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超市里想装8个简单的吸顶式喇叭,请教怎么接线。

小超市里想装8个简单的吸顶式喇叭,请教怎么接线。,第1张

装8个简单的吸顶式喇叭步骤如下:

1、选定吸顶喇叭功率,假设为15瓦/个,总功率月为120瓦。

2、音频线选用2芯15平方RVS护套线。

3、8个吸顶喇叭两芯音频线全部并联在总线上,总线接至定压功放上,音源和功放相连。

扩展资料:

并联小喇叭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民用照明灯泡都是并联接到220V额定电压的电源上,因此每只灯泡所承受的电压均为220V,而外电路的总电流则是流过所有灯泡的电流之和。

一、减小来自电源的噪声

电源在向系统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将其噪声加到所供电的电源上。电路中微控制器的复位线,中断线,以及其它一些控制线最容易受外界噪声的干扰。

电网上的强干扰通过电源进入电路。即使电池供电的系统,电池本身也有高频噪声。模拟电路中的模拟信号更经受不住来自电源的干扰。因此设计电源时要采取一定的抗干扰措施:(如输入电源与强电设备动力线分开;采用隔离变压器;采用低通滤波器;采用独立功能块单独供电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并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路

://blogsinacn/dpool/blog/u/1311376432
有一种线材叫“喇叭跳线”(Speaker Jumper),凡是做喇叭线的厂家,多数有出品,短短20厘米左右的长度,4根一组出售。这是做什么用的呢?为什么需要它?这里做个介绍和解释。
我们知道喇叭背后的输入端,正负各一,两个端子就可以了,用喇叭线分别连到功放背后输出的正负端。但现在很多hi-fi喇叭背后是4个接线柱,而不是两个。为什么呢?因为有一种接法叫Bi-Wiring,中文翻译“双线分音”。双线分音也就是每个声道用两对喇叭线来接,分别接到高音单元(HF)的正负两个端子,以及低音单元(LF)的正负两个端子。这种接法曾经一度比较流行,不过注意最好用同一牌子的喇叭线来接,不要高音用甲牌子喇叭线,低音用乙牌子的喇叭线,这样容易产生音色特性的差异,导致听感不协调。有一种特制的双线分音喇叭线,做好就是每边4个头,用于Bi-Wiring非常方便,可惜很少。
不过Bi-Wiring的玩法近年来逐渐越来越少,我接触过的发烧友中实际在用Bi-Wiring的比例很低,也就是说大多数发烧友还是只用一对喇叭线来接喇叭的。在这种情况下,四个接线柱就必须两两导通,如果断开的话,喇叭线接到低音,就只有低音单元发声,喇叭线接到高音,就只有高音单元发声。
用来连通HF和LF接线柱的导体,原厂一般是用金属片或者金属棒,新的喇叭在包装里就装好了。双线分音时就把它卸下。然而实际听音经验告诉我们,原厂的金属片声音往往是很一般的。更好的办法就是用专门制作的“喇叭跳线”。
喇叭跳线一般是做成一头香蕉插、一头Y插,这样无论用家喇叭线是香蕉插头的还是Y插的,用起来都很方便。长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因为绝大多数喇叭的HF和LF接线柱之间都不会离得太远,这个距离足够。
还有一个问题:到底喇叭线应该接在HF端子还是LF端子?发烧友一般把喇叭线接到LF称为“低跳高”,意思是信号先入低音单元,再通过跳线到高音。喇叭线接到HF则称为“高跳低”。到底是接高还是接低,或者接对角线(正负端分别接HF和LF)?没有标准答案,要靠实际听感来决定。怎么听上去舒服就是怎么接。对多数书架箱来说,低跳高会更好一些,让信号先进入低音单元。
下图是国产“铜彩”的特制喇叭跳线,价格一点不贵,但是我试听过,已明显好于喇叭原厂的金属片和金属棒之类。我试过不少喇叭,发觉原厂金属片或金属棒,和专 用跳线相比的话,往往存在声音偏薄、偏粗的问题。不要以为金属棒粗就是导电性能最好。声音未必好!我个人建议把原厂的连通接线柱的那个金属片或金属棒用专用喇叭跳线取代,一般可听出明显的声音提高。有些高档喇叭是随机附送跳线的,比如我用过的Marten小喇叭Duke就是如此。这是蛮发烧的做法,说明厂家知道用金属片做不到好声。
喇叭跳线虽然只是短短一截,但明显影响声音,有非常昂贵高级的制品。我有一段时间玩过不少跳线,对跳线的影响还是深有体会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403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