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IPS:智能终端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及知产风险管理策略

CAIIPS:智能终端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及知产风险管理策略,第1张

由YIP Events主办,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协会、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德中人工智能协会及中日人工智能协会支持的中国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峰2020以“知识产权赋能AI产业创新” 为主题于12月10-11日在上海宏安瑞士酒店召开。吸引了270余位人工智能IP人参加,为海内外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机构及从业人员提供了高价值的信息交流平台。


峰会由半天的会前研讨会与两天的专题分享组成。会议主要围绕现有制度体系下如何最大化保护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企业商业秘密、著作权、数据保护与合规、专利的保护策略与挑战、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与专利池建设、出口管制政策与应对、开源软件、专利运营成果转化等前沿问题,同时就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制度带来的冲击、人工智能产业各参与主体的法律诉求、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政策的发展进行深入讨论。

12月11日上午11时许大会进行了当天的第二个小组讨论,本次讨论由由 万慧达知识产权合伙人李江先生担任主持人,由美的集团IoT事业部的知识产权负责人樊思远先生、小米公司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专家刘超先生、紫藤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的张娜总监和商汤 科技 知识产权高级经理刘婵女士 为与谈人,本次讨论围绕 “智能终端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及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策略” 话题展开。

“知产前沿”新媒体将此次小组讨论的要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供参考学习。



李江先生率先就该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未来万物皆终端。企业的传统业务随着产品迭代更替,逐渐智能化、物联网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然面临终端海外布局和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策略问题,这本质上是攻与防的配合。


一、AI时代的企业转型——美的经验

樊思远先生为大家分享的是家喻户晓的美的公司如何在AI席卷的时代成功转型。

(一)全新挑战

美的集团的IoT(Internet of Things)事业部的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美的智慧家居研究院,作用定位为智能家居的共性研究,对美的的智能转型来说至关重要。

曾经的美的是传统的制造类企业,专利风险对策较为简单。企业内部风险防控重点在于自主研发的价值高、难以被取代的核心技术,包括专利风险调查、专利规避以及与其他公司的专利交叉授权,或是布局自己的专利武器库与其他竞争对手实现军事竞争格局。而非关键性技术会从供应商采购,以协议的方式约定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担保,供应商再由上游供应商提供技术担保,以分担风险。总体而言,

智能化的发展使得大数据、无线连接技术等跨界技术不断引入到家居领域,形成新型的智能家居行业。在通信领域涉及到许多标准必要专利;蜂窝网络技术或是WIFI技术的专利权人转向对终端直接授权专利,风险转嫁到了终端设备厂商,而无线通信模组、无线通信芯片等制造商逐渐免除了被收取专利费的风险。供应商逐渐不再为企业提供担保,全新的 游戏 规则向传统制造业的规则发起了挑战。

(二)冲突应对的思考路径

要化解智能行业规则和传统制造业规则的冲突,需要在更加细化的问题中理清思路:

第一,专利付费的“黑匣子”。

标准必要专利推动行业发展、为知识付费已成为共识。然而,专利是由各研发厂商自行申报的,我们无从得知其专利的底层技术如何、标准必要专利是否客观存在,以及专利权利是否完整、无瑕疵。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了家居企业为专利付费的担忧,家居企业明显缺乏技术专业的谈判筹码。

第二,专利付费的成本与效益。

家电智能化在家电溢价中究竟发挥了多少效用?根据目前的观察,无线通信和AI等技术能够为智能化家电产品带来约5%以内的溢价。从成本角度,为专利支付合理对价才为企业所接受。在蜂窝网络技术确定的模式中,对价是根据厂商提供的出厂价格确定费率或统一的费率进行定价,归根结底是以产品的整体售价推算。若企业为多项技术支付专利费,支付成本很可能超过产品本身售价、明显超过了智慧家居的溢价率。另外,企业为专利付费的结果究竟是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还是削减自身的成本优势?

基于专利付费成本、溢价与用户需求关系的错综复杂,上述计费模式如何套用、调整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是重要的议题。

从行业发展的现实角度出发,智慧家居新兴产业还是需要以家居制造业掌握主要话语权,而不应当受通信行业的规则主导。

李先生对传统家电企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传统家电企业迎来AI时代,最核心的是定价问题和沟通问题。定价问题,更多涉及的是经济学和科学技术;沟通问题,需要的是时间。


二、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控——小米经验

刘超先生目前主要从事IP in house的工作,从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者角度分享我们如何做好风险管控。

(一)小米模式概述

(二)风险最小化

虽然生态链产品模式有IP风险,但是在进行专利投资时,可以先行分析各个投资对象的专利,便能够在领域内优中选优。在每个项目中企业的IP风险防控都需要抓早、抓全,专利工程师必须在立项阶段就通过专利分析,把涉及到专利技术的项目内容检索出来,得出IP上的建议并传达至产品团队或公司管理层。存在风险时,企业需要整合出风险评估报告以形成竞争对手和投资专利的数据画像,并事先规划风险应对的手段。

风险评估过程中,不可单纯分析专利,还需要根据竞争企业的商业方式分析他们的诉讼进攻模式和容忍度,估算诉讼发起的可能性,了解其发起的是单纯专利诉讼诉讼或是结合其他知识产权的复合型诉讼。规避企业诉讼模式也是减少风险的方法之一。

(三)专利对企业赋能的影响

规避IP风险的最好方式就是在技术上占据领域内的绝对优势。例如,AI与5G都是技术趋势,小米正在做关于5G技术融合到AI的产品上的发展趋向报告,在最前沿的领域中提前进行专利布局。

专利赋能企业必须注重专利研发的专业性。几年前,小米进行了一项制造电饭煲的“新国货”计划。起初,小米以日本电饭煲特有的发热技术为始发点进行了专利检索,将该技术领域内最资深的、手握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日本电饭煲发明者请来,将电饭煲技术与小米自己的IoT技术相融合,最终产出了带有小米IoT技术的智能电饭煲。传统家电必然会进入技术先进化、智能化,我们需要注重传统技术与自己的技术融合,处于行业先占地位,方可规避风险。

(四)风险评估制度

企业规模大,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随之增加,所以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制度,甚至是让每个产品都经过信息化评估,避免风险因素的遗漏。产品都是不断迭代的,所以多产品的风险评估也需要不断更新升级。可以将先前分析产品或者领域的结构保存下来,基于原始结构进行再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三、海外知产风险防控

刘婵女士聚焦于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分享自己的经验与看法。

(二)竞争对手监控

企业大部分的知识产权风险来自于竞争对手。通过对企业所处的技术领域的海内外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定向专利监控和风险防范,不仅能够直接降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同时能够间接获取到竞争对手在海外的产品特点、专利布局情况等。这为企业海外的市场竞争提供非常有效的支持。

(三)企业知产人才队伍培养

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的实施,归根结底有赖于企业内外部专业人员的执行。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对建立一支有经验、有效率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人才队伍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此外,还需要构建外部专业服务体系,特别是知识产权专业的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对企业风险防范项目的实施起到专业支持。


四、终端企业知产风险管理与海外专利布局——紫藤经验

我们需要思考,适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论,才能使得日常的专利布局、风险排查、诉讼应对工作显得更加顺畅合理?

(一)风险识别

第二步, 如果企业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如何应对产品流通至海外时收到的律师警告函?如果积极应对,是否会招致更多警告?

(二)风险分类与应对

(三)外部辅助

初创型企业或微小型企业,人员较少、资源有限,但需求量、工作量不小,那么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通过专业机构为企业进行海外布局,利用外部资源将有限的资源投到刀刃上。而大型企业,内部分工布局体系较健全,在企业创新产品上市前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即介入产品规划和专利布局方向,这是深度合作。紫藤的愿景正是成为全球创新企业的IP服务商。


五、企业并购中的知产战略

刘经理基于小米生态链投资策略分享了企业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战略经验。小米的生态链投资并购过程中提倡各企业的独立性,在扩充生态链规模的同时要保持企业的自由发展。如果生态链公司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部,有自己强大的知识产权储备和管理功能,可以自己主持事务;规模小的企业在知产管理稍有欠缺,小米可以给予其一定指导和培训。

小米于2017年与诺基亚达成交叉许可,购买了其一部分专利。出于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企业正常商业运营的考虑,要在专利付费过程中平衡的企业成本与企业的商业运作,合理的专利费能够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也许我们还可以赋予专利许可更加丰富的内涵,由单向的许可转向互利共赢,充实合作双方的 科技 实力。

关于美的收购库卡,樊经理解释道,双方的收购协议规定要保证库卡的知识产权独立性,所以未做知识产权的整合。


六、国际诉讼初探

海外诉讼成本主要以律师费用和案件和解成本组成。以美国案件为例,据统计,从应诉到开庭之前和解,仅律师费即可达到约150万美元,和解费用需要另外计算,这导致了企业在海外布局面临的诉讼风险巨大。现在,为了帮助企业应对高风险的国际诉讼,出现了海外诉讼风险保险,适合于小型企业作风险应对参考。

紫藤运营公司有一个部门是许可诉讼争议部门,每年约管理50多起诉讼案件,帮助面临诉讼的中国企业实现与美国律师的对接,或者通过内部律师和美国律师外部合作的模式。这种内外联动模式可以分担企业的四方面担忧:一是检索,美国律师按小时计算无效检索和分析的费用;二是证据收集,国内企业的证据收集都是在国内进行,如果美国律师到国内取证,所有的差旅费需要企业承担;三是企业内部人员培训,到discover阶段培训企业内部人员做充足的准备;四是许可谈判支持,以专业机构的实际经验带领企业规避谈判风险。


京蓝科技股票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59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京蓝科技(000711)公司简介: 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管理总部位于北京。 2017年,京蓝科技确立“生态环境+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的战略定位,战略架构基本搭建完成,拥有生态节水运营服务、园林环境科技服务、清洁能源科技服务、水利工程科技服务、物联网生态云、生态产业投资、企业创新孵化器七大战略板块,致力于成为智慧生态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运营服务商。 2014年杨树资本集团旗下的“京蓝控股有限公司”入主京蓝科技,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自此,公司在响应国家政策,结合自身优势进行转型升级,将战略聚焦点锁定绿色智慧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与投资运营。在经营发展中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资本运作、产业重组、企业并购等方式剥离不良资产,置入优质资产,使得京蓝科技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同行业中位居前列,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京蓝科技及其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黑龙江化工研究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长期致力于智慧生态等领域的应用科研工作,拥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所组成的“院士专家工作站”。
主营业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销售、绿色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和投资运营等业务;节水灌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节水灌溉施工业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养护及苗木种植与销售业务。
经营范围: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服务;节水管理与技术咨询服务;农业技术开发及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及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以自有资金对农业、科技行业、能源行业进行投资;开发、销售:网络设备、计算机软硬件、通讯产品、电子产品、数码产品。

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物流行业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国内物流企业不断崛起、物流科技水平提升、整体物流发展格局不断优化。相关介绍具体如下:

1、国内物流企业不断崛起: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物流跨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随后与国内企业建立合资公司。2006年起,外资企业在中国可自行设立分销网络,独立经营物流业务。

凭借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外资物流企业以并购等方式从原先主要以合资为主逐步走向独资,从单一业务走向综合物流业务,国内物流市场呈现国际化竞争态势。由于国内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实力差距悬殊,二者发展又有两极分化趋势,国外物流企业主要控制高端物流市场,国内物流企业主要控制低端物流市场。

随着中国物流行业不断完善,技术、管理、政策等的不断优化,这种俩两极分化的态势逐步被逆转,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涉及高端物流市场,并且企业服务质量越来越高,与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稳步提高。

2、物流科技水平提升:与以往科技含量较低的行业状况相比,目前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增强,物流集成化和自动化水平有较大提升。不仅物流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与物流业也进一步加快融合。

大多数物流企业使用手持终端、车辆卫星定位技术、电子条码、无线靶q等,加快应用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未来,5G技术的逐渐普及,同样为无人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物流技术在整个物流过程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覆盖运输、仓储、配送等全面作业流程。运输环节中包括车贷匹配平台、新能源车、无人驾驶技术等;仓储环节主要是配备自动货架、AGV机器人的无人仓;配送环节包括送货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快递柜等。

但受限于技术发展水平,各项科技应用的使用范围有所差异。现阶段,车货匹配、新能源车、无人仓、无人机、智能快递柜等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已进入商用化领域。而在无人车、无人机、自动分拣等技术的引领下,作为物流终端的快递业务早已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3、整体物流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我国的产业导向是跨区域的协同、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链构建和基于产业链构建的产业集体化发展。在物流业重要性日益显现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物流领域。加之40年的国家物流发展,国内物流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争、多层次服务共生的格局。

从所有制看,国有、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从需求看,既有民生需求,也有来自农工商等产业需求;从提供主体看,既有传统企业,也有专业化企业和新兴企业。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日趋呈现多样性,多种经营模式加快发展,有第三方、第四方、供应链、众筹等等。

服务空间分布上有同城、区域、全国、跨境等多种类型。服务时限上有“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等多种类型。电商物流、快递快运、物流地产、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物联网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关注点。

2006年6月,华为收购港湾网络。
2011年11月,华为收购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收购了CIP Technologies,这家公司是英国集成光子研究中心。
2013年华为收购了Caliopa,这家公司主要致力于数据通信和电信市场的硅光子技术的光模块的比利时硅光技术开发商。
2013年8月收购Caliopa NV,Caliopa总部设在根特(比利时),主要从事硅光子技术开发。
2013年12月收购Fastwire PTYLimited,Fastwire位于澳大利亚悉尼,主要从事运营支撑系统研发。
2014年7月,华为投资了XMOS公司。XMOS主要设计用于物联网领域的高性能芯片。这次投资应该是为了获取物联网相关的技术。
2015年华为收购比利时无线网络设备厂商Option,Option是欧洲唯一的一家做无线上网卡。
2015年7月,华为收购了一家位于爱尔兰的专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的团队Amartus。
2017年初,华为再次收购两家以色列厂商:HexaTier和Toga Networks。HexaTier是一家数据库安全公司。Toga Networks是一家基于软件的系统设计和芯片设计的公司。

周鸿祎说他一个快50岁的人,现在再去跟自己的员工谈创业精神已经没有用了,但是正在踢下半场的周鸿祎发现他必须再一次进入创业状态,360的二号人物齐向东走了。

其实,360的创始人是齐向东,2006年齐向东邀请周鸿祎加入奇虎 科技 ,并让出董事长与CEO职务给周鸿祎,自己成了他的搭档。如今这个与周鸿祎一起扛过q的最佳搭档想自己带着一家公司上市。周鸿祎把这样的“分手”称为“成全”。

2018年4月13日,360宣布转让所持奇安信的全部股权,占总股权的226%,交易金额为3731亿元,获得298亿的投资收益。本次交易完成后,360与奇安信之间将不再存在股权关系,360将收回“360”品牌授权,终止与奇安信在技术、数据、源代码等方面的合作。奇安信注册成立于2014年,主要为政府和大型央企等企业提供企业安全产品,即360企业安全业务。

周鸿祎说:“这次老齐上市来找我,需要我们签字和配合。我们也和老齐谈了资本的各种可能性,也有说法,要不老齐,你把公司卖给我们算了,老齐说也不缺钱,我就是要把这个公司带上市。我跟老齐这个事都是按照白纸黑字,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和流程进行的,这是一个公平的交易,没有谁占谁的便宜,所以也谈不上分家。”

其实早在360于2018年2月回归A股开始,齐向东就已经从核心管理层退出,专门去负责企业安全集团业务。有传言称两家公司发展成今日的局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5月周鸿祎、奇信通达与齐向东、奇安信签订框架协议,约定——周鸿祎及其控制企业将主要从事针对消费类个人用户提供安全软硬件与服务业务;齐向东及其控制企业将主要从事针对企业类客户提供安全软硬件与安全服务的业务;针对政府、军队、事业单位相关的非销售性安全业务,双方将以“360”品牌名义共同合作。

关于这样的约定,360告诉投中网:“根本没有类似协议。另外,不是共同使用360品牌,而是“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360集团授权奇安信使用公司品牌,并给予其产品、技术与数据赋能。”

在宣布出售奇安信后的第三天,360公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在报告中提到360作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安全公司,面对政企市场新增的需求,360无法仅仅满足于保护个人用户的安全。公司将积极扩展安全业务范围,在保护个人用户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布局政府及企业安全业务,在现有网络空间安全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城市安全、社区安全等物理空间安全应用场景,逐步加强对于物联网、产业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等的防护工作。未来,政企安全领域将成为三六零的重要战略方向和新业务增长点,公司将全面拓展政企安全市场。

这意味着,360与奇安信成为两家公司后,将迎来直面竞争。这样的竞争并不成立,至少360方面是这么看待的,他们讲:“360进军政企安全市场不是卖软件、卖盒子,而是为了把政企市场打造成一个安全生态,未来3-5年内,360希望通过自建、投资、并购等方式,像培养奇安信一样,孵化出更多的安全生态企业,并为生态企业提供数据、技术、产品的赋能,真正把政企市场的安全生态做起来,提升政企市场在大安全时代的整体防御能力。”

在谈到齐向东和奇安信时,周鸿祎从来没认可过兄弟和分家的说法:“按照商业约定和条款来 *** 作,我认为就很好。就怕亲兄弟在算账时,算不过来,这是很落后的。”

360的中场故事不是兄弟阋墙,也非文创阵地的撤离,而是大安全的再创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360提到:“网络安全是一个整体,无论是2C、2B、2G,网络安全都是不可分割的。政企市场是360大安全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文/刘洋 来源/投中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5834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