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农业技术创新有哪些

物联网农业技术创新有哪些,第1张

有以下创新点:

监控功能系统:根据无线网络获取的植物生长环境信息,如监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植物养分含量等参数。监测功能系统:在农业园区内实现自动信息检测与控制,通过配备无线传感节点,太阳能供电系统、信息采集和信息路由设备、配备无线传感传输系统,每个基点配置无线传感节点,每个无线传感节点可监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植物养分含量等参数。实时图像与视频监控功能:农业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是实现农业上作物与环境、土壤及肥力间的物物相联的关系网络,通

托普云农研发的标准化、个性化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吉林梨树县、杭州萧山农科所、金华寿仙谷、南充高坪农牧局、湖北金秋农业、宁夏利通区、四川岳池、赣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广州徐闻县等地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当地实现节水农业、智慧农业提供着重要的技术支撑!
例如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平台,通过搭建“1个中心,1个平台、N个应用”的平台建设模式。建一个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中心,汇聚土、水、肥三大耕地质量数据,为耕地质量保护监测、管理、服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大数据分析,达到精准管理,科学决策,形成指挥耕地新业态,通过大数据平台服务公共,服务管理,转变耕地保护方式。
托普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托普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由系统云平台、墒情数据采集终端、视频监控、施肥机、过滤系统、阀门控制器、电磁阀、田间管路等组成。系统可根据监测的土壤水分、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设置周期性水肥计划实施轮灌。施肥机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充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品质的目的。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大田、旱田、温室、果园等种植灌溉作业。

区别:
1、无线的安装部署简单,有线安装部署实施代价高;
2、无线的覆盖范围相对广,部署成本相对低,有线则相反;
建议:
1、可以采取局部有线+整体无线的部署方式,性价比最优。
如,在终端设备端(如传感设备)用有线连接集中器(类似电力抄表的方案),然后集中器通过无线跟后台服务器连接。

下面是番茄无土栽培实用技术: 1栽培设施及自控系统 番茄营养液膜栽培一般在日光温室中进行。栽培设施由栽培槽(长30~50m)、贮液池(3~6立方米)、微型泵、管道系统及自控系统组成。输液系统是在温室内顺自然坡降的1/25~1/80比降,挖成宽30cm、深10cm栽培土槽,上面用宽60cm黑塑料膜铺垫,底部用两根20号铁丝撑开,中间用一根8号铁丝拉起,用木夹将黑膜夹在8号铁丝上,形成一剖面三角形栽培槽。贮液池设在温室的一头,由微型泵将营养液输送到槽的最高处,然后再使其因重力缓缓流回池内。微型泵可选用220V、370W或550W的泵,自控仪可按预定时间以循环程序启动微型泵向槽里的番茄输送可控流量的营养液,输液时间为5~20min(可调),间隔时间为5~30min(可调),供液量为108L/h·株,营养液流量为45L/min。 2品种、育苗和定植 21品种 选用荷兰温室番茄专用品种卡鲁索,作为我国温室番茄无土栽培首选品种,经比较试验,表现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种子质量好、投入产出高等优良性状。 22育苗 一般分秋延迟和春提前两季栽培。秋延迟育苗期在8月上中旬,春提前育苗期在11月中下旬,育苗时可用岩棉块、蛭石等。种子经过消毒、浸种后,置于24~29℃下催芽,将发芽的种子播于岩棉块或蛭石中,在适宜条件下供给适当营养液,所用营养液浓度小苗适当稀些,大苗直接浇灌。育苗时若自然光不足,应增加人工光照;在低光照下,幼苗营养液浓度加倍,但微量元素不加倍,幼苗期要保证硼的供应;增施3倍量的二氧化碳,可促进幼苗发育良好。 23定植 秋延迟栽培定植时间为9月上中旬,春提前定植时间为翌年2月上中旬。定植时营养液温不得低于13℃,若低于13℃,要用电热线加温至13℃以上,方可间歇供液,供液温度保持在15~26℃。定植密度每6亩达到2800株。 3营养液与灌溉 31灌溉 番茄定植后,即可开始用营养液滴灌。如果基质中已混合肥料,定植后的第1周只灌清水。开始时1d灌300~400ml营养液,植株长大后,结果多、叶面积大时,最多1株1d灌营养液15L。定植后营养液电导度控制在20~25mS/cm,实际应用中营养液酸碱度控制在58~60。 4日光温室环境控制 41光照 番茄正常生长发育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30000~5000lx。 42温度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杂交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机械自动化技术、新型作物栽培技术等手段进行农业生产,都可以称为高科技农业。

生物技术:微观层面,从植物的遗传信息,微生物等方面对植物进行基因的改良,如进行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优选等。

物联网技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对植物生长的各个环境因子进行精准监测,并实时控制环境变量,达到作物所需要的最佳环境状态,如植物工厂。

智能机械自动化:机械化作业、农业机器人、果蔬自动采摘等。

新型作物栽培技术:无土栽培、雾化栽培、立体农业等。

扩展资料:

1、无土栽培

现在无土栽培在种植业已经是比较常见的种植模式了,无土栽培是指不使用土壤,将幼苗栽培在营养基中。然后使用营养液当做植株的土壤,营养液中也包括了植株生长所需的充分营养。

让植株脱离土壤也可以良好的生长,完成整个生育期。无土栽培又分为基质栽培和水培雾培等三种方式,目前最常见的是水培的方式。蔬果花等作物都非常适合无土栽培的种植模式。

2、立体化栽培法

墙体栽培又叫做立体化栽培法,它能够尽可能的利用土地面积,在保证基本栽培方式的同时提高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产量。将管道建立在墙壁上,并在管道中放置基质通过管道提供作物生长的养分。

不仅能够保证作物生长不受影响,还能够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并且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这种种植模式适合种植花卉与蔷薇科或葫芦科的蔓生水果。

3、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其实与大棚种植差不多,但是不同的是大棚种植需要人工调控温度。而设施农业是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有着自动化的功能,例如可以自动通风换气,调控大棚温度,施肥浇水等。

只要是在传统种植模式中需要做的工作,全部可以由设施农业自动完成。并且有精准的数据随时调整种植环境,这就是传说中的“科学种植”。不过设施农业的成本较高,普及程度不高,不建议普通种植户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科技农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3984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