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剑合璧——IT与OT的深度融合之趋

双剑合璧——IT与OT的深度融合之趋,第1张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正在让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带有IP地址的网络设备正在快速大面积覆盖智能化工厂。当生产过程和信息合二为一,呼唤新的运营模式,要求IT和OT进一步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个贯穿整个制造企业的技术架构。IT和OT的融合会帮助制造企业改善业务系统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整体的信息流动,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

OT 被认为是现代智能工厂的支柱。它控制着工厂的基础设施,并使工厂生产线正常运转。随着更多的机器和组件相互连接,OT 的重要性得到了增强。通过提供工厂车间的实时信息,物联网 (IoT)正在模糊办公室和车间工厂之间的界限。

对所有智能企业,IT 都是必不可少的。从客户关系管理,到管理信息系统到电子邮件,一切都是在IT 基础架构上运行的。自现代制造业开始以来,IT 和OT 就一直共存,但往往彼此独立。然而,随着工业物联网 (IIoT)的出现,将网络传感器和相关软件与复杂的物理机械结合在一起,IT 和OT 之间的鸿沟正在迅速消散。

IT 与OT 的融合

从OT领域生产厂商角度看,传统工业自动化公司纷纷延伸其产品的IT 能力,包括联合软件公司拓展的软件实力,如西门子收购PLM,布局数字化双胞胎;ABB 联手微软,部署“物联网+”新战略;施耐德并购英维思,推出“能效+”;也有一些自动化公司部署基础的IoT集成、Web 技术的融合方面的产品与技术,如贝加莱、罗克韦尔自动化等,期望通过搭建软硬件平台帮助其用户快速实现Digital Transformation。

IT领域也在不断向OT领域渗透,利用其自身掌握的先进技术以及广阔的市场阵地,紧盯OT领域的“互联、互通、互享”需求,推出带有明显OT特征的产品和技术。如对于现场总线、安全网关甚至人机等设备。

制造企业重构IT/OT部门,试图通过双方在同一个项目开发或者生产流程中彼此协作,让数据从设备层-控制层-信息层直至云端无缝对接,从而在输出中充分体现IT&OT融合的特性。

从IT 与OT 的实施中学习

技术的进步不断改进着IT 和OT 的实施,制造企业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包括:实施规模: 过去,同时连接数十亿台设备是一项重大技术挑战。但该问题在十年前得到了解决,IPv6 就能同时连接和 *** 作万亿台设备。

生产制造工厂还要将数以千计或数以万计规模的资产连接在一起。这是IT 实施者给管理OT者上的第一堂课。多年来,企业IT 的实现已经成熟,并测试了运行基础结构,其中包括数以千计具有不同功能、相互连接的设备,可在网络中7X24 小时连续地处理通信。可以连接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装置,并将此连接扩展到数以万计的资产。

安全性: 实施网络并让它们以尽可能高的安全性运行。毕竟, 考虑到黑客所获得的回报,给他们带来的安全威胁可能是最严重的。例如,当资金从任何一家银行的位于任何国家的任意一台ATM 机中取出,它都会在一个可预测的时间内分配资金。

系统以高度可预测的方式执行这些活动。成千上万的交易日复一日地以安全的方式不断发生。这就是工业物联网(IIoT)的功能;互联网正在连接配置不同网络安全措施的诸多不同设备。基础结构的稳定性: 企业IT 已经存在几十年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可以从质量和时间方面做出可预测的响应,并由个人或企业的日常经验来验证。这主要是基础设施的稳定性。这就是架构开始发挥作用的地方。

稳定性有其自身的挑战,如采用和更改技术、不断变化的标准、专有产品和标准、软件、法规遵从性和管理方面的挑战等等。当公司或用户需要采用或评估新的技术或标准时,可以学到最大的经验教训。硬件平台的体系结构、连接性基础结构、需要购买或构建的应用程序和软件,主要负责结构的稳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指导原则必须是可扩展的、模块化的、具有互 *** 作性和易于管理的体系结构。更重要的是,体系结构应允许构建或提供组件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能够轻松地将其集成到体系结构中,并根据优先级和复杂性定义路线图。解决方案架构与硬件和网络基础架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使这一进程更加顺畅。

融合的关键挑战

IT 与OT 有不同的背景,但它们融合的适用性源自IIoT。双方都面临着关键的挑战,包括系统的自持控制、机器和员工安全。好的解决方案应就位并具备以下功能:

识别和验证所有设备和机器: 系统内的所有设备,无论是在工厂内还是在现场,都应得到确认。只有经过批准的设备和系统才能相互通信。这将减少黑客攻击、将不受信任的设备插入网络以及减少对任何系统或机器的不受信控制等风险。

安全性: 加密IT 与OT 设备之间的所有通信,将确保中继数据的保密性。

数据完整性: 确保从这些系统生成的数据的完整性,是一个高度优先事项。虽然智能分析是采用IIoT 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如果数据不准确,这些都是毫无价值的。启用这些软件和固件的远程升级将有助于确保它们的完整性。

IT 与OT 融合的未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加入IIoT 网络,有很多机会向前发展。IT 与OT 的融合将为工厂自动化、资产管理和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提供开箱即用的集成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企业级的供应链和企业资源规划 (ERP)应用程序,并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如果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 IT 与OT 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消失,直到成为一个或相同的系统为止。

全屋智能的品牌

全屋智能的品牌,说起智能家居相信大家可能都不陌生,通过安装智能家居系统能够让我们室内的所有智能电器都连接在一起,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下面为大家分享全屋智能的品牌。

全屋智能的品牌1

中国智能家居前十名

1、米家MIJIA

小米在北京发布全新的生态链品牌,mijia,中文名为“米家”。新品牌日后会专门承载小米供应链产品,而之前的小米品牌用于专门承载小米自有产品。

米家APP不仅连接米家旗下的生态链公司,与所有小米及生态链的智能产品实现互联互通,同时也接入开放接入第三方的产品。

2、华为HiLink

华为HiLink是华为开发的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目的解决各智能终端之间互联互动问题,平台功能主要包含智能连接、智能联动两部分。

支持HUAWEIHiLink开放协议的终端,可以实现自动发现、一键连接无需繁琐的配置和输入密码。此外,通过智能网关、智能家居云APP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华为HiLink联盟的智能产品来自业界TOP厂家,目前有50余家核心合作伙伴,覆盖家庭娱乐、能耗、照明、自动化、安防等6大领域上百个品类千余种产品。

3、美的M-Smart

2014年,美的智慧正式对外发布M-Smart战略,实现全品类智能化覆盖。2015年完成智慧家居体系的搭建。2016年,美的正式发布M-Smart智慧生态计划,宣布实现智慧生活运营服务平台开放落地,提供智慧生活整体解决方案。

美的智慧核心产品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语音多媒体模块,家庭安防产品,智能硬件单品,物联网云服务,智能楼宇、智慧社区控制系统和美居APP。

美的美居App已上线210个智能场景,围绕“安全的家、健康的家、便捷的家、个性的家、美食的家”五大核心场景,关注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精细化运营场景。

美的公开宣布开发者平台“以全面开放生态共赢为目标,与入口型、产品型、服务型、技术型等外部伙伴进行创新合作,与华为、OPPO、百度、vivo、谷歌、苹果、比亚迪等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全开放、联盟式的全屋智能生态朋友圈。

共建生态、共享资源、开放系统,为用户提供全智能的价值服务和便捷体验”。

4、海尔智家(U-Home)

2006年8月,海尔发布U-home系统,可以实现家电与家电,家电与人,家电与社会环境的无障碍对话,“先人一步”入局智能家居行业。在智能家居相关专利方面在行业内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先后建立了强大的U-home研发团队和世界的实验室。拥有含近二十名博士在内的高素质智能家电专业设计团队,从事智能家电、数字变频、无线高清、音视频解码、网络通信等芯片以及UWB、蓝牙、RF、电力载波等技术的研发

并整合全球资源网络,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联合开发试验室,提出了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网络超市、故障反馈、智能安防、智能酒店等解决方案。

2020年9月11日发布全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从家电品牌转型成场景品牌。提供阳台、厨房、卫浴、全屋空气、全屋用水、视听等全场景生态解决方案。同时依托智家体验云平台,连接用户、企业、生态方,创造因需而变的个性化方案。

5、绿米智能(Aqara)

说实话,选择第十位的时候比较纠结,感觉很多品牌都可以,又感觉都差了那么一点。我看好它是因为它背后既有小米生态的加持,又保有一定的独立性,暂且放在第十位吧。

品牌创始人EugeneYou(游延筠)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专家,2009年创立绿拓专注楼宇控制系统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智能化改造为主。2014年加入小米生态链,更名为绿米联创,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并于2016年推出高端自有品牌Aqara。

绿米拥有自己的云平台,可以与米家(小米系,必须的)、苹果Homekit,GoogleAssistant、亚马逊的Alexa等多个平台互联互通。

产品覆盖了智能家居的方方面面,采用的是Zigbee/WiFi无线技术,并实现局域网本地化为系统稳定性保驾护航,实现集散控制。

销售渠道线上京东天猫等平台都有售,线下有智能体验馆(以Aqara自有品牌),截至目前,Aqara已拥有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的超600家服务商,500多家智能家居体验馆

为上万个用户提供了从上门勘测、方案设计、安装调试到售后维护的`专业一站式全屋智能定制服务。

6、UIOT超极智慧家

UIOT超级智慧家,是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全屋智能家居系统品牌。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专注于全屋智能家居系统的企业,先后获得红星美凯龙、保利、中金等风险投资。

这是我比较看好它的地方,美凯龙是中国家居卖场龙头企业,保利是央企龙头地产公司,这些都利于智能家居产品及系统的推广。

另外,我原本是想把松下智能放到排行版的,但查阅资料才发现,松下是跟超级智慧家合作开发的,也就是利用了松下的品牌和超级智慧家的技术达到双赢,原来超级智慧家才是松下幕后的王者。

除了松下,还跟飞利、京东、美国SU集团(全球顶级影音集团)等合作。

7、百度智能家居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了全球,百度在AI领域走在全球最前端,为了探索人工智能商业落地应用,请来了在全球科技界享有盛誉的杰出管理人才陆奇博士加盟,承担百度面向AI转型重任

自陆奇接棒带领百度朝AI转型重担后,其智能家居成为百度人工智能积极探索核心领域之一。

8、欧瑞博ORVIBO

我第一次知道欧瑞博来源于广告,头条、百度等不断出现,于是就查查它的资料,发现其确实有很大的潜力。2011年,欧瑞博成立,创始团队发明智能中英文电脑主板诊断卡

2013年,推出基于zigbee组网技术的无线智能家居系统以及智能开关等产品。专注于智慧地产、智慧酒店、智慧办公等不同行业的定制化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9、涂鸦智能

涂鸦智能采用“PaaS+SaaS”的打法形成了研发、运营、管理的闭环,PaaS层扩充物联网硬件SKU聚集开发者,垂直行业SaaS,提供完整的IoT体验,提升用户留存的同时拉高了利润。涂鸦智能便是基于这样的活跃生态获取收益。

10、LifeSmart云起

LifeSmart云起是国内较早进行自主研发的无线智能家居品牌,与其他使用市面上主流通讯协议:Zigbee、Wi-Fi、蓝牙的品牌不同的是,云起一直在使用自主研发的CoSS通讯协议,因此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表现出众。

全屋智能的品牌2

一、爱岗智家

王力联合德国AIGANG公司、英特尔、北京大学,倾力打造的全 新智能家居生活品牌——爱岗智能家居系统。爱岗智家以“让每个家庭享受安全的智能家居生活”为使命,做真正懂得用户的智能家居系统,让所有用户都能体验到“随心所欲,不劳而获”的未来智能生活。

二、西门子智能家居

西门子智能家居德国知名品牌,西门子智能家居与控制系统Syncoliving可处理很多住所任务(HVAC、照明和卷帘装置),降低能耗并提高舒适水平。

三、聪明屋

聪明屋智能家居国内知名品牌,隶属于深圳市聪明屋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家居及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小区配套产品的制造商和系统方案提供商。

四、施耐德智能家居

施耐德智能布线系统不仅仅能解决家居网络问题,它也是一个能够有效令开发项目增值手段,同时又是区分你和其他传统布线项目的有效解决方案。

五、紫金物联

物联智能家居是一款远程控制电器,监控环境质量,实时安全保护的应用软件。回家前,让电饭锅煮饭、热水器烧水、空调调至适宜温度;回家后,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洗上舒适的热水澡、享受舒适的家居环境。

六、ABB

ABB智能家后瑞士品牌,隶属于ABB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ABB由两个历史100多年的国际性企业-瑞典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布朗勃法瑞公司(BBC Brown Boveri)合并而成。

七、罗格朗智能家居

罗格朗智能家居法国知名品牌,罗格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由法国罗格朗集团研发生产。罗格朗智能控制产品在欧洲已有十多年的应用历史。本系统建立在数据总线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控制技术基础上,是针对家居智能控制的完整系统。

八、海尔智能家居

海尔智能家居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智能品牌了,隶属于海尔集团,该品牌主要以无线为主,该品牌具有通过远程的电脑电话、手机,便可以对家中的热水器、空调等电器进行 *** 作。

如进行空调、热水器的远程开关,温度等的调节。可以实现对家电的集中统一控制与管理,可以实现故障信息自动论断、反馈。

九、霍尼韦尔智能家居

霍尼韦尔智能家居系统是一个基于以太网平台的,集安全、舒适、便利于一体的住宅智能化系统。

它将所有的家电、灯光、安保、温度调节、娱乐等各种环境控制设备通过家庭网关连成一体,真正实现家庭信息和控制的网络化,为您创造一个全新的智能空间,使您的生活轻松又便捷,充分享受科技带来的无穷乐趣。

十、快思聪智能家居

快思聪美国知名品牌,总部设立于美国新泽西,美国快思聪一直是世界领先的控制及自动化系统的生产厂家。

快思聪将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会议室、培训中心、客户服务部、中央指令控制室、楼宇建筑及家庭影院设备连接起来,其创新的技术为人类重新塑造了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全屋智能的品牌3

一、海尔U-home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海尔集团,企业注册资金1、8亿,是全球智能家电家居产品的研发制造基地。公司建立了强大的U-home研发团队和 世界一流的实验室。

公司拥有含近二十名博士在内的高素质智能家电家居专业设计团队,从事智能家电、数字变频、无线高清、音视频解码、网络通信等芯片以及 UWB、蓝牙、RF、电力载波等技术的研发,并整合全球资源网络

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联合开发试验室,提出了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智能酒店、智能安 防、智能娱乐、社区中网服务、家电故障自反馈等解决方案。

二、施耐德

施耐德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采用国际通用的KNX标准,该标准现已转换为国际标准ISO/IEC14543-3,并于2007年正式转换为中国标准GB /Z20965-2007

施耐德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属于全分散的现场总线的范畴,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和系统元件三大部分组成。施耐德智能家居控制系 统主要用于灯光控制、遮阳控制和风机盘管控制及暖气控制

控制方式多样、灵活,例如现场智能面板控制、人体感应控制、光线感应控制、现场面板控制、中央电 脑控制、气象感应控制等,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住宅项目,其中方便舒适的智能家居控制是该系统在现代化智能住宅中的一个应用亮点。

三、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安防(Honeywell Security)隶属于霍尼韦尔国际公司自动化控制集团(ACS),是世界最大及最富经验的电子保安系列产品和系统制造商之一,其产品及解决方案正保护 着全球数百万的家庭、工厂、企业单位、商业机构、公用事业及机关等的安全。

霍尼韦尔安防提供品质卓越的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控制、智能家居产品及 功能完善的系统集成,确保全球工业的未来并令人们的商业环境、生活环境更加安全、舒适、高效。

四、快思聪

美国快思聪(Crestron)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先进控制技术和集成方案制造商。在综合触摸屏技术及远程控制应用领域在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全 球。

今天,快思聪公司引导着中央控制行业的发展步伐。快思聪创新的产品和应用软件重新界定了控制行业,创造了新的市场,这就是快思聪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系 统。

五、安居宝

安居宝智能家居是由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家庭无线射频技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现代控制技术,将与家居生 活相关的灯光、电器、窗帘等设备有机结合起来

并对其进行单独或者集中控制和管理而研发的,从而创造出高效、舒适、安全、环保的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 现代化、智能化的生活空间。

六、索博

索博一直致力于服务的售后化向服务的过程化、全员化和质量可控化的全面提升,竭力推动“零缺陷、零烦恼”工程。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大多在智能电子产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产品技术的开发经验

尤其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设计与制造、互联网、X10、PLCBUS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卓有建树。

这个十年前组成的精英团队,愿带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参与到中国的新经济建设中,为新一代的智能家居技术贡献力量。

七、KOTI智能家居

KOTI品牌(中文名:柯帝)诞生于2009年,是广东聚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原广州市聚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适应公司战略发展及智能家居产品在行业应用推广需要,主力打造的智能家居品牌。KOTI品牌连续五年被评为十大智能家居品牌之一。

聚光电子(原聚晖电子)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金10、0308亿,是一家专注于研究智慧生活领域产品服务,以智慧生活产品的研发及运营服务为主业的大型高科技公司。

聚光电子(原聚晖电子)智慧化产品包括:自创品牌“KOTI”智能家居系统、专业家庭影院系统、智慧社区系统、数字楼宇对讲系统、社区服务运营平台、智能停车场系统等,为客户提供智慧生活全方位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

八、罗格朗

法国罗格朗集团成立于1860年,总部设在利摩日,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建筑电气电工及信息网络产品和系统的全球专业制造商,作为全球电气与智能建筑专家,罗格朗在全球70多个设有办事处或分支机构,全球拥有35000名员工,产品销往全世界180个。

九、波创

深圳市波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是最早推出数字化智能家居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作为全球专业的家居智能化、社区智能化的产品制造商和方案供应商,波创科技为全球用户提供别墅、住宅、社区、地产科技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

十、瑞讯

瑞讯科技(亚洲)有限公司,总部设于香港,主要致力于通讯与智能控制领域的产品研究与开发。为推动中国三网融合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

瑞讯科技成功研发DHS(智能家居)系列产品、FTTH(光纤到户)系列产品、Acincom(综合布线)系列产 品,并获得20项相关专利技术,,及数十个行业奖项。

地址都是正确的,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物联网传感器、控制器、移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几大领域都奠定了行业领先地位。凭借在物体感知、控制等领域的综合优势,公司已经成为物联网时代的领跑者。
目前,我们的智能家居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多个重点项目,成为世界各地多个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 我们以让人们感知真实的世界为愿景,运用各类传感器,帮助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们更加直接、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消除各种信息偏差。为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及各种地质灾害,我们通过领先的低碳无线物联网解决方案,帮助客户用绿色环保的方式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维护人类的长远发展和安全。
2015年3月10日公司以“推动者”身份加入物联网最重要的国际联盟之一ZigBee联盟,成为该联盟继飞利浦、罗格朗、施耐德等公司后的全球第12位董事会成员,参与全球物联网以及智能家居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物联网介绍编辑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物联网可以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的“智能化物件”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和/或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控制技术的发展编辑
在“应用引领产业发展”的感召下,物联网应用已经扩展到多个行业领域,包括安防、控制、电力、交通、环境监测等等。而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是与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现在又与物联网技术产生了关联。正是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才推动了控制器的快速发展。目前国际上知名的控制器品牌有美国AB,ABB,松下,西门子,施耐德等,国产品牌主要有朗德华,腾控,信捷等。
物联网控制器编辑
朗德华CRD系列的控制器及扩展模块均采用开放的通讯协议技术,所有支持标准通用协议的第三方设备均能进入现有网络,所以备品备件易于取得并有适当的替代品,在国内具有良好的支持。公司最新技术核心——Niagara体系架构,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体系架构,其支持BACnet、LonWorks、Modbus等标准协议及Java、Web等开放的IT技术,提供JAVA、API对私有协议的开发集成提供了可能,对业内大多数数据库系统也提供支持。
朗德华完全开放的CRD控制系统与Niagara体系架构相结合,形成了最新一代的物联网控制器。该物联网控制器具有:1、可靠性--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即将任务分配给系统中每个现场处理器,免除因系统内某个设备的损坏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联接于同一网络的多台CRD控制器能进行点对点的通信,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或同一任务的不同程序段,不需通过上一级处理器。2、开放性--系统采用BACNET、LON等扩展技术,从DDC配置分析表可以看出DDC在系统上已具有冗余考虑,并在设备方面也做了部分冗余设计。系统可在日后任何地方加插现场控制器及 *** 作员终端而不会影响本系统正常 *** 作。3、先进性--能集成各种设备,支持多种标准或非标准协议,提供API接口,能根据其它设备的协议开发相应驱动;基于Internet及分布的网络管理,通过Internet实现实时监控;与企业系统共享监控信息;提供一个应用服务器;支持多个开放标准及传统的系统;基于JAVA平台,使用JAVA虚拟机,与硬件平台无关;使用预建的部件,其它部件可即插即用;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基于网络的安全性。
朗德华物联网控制器在技术方面严格按照国际和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执行,符合①IEEE Std 739-1995,《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Energy Management i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Facilities》、②《IPMVP国际节能效果测量和认证规程》、③《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④《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等等。所以该物联网控制器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并且其强大的管理功能,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系统中的现场处理器足够应付日后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的投资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及保护。通过系统提供的数据开放功能及强大的数据报表功能,用户可以轻而易举地详细分析系统能源使用情况,方便用户进行能源分析,进行有效的能源管理。

施耐德PLC主要有以下系列:NEZA PLC(TSX08系列)、Quantum PLC(140系列)、Micro PLC(TSX37系列)、Premium PLC(TSX 57系列)。

施耐德的工业机械自动化控制器PLC系列以及各系列编程平台如下:

已经淘汰的产品线:

1、NEZA PLC(TSX08系列)

NEZA系列是一个丰富功能的小型PLC,性能价格比高,体积小,通用性强。新一代的手持式编程器中文掌上电脑PL707WinCE,支持中文界面,无论是编程,监控,调试还是现场 *** 作,都十分方便。

2、 Premium PLC(TSX 57系列)

中型机架,CPU功能强,速度快,内存大。丰富的联网通讯功能,紧凑灵活的开关量和多种模拟量模块:特种模块、高速计数模块轴控制模块、步进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及称重模块,编程环境与Micro PLC 相同。

3、Quantum PLC(140系列)

组态方便,维护简单,结构和模块的灵活选择。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的上万的装机量,已被无数种应用证明满足各种应用需求。性能出色的处理器,先进的IEC方式编程,支持各种网络。

4、Micro PLC(TSX37系列)

紧凑型机架,体积小,功能强,配置灵活,价格低,适合中国市场特点强大的CPU功能,速度快,内存大,集成LED显示窗,并可多任务运行。

紧凑的I/O模块结构,开关量I/O容量大(可达248点)。模拟量I/O点数多(可达41点),功能强(有40KHz的高速计数模块和集成的10KHz硬件计数和500Hz软件计数等)。

最新的产品线:

1、Twido,小型PLC,可完成一般的自动化任务,比西门子S7-200性能稍弱,编程平台是TwidoSoft或TwidoSuite;

2、M218,小型PLC,可完成一般的自动化任务,比西门子S7-200性能稍弱,编程平台是SoMachine;

3、M238,面向OEM自动化的小型专用PLC,可完成较复杂的OEM自动化任务,跟西门子S7-200性能接近,编程平台是SoMachine;

4、M258,中型PLC,跟西门子S7-300性能接近,但结构有所差异,更接近于倍加莱、倍福、万可的产品,编程平台是SoMachine;

5、M340,中型PLC,跟西门子S7-300性能接近,编程平台是Unitry;

6、Premium,中型PLC,跟西门子S7-300性能接近,新的编程平台是Unitry,原来是PL7 Pro;

7、Quantumn,大型PLC,跟西门子S7-400性能接近,新的编程平台是Unitry,原来是Concept;

扩展资料:

PLC控制系统,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 *** 作的电子装置。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 *** 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

目前,PLC控制器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

参考资料来源:施耐德中国网站—PLC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5142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