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权可以不与刘备建立战略联盟吗?不联盟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战略?不联盟的后果如何

1.孙权可以不与刘备建立战略联盟吗?不联盟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战略?不联盟的后果如何,第1张

如果当初孙权没有答应诸葛亮跟刘备联军,还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战略?不联盟的后果如何,仅凭东吴的力量,会赢吗?
我觉得会。
一、首先看一看当初孙权为什么要和刘备联合:赤壁之战前,曹 *** 南下征讨荆州,这时颇具嗅觉的鲁肃已经看出了东吴会是曹 *** 的下一个目标,于是为了提前防范,鲁肃向孙权建议:借给刘表吊丧的名义联合荆州,共同抗敌。当时刘表新丧,膝下有两个儿子,一个为刘琮,一个为刘琦。刘琮镇守襄阳,刘琦镇守江夏。鲁肃的目标很明显,不管是谁掌管荆州,他都要和荆州联合,不是因为刘表的儿子,而是因为荆州有刘备。鲁肃说: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同心协力,那么我们应该安抚他们,并与之联盟。如果他们之间离心离德,那么我们就要另做打算。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很可惜,鲁肃动作有点慢。
二、刘备后来则被曹 *** 赶至夏口。这时刘备和刘琦汇合,兵力有大概两万人。此时曹 *** 新得荆州物资及军民,实力大增,兵力达到什么程度呢?号称水陆大军八十万。那么东吴有五万精兵吗?没有。
孙权和鲁肃当初的打算是联合荆州,拒曹军于荆州地界。但是实际情况出乎预料,曹 *** 兵不血刃拿下荆州,这让孙权措手不及,因此造成一个尴尬局面,那就是兵力不足。所以孙权才对周瑜说:五万精兵难以一时俱备,只有三万人已经准备好,你先出发,我陆续再给你调配兵力。所以,这就是孙权要联合刘备的真正原因,东吴兵力不足……
周瑜率领三万东吴水军西向逆行至赤壁,与曹军相遇,一战就击败了曹军,曹军引退江北,而周瑜驻军江南,形成对峙。后周瑜采纳黄盖的的诈降之计,火烧曹军战船,曹军随之败退。周瑜领兵西进,追至江陵,和江陵守将曹仁隔江对峙。也就是说刘备建议周瑜借给他两千兵士,然后在江陵以北截断曹仁归路,这样的话曹仁就会不战自退。很可惜,曹仁在江陵坚守了一年之久,据此推断,刘备带两千人前去江陵以北,肯定是打了败仗。
三、后来,江陵是怎么攻下的呢?周瑜采纳甘宁之计,派甘宁袭取夷陵,然后曹仁兵围甘宁,周瑜分兵支援甘宁,曹仁败退,吴军随之占领夷陵。这样吴军就有了前沿阵地,吴军纷纷由夷陵登岸,然后聚集围攻江陵,经过近一年的奋战,方才拿下江陵,付出的代价也很惨烈,周瑜受了箭伤。夺取江陵后,相当于东吴已经占领了南郡一部分,曹仁守襄樊、周瑜守江陵,双方形成对峙,暂时归于和平。这时刘备呢?周瑜将刘备安排到长江以南的江油,让其作为后援,这时刘备向南发展,袭取了荆州南部四郡,随之做大。
因此,从整个抗击曹军整个过程来看,一直是周瑜率领的吴军在做绝对的主力,刘备虽然也参与战斗了,但是效果不明显。后期周瑜病死,鲁肃认为只有刘备才可以代替周瑜守住江陵,所以才将江陵借给刘备,最后造成了刘备借荆州不还的尴尬局面。那么如果孙权不联合刘备,能战胜曹 *** 吗?我觉得能。曹 *** 想要东进进攻孙权,必然会先经过夏口,而刘备此时和刘琦驻扎在夏口,会首当其冲的遭到攻击。这时不管孙权愿不愿意,刘备肯定会主动联盟孙权的。
退一步讲,刘备没有联盟孙权,而是独自抗曹,依照刘备的能力,他是守不住夏口的,假设刘备逃往别处,这时周瑜率吴军迎战曹 *** ,照样能够打败曹 *** ,因为曹军不习水战,战败是必然,只不过可能地点不是在赤壁罢了。而等到周瑜打败曹军,照样会西进袭取江陵,按照以前事情的发展,周瑜夺取夷陵、江陵以及整个南郡,那么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就有了。
后期,孙权取得荆州后,亲自坐镇公安,指挥吴军多次粉碎曹丕的进攻,就是依赖于这个完整的三角攻防体系,因此,有刘备,荆州可以守的更严密,但必须让刘备当后援。而无刘备,东吴照样可以守住。只是可惜,当时的大都督是鲁肃,而鲁肃制定的战略是联合刘备,抗击曹 *** 。归根结底还是对于孙权的不自信,对东吴全体武将实力的不自信。孙权联合刘备是形势发展的必然,但是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后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历史证明,刘备除了偷袭荆州南部四郡时是使出了全力,在赤壁之战前后的配合作战中,几乎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即使孙权不联合刘备,只要有周瑜在,东吴照样可以打胜赤壁之战。只可惜,孙权和鲁肃还是对于自己没有信心,引来一个帮手刘备,最后被刘备窃得荆州,怪谁呢?

刘巴这个人物很有意思。刘巴是蜀汉或者说刘备集团第二任尚书令,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很高的重视。不过刘巴在前期总是在逃避刘备,从建安十三年到建安十九年,刘巴躲避了刘备六年的时间,最后到退无可退的情况之下才加入了刘备。 刘巴虽然后来还是辅佐刘备,但是从屡次逃避刘备的情况来看,难免流露出对刘备的敌意和鄙视。那么刘巴为什么对刘备有这种态度呢?或许与其父的经历有关。

刘巴屡次逃避刘备的举动

刘巴字子初,是荆州零陵郡烝阳人。网络上所谓的"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中的"子初",就是指刘巴。当然小编是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具体出处,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从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和刘巴一直在荆州,刘备是刘巴的客将,主要活动范围在荆州南部的南襄盆地;而刘巴并没有辅佐刘表,而是在零陵郡作为郡吏。二者活动范围不重合,本来交往的机会比较少,但是刘巴在荆州还是比较有名望,应该也会受到刘备的注意。

建安十三年是东汉末年南部发生剧变的一年,曹 *** 解决了北方袁氏势力的隐患,极大削弱了乌桓势力,开始正式对南方的荆州用兵。正好这一年荆州牧刘表病死,荆州的大吏让刘表的幼子刘琮代替刘表成为荆州牧,但也并不是十分忠诚于刘琮,撺弄刘琮向曹 *** 举州以降。此时刘备驻扎在襄阳以北的樊城,他是没有能力抵挡曹 *** 大军的,何况还有襄阳的刘琮。于是刘备选择向南撤退,打算进驻江陵对曹 *** 对抗。

刘备在荆州蛰伏了这么长时间,拉拢、结交很多名士豪强,在荆州树立了很高的名望,非常得民心;另一方面即将接管荆州的统治者曹 *** 则是有屠戮徐州的记录,还有杀死边让等名士的事件。二者比较之下,或许跟随刘备是更好的选择。于是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名士和刘琮身边的人都抛家弃业跟随刘备,"众十馀万",但是刘巴却不愿意跟随刘备,反而往北边跑,加入了曹 *** 集团。

随后的事情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刘备在当阳被打崩,和江东集团联合起来,在赤壁、乌林击退了曹 *** 。这个时候三方对荆州进行重新的瓜分。曹 *** 此时失去了荆州南部的控制,但是他不甘心,或许也是为了给孙刘联军制造麻烦,派桓阶拉拢荆州南部各郡,桓阶不愿意干这活,推给了刘巴。曹 *** 承诺刘巴先到荆南,自己将率领大军支援刘巴。这个承诺其实也就是一句场面话。刘巴滞留在荆南,正赶上刘备南下扫平荆南四郡,刘巴无法北归曹 *** ,就继续南下到交州。

刘巴改名易姓进入交趾,他与交趾太守士燮不合,又沿牂牁道到益州。按《零陵先贤传》记载,刘璋的父亲刘焉曾经是刘巴父亲刘祥所举孝廉,于是也是很重视刘巴。结果有一件事他没有听从刘巴的建议,就是坚持迎接刘备入蜀对抗汉中张鲁,于是刘备反而吃掉了益州。刘巴实在是很难再逃避,只能加入刘备集团。

刘巴对刘备的敌意

刘巴屡次逃避刘备的"罗网",不惜从荆州跑到交州再跑到益州,能够体现出他对刘备的一种敌意。刘巴在交趾郡,诸葛亮在零陵郡的时候,二人有过书信来往。诸葛亮是想招揽刘巴加入刘备集团的,但是刘巴的态度相当坚决,宁愿"讬命於沧海"也不愿意归服刘备。刘巴对刘备的态度可见一斑。

可是在上文小编也提到过,刘备和刘巴的接触其实并不算太紧密,一个在荆州北部,一个在荆州南部;刘备本人的声望也非常好,他最大的黑点当在消灭刘璋夺取益州以及发行直百钱上面,这两件事都在刘巴逃避刘备之后,直百钱本身就是出自刘巴的手笔。所以刘巴讨厌刘备而倾心于曹 *** 是很奇怪的事情。

刘巴讨厌刘备的原因,是没有史料进行明确的解释的。网络上一般存在三种说法:第一、刘巴自诩为文人高士,在当时文人非常瞧不起武人。比如说张飞曾经在刘巴处借宿,刘巴就很看不起张飞,甚至于拒绝与张飞交谈。刘备虽然师从于大儒卢植,但是本身不爱读书,行事一股江湖草莽气,刘备集团中也没有太多名士。刘巴讨厌刘备,可以被视为刘巴这种传统士人对草根出身的武人的歧视。

刘备的实力不强。曹 *** 在名望上确实是低于刘备,有过屠城等种种劣迹。但是在乱世当中,有些东西对于一个军阀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曹 *** 能够称霸北方,占据幽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并州,还有汉天子这个政治上的王牌,实力远远超过刘备。无论是想要有一番作为,还是明哲保身,或者是为了统一天下、海晏河清的崇高理想,选择曹 *** 这个更高的平台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巴认为刘备是假仁假义。刘备在荆州蛰伏时期,结交了很多名士豪强,这种树立恩望的行动或许表明了他对荆州的野心,打下与刘表争夺荆州的基础。刘巴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也不认可,因此讨厌刘备。

刘巴讨厌刘备的另外一种可能

关于以上三种猜测,小编个人还不是十分赞同。首先刘备虽然不喜欢读书,是一个武人形象,但曹 *** 也有杀戮名士的行为,这一点更甚于刘备;其次曹 *** 的力量确实要强于刘备,但是士燮和刘璋的力量还要弱于刘备。刘巴如果需要一个更高的平台,何故放弃刘备选择士燮和刘璋呢;最后刘巴认为刘备假仁假义,这一点是有可能的。但是对于当时人来说,伪君子比真小人要更受欢迎。很多人喜欢真小人,认为是真性情,那只是一种后世的看法,没有受到真小人的伤害罢了。如果刘巴仅从道德层面上不认可刘备,那也不应该认可曹 *** 才对。

那么除了这三个原因以外,刘巴还有什么理由讨厌刘备呢?小编个人认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刘巴之父刘祥的经历。刘祥的身份是江夏太守,这个在上面提到过了。董卓进入洛阳,地方长官纷纷起兵讨伐董卓,长沙太守孙坚也举兵北上,由于南阳太守张咨不给自己提供军粮,孙坚就杀死张咨。在这件事中刘祥是支持孙坚的,因此受到南阳士民的仇恨。张咨残余势力进攻刘祥,刘祥因此而死。在这件事中,没有看到孙坚救援刘祥的记载。

刘祥不仅与张咨不合,与刘表的关系也十分不对付。刘祥被杀后,刘表就拘禁刘巴,派刘祥的亲信故人假装帮助刘巴逃跑,好借此杀死刘巴。刘巴屡次拒绝这些刘祥亲信,最后被刘表放过。父亲因为支持孙坚被杀;自己又因为父亲和刘表的矛盾险些被害,大概刘巴对刘表和孙氏不会有太好的感观。后来刘表辟请刘巴;刘表的别驾从事刘先请求刘巴教授外甥周不疑,都被刘巴拒绝,也是印证了这一点。

刘备寄居于荆州,帮助刘表对抗北方的曹 *** ,可以说是刘表的部下。刘巴既然与刘表有矛盾,那么对刘备抱有敌意也是可能的事情;在"赤壁之战"中,刘备又与江东孙氏缔结联盟,后来还娶了孙坚的女儿孙氏。可以说刘备与刘表和孙坚两个人都有较为亲密的关系,刘巴对刘备有天然的抵触甚至讨厌或源于此。

刘备简介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 *** ,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 *** ,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 *** 反,事乃成尔”。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 *** 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扩展资料:

家世背景

刘备是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的后代,而裴松之三国志注所引《典略》记载,刘备为“临邑侯枝属”。祖父名雄,父亲名弘,世代皆仕于州郡,祖父刘雄曾被推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世居郦亭楼桑里。


刘备特色

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常以谦虚恭敬待人,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宽仁厚德待人,与那些残民以逞、暴虐嗜杀的军阀判然有别,因此而争取到了人心。刘备不怎么喜欢读书,喜欢评马论犬、音乐和华美的衣物。


刘备一生争战,乍看之下胜少败多。刘备攻打益州时,赵戬曾言:“刘备拙于用兵,每战必败。”认为刘备不会用兵,没本事拿下益州,傅干却说:“刘备得人心,又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杰辅助,怎会不济呢?”结果刘备果真取攻占益州。

在荆州依附刘表时,曾建议刘表北伐曹 *** ,刘表不接受。刘备住荆州数年,一次与刘表饮酒时起至厕所,见大腿赘肉生,慨然流涕。还坐,刘表奇怪问起刘备,刘备说:“我戎马半生,常常身不离鞍,大腿赘肉皆消。今天不复骑马,大腿赘肉生。日月若驰,老年快将至矣,而功业不能建立,是以为之悲叹。”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通常被史家视为君臣之典范。三顾茅庐后刘备称得到诸葛亮是“鱼之有水”。诸葛亮在刘备尚在时,就已经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被暗杀后又领司隶校尉,集政治实际权力于一身,这在古代是很罕见的。刘备去世时举国托孤诸葛亮,被陈寿称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问题一:在事实上刘备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代,曹 *** 、刘备、孙权都是杰出的政治家。若论他们的德行、品格,曹、孙则远远不如刘备。刘备立身处事所表现出的品格特点,虽属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范畴,但作为政治家的品格而言,至今不失为一面光亮的镜子。
在汉末三国那个动乱的年代,曹 *** 表现出纵横天下的超人之才和非凡之能,用“奸雄”二字概括是很不确切的,问题主要是他的个人品格存在严重缺陷,如屠徐州、坑降卒,残杀生灵无数,为人又诡谲多诈,崇尚独夫哲学,误杀吕伯奢全家而宣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在哪个时代都是站不住脚、会受到谴责的。孙权在个人品格上的毛病,主要是生性多疑,乱加猜忌,杀戳了不少无辜臣下,晚年更甚,使得朝臣人人自危。而刘备,从他举事之初到称帝之后,始终重百姓、讲仁德、守信义,把握好处世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在个人品格方面没有什么明显的闪失。这是刘备在品格上不同于曹 *** 、孙权之处,也是他大半生颠沛流离最终能成就鼎峙之业的重要内因。
翻阅三国史书,综观角逐群雄,可以说没有那个争霸图王者的政治思想品格能跟刘备相比。刘备是汉末三国时代最孚众望、最得人心的争雄者,也是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三国政治家。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刘备,是历史上的那个刘备,而不是《三国演义》小说、影视剧中的刘备。小说和银屏上的刘备,很多方面非其真貌,它们都没有把刘备的作为和品格艺术地反映出来,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歪曲史实、虚假不实的误导作用。所以,我们更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刘备。
乱世之年得民心
颠沛流离受尊敬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系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在汉武帝时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在宗庙祭祀中因献助祭金不合规格,触犯律令,被削去爵位,于是世代就在涿县安家。刘备的祖父、父亲都在州郡做过官,但到刘备的时候已家业衰落,成为底层百姓。这很可能是刘备父亲早逝的缘故。
由于年少失去父亲,刘备跟母亲靠贩草鞋、织苇席为生。他家屋旁有棵大桑树,枝叶繁茂,远远望去犹如皇帝乘坐的华车之盖。刘备小时候跟族中小孩在树下玩耍,说他长大了要乘坐这个羽葆盖车,吓得他叔父急忙训斥他不要胡说,这可是灭门之罪。十五岁时,刘备奉母亲之命外出游学,师事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卢植是当时著名的大儒,但刘备对读书没有多大兴趣。先主传说他“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高七尺五寸,垂手过膝,回头能看到自己的耳轮。平时少语寡言,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之士,因而许多少年争相归附他,同族人称他“非常人也”。史书上所说的这个少年刘备,已使我们看到他性格上的一些基本特点。
历史上的刘备,也不是如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温文尔雅,形同儒生,而是很有勇力、血气刚强之人。他起事之初参与讨伐黄巾起义,作战十分勇敢,“数有战功”,曾受伤后佯装死状,逃过劫难,并因其“有武勇”、“有军功”而被任命为安喜县尉,怒鞭督邮的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当时上面来了个督邮,住在官舍,刘备上门求见,督邮推故不让进,刘备于是闯到里面把督邮捆起来,责打了两百杖,将印绶解下系在督邮脖子上,又将他绑在拴马桩上,然后弃官逃走。历史上的刘备,不仅敢于一怒鞭督邮,宁可不当官,而且曾袭杀徐州刺史车胄,斩下曹将蔡阳之首。这些事都是先主传明确所载,到《三国演义》里,则分别加到了张飞和关羽头上,刘备勇烈的一面便被抹掉了。
当然,刘备给人的主要印象并不是在武勇方面,而是在为人的品质和品格方面。汉末由于国家大动乱,百姓受尽战乱之苦,田园荒芜,衣食无着。刘备当平原相时,将府中财物施舍给百姓,以度饥荒,自己在府里跟“士之以下者”即一般办事人员同席同食,无所挑扌>>

问题二:在真实历史上刘备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简单来说,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和小说里完全就不是一个人。
小说里关张做过的很多看上去比较鲁莽的事其实都是刘备自己做的,你自己想想,刘备如果不是一个豪气冲天的人,是怎么当上关张这样“万人敌”的带头大哥的。罗贯中把刘备黑的不像样子,完全成了伪君子。举个例子来说,刘备年轻的时候打过的败仗很多,如果关张不在刘备都会亲自断后,掩护小弟撤退。我靠到了小说里,就变成刘备卖小弟在后面死扛,自己先跑路了,这黑的都不像人。
我给你粗略说下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的几个特点。
第一,这人是真豪杰。真正的英雄豪杰,交友不问身份尊卑,只求意气相投。如果你接触过社会,你就会明白这种大丈夫是多么令人向往。汉末名士许汜和刘备谈话,刘备不会因为他身份高贵就对他青眼相加,反而会因为他志向粗鄙而当面讥讽。刘备早年任平原相时,当地豪强派刺客来刺杀刘备,那名刺客与刘备相谈甚欢,因为意气相投而被引为上宾。原本出身卑微的刺客深受感动,第二天留下字条坦露事情悄悄离去。刘备在当时官虽不大,但也是个县长,现在全中国1500多个县,你可以跑跑看,看看有哪位县老爷有他这份冲天豪情。
第二,刘备品德高尚,是真正说到做到的仁主。汉末长年战乱,人口锐减,曹 *** 早年起兵时有感于百姓多艰,写下《蒿里行》抒发感慨。事实上呢?整个汉末军阀里面,动不动就杀掠屠城,屠杀最厉害的就是曹 *** 。刘备的品行高尚,仁义无双,在那个人命贱如狗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因为与同时代的其他军阀反差过于剧烈而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仁主。刘备出身卑微,早期事业不顺,屡战屡败却又总能屡仆屡起,这背后凝聚的是人心。
赤壁之战前曹军南下,百姓为了多了躲避屠杀跟随刘备逃难。刘备即使无法按正常速度行军,也不愿意抛弃百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这份高贵的道德情 *** 感天动地,古今多少舔着脸把老百姓挂载嘴上的所谓“仁主”,有几个是真正说到做到?呵呵,鳖党长征的时候记得把苏区的老百姓带走了吗?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有几人能与之相比!古今中外多少豪杰志士心驰神往,恨不能追随先主效死。
第三,刘备有一份非常坚定的政治理想,并且以此凝聚了一大批同样理想的仁人志士。刘备以祖先刘秀匡扶汉室的事业激励自己,出身非常卑微,但是匡扶汉室之志不折不挠。刘备转战南北数十年,屡战屡败,刘备集团却始终颠扑不破,誓死追随左右,刘备集团反而越挫越强,麾下武将皆为当世豪杰,帐前文臣尽为四海英雄。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刘备集团的奋斗史诗俨然就是一部热血少年漫画。在他的感召下刘备集团三代人始终为了这一目标前仆后继,生命不息,奋斗不已。姜维继承老师的遗志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直到成都投降仍然不肯屈服,一计杀三士,匡扶汉室之志至死方休。虽然刘备的事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的事迹却像是在中国古代充满了成王败寇的冰冷历史当中划过的一颗闪耀流星,这颗罕见的流星又因为此后数百年五胡乱华, 被当做两脚羊屠宰的凄凉乱世而显得格外璀璨动人。

问题三:刘备的性格分析 40分 人物性格
笼络豪杰,深得人心
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师从东汉大儒卢植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
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识人善用,君臣融洽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 *** 、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创业之初,势单力薄,颠沛流离。虽然两次占据徐州,但都最终失败,但是他注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情况,他都以民为先。后来,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形成自己的立国纲要。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他在乡党之中得到后来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镇守了汉中这个战略重地……从另一方面说明刘备知人善任的本色,很会笼络人心。
坚忍不拔,终成大事
刘备性格中还有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优点。刘备创业之初,艰辛异常,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依靠袁绍时,受到节制,依附曹 *** 时,曹 *** 众谋臣想诛杀他。曹 *** 两次骸免杀,并以礼相待,后他又趁机逃脱,联吴拒曹。他也曾依赖刘表,却被刘表暗地里提防,忍辱存身,以图称霸。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
宽以待人,心胸广阔
夷陵之战中,刘备大军溃败,部将黄权再不得已的情况下,率军投降曹魏,当时大臣们都劝刘备将黄权全家满门抄斩,刘备却说,黄权投降曹魏是不得以的举动,还说:“黄权并没有辜负我,是我辜负了黄权!”,身居高位,有如此广阔的胸襟,实为难得,所以后世人都以宽以待人评价刘备。

问题四:刘备性格特点是什么? 刘备长厚似伪
1 桃园三结义 忠义可嘉
2 三英战吕布勇武
3 北海救孔融 仁义
4 青梅煮酒论英雄韬光养晦,机智勇敢,小心谨慎
5 元直走马荐诸葛 善于笼络人心
6 定三分隆中决策 谦恭真诚,惜才爱才
7 携民渡江仁政,爱民,仁义
8 托孤虚伪阴险
9 火烧连营以怒兴师,恃强冒进

问题五:刘备的为人,性格 刘备性格多侧面
刘之仁
一、刘备投奔刘表时,,刘表待之甚厚,刘表死时托孤于他,并说:“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刘备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刘表死后,伊籍劝他以吊表为名就便擒下刘琮,以夺取荆州,诸葛亮也极力怂恿。刘备垂泪说:“吾兄临终托孤于我,今吾执其子而夺其地,异日死于九泉之下,何面目复见吾兄乎?”刘备不乘人之危,忠厚待人的秉性如此,故刘 琮 投降后,荆州军民不少归附刘备。当他率军和拥着数万名众向樊城撤退时,即使在曹兵快到的危机情况下,他也不愿抛弃民众逃走,这充分显示了他的仁厚爱民的性格和秉性。
二、刘备在被邀入蜀的过程中,他趁驻守葭 荫关以拒张鲁之机,严禁军士,广施恩惠。后在进军成都时,他立起免死旗,对众将兵说:“汝川人皆有父母妻子,愿降者充军,不愿降者放回。”他取蜀后,又广施仁政,使东西两川,民安国富,天禾大成。正因为他能以仁结民心,因此人心归之,如小说第二回中,他一到安喜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第三十回中他 治理新野,“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百姓称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刘之伪
一、占领益州是由诸葛亮提出经刘备 同意的隆中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刘备图天下的重要战略方针,故刘备在得荆州以后就着手策划占领益州。刘备提兵入蜀,是应刘璋的邀请前来支援的,且刘璋又是他的同宗,要取益州就 得 师出有名,因此刘备内心所想却无法说出口,有时还否认其事,如庞统与法正劝他与刘璋会见时就席间以夺取益州,刘备却假惺惺的说:“刘季玉与吾同宗,不忍取之,”经庞统、法正再三要求,刘备才说出心里话,“吾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决不可行,”他主张恩信已立,取得蜀人支持后才占领益州,这件事除了表明刘备有胸怀全局高人一筹的战略思想外,是不是多少有些虚伪呢?
二、第八十五回,刘备遗昭托孤时,泣对孔明曰:“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毛批曰:“或问先主令孔明自取之为真话乎,为假话乎?恐知其必不敢,心不忍,而故令之闻此言,则真辅太子之心愈不得不切矣。”知子莫如父,明知儿子不才,却如是说,实为结孔明之心,使其死心为蜀汉效力。
三、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后,传言汉帝己被害。众人进表“请汉中王即皇帝位”,刘备见了众人的劝进表,大惊曰:“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当有人讲到曹丕篡汉自立时,刘备勃然变色日:“孤岂效逆贼所为!”而且拂袖而起,入于后宫,过了些日子,孔明又引众官入朝劝进,刘备还是说,“孤虽是景帝之孙,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今一旦自立为帝,与篡窃何异?”孔明苦劝数次,他还是坚持不从,后来众官以“不久必尽散矣”为要挟,他才讲出心里话“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看,刘备本来是极想位登九五的,可是为了不落下话柄,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演戏,这不是“欲显长厚而似 伪”了吗?
刘之骄
截止到三顾茅庐,刘备确实是一位礼下贤土,谦虚纳谏之仁君,可随着事业的一步步发展和壮大,特别是他在蜀称帝后,他的骄傲也在渐渐地滋长,直至发展到最后,他为关羽报仇决定伐吴时,赵云规劝他不听,秦宓进谏,他置之狱中,孔明上谏表,他掷于地下。当他征吴时,吴派陆逊为大将,马良提醒他“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他却自负地说,“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他将蜀兵四十余营,皆移于山林密处,依溪傍涧,就水歇凉,马良建议将各营移居之地画成图请教宰相,他骄傲地说:“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宰相?”这时的刘备与当初之刘备岂不是判若两人 乎 ?结果陆逊一把火,几乎把他的全军烧光,自在情理之中。>>

问题六:刘备的人物性格 刘备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胆小片事,新机很重
他最爱问人家为之奈何
对于能人志士,可以不记前嫌,算的上知人善任
出身市井,但是善于学习能抓住机遇,适时而生
但因为家有悍妻,估计晚年日子也不太好过
哭是假像,主要是脸皮厚,心黑
大耳朵 假仁义 装厚道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主要有这样几个性格特点:一是亲贤爱士,善待人才;二是生性善良,受民如子;三是待人宽厚,不求全责备;四是偶有权谋,颇有心计

问题七: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性格如何?优点哪些缺点哪些? 刘备是个枭雄,明面上光伟正,实际上精于算计,擅长掌控人心。最大的优点就是百折不挠,坚挺执着,能忍人所不能忍。最大的缺点就是个人能力,无论执政还是治军,都远不如另外两位三国君主。

问题八:刘备的人物性格 刘备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胆小片事,新机很重
他最爱问人家为之奈何
对于能人志士,可以不记前嫌,算亥上知人善任
出身市井,但是善于学习能抓住机遇,适时而生
但因为家有悍妻,估计晚年日子也不太好过
哭是假像,主要是脸皮厚,心黑
大耳朵 假仁义 装厚道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主要有这样几个性格特点:一是亲贤爱士,善待人才;二是生性善良,受民如子;三是待人宽厚,不求全责备;四是偶有权谋,颇有心计

问题九:刘备性格特征 皮厚

问题十:刘备在正史中的形象如何 历史事实上的刘备性格非常坚强 一次次失败 一次次有爬起来 而且人望特别好 经常读史书 刘备一生一直是在打仗 久经沙场的老将了 下面是他具体他的一生 和三国演义里的却别很大 你看看吧: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由于“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所以以下也称他“大耳”,呵呵
好了,直入主题。大耳从小家境贫寒,成年后织织草鞋度日,要钱没钱,要名没名,要人没人,却有一颗创业的心。不容易的,想想现在哪位能在啥都没有的情况下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于是乎,大耳为了能有些资本,死活扯上了“皇叔”的关系,不管真假,这“皇叔”的称谓也算聊胜于无,当时也没啥人当回事情,这才有了后来孔融说听说过平原刘备,把个大耳激动得不行 说了这么些,无外乎一点:刘备起家不容易,他没有另一位枭雄-曹 *** 所拥有的家族势力和官宦背景,起点完全不一样的。但请看扁刘备力挺曹 *** 者,客观点看具体环境。
先说说刘备的御人识人上。
大耳起家时就得到了三国时代一些最优秀的人才,他的两个义弟(历史上没有结义的说法):关羽张飞。尤其是关羽,其统兵能力在三国时代是位居最前列的之一。看了演义以及后来的网络文章,很多人会觉得大耳是靠哭吸引住人才和哭出天下来的,或美其名曰“伪君子”。真的如此?关羽张飞在刘备最最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不离不弃,忠心耿耿。此外还包括才能不那么出众的糜竺简雍等,靠哭能哭得他们死心塌地啊?笑话了。演义的功劳,和李世民一样,被演义描写为只知道哭,有事问军师。都知道小李是军事才能最好的皇帝吧?其实刘备也一样委屈的。
刘备为何一开始那么落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实力使然。他没有自己的地盘,缺乏成功的物质基础,结果被打得到处流窜。在那样的日子里,没有发生属下叛变,实在是不容易的。其御下能力和魅力可见一番。而后来的杰出人才卧龙凤雏,乃至黄忠魏延等,无不甘效死命,且其大部分人才的获得,是来自三国中期(中后期可鲜见优秀人才加入曹营的哦)。后来对诸葛亮说的:“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证明他比诸葛亮识人能力更高一层。
而白帝托孤,更是刘备用人识人的光辉一笔。现在竟然有人说这是刘备设局束缚诸葛亮,还什么“帐后刀斧手”云云,真是写架空小说的好手。很简单的,他不死的话,干嘛说这种话?而他死了,这句话还有效力吗?诸葛岂非可以用此成为夺位的凭证?对比下曹睿托孤司马懿吧 地球人都知道,司马家是很“对得起”曹家的
至于提拔黄忠魏延,笼络益州士大夫阶层,这些就不说了。
其次说说他的政治品格。
刘备的口号是兴复汉室,自己以皇叔自居,在那个年代无疑非常有号召力。虽然实际效果没有曹 *** 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有效,但在政治上颇得忠于汉室的士大夫阶层所接受。而其人宽厚仁义亲民的政治风格,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
说到宽厚仁义亲民,可能很多当代人觉得不算什么。可要知道,我们现在的物质水平远远超过古代,没有劳役制度,没有严厉的等级制度,没有严酷的刑法,自然对宽厚仁义亲民感觉淡薄。当然无法体会当一位终日劳作的百姓突然看到一个出身贫寒却宽厚亲民,还号称是皇叔的官府大员出现在面前的感受,而且要注意是在乱世中!So,别太把所谓的“真小人”当回事,那时的宽仁难能可贵!看到很多小网民口口声声不把宽仁当回事,却对曹 *** 屠徐州、坑降卒的行为默然无视,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也许中国真的进入了纯粹的利益时代了
刘备人望上的巅峰之作发生在曹 *** 南征时。“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的建国者。
生平
刘备自称是汉朝皇室世家,为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已丧父,与母亲卖鞋、织席为生。十五岁时外出求学,与同宗刘德然、公孙瓒拜卢植为师,并与公孙瓒结为好友。184年,黄巾民变爆发,受到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刘备组织起义兵,跟随邹靖讨伐黄巾军,立下战功,被任为安喜尉。后因不满因公到来的督邮行事,将其捉拿、打,然后弃官逃亡。
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毋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贼战斗有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辞官。190年,再被任为高唐县尉、县令,更加入了讨伐董卓战役。不久,被贼兵打败,投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与田楷一同防御袁绍,因功被封为平原县令、平原相。
194年,曹 *** 攻打陶谦,陶谦求救于田楷,田楷带同刘备一起前往相救并击退曹军,陶谦特意送四千丹杨兵给刘备,刘备便依附陶谦,屯于小沛,并被表为豫州刺史。194年,陶谦病死,麋竺、陈登迎刘备入主徐州。后被朝廷拜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195年,被曹 *** 打败的吕布来投,刘备准他屯于小沛。
第二年,袁术攻打刘备,刘备迎击,但吕布乘机偷袭下邳,刘备惟有改驻海西,途中打败了杨奉、韩暹、冠徐、扬闲等人。后来吕布迎回刘备,还其妻子,准他屯小沛,不久又聚合万余兵。吕布感到危险,出兵攻打小沛,刘备败走,投奔曹 *** 。后曾想再占回小沛,但被高顺所败。198年,刘备跟随曹 *** 成功消灭吕布。后还许昌,刘备被表为左将军,曹 *** 对其礼遇有嘉,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汉献帝因不满曹 *** ,令其岳父董承带诏要诛杀曹 *** ,刘备也加入行动,日常在家种菜,减小曹 *** 的压力。一日,曹 *** 宴请刘备,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 *** 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后,吓得筷子也跌了,此时刚好打雷,刘备便对曹 *** 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不久,在南方失利的袁术想北投袁绍,曹 *** 便派刘备攻击袁术,但军未到,袁术已病死。
199年,刘备乘机占据下邳,并杀死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自己回守小沛,一方面派遣孙干与袁绍连合,并再连同多个地方势力起兵反曹。曹 *** 曾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但不成功。200年,董承事败被杀,曹 *** 东征刘备,刘备大败,曹 *** 虏获刘备妻子,及生擒关羽。
刘备逃至青州,青州刺史袁谭亲自迎接,并报知袁绍,袁绍也亲到邺城外迎接。待了一个多月后,以前的部下又重新聚会。不久,曹 *** 与袁绍于发生战争,汝南黄巾余军刘辟等向应袁绍叛曹。袁绍便派刘备率军与刘辟会合。曹 *** 派曹仁攻打汝南,刘备惟有还军袁绍。刘备正想离开袁绍,便说服袁绍应南连刘表。袁绍派刘备再到汝南与龚都会合。曹 *** 再派蔡阳攻击刘备,为刘备所杀。
201年,于官渡之战大败袁绍的曹 *** 南攻汝南,刘备败走弃城,并派麋竺、孙干与刘表会面,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准他屯于新野。刘表虽礼待刘备,但对其有所顾忌,而且刘备与荆州很多豪杰结交,所以对他不甚信用,也不接受其北伐意见。202年,曹将夏侯敦、于禁等南侵至博望,相方对持,刘备设下伏兵,火烧自营伪退,夏侯敦敦等追杀,为伏兵所破。
207年,三顾草芦请得诸葛亮加入,得出隆中对的战略方针。208年,曹 *** 南下,8月刘表病卒, 次子刘琮即位,遣使曹 *** 投降。刘备知道曹 *** 南下后,弃新野南逃。刘琮的人马及荆州人都跟随刘备南逃,到达当阳时,已集十余万人,辎重数千辆,一日只能走十余里,便另遣关羽乘数百艘船先走,到江陵会合。曹 *** 怕刘备先占领江陵,派五千精骑追赶,两军于当阳的长坂遇上,刘备弃妻子先逃,与大军失散,幸而于汉津遇上关羽船队,与刘表长子刘琦的万余人,一起逃到夏口。刚好鲁肃来探听消息,刘备便派诸葛亮出使孙权,与孙权结盟,并与孙权将领周瑜、程普的部队战于乌林,大破敌军。
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雷绪也率部曲数万口人投效。后刘琦病死,诸将推举刘备为荆州牧,孙权也将其妹嫁给刘备。211年,益州牧刘璋为防卫曹 *** 进攻益州,接受张松建议,邀请刘备入蜀帮忙。派法正带四千人及巨款送给刘备,刘备便亲自率军入蜀。到达涪城,刘璋亲自出迎。张松、法正及庞统都提议刘备可乘机杀了刘璋,但刘备不从。刘璋推刘备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璋配给刘备士兵,令他攻击张鲁,但刘备却未有出兵,而是收买民心。
212年,刘备要求刘璋借兵、借粮还军荆州,援助孙权,但刘璋只给他一半。而刘璋又发现部下张松私通刘备取蜀,双方决裂。刘备斩杀杨怀,进逼刘璋,刘�、冷苞、张任、邓贤等坚守涪城对抗刘备,但被攻克。攻至绵竹关,守将李严投降。214年,于雒城被刘循挡攻势,战事长达一年,幸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入蜀援助,最终刘璋投降,刘备成为蜀主。215年,孙刘开始争夺荆州,最后决定将其平分,但相方关系经已恶化。
217年,刘备率军北上,并于219年夏天,占据汉中,自称汉中王,同时占领上庸。同一年冬天,关羽被孙权所杀,相方正式决裂。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刘备也于第二年自立为帝,建立蜀汉。221年,刘备称为关羽报仇,发兵东吴,但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打败,最终撤退到白帝城,托孤于李严与诸葛亮。于223年4月病死,谥号为昭烈帝,5月,将尸首由永安运返成都,八月下葬。
刘备现有两个坟墓。一个是成都市武侯祠内的惠陵;另一处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
特征
刘备身高七尺五寸(172cm),垂手下膝,眼能看到耳朵。小胡须,就此曾被刘璋时官吏张裕取笑。为人不太爱说话,喜怒不形于色,不甚爱读书,喜玩狗马、听音乐、穿美衣服、与豪杰交朋友,而且善待下人、百姓,有说曾因其仁德而感动了一位刺客,放弃杀死自己。
少时的刘备已梦想有日能坐天子的车。刘备虽然有仁德,但他也是有一个野心的群雄。如刘备住在荆州数年,一次与刘表饮酒时,到厕所时见髀里肉生,感叹自己早年征战四处、身不离鞍,但现在征战不在,髀里肉生,感触落泪。更多次建议刘表北伐,但刘表都不接受。
家庭
祖父
刘雄,被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刘弘,东汉末年官吏。

昭烈皇后,甘氏,沛人,刘禅生母,曾于长阪被困,幸得赵云解救。后病死,谥皇思夫人,后再追谥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
麋夫人,麋竺之妹,于刘备在豫州落难时,麋竺将她嫁给刘备。
孙夫人,孙权之妹,与刘备结为政治婚姻,后刘备入蜀,孙权接回她,再无记录。
穆皇后,吴氏,吴壹之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后为汉中王后。刘禅即位时,尊她为皇太后,称长乐宫。延熙八年病死,与刘备合葬。

刘封,刘备养子。本姓冠,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他被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
刘禅,刘备长子。后登上皇位。
刘永,刘备次子。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刘理,刘备三子。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早卒,谥为悼王。

刘璇,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琮,刘禅三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瓒,刘禅四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谌,刘禅五子,北地王,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被刘禅逐出宫,蜀亡后自杀。
刘恂,刘禅六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璩,刘禅七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胤,刘理长子,封为哀王。十九岁卒。
刘辑,刘理次子,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
曾孙
刘承,刘胤之子,封为殇王,二十岁卒。
刘玄,刘永之孙,蜀亡后投降,避过永嘉之乱,居于四川成都。
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相传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丧父,与母亲贩鞋织草席为生。黄巾起义时,刘备组织义兵,随政府军剿除黄巾,有功,任安喜县尉,不久因鞭打督邮弃官。后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 *** 、袁绍、刘表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之际,刘备联吴抗曹,取得胜利,从东吴处“借”到荆州,迅速发展起来,吞并益州,占领汉中,建立蜀汉政权。后关羽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于称帝后伐吴,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病逝于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
评价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元:“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 ***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 *** 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 *** 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干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诸葛亮上表刘禅:“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三国志先主传》中对刘备的描述:
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备语录:
刘备脱孤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3922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