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哪些二本大学?

重庆有哪些二本大学?,第1张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四川外国语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始建于1951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法、文、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入选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1年成为重庆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科建设:

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数理与大数据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体育部、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等16个学院(部)。

有化学、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信息、土木水利、公共管理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安全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艺术设计等67个本科专业。

其中,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级一流专业,油气储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安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4个专业是重庆市一流专业。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百度百科-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学校简介

院校专业:

重庆移通学院 普通本科 理工类 民办

官方网址: >

官方地址: 重庆市

官方电话: 023-42870166,023-42871166,023-42871001

电子邮箱: cyytzsb@163com

重庆移通学院(原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有合川、綦江两个校区。合川校区位于重庆主城新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合川区大学城,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距重庆市中心40分钟车程;綦江校区位于重庆主城新区西部信息安全谷--綦江区东部新城,校园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式书院大学,距重庆市中心40分钟车程。綦江校区新建省部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公共大数据安全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围绕重庆市公共大数据应用中“聚、通、用”的关键共性问题,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 现有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德国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淬炼商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共开设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互联网金融、软件工程等4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经、管、文、艺五大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目前在校学生近28000人。 学校秉承“乐教、乐学、创造、创业”校训精神,致力于建成以新工科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优势、中西部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打造中国最受尊崇的特色本科大学。明确信息产业商学院的总体办学定位,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创新构建了“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强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管理人才,成为未来信息产业经营管理者。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明显,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5万名毕业生。近年来学校多次获得重庆市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就业示范中心,就业主要分布在通信、制造、软件开发等行业,基本实现对口就业。在世界或中国五百强企业就业的学生占比达到10%,服务重庆市第一支柱信息产业的毕业生占比达到60%以上,高就业率、高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居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目前,学校共签订校企(地、校)合作单位360 家,校外实习基地89个。与重庆电信、重庆移动、中兴、华为、惠普、长安、四联、南方证劵、西永微电园等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共建共育。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措施有力。创新探索“四位一体(完满教育X通识教育X商科教育X专业教育)+双院制(生活在书院X专业在学院)”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新工科”“新商科”专业集群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完满教育”搭建以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竞技体育、艺术修养与实践四个版块为主要内容的创新素质教育大平台,“通识教育”形成基于公民意识、全球视野、人文关怀、科学精神、艺术创作与审美情趣等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学校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科幻学院、中国第一家创意写作学院、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评论基地,拥有全国唯一每个学生选修不同课程包的精英式“文理”学院、全国唯一拥有“双体实训”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西部地区领先的产业精英管理学院,是中国第一个成立大学生音乐剧团、最早实施素质拓展和淬炼营的本科高校。并实施全生异科导师制,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是国内第一所实施学生全程全生异科导师制的大学。 名家讲坛大师课堂邀请国内外各领域权威专家和知名人士面向全校开放性授课、远景学院借鉴国外办学先进模式,探索并打造寄宿制文理学院以及万画影城、光影学堂、素质拓展、重庆市大学生影评大赛、大学城·钓鱼城国际音乐节、中德国际教育论坛、劳动教育等多个特色举措已成移通名片,影响深远。 学校实施全员书院制育人。书院作为社区化、交互性、共享式的育人平台,支撑学校“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愿景,匹配“完满教育”育人理念,依托家文化和领导力双核驱动实践服务式管理、生活式学习、社区式教育,为学生创造社区共享与朋辈互助的新圈层。现有专业集中式书院6个、社区文化式书院13个、文理式书院1个。 学校坚持实施国际化战略,继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联合成立中德应用技术学院以来,已与德国、美国等国十余所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广泛开展中外联合培养的硕士、本科双学历教育活动,目前已输送出近900名学生到国外深造,在校预备赴德学生1700余人。2019年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德国际教育论坛,邀请10余所德国高校、60余所国内高校参加,促进了中德高校交流合作。学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其中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4个本科专业通过德国学科专业认证协会(ASIIN)认证,是西部地区唯一获得德国学科专业认证协会(ASIIN)认证的高校,同时获得欧洲工程师项目(EUR-ACE Bachelor)认证。 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共获奖1010项。其中国家级获奖111项。其中包括国家级一等奖(含特等奖)30项,如2019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特等奖,第十二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31项,国家级三等奖40项,国家级优秀奖10项;省部(市)级获奖899项,其中包括省部(市)级一等奖63项,省部(市)级二等奖150项,省部(市)级三等奖170项,省部(市)级优秀奖516项。近5年,教师共承担市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29项,公开发表论文757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59篇,被SCI、EI检索12篇,获各类专利36项。出版著作教材221部。

其他信息:

重庆移通学院是几本,需要根据各省份的录取批次来看。重庆移通学院在重庆、河北、内蒙古自治区、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本科二批招生,所以通常认为重庆移通学院在这些省份是二本院校。重庆移通学院在天津、上海、湖北、湖南、广东、辽宁是本科批招生,所以一般认为重庆移通学院在这些省份是本科大学。

补充材料: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原“重庆邮电学院移通学院”)简称重庆移通学院,成立于2000年8月,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面向全国招生。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开设的专业主要包括英语、德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信工程及管理、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艺术。

宿舍:4人制or6人制公寓 现在基本每个大学都是上床下桌 每个寝室一个WC。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 年由国务院命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文革”期间,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原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 3000余人。在职教职工 1600 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 18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近400人, 400余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20 余名院士及1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第一届校董事会主席。学校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百人计划”专家、重庆市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0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22支。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60余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9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主动适应信息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现有15个学院,47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8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深入实施质量工程,现有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8个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门国家及重庆市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个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27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大类培养,大力实施“IT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外语+专业”中加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及“1+2+1”、“2+2”、“4+1”等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带薪实习等项目,组建了“重邮—惠普软件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项目,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21位,参加数模竞赛成绩连续两年排名全国高校第二,参加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金奖,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捧得该项赛事最高荣誉“TI杯”,参加全国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外语竞赛等获国家级奖励300余项,部省级奖励1000余项;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五十强”。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源地”。学校现建有“ 国家3G军民结合终端设备动员中心”、全国首个“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等38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工业以太网(EPA)与传感器网络、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 路、30/32 路脉冲编码机和120 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采取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的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

物联网属于新兴学科,发展前景极高,重邮在工业物联网这一块也是属于较高水平的。
物联网工程的市场庞大,因此就业前景也非常好。毕业生可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或者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工作。

二本,民办普通高校,属于独立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在重庆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是二本大学。(自2016年开始,重庆高考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招生)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教发函〔2004〕41号),由重庆邮电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位于重庆合川大学城,占地面积135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4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0543万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8个,图书资料153余万册。

扩展资料:

学校有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学院、淬炼商学院、远景学院、中德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创意写作学院、创业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管理工程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光电信息系等3个系。

学校有专任教师940余人,外籍教师10余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60%,为学校专业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有专业集中式书院3个、社区文化式书院7个、文理式书院1个,初步构建起了完善的书院育人体系。书院作为社区化、交互性、共享式的育人平台支撑学校“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愿景

参考资料来源: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校简介

重庆移通不是贵族学校,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学校应该没有的。重庆移通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院校。

2000年8月,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批准,重庆邮电学院与重庆移通实业总公司联合举办重庆邮电学院移通学院。

2006年2月,重庆邮电学院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学院移通学院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公示,拟同意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转设为重庆信息学院,举办者由重庆移通实业总公司变更为重庆市建鸿创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2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转设为重庆移通学院,同时撤销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建制。

重庆移通硬件设施及专业:

学校位于重庆合川大学城,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学校建有标准化实验室、现代化大剧院、高规格图书馆、万画影城、风雨 *** 场、室内恒温游泳馆等一流设施设备,目前占地面积2131余亩。在校学生24000余人,专任教师近1200人。

现有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学院、淬炼商学院、远景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爱莲书院、花果书院、别都书院、南湖书院、天渠书院等11个书院,思政教学部、通识教学部等 4个教学部。

学校共开设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与信号控制、财务管理、工程管理、广播电视编导等36个本科专业,通信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等4个专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重庆移通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重庆移通学院-学校简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4473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