织,开展芯片、天线、读写器、中间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协同攻关,实现超高频和微波RFID技术的整体提升。
微型和智能传感器:面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传感器敏感元件、微纳制造和智能系统集成等技术联合研发,实现传感器的新型化、小型化和智能化。
位置感知:基于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开展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天线、导航电子地图软件等技术合作开发,实现导航模块的多模兼容、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
2信息传输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展传感器节点及 *** 作系统、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传感器网络组网等技术研究,开发出低功耗、高性能、适用范围广的无线传感网系统和产品。
异构网络融合:加强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专网等各种网络间相互融合技术的研发,实现异构网络的稳定、快捷、低成本融合。
3信息处理技术
海量数据存储:围绕重点应用行业,开展海量数据新型存储介质、网络存储、虚拟存储等技术的研发,实现海量数据存储的安全、稳定和可靠。
数据挖掘:瞄准物联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集中开展各种数据挖掘理论、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实现国产数据挖掘技术在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的全面推广。
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应用,有针对性的开展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现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软件在物联网市场的广泛应用。
4信息安全技术
构建“可管、可控、可信”的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研究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测评等关键技术,提升物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关键技术相见《2020物联网技术部署》

经历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类正在迈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世界。5G、IoT、云计算、人工智能成为 社会 关注的对象,数字经济成为政策宣传的重点,各种概念和解释产生,使得当下有很多话题可以讨论。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竞争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不同行业发展数据智能的潜力有何不同?

企业如何高效进行物联网应用开发?

企业对云平台的使用体验如何

对于类似问题,阿里云IoT、ICA联盟一直希望与行业人士进行对话。上周,ICA联盟物联网万亿生态伙伴聚合沙龙在杭州举办,活动以“粘合行业碎片,共创IoT基石”为主题,以阿里云IoT云产品为话题,吸引近200名行业人士到场交流。

4位嘉宾依次上台分享

物联网需要化繁为简

物联网产业链很长,覆盖了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大层次。它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让商业 社会 变得更加复杂。

首先,物联网让产品变得复杂。增加了传感器、模块等部件,需要进行更多的开发管理。

其次,物联网让需求变得复杂。企业从生产产品变成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就是这两个变化,让产业体会到很多新的发展痛点。

1 物联网开发过程链路极长,从获客到交付典型过程常常要经历十几个环节。

2 将软件研发、硬件研发、嵌入式研发,云产品的购买,施工/安装/维修费用计算在内,物联网开发成本极高。

3 调查表示目前78%的用户需求为定制化需求,65%的物联网软件需要定制化开发,这导致软件复用性较低。

4 设备联网、用户交互产生海量数据,众多场景亟需数据实时分析、可视化的能力,提升使用效率及用户体验。

新的形势促进了变化的发生,计算力的进步预示着满足更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强的灵活性。

物联网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中地位,也从当年行业所关注的“要不要上云”,随着企业自身数据资源日渐丰富,应用数据意愿的显著增强,过渡到了“如何高效地上云”。

物联网云平台,由此更直接地承担起IoT产业“基础设施”的角色,为物联网项目的规模化落地减负降压。

阿里云IoT 产品结构

阿里云 IoT 资深产品专家JASON CHEN从各个原子化产品角度,描绘了阿里云IoT的全局样貌。包含物联网 *** 作系统AliOS Things、边缘计算Link Edge、网络管理平台Link WAN、开发平台IoT Studio、物联网设备接入与管理、物联网数据分析、物联网市场Link Market、物联网安全Link Security等功能在内,展现阿里云为各类IoT场景和行业开发者赋能的能力。

将各个基础产品分别阐述,体现出阿里云IoT强化基础设施角色,希望阿里云的产品技术变成合作伙伴解决方案一部分的心态。再次印证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3月阿里云峰会上所提出的“被集成”口号,阿里云的重要转变已经发生。

以下,我们就将重新认识阿里云IoT云产品。

物模型

阿里云 IoT 技术运营专家薛圆在交流中表示,ICA联盟推出物模型,定义物联网设备模型与属性。通过对任意物联网设备建模,合作伙伴共创设备数据标准模型,确保数据标准的准确性、合理性,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互懂。

类似将拼图碎片整理成更完整的拼图模块,物模型将实现碎片数据结构化、差异模型统一化、烟囱场景联动化、软硬一体标准化的目标,帮助用户缩短开发时间、标准化开发工具。

物联网数据分析

在任何商业活动中,数据都是一种资本,数据分析是可以产生创新收益的手段。

阿里云 IoT 高级产品经理腾春艳在对物联网数据分析产品介绍时表示,阿里云为物联网开发者提供数据分析服务,覆盖了数据存储、清洗、分析及可视化等环节,有效降低数据分析门槛,助力物联网开发。

在空间数据可视化方面,阿里云IoT提供二维、三维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功能,致力用数据连接真实世界。比如对智能停车场的车场现状、排队数据、收入进行分析;比如定义电子围栏,当物品超出围栏范围时,配置报警;比如在物流追踪、设备管理等物联网低频定位场景下,展示设备轨迹;比如在三维空间可视化需求下,基于阿里云物联网平台构建监控、展示、控制为重点的BIM可视化系统,实现园区、建筑、楼层、房间、设备的逐级可视化。

图:阿里云IoT数据分析产品架构

IoT Studio 物联网应用开发

如前文所述,物联网产业的痛点很多都落在了开发上。阿里云 IoT 产品专家曲文政在演讲中再次阐明IoT Studio作为物联网开发者生产力工具的产品定位与功能。

1 一站式完成云端SaaS 搭建 :用户可以通过IoT Studio轻松搭建出简单IoT SaaS系统,或构建出部分功能集成在原有的SaaS系统中

2 可视化搭建,降低定制化成本 :通过可视化搭建、服务编排的方式让一般嵌入式开发者经过简单培训也可以快速搭建出各种物联网应用;

3 提供AI 等高阶能力: 将高阶能力输出给开发者,增加营收,扩展业务边界;

4 后续提供更多解决方案模版: 通过模版的方式给用户提供即刻可用的IoT SaaS解决方案(包含硬件、嵌入式代码、页面/APP、服务)。

整体而言,IoT Studio作为开发工具,向上承接业务需求帮助用户快速搭建SaaS,向下汇聚能力将阿里体系的能力更快更好地输出给用户,是阿里云IoT产品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图:IoT Studio 产品架构

结语

在 汽车 行业,定制化需求增多,产品的敏捷规划、全生命周期运维是厂商的关注焦点;在零售行业,企业追求着精准化营销的目标;在农业,看天吃饭需要向精准化种植转变……

未来的各行各业,在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之时,都希望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

在这样的产业愿景之中,阿里云IoT将继续践行技术和商业基础设施的角色,覆盖物联网云管边端开发环节,提供满足各类开发者需要的基础产品,助力合作伙伴创新模式,发展商机。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1、全面感知

全面感知即使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数据收集方法很多,完成数据收集多点化、多维化、网络化。并且从感知层面来讲,不只体现在对单一的现象或方针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取得归纳的感知数据,也体现在对实际国际各种物理现象的遍及感知。

2、可靠传输

经过各种承载网络,包含互联网、电信网等公共网络,还包含电网和交通网等专用网络,建立起物联网内实体间的广泛互联,具体体现在各种物体经由多种接入形式完成异构互联,扑朔迷离,构成“网中网”的形状,将物体的信息实时精确地彼此传递。

3、智能处理与决策

使用云核算、含糊辨认和数据交融等各种智能核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做处理、剖析和对物体施行智能化的 *** 控。首要体现在物联网中从感知到传输到决议计划使用的信息流,并终究为 *** 控供给支撑,也广泛体现出物联网中很多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关和互动。

物联网概念最早源于RFID网络

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Auto-ID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1999年该中心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提出将RFID与互联网结合,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物品进行标识和管理。

多样化、海量化、交互化、个性化、智能化。
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
1、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以交互方式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使多种媒体之间建立起内在的逻辑连接。
2、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与交互性的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390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