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好吗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好吗,第1张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好吗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是中国海洋大学设立的海洋研究机构,位于中国海洋大学校本部的三亚校区。院系设有大气科学系、海洋环境科学系、海洋物理与技术系、海洋生物学系、海洋化学系、海洋地质系、海洋数学系、海洋地理信息科学系,具有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海洋环境科学、海洋大气科学等八个一级学科,以及海洋环境模拟、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物联网、海洋大数据等多学科联合研究领域。
三亚海洋研究院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水平高、实验设备先进的科研队伍,设有海洋物理实验室、海洋化学实验室、海洋生物实验室、海洋地质实验室、海洋大气实验室、海洋环境模拟实验室、海洋数据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实验室内配备了多台大型仪器设备,满足了海洋科研的基本需求。
三亚海洋研究院秉承中国海洋大学的办学理念,在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

盛泽湖月季园我爱海疆展好玩,教育很大,开展海疆教育,带领青少年们了解了海洋国土、海军发展史、航母趣味探究、海洋物联网等内容,通过、展具、模型等形式,集中展示了我国在海洋国防、海洋科研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实景体验环节,青少年们化身“小海军”,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驾驶“蛟龙号”下潜,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认识海洋物种的多样性,感知浅海到深海的奇妙变化。驾驶歼15战斗机从辽宁舰航母起飞,执行巡逻任务,为航母编队保驾护航。

目前在海洋领域,国内外专门从事海洋信息共享与集成的研究并不多,海洋信息的共享与集成主要表现在海洋GIS研究和海洋数据共享平台研发这两个方面(李海涛,2007)。本书主要从海洋信息共享平台方面对当前的一些进展进行追踪,在其他方面,卢明生(2005)较系统地对我国海洋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在海洋数据共享建设方面,国外有较大发展,产生了许多数据共享平台,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如: 美国国家海洋数据中心(NODC)、日本国家海洋数据中心(JODC)、英国的国家海洋数据中心(BODC)等。1960 年正式成立的国际海洋资料交换委员会,促进了国际间海洋资料交换工作的开展,并进行了编码资料格式的标准化工作,为各国国家海洋中心资料共享起到了重要作用(田友强,2005)。全球数据中心(WDC)网络把海洋信息网列为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大量海洋、海岸带的数据(王英梅等,1999)。美国的WDC-A 海洋学中心已建立了国家级的海洋资料数据库群和世界海洋资料数据库 WOD94、WOD98、WOD01、WOD05,依托互联网技术集成了多个分布式海洋资料数据库,提供包括元数据信息查询、数据查询和资料产品查询的共享服务(李海涛,2007)。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委员会(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负责的站点(>

我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根据多年积累的海洋数据资料,建立了中国海洋信息基础网,对大量的海洋数据进行管理和分发,拥有国内外海洋调查数据和国内海洋站资料、海浪资料、海洋化学数据,海洋地质、海冰、海洋生物资料,海洋污染情况调查数据等(王红梅等,1999)。WDC-D 海洋学中心是继美国 WDC-A、俄罗斯 WDC-B 海洋学中心之后的第三个世界资料中心、海洋学中心,拥有其长期稳定的国内海洋基础资料来源(王红梅等,1999)。2001 年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分会国际海洋信息共享委员会和天津市科技协会国际海洋信息研究中心联合开发了 “中国近海及毗邻洋区国际海洋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和逐步推广应用,为海洋信息处理和错情分析、诊断技术的发展,中国近海资料处理标准的建立,以及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05 年,国家 “十一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大专项 “青岛市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一期建设完成,初步实现了数据管理、目录服务、数据服务、功能服务等共享服务功能,可基本满足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需求(李海涛,2007)。2009 年6 月12 日上午,由国家海洋局举办的第二届中国 “数字海洋”论坛在天津开幕,期间,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启动了 “iOcean 中国数字海洋公众版”信息服务系统,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采用集成创新技术研发的以海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众服务系统正式投入应用。iOcean 作为宣传海洋文化的窗口、传播海洋知识的阵地和提供信息服务的门户,是我国 “数字海洋”从起步建设迈向应用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志。“Ocean 中国数字海洋公众版”采用了目前国际先进的三维地球球体表达技术,通过其中包含的海洋调查与观测、数字海底、海洋预报、海上军事等子系统,实现了海底、水体、海面、海岛等多种海洋自然要素和海洋现象的直观表达,为公众展现了一个有生命力的虚拟海洋世界。同时,“iOcean 中国数字海洋公众版”是我国自 2006 年正式实施 908 专项 03 项目——— “中国近海 ‘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以来取得的第一个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应用成果,对于普及海洋知识、宣传海洋文化、提高公众海洋意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学术方面,2005 年作为国内首次针对海洋数据集成的专著 《海岸带及近海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研究》问世(杜云艳等,2005)。该书旨在围绕海岸带及近海多源数据的集成与共享,从底层数据实体的设计、建设,数据技术系统的研发,多源、多格式数据的集成与发布等多方面探讨数据集成的难点和欲解决的新思路及关键技术。近年涌现出一大批关于海洋数据(信息)共享集成的研究论文(石绥祥等,2001; 李安虎,2004;李彦,2004; 李红喜等,2004; 李红喜等,2004; 林宁等,2004; 陈继香,2004; 郭忠文等,2005; 李海涛,2007; 杨鹏,2007; 何亚文,2008; 李杰,2008; 冯文娟,2008; 刘文亮,2008; 杨峰,2008; 王显玲,2009),为海洋信息服的共享集成研究做了很好的前沿探索和铺垫。

新郑市薛店镇将继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推进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农业科技、海洋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努力打造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使薛店镇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4613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