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疑似装配奇瑞新车 华为要做智能汽车的超级供应商

鸿蒙系统疑似装配奇瑞新车 华为要做智能汽车的超级供应商,第1张

多年以来,华为在公共场合一直在申明“不造车”,但是华为进军汽车业的雄心却未曾有过一刻懈怠,近日有消息传出,华为的鸿蒙车机可能很快和大家见面了

前不久,奇瑞新能源汽车官方发布微博称:“奇瑞新能源S61配备全球领先的鸿蒙车机系统及L299级别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不过可能是华为官方还未正式发布的原因,不久之后,奇瑞新能源汽车就将该微博删除了。但这意味着华为鸿蒙系统或许离我们不远了,如果未来国产智能汽车要想持续发展,就一定要解决车机系统的问题。

早在鸿蒙系统还未面世的时候,就有国内的主机厂对它表达了好感。去年8月,在吉利博越Pro即将发布之际,吉利便在海报上友好地表示:“欢迎鸿蒙开启中国品牌智胜新时代。”不过考虑到吉利汽车使用的是自研的GKUI系统,外界猜测双方的合作形式可能是鸿蒙系统向吉利博越Pro开放接口,允许车辆与其他鸿蒙设备进行互联互动。如今,再次爆出鸿蒙车机装备在奇瑞新车上的消息,也许它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鸿蒙OS,为何瞄准的是车机系统?

鸿蒙,本意为盘古开天之前的一团混沌元气,华为将其取名鸿蒙,有着寄予厚望、重塑秩序的期盼。

随着汽车逐渐步入“新四化时代”,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位核心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成熟的车机系统是智能化落地进程中的关键一环。不过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安卓车机系统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他一些市面上比较主流的产品包括:阿里和斑马智行的AliOS系统、百度的Apollo小度系统、腾讯的Ai in car系统,以及由主机厂研发的吉利GKUI吉客系统、比亚迪Dilink系统、广汽传祺injoy系统以及特斯拉的Autopilot等。

在山头林立的状态下,无法建立完善的生态圈成了最大的问题,参考手机系统的发展进程,未来车机系统势必也会形成类似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垄断局面。华为官方反复强调,鸿蒙OS不是为手机打造的,那么他很有可能是想做汽车届的IOS和安卓。

此外,任正非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车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是我们未来的三大突破点,车联网可以成立商业组织,加大投入。”据华为发布的全球产业展望2025白皮书中预测,至2025年采用C-V2X蜂窝车联将覆盖到全球15%的车辆,华为5G车载模组必然会发挥到重要的作用。华为鸿蒙OS则是让华为5G模块构架在车联网系统中落地的必然选择,届时,华为的5G C-V2X通信技术+系统+车联网生态链能够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

鸿蒙车机——ICT产业和汽车产业融合的产物

回顾2019年上海车展,华为可能是最重磅、最瞩目的参展商,因为这是华为汽车业务的首次公开亮相。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认为,随着汽车产业与ICT产业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新的革命性发展引擎,其影响远远超出两个行业本身。

在华为看来,在汽车产业与ICT产业融合出现的新的产业机会,是在ICT领域内有着三十多年积累的华为应该把握住的机会,华为的定位就是做“智能汽车行业的增量供应商”。徐直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传统汽车的部件华为不会碰,做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华为是先进入的玩家,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现在来看,近日的爆料其实早有伏笔,在去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自主研发的鸿蒙 *** 作系统(HarmonyOS)正式亮相,鸿蒙是一款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按华为官方的计划,鸿蒙系统将被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国产创新PC、自动驾驶车机、工业应用等,必要的时候甚至能用于手机。华为在大会上已经所有暗示,从2020年发布的鸿蒙OS20版本开始,将正式支持车机。

“鸿蒙 *** 作系统其实已经研发很多年了,它设计的初衷并不是为手机服务,是用于工业系统,主要特点就是时延非常低,毫秒级到亚毫秒级,第二个特点是极安全,非常的安全,它的架构是非常领先的。”华为董事和高级副总裁陈黎芳透露。

对此,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特别强调,鸿蒙 *** 作系统的产生,本身并不是为了手机用,而是为了做物联网来用的,比如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因为它能够精确控制时延在五毫秒以下,甚至达到毫秒级到亚毫秒级。

写在最后:

汽车行业水深,华为也很聪明,反复在公开场合强调自己做增量市场,不去触碰传统汽车供应商的利益,借助自己在ICT领域深厚的积累,在汽车行业这块肥沃“黑土地”上占据一席之地,看到趋势根据自身公司的技术优势和积累,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一家公司基业长青的前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为mpencil是一款专为华为MatePad Pro而设计的电容笔,用于书写、绘画和手写输入。它的使用与 *** 作相当简单易懂,只需通过蓝牙连接即可使用。然而,对于华为mpencil能否在鸿蒙3上使用,需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答:
第一,鸿蒙3系统兼容性。鸿蒙3是华为公司最新的 *** 作系统,其与之前的鸿蒙2或者鸿蒙1相比,兼容性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因此,华为mpencil在鸿蒙3上面使用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二,设备硬件支持。华为mpencil需要在MatePad Pro的硬件环境下使用,这意味着,如果用户的设备并不支持mpencil的使用,那么在鸿蒙3上使用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确认设备硬件支持后,mpencil才能够在鸿蒙3上面使用。
第三,蓝牙连接。华为mpencil需要通过蓝牙连接到MatePad Pro上面才能够使用,而鸿蒙3的蓝牙连接方式与之前的鸿蒙2或者鸿蒙1存在差别。因此,用户需要确认是否可以在鸿蒙3上成功连接mpencil。
第四,系统更新。随着鸿蒙3的不断升级,可能会对mpencil的使用产生影响。因此,用户需要保持系统更新,以确保mpencil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总之,华为mpencil在鸿蒙3上面使用的前提是设备硬件支持,蓝牙连接成功,系统兼容,并且保持系统更新。只要满足以上条件,用户就可以在鸿蒙3上面畅快地使用mpencil进行创作了。

在加拿大被无端扣押 1000 多天后,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

就在昨晚 10 点左右,华为 CFO 孟晚舟女士终于顺利落地深圳,回到祖国怀抱!

在下机时,孟晚舟胸前戴着国旗徽章,一袭红裙,在深圳机场哽咽着说:“祖国,我回来了!”

而她的一句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更是激起无数网友共鸣。

华为将继续在美国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的公司诉讼中维护自己的权利。

不得不说,国家这般坚持不懈,还有华为这般硬气回应,真的让果子太高兴了

对于华为来说,除了喜迎孟晚舟回到祖国拥抱外,昨天还收获了更多喜讯:

首先是第一个:鸿蒙手机用户数量已经突破 12 个亿!鸿蒙物联网设备更是数不胜数

平均每天超 100 万用户升级鸿蒙系统,华为表示它已成为全球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移动 *** 作系统 。

而第二个喜讯便是,华为全新发布了一个 *** 作系统:OpenEuler(欧拉)~

与鸿蒙不同的是, 欧拉 *** 作系统面向服务器,面向边缘计算,面向云,面向嵌入式设备。

简单点说:鸿蒙系统主要服务的是个人,是属于民用系统的范畴

而欧拉系统就不一样了,其应用范畴归到了企业以及国家层面,之后将承担起国内数字化建设以及安全基础保障的重任。

再简单粗暴点,也可以这样理解:

鸿蒙是与 iOS、安卓竞争的,而欧拉则是与 Windows 进行 PK。

从这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华为手机业务遭受重创的环境下:

华为依然非常坚韧地向前迈进,向全维度系统进行技术入侵

这样的全面扩展不仅可以让越来越多人可以用上自家的系统,还能够提升国内数据安全保障。

进而加快解决国内系统卡脖子的问题,同时让国内系统生态更加完善

有意思的是,华为还表示:

在欧拉系统完善之后,还可以很好的与鸿蒙系统进行融合;

而鸿蒙万物互联的功能,自然也会附加在欧拉系统上,可以更好地为企业进行服务

并且,华为为了让欧拉系统能和鸿蒙系统能更好地共享生态:

将在明年将推出自研的编程语言仓颉,将鸿蒙和欧拉在应用开发生态上进行打通。

当然,这时候应该有不少朋友表示奇怪:怎么华为突然横空出世一个欧拉 *** 作系统?

其实哈,“欧拉” 早就已经诞生了

在 2010~2012 年期间,华为内部高性能计算项目 EulerOS 首次发布。

EulerOS 是基于 CentOS(社区企业 *** 作系统, 是 Linux 发行版之一)编译开发的

在 2013~2016 年,第一个商用版本 EulerOS 1x 系列登场,其主要用于存储产品、无线遥控器等。

这应该算是华为内部开始小规模测试欧拉,而大规模的使用的时间是从 2016 年开始:

EulerOS 2x 系列开始遍及消费者云、华为公有云、存储产品、无线产品、云核心网等。

而在 2019 年年底,华为推出了自己的开源社区(OpenEuler),并且推出社区发行版;

加油吧,华为!

例如中国国产 *** 作系统生态公司统信软件,其 *** 作系统 V20 欧拉版:

而上文所说的全新欧拉系统,则算是社区版的一次版本迭代和重大升级:

覆盖场景更丰富、支持设备更多国产 *** 作系统开发商!

而且,华为也对欧拉进行了重新定位:原来的欧拉更多是服务好鲲鹏,让鲲鹏生态发展得更好。

而现在的定位是:

瞄准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 *** 作系统和生态底座,承担着支撑构建领先、可靠、安全的数字基础的 历史 使命。

再结合之前华为矿鸿系统(鸿蒙系统用于工矿业的一个特殊版本),不难看出:

华为这波布局,真的太有先见了

通过鸿蒙、欧拉、矿鸿这三个系统与生态,一起实现对所有场景的覆盖,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生态 。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华为欧拉 *** 作系统虽然更多的是面向开发者和各大应用厂商;

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可能会感知不强,但我们最终都将成为其受益者。

另外,在大家最关心的手机业务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

华为不会出售、放弃手机业务。

希望大家能等几年,我们期望有一天,全球的消费者还能买到华为品牌的 5G 手机。

虽然目标很艰难,至少要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那就没有动力。

加油吧,华为!


虽然目标很艰难,至少要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那就没有动力。

加油吧,华为!

由于手机 *** 作系统市场一直被谷歌安卓和苹果iOS垄断,所以国人很早就期待国内能有一款属于自己的系统,但是这么多年来,国内始终未能取得较大的进展。直到2021年6月2日这一天,华为正式发布了鸿蒙OS20,这才满足了国人的愿望,真正的国产系统终于来了!

那么鸿蒙OS到底是一款怎样的系统呢?能否做到取代安卓?其实华为研发鸿蒙OS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替换安卓,而是打造一个万物互联时代,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在6月2日的发布会上,据华为方面表示,鸿蒙OS可适用于不同智能终端,无论设备大小,都只需一款系统。

这意味着鸿蒙本质上是一款物联网系统,除了能够应用在手机上之外,还可以打破各种硬件产品之间的障碍,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通过华为的演示不难看出,鸿蒙OS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用户完全可以借此获得更完美的智能体验,安卓和iOS并不具备这种优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鸿蒙OS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那么想要赶超安卓和iOS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个问题指的就是生态建设,一款好的 *** 作系统不能只看体验和功能,更重要的地方在于生态是否完善,不然的话根本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华为鸿蒙作为刚诞生的系统,在生态建设方面肯定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安卓和iOS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已达到了成熟完善的程度。这便是它们最主要的差距,也是当前华为的重点任务,只要能进一步加强鸿蒙OS的生态建设,华为就会达到像苹果那样的高度。

那么在发布会过后,国内厂商对华为鸿蒙持有什么态度呢?虽然目前来看,除了魅族之外,没有任何一家国产手机公司发声支持华为,但是其它硬件厂商却坚定地站在了华为这边。因为此前华为曾定下目标,今年鸿蒙OS要适配3亿台智能设备,并为1000家硬件厂商提供技术支持。

除此之外,就在近日,华为鸿蒙再传好消息,正式接入纯国产龙芯架构,两大国产技术的强强联手,必将收获双赢的结果!据了解,在前几天举办的 科技 活动中,龙芯中科对华为鸿蒙OS进行的认证,未来鸿蒙系统将有机会与龙芯出现在同一款设备上。

对于龙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国内自主打造的电脑处理器,为的就是打破国外技术的封锁。而今年早些时候,龙芯团队研发出了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的芯片指令集,也就是龙芯架构,这意味着国产芯片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自主化更进一步!

龙芯架构和鸿蒙OS的携手,对于华为和我们国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前者是国产芯片的出色代表,而后者是国内第一款手机 *** 作系统,二者的合作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有了龙芯的助力,接下来鸿蒙的生态将会变得更加强大,华为也会获得更充足的信心。

芯片和系统一直都是国内最为重视的两项核心技术,尤其是在美国态度转变之后,国内更是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好在国产公司足够争气,接连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突破,这才稳住了局面,而龙芯架构和鸿蒙OS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国人最关注的两项成果。

不管怎样,龙芯架构和鸿蒙OS都已经正式登场了,尽管它们可能存在一些短板和缺陷,但是只要给予二者一定的时间,将来肯定会不断地完善,成长为国产技术的“顶梁柱”。相信华为和国内不会让人失望,要不了多久,国产技术就会全面崛起!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和转发。

在任何领域,底层基础设施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数字化 社会 ,半导体、 *** 作系统则是整个数字化生态的底层基础设施。中国在芯片和 *** 作系统上实现突破,不仅关乎国家安全,也与中国的数字化产业发展潜力息息相关。

就像一颗大树一样,根扎的越深,树才能长得越高,枝叶才能更加茂盛。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鸿蒙的确是国之重器。上至国家部门,下至黎明百姓,都对鸿蒙寄予厚望。

需要指出的是,鸿蒙一直宣称自己是面向物联网的 *** 作系统,与安卓系统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也的确如此,鸿蒙并不是在重复造轮子,而是下一代 *** 作系统。 鸿蒙对标的不是谷歌安卓,而是谷歌的物联网 *** 作系统Fuchsia OS 。那么,鸿蒙与目前的 *** 作系统相比,先进在哪里,鸿蒙是否就是未来 *** 作系统的终点呢?

这篇文章,我们将讨论鸿蒙与目前 *** 作系统的主要差别,描绘鸿蒙想要实现的“理想国”。此外,鸿蒙目前还只是一个半成品,更先进的 *** 作系统,是云 *** 作系统。接下来,我们将展开讨论。

说明:目前很多云厂商都宣称自研了云 *** 作系统,他们所谓的云 *** 作系统,实际上是云资源管理平台,不是真正的 *** 作系统。什么才是云 *** 作系统,目前还不能给一个完整的定义。不过,真正的云 *** 作系统应该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可以直接调度CPU,控制CPU计算进程;融合了目前的计算节点管理与单服务器 *** 作系统,在云数据中心实现计算资源的自由调度;整个 *** 作系统横跨云服务器、边缘计算服务器、智能设备三端,实现云边端的协同; *** 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主要部署在云服务器,基于云原生实现应用开发,并且一处开发,一处部署,多端接入,多端应用。

我们从 *** 作系统的本质入手来讨论其演进的内在逻辑。大体上看, *** 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架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下, *** 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计算、存储、网络和I/O设备;对上,则支撑应用软件,协助应用软件调用计算、存储等软硬件资源。 *** 作系统还通过I/O设备实现人机交互。比如,电脑的人机交互就是鼠标+键盘作为输入,屏幕作为输出;手机的人机交互,主要的输入和输出介质都是屏幕。此外,还有摄像头、扬声器等输入输出设备。

*** 作系统的演进,核心就是针对不同的终端计算设备,来变革对软硬件资源的调用方式,更好的支撑上层应用软件,提供更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

对数据的计算、存储、传输,是整个计算体系的核心,计算机的发展也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开展的。总体上,计算体系的演进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芯片本身提供的计算能力在飞速发展, 以前是CPU的摩尔定律主导,现在则是以AI为核心的异构计算挑大梁,终极形态就是量子计算芯片 。存储芯片也实现了很大的技术进步,存储能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传输技术尤其是无限传输技术的进步,则改变着整个计算体系的资源组织方式。最典型的就是数据传输能力的提升,拉近了数据中心与智能终端的“距离”,催生出云计算这种新的计算资源组织方式。云计算并没有提升整个体系的计算能力,而是通过重新组织提升了整个体系的资源利用效率。

传输能力并不是线性增长,而是阶梯式发展的。无限通信技术历经1G/2G/3G/4G,目前正在进行5G通信网络的建设。几年之后,整个 社会 的数据传输能力会得到一次质的飞跃。在整个计算体系中,计算、存储、传输是紧密相关的,传输能力的提升会改变计算、存储资源的组织方式。更大的带宽、更低的延迟,进一步拉近了数据中心(包括边缘计算中心)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计算、存储资源会在智能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一旦整个传输网络可以支撑数据中心和智能终端之间进行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那么计算、存储资源就会向云端集中,终端则“退化”为一个人机交互界面 。手机、电脑的核心是人机交互,只需要保留屏幕、键盘、鼠标等输入输出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无需再保留CPU、存储芯片(即使会保留部分计算、存储能力,低端芯片就完全够用)。智能终端输入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计算、存储,然后传输到终端进行显示。

面对数据中心-智能终端组成的新计算体系,计算、存储、I/O进行了重新分配,在物理上分离开了。这个时候, *** 作系统就需要横跨数据中心和智能终端,根据需要调用相应的计算资源。并且,由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承担了大部分的计算、存储功能,对数据中心资源的调配则成为新 *** 作系统的核心。相对而言,对电脑、手机这些终端的调配则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相对于安卓 *** 作系统,鸿蒙并不是重复造轮子,是有重大创新的。最核心的创新就是致力于通过软总线来替换硬总线。在以前的 *** 作系统中,无论是电脑端的Windows系统,还是手机端的Android、IOS系统,在通信线路上都是硬总线。在一整个电路板上通过物理的实体电路来连接各个计算单元(包括计算、存储、I/O),实现各部分数据的传输。

实体电路在空间上有很大限制,如果能够通过无线电磁波来进行各个计算单元的数据传输,就可以在空间上大大解放智能终端。各个计算单元不再必须安装在一个电路板上,在空间上可以实现分离。如果再通过标准化将各个计算单元进行解耦,进而实现不同计算单元的自由组合,这一下子就打开了智能计算的想象空间。如果将几台电脑、手机放在一起,对于以前的 *** 作系统,这些智能设备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系统 *** 作一台设备,不同设备之间没有联系;而 对于鸿蒙 *** 作系统而言,他们不再是独立的设备,而是一堆可以利用的计算单元,是一堆CPU、存储,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来自由组合这些计算单元 。比如,要运行一个大型 游戏 ,一台电脑的配置不够,就调动周围几台电脑、手机的CPU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共同支撑计算需求。

除了对计算、存储资源的自由调度,软总线技术在I/O设备上有更大的应用潜力。过去几十年,由于芯片制造工艺的快速发展,总体遵循摩尔定律,计算机在CPU、存储上取得很大的提升,以至于现在一台手机提供的计算能力,就超过以前的超级计算机。但是,在I/O设备方面却进展缓慢。除了键盘、鼠标、屏幕,电脑上就增加了一个摄像头和扬声器。很长一段时间,更高像素的摄像头是智能手机厂商之间实现差异化的关键。 如果把智能计算设备与人进行类比,CPU相当于大脑,各种I/O设备相当于四肢,则计算机可谓一直处于“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状态

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不同计算单元需要用硬总线来进行连接。比如,手机摄像头必须要安装在手机上,因而摄像头不能做的很大。如果通过软总线技术,如果把摄像头“拆下来”呢?智能手机只承担核心的计算、存储、显示、交互功能,其他功能通过各种专用设备实现,然后通过电磁波将专用设备与手机连接起来,这些专用设备就像“装在手机里”一样。这种情况下,手机摄像头就解除了物理限制,可以把像素做的很高,甚至与单反相机媲美(事实上,可以直接将单反相机与手机连接起来)。更进一步,为什么不能将手机、电脑与天文望远镜连接起来呢?通过手机、电脑 *** 控望远镜,把看到的美景实时记录下来,还可以分享给好友,或者进行在线直播。

通过软总线技术,鸿蒙 *** 作系统可以让计算机的“四肢”异常的发达。 鸿蒙系统可以“穿透”智能设备,直接利用设备内部的计算、存储、感知单元。在鸿蒙的“眼里”,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智能设备,而是一堆可以自由组合的计算模块。 手机、电脑,可以很轻易的与打印机、摄像机、微波炉、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 汽车 、电表、水表、体重秤、跑步机等设备进行连接。手机是“大脑”,其他设备则是“四肢”。

为什么以前没想到要用软总线来代替硬总线呢?因为以前的无线通信技术很不成熟。总体上看,通过物理线路来进行数据传输,在带宽、传输速度上还是有很大优势。软总线要替换硬总线,就必须要扩大数据传输的带宽,同时提升传输速率,降低延迟,这也是华为鸿蒙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鸿蒙只能说还在路上,软总线技术取得了一些突破,但要完美替换硬总线,依然还有一定距离。

依据相关数据,目前华为鸿蒙的软总线,已经达到18G的带宽、10毫秒延迟、35%的抖动。 10毫秒的延迟,对于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场景还可以接受,但对于一些实时控制系统显然还是不够的。所以,鸿蒙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把数据延迟压下去,把带宽提升来。 这肯定是有很大的技术难度,会涉及到WIFI、蓝牙等通信协议的大幅度修改。如果上述技术指标能够接近硬总线,鸿蒙软总线所带来的优势就会得到释放。依据华为内部的说法,他们目前正致力于攻克分布式计算,有望将软总线的时延压低到微秒级。如果真的可以实现,那鸿蒙必将大放异彩,中国的国产 *** 作系统也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我们拭目以待吧。

虽然鸿蒙相比于上一代 *** 作系统,已经实现了很大的进步(或者说致力于实现很大的进步,关键在于软总线是否能在时延、带宽上赶上甚至超越硬总线)。但是,鸿蒙很可能不是下一代 *** 作系统的理想形态。与鸿蒙相比,云计算 *** 作系统更具有发展潜力。

那么,云 *** 作系统与鸿蒙 *** 作系统的关键区别是什么呢?

鸿蒙虽然比安卓更进一步,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本地化的 *** 作系统,核心功能也是调配终端设备的计算资源。 所以,鸿蒙需要安装在手机、电脑、电视这种终端设备上。与之相比,云 *** 作系统则是安装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或者说,云 *** 作系统的主体在服务器上,终端设备上的系统只是起辅助作用。

云 *** 作系统的核心也在软总线(我们暂且将其定义为软总线,即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不同计算单元),只是其软总线的载体是5G构建的广域网;与之相比,鸿蒙软总线的核心是蓝牙、WIFI等近场通信构建的局域网。在传输领域,有线宽带和无线通信是竞合关系。在无线通信内部,1G~5G网络,也和蓝牙、WIFI存在竞合关系。上一代主要是4G网络与WIFI的竞争,下一代则是5G网络与WIFI的竞争。总体上,大家更看好5G网络。云 *** 作系统将主要建立在5G基础上,有线宽带、WIFI、蓝牙也会发挥作用。

数据的计算、存储由数据中心(包括边缘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来完成,智能终端主要保留两个功能,数据收集和人机交互。云 *** 作系统横跨云端服务器和智能终端来实现资源调配。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5G网络在带宽、时延、稳定性这些技术指标上能否达到硬总线的水平。与4G基站不同,5G将是宏基站与微基站(甚至更小的皮基站)相互配合,微基站或者皮基站其实就相当于室内WIFI。 从理论上来看,核心光通信网络+5G宏基站+5G微基站+皮基站,是可以实现对整个数据传输链路的全覆盖的。云 *** 作系统也必然是基于5G,将5G通信网络作为其“软总线”的载体。

当然,以上只是对理想情况的设想。 目前,无论是5G还是云计算,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5G技术还没成熟,5G网络覆盖也远未完成。尤为关键的是,5G网络在带宽、延迟这些技术性能上与硬总线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总体上看,5G和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很快,协同效应越来越明显。 通过5~10年的时间,5G的带宽、延迟指标会得到大幅度提升,5G网络的建设也基本成熟。再加上边缘计算的发展,云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中心-智能终端,将形成紧密配合的计算体系,届时就可以支撑云 *** 作的发展。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加入实现了云 *** 作系统,整个计算体系会面临什么样的变革。云 *** 作与原来的 *** 作系统有什么不同,与鸿蒙所代表的物联网 *** 作系统又有什么不同。云 *** 作系统可以实现鸿蒙系统的一系列设想,而且可以比鸿蒙做的更好。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下一代 *** 作系统一定是面向物联网的,需要基于物联网设备来进行设计。在物联网领域有一个根本的难题——如何平衡设备智能化与成本控制?

某种程度上,计算能力就是智能程度。一个设备能够提供的算力越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越多。计算能力的主要载体是芯片,越强的芯片越贵。 按照以往的逻辑,要对一台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核心就是通过嵌入更强大的芯片来让其具备计算能力,这必然会大幅增加设备的成本。

在为物联网设计 *** 作系统时,有两个因素需要重点考虑:

物联网设备数量巨大,因此必须降低成本。 如果每台物联网设备都安装芯片,这样的成本是难以承受的。试想一下,台灯、冰箱、空调,甚至水表、电表,都安装CPU和存储芯片,这些设备的价格必然会大幅度上升(目前物联网设备中的各种嵌入式芯片计算能力较弱,比电脑、手机芯片所能提供的计算能力小很多,因而其智能化程度有限)。

物联网设备的核心在于感知和控制,不在于计算。 未来,不仅家庭里会有各种智能设备,城市中也会密布各种传感器来监控城市的水、电、气等供应体系的状态。这些物联设备,核心作用是传感器和控制器,一方面将感知到的图像、电压等数据传入系统,另一方面依据指令来进行相应的 *** 作,比如关闭阀门、调整摄像头角度等。

基于物联网设备的特点,要解决上述成本与智能化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计算与感知、 *** 控分离开来:物联网终端承担数据感知和 *** 控的功能,把数据计算功能放到云端或者边缘计算端来完成。通过云 *** 作系统,物联网设备可以安心做“四肢”,而将“大脑”放在云端或边缘端的服务器上。物联网设备上不用安装昂贵的芯片,依然可以获得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以此来实现低成本的智能化改造。

将数据计算功能从物联网终端剥离出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推动物联网设备在计算上的标准化。

我们知道, *** 作系统跟计算芯片是高度耦合的。电脑上的微软 *** 作系统+英特尔芯片,手机端的安卓系统+高通芯片都是如此。 *** 作系统往往与芯片相互配合,共同演进。无论是英特尔的电脑芯片,还是高通的手机芯片,都是高度标准化的。与之不同,物联网设备中的嵌入式芯片却是各式各样、千差万别,这就为 *** 作系统的发展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如果在芯片上不能实现统一,要用一套 *** 作系统去适配多种多样的物联网芯片,系统性能必然会大打折扣。

如果通过云边端协同的方式,把物联网设备的计算芯片统一放到云端或者边缘端的服务器上,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服务器上的芯片是可以做到高度统一的,云 *** 作系统只需要适配云服务器上的芯片。 *** 作系统是调用硬件资源来完成计算任务,如果将计算任务集中到云端,那就屏蔽了本地终端设备的差异性。在云 *** 作系统看来,无论是电脑、手机、平板还是车机、电视,本质上都是一块屏幕, *** 作起来都一样。

鸿蒙+物联网嵌入式芯片,只是一种过渡方案,终极方案还是云 *** 作系统+云端标准计算芯片的方式。当然,实现上述的云边端协同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未来几年内,物联网上的嵌入式芯片依然会是主流方案。 这种情况下,华为的鸿蒙系统就不得不要去兼容各种各样的嵌入式芯片,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不过反过来看,通过鸿蒙系统来倒逼物联网芯片的标准化,也可以推动我国芯片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这也算鸿蒙的一大贡献。

以上从硬件计算资源的调度方面来分析云 *** 作系统的优势。下面,我们从应用软件的角度来看看云 *** 作系统可能的未来。

在计算架构中, *** 作系统与芯片耦合,应用软件则与 *** 作系统耦合。同样的一个应用软件,如果要从一个 *** 作系统迁移到另一个 *** 作系统,需要重新开发。比如电脑端的微信和手机端的微信,虽然功能都一样,腾讯却要要基于Windows和安卓系统开发两次。同样在移动端,微信也要基于苹果的IOS系统再开发一次。 功能都一样,却因为不同的 *** 作系统重复开发多次,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试想一下,面对各式各样的物联网设备,如果软件厂商也要对不同的设备进行多次开发,那简直不能忍受。

所以,一次开发,多端适配,是物联网 *** 作系统的刚需,这也是鸿蒙尽力要实现的目标。 *** 作系统是与计算芯片耦合的,面对多样化的嵌入式物联网芯片,鸿蒙必然要做出一些个性化适配,上面承载的应用软件也要做出相应的适配,这会增加一些开发难度。如果强行屏蔽底层芯片的差异,很可能会损害系统的性能,表现出来就是系统容易卡、稳定性差。

如果是云 *** 作系统,由于计算芯片本身就是统一的,云 *** 作系统主体部署在云端服务器上。相应的,上层应用的主体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终端设备就是一个人机交互界面,大部分情况就是一块触摸显示屏(在部分场景中再加上语音交互)。终端智能设备是一个访问云端应用的入口。无论是从手机、电脑还是电视、车机,甚至是从电冰箱、电梯广告屏幕上访问,接入的都是云端的同一个应用软件。这天然就没有应用适配的问题。

鸿蒙想要实现的是一处开发多端部署。而云 *** 作系统可以实现的是一处开发,一处部署,多端应用。这种方式,在应用软件的标准化、性能表现等方面,比多端部署的方案更优。

我们以一个应用场景来举例说明:

华为鸿蒙项目负责人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提到,鸿蒙的目标是让应用跟着人走,而不是锁定在特定的设备上。比如,当用户用手机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时,不用一直拿着手机,当用户走到客厅的时候,视频电话就自动接到电视上。这如果能实现,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现在的 *** 作系统,别说手机和电视打通,就是手机与平板电脑都不能打通。

在这个方案中,手机和电视都安装了鸿蒙系统,这毕竟是两个独立的设备,视频应用需要从手机传到电视上。我们用传球来做类比:面对一个运动的人,如何更好地把球传到他手里呢?目前的安卓、IOS *** 作系统,球只能锁定在一个人手里,如果用户离开这个是没办法拿到球的;鸿蒙要实现的是,有多个人进行相互传球,当用户离开A走到B附近时,A就把手里的球传给B,然后B再把球传给用户;云 *** 作系统的解决方案是,球依然只在A手里,但A站的比较远,传球能力很强,无论用户走到那里,他都可以把球直接传过去。这样,就省去了中间把球从A传到B的过程。

目前,云计算的重心,已经从基础设施的虚拟化转向云原生应用的开发。云原生应用的目标就是一处开发,多端应用。 届时,本地终端是只是一个网络接入和人机交互的设备,并不需要部署应用。每个人有特定的应用账户,这个账户与其生物特征绑定(比如人脸、指纹),从任何终端都可以轻易接入云端应用中心,真正实现应用随人走。

电脑、手机作为个人应用的私密性将大大降低。每个人的电脑、手机之所以私密性强,最关键的是很多数据存储在本地端,并且,每个人下载的应用软件也不同,桌面的布局也独具特色。自己电脑用习惯了,别人的电脑用起来就总会感觉别扭。在云 *** 作系统时代,这一切都会改变。本地终端几乎不再存储数据,别人拿着你的电脑,只要不能登录你的账户,也看不到你的任何信息。此外,云端不仅存储个人数据,也会存储你的电脑和手机桌面,你安装了什么软件,这些软件如何布局的,都可以完整的还原出来。

电脑、手机本质上就是一块屏幕,跟安装在 汽车 、冰箱、洗衣机上的屏幕没什么区别,都只是接入云数据中心的一个入口而已。 当你自己没带电脑,借用同事电脑办公时,只需登录自己的云端账户,同事电脑桌面立马跟你的一模一样。用完退出账户之后,你的一切使用记录在本地端都消失了(实际上本地端本来就没有做任何数据记录,只是一个显示屏)。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你和你的同事都没有数据安全的担忧。

更进一步的,大部分设备都退化为屏幕后,设备本身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整个智能硬件的商业模式将发生根本的变革。手机、电脑终端由于不再追求高配置的计算和存储芯片,成本大幅度降低,进而这些电子产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原先6000元的电脑、手机,也许只需要2000元。另一方面,消费者虽然不需要买芯片,但需要为使用芯片付费。依据对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消耗量,以及使用的时间来进行付费。比如,用1000元的手机可以玩王者荣耀,看4K,但是每小时需要付费1元钱。 与企业端的云服务类似,个人消费者市场也全面进入云服务时代。

这对于用户也是有好处的:在C端的计算领域也实现“以租代售”,不用一次性付出几千元来购买昂贵的电子设备,有助于改善用户现金流;用户可以获得几乎无限的计算能力,突破单台设备的算力限制。当需要运行大型 游戏 的时候,可以获得超高的算力配置,并且只为这一段时间付费。单个用户只要愿意付费,可以通过获得目前超级计算机一样的计算能力。

如果将应用部署在云端,实现应用随人走,届时,各种触摸屏可能在城市中随处可见(毕竟,只是一块屏幕,成本比电脑要低很多),这些屏幕可以作为共享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方式,在任何屏幕上便捷地登陆自己的云端账户,将这块屏幕变成自己的计算机。使用完毕退出账户后,设备上不会留有任何痕迹,也没有数据泄露的风险。这对于经常需要移动办公的人而言,会带来巨大的便利,他们不用再背着一台电脑到处跑,因为“电脑”随处可见,用完即走。

综上, 鸿蒙比目前的安卓系统更进一步,但依然不是最终的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云 *** 作系统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5G网络要足够成熟强大,云边端协同体系已经完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鸿蒙系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案。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在云 *** 作系统领域,都有哪些玩家。大体来看,云 *** 作系统会有三类玩家:以往的 *** 作系统企业,领先的云计算企业,互联网应用巨头。

*** 作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微软、谷歌、苹果这类 *** 作系统厂商,在云 *** 作系统领域依然会是重要玩家,并且,他们依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微软,其服务器 *** 作系统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会慢慢向真正的云 *** 作系统演进。华为目前已经推出了鸿蒙,虽然鸿蒙不是终极的云 *** 作系统,但却是目前最好的物联网 *** 作系统。通过鸿蒙进化成云计算 *** 作系统,也比安卓等系统更方便。并且,鸿蒙在软总线技术上有积累,再加上华为领先的5G,华为云也具有不熟的实力,因而华为鸿蒙是未来云 *** 作系统的有力竞争者。

除了 *** 作系统企业,头部云计算巨头也是未来云 *** 作系统的有力竞争者。(再次说明下,目前云厂商所声称的云 *** 作系统,实际上是云资源管理平台,还不是真正的云 *** 作系统)。阿里云、AWS、谷歌云等,将其目前所谓的云 *** 作系统进行升级,做成真正的 *** 作系统,也未可知。

此外,还存在一类云 *** 作系统玩家,那就是个别互联网应用巨头。最典型的就是腾讯(微信),其次是阿里巴巴(钉钉)。以微信为例,通过小程序,把自己变成一个应用开发平台,微信本身 *** 作系统化。微信账户就是云 *** 作系统的账户,登陆微信然后打开各种小程序,跟登陆云桌面打开各种应用软件类似。因此,微信也是 *** 作系统的重要玩家。此外,钉钉也在逐步把自己变成开发平台,也在 *** 作系统化。

在未来的云 *** 作系统之争中,中国将是美国的有力竞争者。国内华为、阿里巴巴、腾讯,都将是重要玩家。可以预见,未来的 *** 作系统,不再只是美国的企业的天下。中国 *** 作系统的自主化,是值得期待的。

文:凝视深空 / 数据猿

华为表示,鸿蒙系统是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开源 *** 作系统,这就意味着这套系统能够提供 *** 作系统所需的最基本功能。而且由于它是免费的,因此可以进行修改和定制。当然,另一方面的安卓也是开源系统,但谷歌还是对硬件厂商的权限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保留了自己的关键应用和服务。华为表示,鸿蒙系统未来会达更高的水平和目标,但就目前来看,鸿蒙系统是为物联网产品而设计。由于它基于微内核开发,所以需要处理的代码数量更少,因此加快了硬件组之间的通信速度,并且可以明显降低延迟,因此目前来看更倾向于物联网产品。而目前来看,鸿蒙系统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可以跨平台被用于多种类型的设备,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好鸿蒙系统、甚至直接威胁谷歌另一个Fuchsia系统的主要原因。

就在6月2日,伴随着一场发布会的召开,一款备受人们广泛关注的国产系统——HarmonyOS 20(鸿蒙)正式与大家见面。

对于这款面向未来万物互联的全终端系统,人们对其的看法一直褒贬不一。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该系统的出现,给未来我国在系统发展上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底气,也被外界看为是最有希望打破安卓和iOS的一款国产系统。


其实早在之前,华为就开始寻找生态合作伙伴,毕竟对于一款 *** 作系统来讲是否拥有完整的生态将是其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令人想不到的是,华为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已经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态,虽然现在来看这个生态并不是很完善,但是华为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按照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接受采访的表述得知,当前已经有超过 300+的应用和服务伙伴、超过1000+ 的硬件伙伴以及超过50 万以上的开发者共同参与到了鸿蒙生态的建设中。

华为一直将合作共赢作为构建软硬件商业生态最为重要的原则,因此迅速赢得了广大厂商和合作伙伴的支持,当前来看的话响应者大部分集中在传统家电厂商和互联网 科技 厂商中。


对于人们关心的当前鸿蒙当前的生态合作伙伴名单的事情,在近几天有一家名为《国际电子商情》的网站对外公布了其统计的目前鸿蒙生态合作伙伴的部分名单。

根据名单的数据显示,华为官宣的“鸿蒙 OS”合作伙伴已经达到了 36 家,自己主动披露参与了鸿蒙生态合作的上市公司有 22 家,华为现有的自主生态阵营的关联合作伙伴为 15 家。

其中不乏大家所熟知的品牌和企业:美的、九阳、苏泊尔、老板、帅康、海雀 科技 、方太、360、新日电动车、中国移动等。


现在来看的话,鸿蒙 OS 主要集中在物联网 IoT 等板块。在智慧出行、智慧教育、运动 健康 这三个领域的布局将有很大的潜力来触发一场全新的 AIoT 浪潮。

华为也将合作伙伴分为生态产品合作伙伴以及生态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两大类,主要包括认证级、优选级和战略级这三个标准。

虽然作为一款新系统,想要快速搭建自己的生态和平台,但是要想成为华为的合作伙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需要有相应的门槛和要求,其中就包括对企业资质的审查,合作关系的申请和其他的一些要求。


在前几天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对外表示,鸿蒙系统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开源,HarmonyOS的基础能力已经全部捐献给国家工信部旗下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以后各个厂家平等地在开放原子基金会获得代码,鸿蒙生态内的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业务诉求生产并完善自己的产品,最终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预见的是以后将不仅局限在电子圈,各行各业也将会陆续地加入鸿蒙OS生态,共同打造出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国产AIoT场景新生态。

对于鸿蒙生态的发展,你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427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