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中应用了哪些物联网技术

智能交通中应用了哪些物联网技术,第1张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方面应用比较多的应该是在交通信号控制通行管理方面,例如,高速公路的ETC、交通路口的特种车辆管理、公交优先、交通信号控制及信息采集的采用ZigBee组网的控制系统等。

物联网的概念你可以自己去百度查,简单理解,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现阶段,物联网领域最大的应用就是智能家居了,也是吵得最火的,国内外的科技巨头,都在今年高调进入物联网智能家居行业,像是苹果、三星、谷歌、海尔、小米等,很多很多,都看到这块蛋糕了,谁都想吃,但直到现在,他们都还处在一个概念炒作的阶段,占领着物联网行业百分之八十市场份额的,还是那些老牌物联网公司,像是快思聪、霍尼韦尔、AMS、物联传感等。

我认为在电动汽车领域,物联网可以运用到以下几个环节:

1应用于制造环节

虽然国内所生产的电动汽车零件具有较大容量、高效率的高电压锂离子蓄电池,但是由于生产技术受限,所生产出来的高电压锂离子蓄电池的一致性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国内的电动汽车零件生产商就可以引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管理相对应的产品,从而提高生产的一致性,实现全面的自动化生产运作。

例如可以在进行电动汽车零件以及整车制作过程当中,给原材料植入原材料自身信息的EPC 标签,通过这种标签就可以查询到材料的基本信息,就算原材料被加工成各种汽车部件,标签也不会消失,自然而然制造的信息也就不会消失。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生产线所有的工作点设置专门的识读器,对重要零部件的生产进行实时的监控,与此同时还能够将原材料的各种信息及时传送到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的梳理和存储,通过一系列 *** 作车辆即使到达消费者手里,人们也可以通过信息对车辆生产的各个过程进行源头追溯,从而也就保障了汽车生产商所生产出来电动汽车的整体质量。

2应用于售后环节中

汽车生产商将已经生产完成的汽车通过物流运输等方式运输的各地的经销商处,在整个运输和销售过程当中,经销网点和物流信息都将会被纳入到车辆的EPC 标签当中,经销商所销售出的车辆也会将购买者的信息一同录入到车辆的EPC 标签当中,之后这些信息就会被传送到电动汽车制造厂商的数据库当中,制造厂商再将这些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将所有车辆以及车辆当中的所有信息进行集中,进而汇总成电动汽车车辆信息系统。

3应用于充电环节

充电问题是一直围绕着电动汽车所出现的主要问题,但是在未来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可以彻底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智能电网系统和传统电网系统的区别就是智能电网系统比传统电网加了物联网技术。

除此之外,智能电网系统还拥有更加先进的电力技术和设施,从而保证可以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进而可以实现真正的智能化管理。如果纯电动汽车想要进行充电工作,智能充电设施可以通过延时充电等功能来对电力进行 *** 作。例如在夜晚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那么将会缓解白天的电网压力,从而进一步的提升电能的使用效率,增加电网系统的节能效果。未来如若电动汽车占据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那么就可以在电动汽车上装置移动储能设施,对电网进行随时的电能会输工作,从而降低城市和国家的用电压力,节约电力资源,降低能源消耗。

车联网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汽车的运营方式,通过车联网所提供的车辆安全预警、车辆运行监控、导航、出行向导、节能驾驶、应急调度、远程诊断、肇事车辆追踪等一系列网上服务,还可全方位提升车辆对人类的服务水平。

如果说在转型升级的今天什么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最大那么首当其冲的可能就要数互联网技术了。在互联网持续掀起一波又一波技术浪潮的同时,移动互联的普及所带来的冲击也进一步加速了人们生活乃至社会与经济生态的变化。当移动互联与物和车相结合时,即形成了高速移动的物联网,也就形成了车联网赖以生成的基础。

车联网——未来汽车技术方向

按照比较正宗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与车、车与互联网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控制、车辆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动态信息服务的一体化网络,它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延伸。

车联网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汽车的运营方式,通过车联网所提供的车辆安全预警、车辆运行监控、导航、出行向导、节能驾驶、应急调度、远程诊断、肇事车辆追踪等一系列网上服务,还可全方位提升车辆对人类的服务水平。

对于10~20年以后的汽车技术发展,虽然有许多具体细节是现在无法说清楚的,但汽车工业围绕能源消耗、空气污染、人身安全、交通拥堵所要解决问题的大方向不会有什么变化,智能汽车与车联网在以上几个方面对汽车产业发展都有帮助。

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多项交通难题

根据中国交通与社会年鉴的统计,国内交通事故中有948%是基于驾驶者的问题;而在人们购车所考虑的因素中,油耗已成为第一大选项,占443%。根据一汽集团的研究,智能汽车对于解决交通事故与节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只就解决交通拥堵与停车问题而言,智能汽车就至少可以提升8%~13%的容量,并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对于自动驾驶的发展进度,BrendanGibson博士认为,在当前已对具有纵向与横向 *** 控功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技术产品批量生产的背景下,于2016年完成了具有部分自动功能的集成式巡航辅助驾驶,2020年将完成车道变更在纵向和侧向上的高度自动化的高速公路引导驾驶,2025年将完成在城市交通中无需驾驶者监管的自动引导驾驶。

德赛西威与百度共同研发自动驾驶量产产品

汽车安全与节能减排可在车联网下更好实现

对于基于车联网的汽车智能安全技术与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许多人所知道的技术与知识并不系统。车联网所实现的安全功能,是依据通过车联网对诸如前方事故警告、道路危险预警、协同式交叉路口通行、队列协同控制、行人及非机动车预警等技术的综合掌握来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而车联网的节能减排功能,则是通过雷达、机器视觉等,提前预知交通控制信号、前向交通流、限速标识、道路坡度等,从而可提前通过车辆控制器实施经济型驾驶策略,最终达到车辆的节能与环保行驶。

在本车自由巡航而邻车突然切入的现实场景中,可利用多车协同换道系统,通过邻车道前车与后车的主动调速,给出换道空间,在保证换道安全的同时提高交通效率。同样,在弯道行驶状态尤其是山区公路常见的弯道行车时,利用弯道安全限速系统,通过与弯道半径、坡度、路面等级等静态信息与气象条件、维修、事故等动态信息的结合,实时获取前方弯道相关信息,再通过车辆结构参数的综合考虑,得到安全通过弯道的车速,并根据车辆实际状态进行预警与控制,可以确保弯道行车的安全。

谈到基于车联网的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实例,比如在连续交叉路口通行系统中,通过相位信息、正时信息、位置信息等,获取交通信号灯信息、短距通信传递信息,车载控制单元计算出优化的车速,控制电子油门和制动系统,从而可实现在控制车速、保证安全前提下的高效通行并降低油耗。这样,整个系统可在不牺牲车辆通行效率的前提下,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为了达到交通“零事故”以及解决交通拥堵的难题,智能汽车及车联网技术还需要有更好的电子电器架构的支持。随着车载总线技术发展和车辆控制单元对于通信的高实时性、准确性和高带宽需求,以及来自于功能安全的要求,未来的车型电子电器架构在充分发掘当前现有架构潜力的基础上,将引进使用带宽更高、实时性更好的CAN-FD、Flexray总线、车载以太网等新型的总线技术,以实现更好的互通互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6071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