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泰是成吉思汗后代吗

吴克泰是成吉思汗后代吗,第1张

吴克泰
革命家、政治家
吴克泰,原名詹世平,1925年2月15日生于台湾省宜兰县。1946年加入中国,曾任中共台北市工委委员、台北学委会书记。
基本信息
别名
詹世平
出生日期
1925年2月15日
去世日期
2004年3月1日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别

展开
人物生平
1947年参加了台湾人民反抗国民党暴政的“二·二八”起义。1949年5月4日,率台湾省五四青年代表团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代表大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组组长、亚洲部副主任、国内部副主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联络部主任、信息中心副主任。1983年后,长期担任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重要领导职务,历任台盟总部常务理事、组织部长,台盟第四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他一生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坚决反对“台湾独立”,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促进海峡两岸的往来与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4年3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1]
台湾光复后的左翼势力
1945年,台湾人民抱着欣悦的心情重回祖国的怀抱,日据时代被迫害的政治犯,更是磨拳擦掌,准备为建设新台湾而奋斗。在大陆组织台湾义勇军的著名台湾人士李友邦返台,担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委兼台湾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李友邦素有抗日声誉,从者颇众,“老台共”分子此时也纷纷加入三青团组织。这里必须说明一项重要的历史背景。相对地,在“老台共”如谢雪红、苏新、简吉、王万得、潘钦信等人重新公开活动的同时,中共中央也派出台湾干部蔡孝乾、张志忠等人由大陆来台,建立了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进行地下革命活动。所以,谢雪红等“老台共”与蔡孝乾等中共台省干部实为两套人马,并无组织上的从属关系,甚至行动上也不必然协同一致。大体上,“老台共”对中国局势,包括国共两党分合的复杂问题比较隔膜,但他们长年生活在台湾,对台湾的动态能精准掌握;相对地,中共台省干部虽比较了解大陆局势,但因离乡多年,对台湾社会问题仍处于摸索的状态中。
至于本文的主人翁吴克泰先生,其时还是一位二十二岁的青年,正在台北读书和工作,同时具有中共地下党员的身份。吴克泰,本名詹世平,1925年,生于宜兰三星农村,幼年家境贫困,因目睹日本殖民当局欺压台湾人,激发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后来凭着刻苦勤学,詹世平考上台北高校。此时正值二战末期,日本强征学生兵上战场,台湾高等学校校园中弥漫着反战情绪,左翼思想深入人心。詹世平深受影响,于是决定借助参加日本“志愿兵”的名义去大陆参加抗战的行列。1944年9月,詹世平搭船前往上海,初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时,他激动得无法言语。随后,他以台北高校毕业生的身份担任日军法庭的翻译,同时寻找抗战的机会。然而,未几日军却投降了,对于这七个月的日军翻译工作,詹世平始终耿耿于怀。抗战胜利初期,许多旅居大陆的台湾人纷纷到上海找机会,旅沪台湾同乡会成为台湾人活动的大本营,同时随着国共两党磨擦日剧,台湾人内部的左右两派也跟着剑拔弩张。詹世平跟当时一般知识精英一样,目睹了国民党无可救药的腐败,对中共的社会主义革命心生向往。而其所处的繁华上海,寒冬的街头时见一车车的流浪汉被运走,对照着霓虹灯闪烁生意兴隆的大酒家,此一荒谬的末世景观又坚定了詹世平的革命思想。他阅读了大量的革命书籍,思想已全然成熟,唯一欠缺的只剩下具体的行动力。
1946年3月,詹世平终于联系上中共地下党组织,经由中共上海学委会委员钱李仁介绍正式成为中共党员。其组织程序为,钱李仁将詹世平的入党申请,呈交上海学委会副书记吴学谦,再上呈上海市工委书记张承宗,最后交由在上海的台湾省工委批准。当时中共华东局曾下达通知,要各地地下党组织积极发展台湾青年入党,并尽量将他们派回原籍以加强对台湾工作。
由大陆返台的中共地下党员
1946年3月中,詹世平终于回到台北的家,带回了一个重要的身份——中共地下党员,同时肩负发展党组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这个秘密任务带给他沉重的压力,也赋予他无比的荣誉感。他进入台湾大学医学部继续未竟的学业,同时进行地下活动。4月中旬,中共台省工委干部张先生主动与詹世平联系,他说自己叫张志忠,从大陆回台湾已有一段时间,因为去了中南部,所以来晚了。张志忠是台湾嘉义人,后来赴大陆参加新四军,具有军事经验,也是省工委书记蔡孝乾手下最重要的干部。詹世平在台湾从事地下工作期间,张志忠是主要的组织联系人,也是詹世平一生最敬佩的友人,直到詹世平离世之前仍反复提到张志忠的名字。
在张志忠的直接领导下,詹世平开始推动组织工作。除了台湾大学的学业外,他开设了北京语补习班,进入台北报界工作,同时在学校、社会以及新闻界发展组织,进行社会主义宣传。作为一个党员,詹世平对于省工委整体的工作情况并不清楚,但他可以清楚感觉到整个局面对革命越来越有利,社会上一些活跃分子的言行的背后,也隐约有着党组织的影子。这段时期,也就是日后最为人谈论的话题就是他经手发展了李登辉入党。
詹世平战前在台北高校就见过李登辉,现在在台北又碰到了李登辉。李正就读于台大农经院,课余时沉溺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组织论》等理论书籍。詹世平注意到李的思想倾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经过上级的同意,于1946年9月发展李登辉加入中共。1947年春,沈崇事件激发了全国学运,省工委在台北也发动了学生反美大游行。詹世平全力投入组织工作,包括召集学生会议,规划游行路线,设计政治标语等等。1月8日,上万名台北学生浩浩荡荡地走上街头,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呼喊“美军滚回去”的口号,而人高马大的李登辉则担任旗手,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十分显眼。
“二·二八”事件星火燎原
这是年轻的詹世平第一次参与推动的群众事件,难掩心中的成就感,张志忠给了他正式的口头表扬。詹世平受到更大的信任,而他的任务也随之加重,包括接待掩护来台的重要干部和交通员,担任台北市工委书记。此时,台湾社会已呈山雨欲来之势,国共战争全面开打,东北和华北遍布战火,人民对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已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台湾民怨亦形同火山爆发之势。1947年2月27日,台北缉私警察打伤一名私贩妇人,引起路人不满,警察竟开q打死一名路人,民众怒不可遏,隔日大批群众包围专卖局。全岛民变随之爆发,各地群众纷纷占领警察局,抢夺q械d药。由于国民党部队多已调往大陆参加内战,行政长官陈仪一面安抚一面请求蒋介石调兵来台。3月8日,国民党部队登陆基隆,在两个星期内对全岛血腥镇压,事后清乡又杀害了许多本省精英。这些知识分子只是根据自己的良知为民请命,却惨遭屠杀,成为台湾史难以弥补的伤痕,也成为国民党统治台湾难以推卸的原罪。
有关中共组织在“二·二八”事件中的作用,目前有不同的说法,不过随着许多史料逐渐披露,今人可以知道大致的情况。吴克泰(詹世平)承认,省工委没有预料到会爆发那么大的民变,对事件的应变也不够积极;尽管如此,省工委在事变三天后还是成立了由张志忠领导的武工部。张志忠凭借过去在新四军磨练的作战经验,在本乡嘉义组织了台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作战,这是“二·二八”事件中唯一有史可证的民众武装斗争。只是今天无论国民党或“台独”都不愿意提到张志忠这个红色的名字。另一方面,无可否认的是,“老台共”们在领导群众抗争方面则表现得更为突出。其因,一是他们一直没有离开台湾,密切掌握社会人心的变化,又依附在三青团的组织里,应变和行动能力都很强;其二是他们始终是公开活动,有很高的社会声望,一旦登高一呼,立刻四方响应,如谢雪红在台中组织民众抗争,随后又率部进入南投山区战斗,成为“二·二八”事件中的一段传奇。
国民党军队镇压以后,立刻对全岛红色分子发出通缉令,谢雪红、杨克煌、苏新等“老台共”分子逃到上海,再转往香港,成立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提出反蒋反美托管的政治纲领(当时一部分台湾失意士绅“二·二八”之后提出台湾由国际托管,企图把台湾由中国分离出去)。1949年,台盟参加了政协会议,10月1日,谢雪红、杨克煌等人出席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关于谢雪红与台湾省工委组织的关系,台盟的资深干部周青根据多年的研究指出,蔡孝乾、张志忠回到台湾后,利用原有的社会关系,立刻联系旧台共成员,一般成员多被吸收入党,但旧台共中央委员以上的领导成员则需要中共中央审核方能入党,谢雪红、苏新、王万得的入党问题因为需要经过更多的程序,所以一直被悬置着。与此同时,旧台共曾因路线问题出现严重分裂,而中共中央认为有必要厘清一些历史问题,方能完成组织程序;尽管如此,谢雪红的秘书杨克煌于1946年下半年就已被蔡孝乾吸收,成为中共党员,省工委就是通过杨克煌与谢雪红进行工作协调的。至于谢雪红等旧台共领导成员,应该是在1947年下半年始被批准入党的,此时正是台盟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成立不久,正准备配合全国总攻击的关键时刻。
1949年10月1日,谢雪红登上天安门城楼,恰巧站在毛泽东主席的背后。在新中国成立大典上,谢雪红成为台湾人最高的政治代表。
2002年8月,吴克泰、高莲子在北京居家外留影。李登辉表明要退党。
大学时代参加中共的李登辉
至于詹世平,“二·二八”之后也逃到上海,暂时落脚于上海台湾同乡会,此时这里实质上已成为中共在上海的一个联络站。1947年8月,詹世平又被调回台湾工作,但此时他已被通缉,无法公开活动,只能集中做党务内勤方面的工作,他此时的职务是台北市工委委员。而就在这时,与他恢复联系的李登辉表明要退党,詹世平劝他不要退,但他坚持要退,说党内不纯,有些人有野心。后来上面还是批准了李登辉的退党申请,同时双方口头上订了互相保守秘密的协议。这便是李登辉经由詹世平加入和退出中共的始末。不过几个月后,李登辉又通过中共的外围组织“新民主同志会”加入了中共,后又退出。对于这一段,吴克泰说他当时不知道,非组织关系人,也无法证实。无论如何,随着台北局势的紧张,詹世平已经待不下去了,只得转入中南部农村,开辟劳动基地和游击区,如此不断地换身份、换地方,期间跟基隆的女护士高莲子结了婚,完成了终身大事。这时,他也看见国民党政府将大批战略物资运来台湾,显然他们在大陆战场已是大溃败,国民党已准备将台湾当作最后的退路了。
詹世平改名为吴克泰
1949年3月,中共已领有东北和华北,新中国诞生在即。詹世平接到指示,中共中央将在北平召开第一次全国青年会议,台湾省也要派出代表,詹世平被列入代表团名单。于是,詹世平带着妻子高莲子先搭船到上海,经陆路穿越国共两军的交战线,再换火车抵达北平。由于组织上决定他们不久就必须返台工作,因此代表团成员一律改名。正是在这个时候,詹世平改为吴克泰,不过历史造化人,吴克泰从此与台湾别离四十载,两岸的发展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1949年底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士气焕散,几乎注定要彻底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了。“二·二八”事件以来,台湾人民跟大陆人民一样,对国民党已不抱希望,他们期待着崛起的中国能带来更好的明天。由于人心所向,中共地下党组织迅速壮大,此时,省工委在全省各城市以及不同行业阶层均已设立支部,计有十七个市(区)工委,约二百个支部、近十个武装基地以及三个蔡孝乾直接领导的工委,即台湾学生工作委员会、台湾邮电职工工委员会和台湾省山地工作委员会。而此时三野已集结重兵于福建,国民党政权理应如同过去中国历朝历代一样,难逃山穷水尽的下场,然而人算毕竟不如天算,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历史进程。更重要的是,1949年底,蔡孝乾被逮捕,一周后便投降,一举供出岛内党员名单,结果组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四百多名干部被捕,大部分被处决,情况极其惨烈。一年后,幸存的干部试图重建省工委,但此时海峡已彻底隔绝,省工委组织余部只得转到山区,自生自灭,不久整个被消灭了。这一次,国民党记取大陆失败教训,1950年代除了白色恐怖政策之外,也推动温和的土地改革,以及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二十年后,蒋经国主政下,台湾经济全面起飞,一度衰退至极的国民党竟出现中兴气象,世事之无常一如人生。
两岸数十载浮沉
吴克泰身在大陆,对于台湾发生的事情自然一无所知。参加过全国青年会议以后,吴克泰被调入到中央统战部,很快被廖承志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负责日语

1、深切哀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从不同岗位奔来,用血肉之躯,阻大疫横行,殉身民瘼感天地;
把所有国旗降下,鸣车船之笛,送群英慢走,垂泪丰碑壮古今。
2、敬挽彭银华医生
闻婚礼已无期,未绽樱花先泣血;
别良缘而许国,远飞黄鹤亦伤怀。 
3、敬挽武昌医院刘智明院长
冰心担使命,抱病挺身,领头雁晴川折翅;
生命鉴初心,救人舍己,拓荒牛橘井成仁。
4、敬挽抗疫一线警察李建生
春风初度,战疫犹酣,征鼓频催君醒醒;
涧水流殇,警营泣血,倾城悲送泪潸潸。
5、敬挽2020年凉山19位灭火英雄
天眼不睁,风亦逞凶,竟助火魔吞壮士;  
凉山可恨,春犹作恶,再教热血祭殇魂。
6、敬挽改革先锋氢d之父于敏院士 
巨擘研重器,三十年隐姓埋名,今日大名垂玉宇; 
苍穹起乌云,九万里扬幡挂幛,满天白幛送于公。
7、敬挽著名作家二月河
赠鸿篇尚在,墨宝犹存,忽闻君逝难于信;
看白水落霞,黄河流泪,空唤公归悲自多。
8、敬挽林从龙老师
传薪火三千,誉泰斗盛名,哭先生何止湘江嵩岳;
享春秋九秩,成诗词正果,登上界再吟朗月仙葩。
9、挽群管理员陈江峡老母亲刘么层
育三兰一桂正清芳,一声不响去匆匆,直教大岭举哀,红梅泣血;
让十里八乡皆痛悼,片纸未留飞杳杳,唯有慈容宛在,懿范永存。
10、敬挽三门峡诗词楹联十老张志玉先生
星沉函谷,柱折桃林,凄风撕裂崤山帜;
上界迎仙,足音遗世,别泪惊回天籁声。

1958年春节作者周岁时的全家福
11、清明节敬挽父母
每到坟茔坠泪多,愧未生前尽孝,膝下承欢,交盏千杯,纵纸钱百万向天烧,欲知何用;
长辞父母追思远,自当镜里省身,梦中泼墨,读书万卷,蒙庭训十千留后继,兴许能安。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已经知道的有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解析:

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

由上海市作协和《文汇报》联合发起组织的全国百名评论家推荐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活动,已推选出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现分别给予点评。

《长恨歌》(王安忆著)
张志忠:上海市民精神的镂刻,小说叙述方式的试验

何镇邦:90年代长篇小说“婉约派”代表作

吴秉杰:生活哲学与从弱者出发的历史意识

李星:人性深刻内涵的哀婉叙述

扬杨:开启了当代都市怀旧小说的先河

施战军:上海里弄的佳人故事

《白鹿原》(陈忠实著)

王纪人:史诗式作品

张志忠:对民族文化与现代历史的独到思考

李星:传统农业家族最完备的文本

何镇邦:代表着现实主义艺术的一个高度

《马桥词典》(韩少功著)

吴秉杰:历史与意识形态的双重探索

贺绍俊:对民间文化的语言性开拓

邹平:独到的叙事视角和语言

王鸿生:对方言的存在性呈现

马以鑫:人物与历史的独特表现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著)

王纪人:向通俗靠扰的先锋文学

洪治钢:以迅速、质朴、温情的方式表绝望

潘凯雄:温馨地直面苦难,耐人寻味

张志忠:在单纯与反复的叙述中展示民众的善良与牺牲

《九月寓言》(张炜著)

邹平:对城市化进程的现代寓言

洪治纲:诗性的残酷,但又不绝望

魏心宏:用传统文化救中国的立场与众不同

《心灵史》(张承志着)

樊星:优秀的理想主义之作

贺绍俊:偏激的却是反抗世俗的悲悯之心

《文化苦旅》(余秋雨著)

张志忠:学者眼光、历史情怀、文学品位

毛时安:一本书使一个人成为商业品牌

《活着》(余华著)

李星:深刻体味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况

邹平:最富有悲悯的人道关怀精神

《我与地坛》(史铁生著)

毛时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务虚笔记》(史铁生著)

贺绍俊:具有个性的内心沉思

樊星:优秀的哲理小说

王鸿生:以个人之思承担了历史

首先,得看您在期货行业做的是什么岗位,如果是销售人员,可能选择空间并不大,如果改行去券商或者基金公司的话,比较难。如果是中后台,比如风控什么的,可能有机会去券商总部,因为一般券商的风控人员都比较缺乏,而且现在是全面风险管理,总部需要专门对子公司的风控岗位。
第二,需要看看您还有哪些证书,仅仅有从业资格是不够的,从业资格只是一个门槛,需要有更多的证书当做敲门砖,比如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证书、CFA、ACCA等等。
再次,由于去年行情不好,券商总部都在缩招,机会并不大,今年行情好的话,可能会有机会,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基本功,再有好的机会就试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5865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