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作!川大新建一批跨学科中心

大动作!川大新建一批跨学科中心,第1张

在学校123周年校庆期间,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和优势,聚焦“医学+”和“信息+”双引擎,正式揭牌成立了促进 医工 结合 的“三中心、一平台”和新工科的“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 ,推动有深度和实质性的学科交叉,正式成立了一批跨学科交叉中心。

“当前,我们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中,将聚焦‘医学+’和‘信息+’,启动建设医工 结合 的‘一平台+三中心’,以及包括泛在电力物联网、互联化工、智慧水利和数据分析等中心在内的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李言荣校长在开幕式上表示,“‘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和‘1+3’医学平台中心的启动,将真正 把学校科研方向更多地聚焦到技术前沿和成果更多转化到地方经济 社会 发展 中去,以此来推动新工科的改造和助推成都新经济的发展。”

1 携手中国移动强强联合

医工 结合 “三中心一平台”助力打造一流医学

在全场嘉宾的见证下,四川大学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双方将共同发起产业联盟和约20亿元的医工融合发展基金,并在5G智慧医院、医学人工智能、5G远程医疗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进一步加强双方在资源、技术及市场的优势互补,共同 探索 5G、大数据、AI等新技术在医疗、教育场景的应用与示范,孵化面向未来的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构建运营商与高校协同发展新生态。

学校华西四所附属医院还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和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签署了共建5G+智慧医疗合作协议,依托5G技术打造5G智慧医院行业标杆、促进医疗资源均衡使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为川大落实“医学+”和“信息+”双引擎驱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医工 结合 “三中心一平台”于现场启动。其中, “医学+信息”中心 将落实新型互联网医疗、远程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医学+材料”中心 将开展新型医用材料研发与转化应用; “医学+制造”中心 将聚焦高端诊疗设备研发、设计和制造; 5G医学转化应用平台 ,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发挥其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医工融合项目转化应用。

“5G技术的引入会给医疗服务带来了很大变化,随着我们和中国移动共同推动5G,医疗服务方面能够更好地发展。5G解决了过去画面延时的问题,高清晰、高宽带带来了远程医疗的真正实现。”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5G技术将使互联网+医疗落地,促成移动ICU实现。边远地区、基层医院的病人信息通过5G技术得以实时传递到华西医院,更方便远程医疗及会诊。李为民表示,通过“三中心一平台”的搭建,能够推动医疗大数据的建立,“大数据是未来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基础,而人工智能则是未来整个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一个新的支撑点。”

未来,“三中心一平台”项目还将组建医学+信息产业联盟,推动新型互联网医疗、远程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创新;联合校内相关单位,组建产业联盟促进个性化、小型化、远程化、移动化、智能化诊疗设备研发转化;整合学校相关学科资源,围绕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组织诱导性、组织工程化、仿生设计领域开展成果转化。

2 “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揭牌

助力推进我校“新工科”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相关学科向“新工科”转型,学校决定成立“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下设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互联化工研究中心、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

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 是我校规划针对理工科共同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互联网+工科”的学科交叉实体科研平台。中心在推动科研进展方面,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共性技术;紧跟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力争与本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在支撑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产生较大影响力,得到行业和企业的高度 关注 和充分认可。

在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的大框架下,学校依托水利水电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启动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互联化工研究中心、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建设。

其中, 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 系统研究解决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科学问题,开发关键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难题,进行工程示范,为能源电力系统、能源电力用户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 科技 支撑。

互联化工研究中心 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化工行业在多尺度和多时空域条件下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提出符合行业特征和要求的知识自动化工作机制,提升行业安全性、协同性以及效率,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智慧水利研究中心 集成研究应用先进感知技术和平台,快捷获取多源云数据,构建长生命周期的数字流域与工程;重点研发工程智能建造与修复、库坝安全智能监控、流域灾害智能识别关键技术和远程可视化决策支持系统;为流域及工程由数字到智能再到智慧的跨越发展。

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 重点面向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和动力装置研制的迫切需求,开展飞行器数值模拟相关的研究与系统研发,支撑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和动力装置气动设计手段跨越式发展。

据介绍,作为学校优先启动的4个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将于年内取得实质性的建设进展,不仅将有力推进我校“新工科”建设,也将带动相关学科面对未来 科技 浪潮,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未来、决胜未来,在“医学+”“信息+”双引擎的驱动下,助力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大川

来源/ 曹薇

摄影/何苗

编辑/陈好好

责编/王允保

一、电子信息
(一)软件
1 基础软件
2 嵌入式软件
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4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5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6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7 电子商务软件
8 电子政务软件
9 企业管理软件
10 物联网应用软件
11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12 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二)微电子技术
1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2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3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4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5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6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三)计算机产品及其网络应用技术
1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2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3 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4 网络应用技术
(四)通信技术
1 通信网络技术
2 光传输系统技术
3 有线宽带接入系统技术
4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5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
6 卫星通信系统技术
7 微波通信系统技术
8 物联网设备、部件及组网技术
9 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10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五)广播影视技术
1 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系统技术
2 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
3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4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5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
6 数字系统技术
7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8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9 音响、光盘技术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 半导体发光技术
2 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
3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4 专用特种器件
5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6 中高档机电组件
7 平板显示器件
(七)信息安全技术
1 密码技术
2 认证授权技术
3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4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5 安全保密技术
6 安全测评技术
7 安全管理技术
8 应用安全技术
(八)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技术
1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2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技术
3 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
4 车、船载电子设备技术
5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6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一)医药生物技术
1 新型疫苗
2 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3 快速生物检测技术
4 生物大分子类药物研发技术
5 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制备技术
6 生物分离介质、试剂、装置及相关检测技术
(二)中药、天然药物
1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
2 创新药物研发技术
3 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
4 中药质控及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三)化学药研发技术
1 创新药物技术
2 手性药物创制技术
3 晶型药物创制技术
4 国家基本药物生产技术
5 国家基本药物原料药和重要中间体的技术
(四)药物新剂型与制剂创制技术
1 创新制剂技术
2 新型给药制剂技术
3 制剂新辅料开发及生产技术
4 制药装备技术
(五)医疗仪器、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1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2 新型治疗、急救与康复技术
3 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技术
4 医学检验技术及新设备
5 医学专用网络新型软件
6 医用探测及射线计量检测技术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1 高效工业酶制备与生物催化技术
2 微生物发酵技术
3 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4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5 食品安全生产与评价技术
6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七)农业生物技术
1 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2 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3 重大农林生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4 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5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
三、航空航天
(一)航空技术
1 飞行器
2 飞行器动力技术
3 飞行器系统技术
4 飞行器制造与材料技术
5 空中管制技术
6 民航及通用航空运行保障技术
(二)航天技术
1 卫星总体技术
2 运载火箭技术
3 卫星平台技术
4 卫星有效载荷技术
5 航天测控技术
6 航天电子与航天材料制造技术
7 先进航天动力设计技术
8 卫星应用技术
四、新材料
(一)金属材料
1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2 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
3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4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5 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6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7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8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 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
2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3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4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5 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
(三)高分子材料
1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2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3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4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5 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循环再利用技术
6 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
(四)生物医用材料
1 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制备技术
2 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制备技术
3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4 口腔材料制备技术
5 组织工程用材料制备技术
6 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
7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8 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五)精细和专用化学品
1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2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3 超细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4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六)与文化艺术产业相关的新材料
1 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
2 艺术专用新材料制备技术
3 影视场景和舞台专用新材料的加工生产技术
4 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
5 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五、高技术服务
(一)研发与设计服务
1 研发服务
2 设计服务
检验检测认证与标准服务
1 检验检测认证技术
2 标准化服务技术
(三)信息技术服务
1 云计算服务技术
2 数据服务技术
3 其他信息服务技术
(四)高技术专业化服务
(五)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服务
(六)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
1 电子商务技术
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七)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
1 智慧城市服务支撑技术
2 互联网教育
3 健康管理
4 现代体育服务支撑技术
(八)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1 创作、设计与制作技术
2 传播与展示技术
3 文化遗产发现与再利用技术
4 运营与管理技术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
1 太阳能
2 风能
3 生物质能
4 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能
(二)核能及氢能
1 核能
2 氢能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1 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
2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3 燃料电池技术
4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四)高效节能技术
1 工业节能技术
2 能量回收利用技术
正常生产环节已回收利用技术和一般性高热值燃气发电技术除外。
3 蓄热式燃烧技术
4 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5 高温热泵技术
6 建筑节能技术
7 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8 节能监测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
(一)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1 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2 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3 农业水污染控制技术
4 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
5 节水与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6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1 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2 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3 工业炉窑污染防治技术
4 工业有害废气控制技术
5 有限空间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三)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
1 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
2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3 生活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4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5 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6 社会源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四)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
1 噪声、振动污染防治技术
2 核与辐射安全防治技术
(五)环境监测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1 环境监测预警技术
2 应急环境监测技术
3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4 非常规污染物监测技术
(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七)清洁生产技术
1 重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中节水、减排及资源化关键技术
2 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3 环保制造关键技术
(八)资源勘查、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技术
1 资源勘查开采技术
2 提高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3 伴生有价元素的分选提取技术
4 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5 放射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
6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7 绿色矿山建设技术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1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
2 嵌入式系统技术
3 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
4 制造执行系统(MES)技术
5 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
(二)安全生产技术
1 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
3 其它事故防治及处置技术
(三)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1 新型传感器
2 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
3 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4 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5 微机电系统技术
(四)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
1 高档数控装备与数控加工技术
2 机器人
3 智能装备驱动控制技术
4 特种加工技术
5 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相关技术
6 增材制造技术
7 高端装备再制造技术
(五)新型机械
1 机械基础件及制造技术
2 通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3 极端制造与专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4 纺织及其他行业专用设备制造技术
(六)电力系统与设备
1 发电与储能技术
2 输电技术
3 配电与用电技术
4 变电技术
5 系统仿真与自动化技术
(七)汽车及轨道车辆相关技术
1 车用发动机及其相关技术
2 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4 机动车及发动机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平台技术
5 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技术
(八)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1 高技术船舶设计制造技术
2 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九)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技术
1 乐器制造技术
2 印刷技术

一、分类目的
为加快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健康产业的统计范围,准确反映健康产业发展状况,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有关健康产业发展要求,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二、概念界定和分类范围
健康产业是指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
本分类将健康产业范围确定为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健康人才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促进服务,健康保障与金融服务,智慧健康技术服务,药品及其他健康产品流通服务,其他与健康相关服务,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健康用品、器材与智能设备制造,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和采集等13个大类。三、编制原则
(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本分类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各细分领域政策文件提出的重点任务为指导,确定健康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健康产业特征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保留了《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的主体内容。结合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和健康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补充健康产业所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内容,丰富调整健康服务业内容。
(四)以国际标准为参考。本分类在充分考虑我国健康产业特点和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吸收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统计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编制的《卫生核算体系2011》中医疗卫生服务的分类方法,借鉴了泛美卫生组织(PAHO)《卫生卫星账户手册》的分类方法。四、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健康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3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58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92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五、有关说明
(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对应关系。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仅部分活动属于健康产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健康产业各小类的范围作了说明。
(三)本分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具体范围和说明,参见《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六、健康产业统计分类表
代 码名 称说 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及名称(2017)大类中类小类01医疗卫生服务 0110110 治疗服务指以减轻疾病或损伤的症状和严重程度,阻止威胁生命或正常功能为首要目标的门诊、住院等治疗服务8411 综合医院8412 中医医院8413 中西医结合医院8414 民族医院8415 专科医院84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422 街道卫生院8423 乡镇卫生院8424 村卫生室8425 门诊部(所)8432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8433 妇幼保健院(所、站) 0120120康复、护理服务指为伤残人士或可能伤残人士提供的以达到、恢复或维持最佳的身体、感官、智力、心理和社会功能水平的康复服务,以及为需长期照护患者提供的以减轻疼痛、减少健康状况恶化的专业化护理服务8415 专科医院8416 疗养院8512 护理机构服务8513 精神康复服务8515 临终关怀服务8522 康复辅具适配服务 0130130独立医疗辅助性服务指由独立设置机构提供的检测和诊断相关的服务,包括独立的医学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及安宁疗护中心提供的服务,以及患者转运服务等8434 急救中心(站)服务8492 临床检验服务8499 其他未列明卫生服务 0140140公共卫生服务指以防止和减少损伤、疾病及其后遗症和并发症的数量或严重程度,提高人们健康水平为目的的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和家庭医生等服务以及重大传染病防控、出入境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服务、国际旅行健康咨询服务、卫生处理服务7244 健康咨询7451 检验检疫服务84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422 街道卫生院8423 乡镇卫生院8424 村卫生室843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432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8433 妇幼保健院(所、站)8435 采供血机构服务8436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8491 健康体检服务8499 其他未列明卫生服务02021 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政府、社会组织和园区健康事务管理服务0211政府健康事务管理服务指各级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中医药、医保、体育等社会事务健康事务管理活动,不包括竞技体育管理活动和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检查、监督、稽查、查处活动9224 社会事务管理机构9226 行政监督检查机构 0212社会组织健康服务指医学研究、医疗卫生、健康、保健、医药、医疗交流、急救培训等专业性卫生团体、基金会、红十字会服务,以及体育团体和非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体育协会服务8529 其他不提供住宿社会工作9521 专业性团体9530 基金会0213健康产业园区管理服务 指涵盖医疗服务、疗养保健及培训、文化、体育、健康事务管理等各类健康产业类型形成的健康园区或产业园区的管理活动7221 园区管理服务 022 健康环境管理服务0221 健康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活动指对动物圈舍清理、畜禽粪污处理整治活动;对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噪声与振动、光污染和海洋污染的治理活动,包括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活动,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

未来几年行业比较有前景:
一、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
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不是零和博弈;
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
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OA、CRM、市场营销、B2B 大宗商品采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
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
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我们预测:
1)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
2)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二、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该领域我们的投资策略为:
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
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
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三、虚拟现实
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行业已经处在爆发前夜,从一个简单的逻辑来看,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2D画面和3D影像的服务。虚拟现实其实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一个全景环境,让用户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下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去产生人机互动,给用户带来完美的沉浸感,同时用户可以在该环境里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去进行创造。
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我们认为:
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
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四、人工智能
根据Tractica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内,2016年我们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
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
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
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五、3D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与此同时,Wohlers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70亿美金。如果应用市场能够打开,到2020年该市场有可能突破一千亿元甚至达到二千亿元,仅以医疗行业为例,预计到2015年仅该市场规模可达19亿美元。
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投资热点,包括:
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
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
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六、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该领域我们已经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第一品牌易瓦特,亦会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
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百度、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我们重点侧重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
2)无人机领域,我们将重点挖掘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七、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我们认为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
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
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我们认为助老和医用的服务型机器人将领先发展。
八、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同事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
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
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
1)石墨烯的柔性、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特性与目前现有材料相比整体有明显优势,未来应用行业横跨电子、生物医疗、军工、精密制造业、化工等;
2)碳纤维是应用相对成熟的新兴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品质好,重量轻,未来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继续努力;
3)新型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
4)生物基材料,用于齿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十、医疗服务
2016年医疗服务行业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药品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以及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借助民营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增量价。医疗服务业务为新技术提供了商业化的出口,而新技术给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项目。我们投资逻辑是:
1)符合医院利益诉求、以医为本的商业模式,比如康复医疗、检验领域,以及高端医学影像领域;
2)具有一定门槛的连锁专科医院如妇儿、辅助生殖、眼科、骨科、医疗美容等;
3)连锁第三方服务如健康管理、第三方诊断等;
4)一线城市的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家资源的高端医院。
十一、生命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d”级新药频出。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先进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公司;
2)技术驱动型生物制剂公司;
3)与基因测序解读、个体化给药相结合的精准医疗公司;
4)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新型生物治疗方式,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
十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器械;
2)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
3)智能家用医疗器械;
4)现有成熟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产品。
十三、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时代。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有赖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
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医药类电商平台;
2)医疗大数据分析公司;
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线平台;
4)智能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十四、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我们将沿着国家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挖掘投资机会:
1)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
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
十五、体育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瞄准海外优质体育标的资产(尤其是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运营公司),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 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乐视购得香港英超和MLB三个赛季转播独家权益;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 NFL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等。因此,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
信中利作为中国最早最广布局体育行业的投资机构,会继续关注如下领域:
1)体育各个细分领域拥有优质体育赛事IP的运营公司;
2)冲击传统体育的电竞行业,包括内容方和直播平台;
3)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导流到健康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
4)聚焦大众健身的互联网健身上下游公司。
十六、娱乐
中国的2015年是投资圈和BAT们在文化娱乐领域进击的一年。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2015年也是独立IP火热的一年,花千骨、琅琊榜、盗墓笔记等一大波影视剧热播,夏洛特烦恼、捉妖记、“囧”系列、鬼吹灯等不断刷新国内票房记录。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我们将关注以下细分领域:
1)拥有优质IP内容(生产或购买)和强大IP运营能力的公司;
2)有海量用户及盈利能力的自媒体和新媒体;
3)文化娱乐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公司;
4)二次元内容聚合社区;
5)泛娱乐直播平台等。
十七、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而在线教育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 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但随着我们会重点关注如下领域:
1)顺应高考改革而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质线下培训机构;
2)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职业经验分享平台;
3)(性价比高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硬件+软件+内容);
4)专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优质IP内容生产者。

浙江工商大学专升本有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日语、旅游管理。

1、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01,计划招生20人,学费每年5300,需要满足要求CET四级425分及以上或CET三级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

2、汉语言文学。

专业代码02,计划招生30人,学费每年5300。无其他要求。

3、日语。

专业代码03,计划招生20人,学费每年5300。无其他要求。

4、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04,计划招生20人,学费每年5300,需要满足要求CET四级425分及以上或CET三级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

扩展资料

浙江工商大学专升本报考条件:

1、我省各级各类全日制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应届毕业。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身体健康,各专业身体要求按教育部等三部委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专升本考试科目:

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

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参考资料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招生

参考资料来源: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计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5911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