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电压怎么调?

电脑电压怎么调?,第1张

vcc io/A、 vcc io/D vccsa这些是作用于cpu里的(但是调整这三个电压有助于内存超频的稳定性),io/a指的是IO analog voltage io模拟电压,io/d 指的是IO digital voltage io。

数字电压sa指的是system agent 电压 (可能是它给内存控制器电压)。 一般来说直接给自动就好,或者通过摸的方式来给电压,以默认给的电压测试,如果可以通过的话往下减005v直到不稳就可以摸出体质了。如果默认不可以通过,就往上加005v直到稳定。

介绍

调整CPU 、内存条 、 显卡等配件电压的选项,一般不需要动,但是超频时,一般需要提高CPU的电压;降频时,可以降低CPU的电压。调整幅度必须适度,否则可能损坏CPU等配件。

B647D/667、A1015/C2383可以分别用来代替D669和B649。B647D/667和A1015/C2383的工作电压比后者要小一点,但是工作电流和功率是很接近的。

尊敬的联想用户您好!
建议您查询主机编号,联系联想微信客服进行咨询,参考网址:>我对这个有点了解!
主板: (Mainboard)它是电脑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的上面布满了各种插槽、接口、电子元件,它们都有自己的职责,并把各种周边设备紧紧连接在一起。它的性能好坏对电脑的总体指标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Baby-AT板型: 也就是“竖”型板设计,短边位于机箱的后面板,这样就使主板上各种引出端口的空间很小,不利于插接各种引线及外设。
ATX板型: 它的布局是“横”板设计,就象把Baby-AT板型放倒了过来,这样做增加了主板引出端口的空间,使主板可以集成更多的扩展功能。
ATX电源: ATX电源是ATX主板配套的电源,为此对它增加了一些新作用:一是增加了在关机状态下能提供一组微电流(5V/100MA)供电,二是增加有33V低电压输出。
COM端口: 一块主板一般带有两个串行端口COM1和COM2,通常用于连接鼠标及通讯设备(如连接外置式MODEM进行数据通讯)等。
I/O芯片: 在486以上档次的主板,板上都有I/O控制电路。它负责提供串行、并行接口及软盘驱动器控制接口。
总线插槽: 总线(bus)插槽是主板上最能反映出总线发展变化的。对计算机的发展进程来讲,总线插槽包括ISA、EISA、VL、PCI等。局部总线:所谓局部总线是在ISA总线和CPU总线之间增加的一级总线或管理层。这样可将一些高速外设,如图形卡、硬盘控制器等从ISA总线上卸下而通过局部总线直接挂接到CPU总线上,使之与高速的CPU总线相匹配。 局部总线可分为三种: 专用局部总线、VL总线(VESA Local Bus)、PCI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总线的带宽:总线的带宽指的是一定时间内总线上可传送的数据量,即我们常说的每秒钟传送多少MB的最大稳态数据传输率。与总线带宽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是总线的位宽和总线的工作时钟频率。
总线的位宽 :总线的位宽指的是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据位数,即我们常说的32位、64位等总线宽度的概念。总线的位宽越宽则总线每秒数据传输率越大,也即总线带宽越宽。
内部总线(Internal Bus):在CPU内部,寄存器之间和算术逻辑部件与控制部件之间传输数据所用的总线称为片内总线(即芯片内部的总线) 。
外部总线(External Bus):通常所说的总线(Bus)是指片外总线,是CPU与内存RAM、ROM和输入/输出设备接口之间进行通讯的通路。
ISA总线:(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是IBM公司为PC/AT电脑而制定的总线标准,为16位体系结构,只能支持16位的I/O设备,数据传输率大约是8MB/S。也称为AT标准。
VL局部总线: (Local Bus:局部总线)是VESA组织设计的一种开放性总线结构。它的宽度是32位,工作频率是33MHz,数据传输率为132MB/S。但是它的定义标准不严格,兼容性不好,并且带负载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已经被PCI代替。
PCI总线: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部设备互连)是由SIG集团推出的总线结构。它具有132 MB/S的数据传输率及很强的带负载能力,可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同时兼容ISA、EISA总线。
EISA总线: 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是EISA集团为配合32位CPU而设计的总线扩展标准。它吸收了IBM微通道总线的精华,并且兼容ISA总线。但现今已被淘汰。
Concurrent PCI:并发PCI总线技术,它实际是PCI的一种增强型结构。用于提高CPU与PCI、CPU与内存之间并处理能力,是INTEL最先在440FX中投入使用的。
内存: 内存实质上是一或多组的集成电路,具备数据的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的功能。因其存储信息的功能各不相同,所以分为只读、可改写的只读和随机存储器。
SIMM: (Single-In-line-Menory-Modules)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内存插槽,它是72线结构。如今的内存模块大部分是把若干个内存芯片集成在一小块电路板上。
DIMM: (Dual-Inline-Memory-Modules)是一种新型的168线的内存插槽。它要比SIMM插槽要长一些,可以插下容量不超过64MB的单条SDRAM。并且它也支持新型的168线EDO-DRAM存储器。
CACHE: 就是缓存,它分为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它是为内存和CPU交换数据提供缓冲区的。只所以大部分主板上都有CACHE芯片或插槽,是因其与CPU之间的数据交换要比内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交换快的多。
显卡: 既图形加速卡,它的作用就是控制电脑的图形输出。其原理是无论声音或者影像,在交由电脑处理的时候都是以二进制数码方式存在的,而电脑就把这些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人们才能够识别。而完成这一转换过程的部件就是显卡。
IEEE1394: 它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串行接口。它是用一根六芯的连接线(含两根电源线和两对传输信息的双绞线)实现连接的。最大传输电流是15A,而传输时的直流电压可以在8-40V之间变换。它所规定的总线模式为:能使用125Mbps、25Mbps、50Mbps传输速率的Backplane模式和使用100Mbps、200Mbps、400Mbps的Cable模式
CPU: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常也称为微处理器。它被人们称为电脑的心脏。它实际上是一个电子元件,它的内部由几百万个晶体管组成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其工作原理为:控制单元把输入的指令调动分配后,送到逻辑单元进行处理再形成数据,然后存储到储存器里,最后等着交给应用程序使用。
MCA: MCA(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微通道体系结构)是IBM公司专为其PS/2系统开发的一种总线结构。
USB: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不是一种新的总线标准,而是电脑系统接驳外围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的输入/输出接口标准。是由IBM、INTEL、NEC等著名厂商联合制定的一种新型串行接口。它采用Daisy Chain方式进行连接。由两根数据线,一根5V电源线及一根地线组成。数据传输率为12MB/s。
EIDE: EIDE(Enhanced IDE:增强性IDE)是Pentium以上主板必备的标准接口。主板上通常可提供两个EIDE接口。在Pentium以上主板中,EDIE都集成在主板中。
IDE: 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一种磁盘驱动器的接口类型,也称为ATA接口。是由Compaq和Conner共同开发并由Western Digital公司生产的控制器接口,现已作为一种接口标准被广泛的应用。它最多可连接两个IDE接口设备,允许最大硬盘容量528兆,控制线和数据线合用一根40芯的扁平电缆与硬盘接口卡连接。数据传输率为33Mbps-833Mbps。
ATA100接口:就是拥有100MB/s的接口传输率,使用80针接口电缆,其中有40根地线,可以避免数据收发时的电磁干扰的一种接口标准。ATA 100完全向下兼容传统的IDE,包括PIO、ATA/33、ATA/66等。
ASUS插槽:是华硕公司在其生产的主板上别出新裁的一个设计。其结构是在PCI插槽后又增加了一个短槽,以配合华硕自己生产的配套声卡使用。
AGP插槽: (Accelerated-Graphics-Port:加速图形端口)它是一种为缓解视频带宽紧张而制定的总线结构。它将显示卡与主板的芯片组直接相连,进行点对点传输。但是它并不是正规总线,因它只能和AGP显卡相连,故不具通用和扩展性。其工作的频率为66MHz,是PCI总线的一倍,并且可为视频设备提供528MB/S的数据传输率。所以实际上就是PCI的超集。
AGP Pro插槽: 是AGP标准的制定人Intel推出的,AGP Pro首先解决了显卡电源的供应问题和显卡的散热问题。它和AGP插槽的主要区别为:1、其长度要比AGP多出一级,也就意味着AGP Pro显卡比AGP显卡同一时间传递更多的数据定义更多的管脚信号。 2、需要占用与AGP Pro插槽相邻的2个或3个PCI插槽。
IrDa: IrDa(Infrared Data:红外数据传输)是利用红外线方式实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它也需要一个界面,即红外线接口。它可以省去电缆连线。
芯片组: (Chipset)是构成主板电路的核心。一定意义上讲,它决定了主板的级别和档次。它就是“南桥”和“北桥”的统称,就是把以前复杂的电路和元件最大限度地集成在几颗芯片内的芯片组。
440FX芯片组: 它是Pentium PRO微处理器开发的芯片组。它为三片结构,分别是82441FX(系统及内存控制器)、82442FX(数据总线加速)、82371SB(PCI、ISA、IDE加速控制器)。
440LX芯片组: 它为两片结构,它引入了QPA四端口加速设计,使得动态仲裁速度更快,流水线多元化更合理。UITRA DMA性能经过改进后,使硬盘传输率更快。
440EX芯片组: 它是INTEL为支持“赛扬”微处理器而开发的芯片组。它定位在低价位的个人电脑,由它构成的主板最大内存可支持256MB。
440BX芯片组: 是INTEL专为支持高主频Pentium II而开发的芯片组,它在440LX的基础上有两大改进:一是可支持400MHz的Pentium II;二是内存最大可扩展到1GB。
450NX芯片组: 它是INTEL为高档服务器研制的超级芯片组。主要为Deschutes(增强型Pentium II)芯片而开发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器、高档工作站领域。它的CACHE最大可扩展到2MB。
VP3芯片组:它是VIA公司于1997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最新产品。它是用于Socket 7结构的主板。它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支持所有的Pentium级CPU,CPU的最高频率可到300MHz,支持第二代SDRAM内存;最大可扩展到1GB。
MVP3芯片组: 它是VIA公司继VP3之后推出的最新产品。它支持100MHz总线频率。主板内存最大可扩展到1GB,支持ECC功能,CACHE最大可支持2MB。
AMD-640芯片组: 该芯片组是AMD公司的产品。它的一些特性为:支持所有的Pentium级CPU,特别优化AMD-K6-CPU;能真正发挥66MHZ以上的SDRAM高速性能;还具有遥控唤醒功能;而且内部带有USB接口控制器等;但它不支持AGP。
5591+5595套片: 它是SIS公司专为支持Socket-7结构的高主频Pentium级CPU而开发的芯片组。它可以支持AGP图形加速卡。有一些还可以支持100MHz总线频率,CPU主频率可支持到266MHz;SDRAM内存最大可扩展到768MB。
ACPI电源接口: 是Pentium以上主板特有的一种新功能。作用是在管理电脑内部各种部件时尽量做到节省能源。
SMP对称多处理模式: 它的特点是当插入两个CPU同时工作时,就支持交替运行方式好提高CPU的工作效率。但两个CPU的特性一定要完全一致。
UMA统一内存体系: 是指在内置有图形加速显示卡的主板中,其显示缓冲存储器(也可称为显示缓存)可共享主系统内存。
SMM系统管理模块: 它是随时监视CPU风扇运转及系统温度是否正常的一种保护性功能。但是它需要LDCM软件的配合才能起作用。
SCSI: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电脑系统界面)它可以驱动至少6个(SCSI-3标准扩充后达32个)外部设备;并且它的数据传输率可达到40Mbps,SCSI-3更可高达80Mbps。
免跳线主板: 它是指CPU的主频、工作电压及主板总线工作频率设置均不使用常规的跳线进行设置,而是通过Setup(系统BIOS)进行“软”设置。
BIOS: 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的缩略语,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的全称应该是ROM-BIOS,意思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实,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
POST: POST(Power-On-Self-Test:上电自检)是BIOS功能的一个主要部分。它负责完成对CPU、主板、内存、软硬盘子系统、显示子系统(包括显示缓存)、串并行接口、键盘、CD-ROM光驱等的检测。
CMOS: CMOS是电脑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它来保护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现在的厂商们把CMOS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当开机时就可按特定键进入CMOS设置程序对系统进行设置。所以又被人们叫做BIOS设置。
FLASH: FLASH(FLASH-MEMORY:快擦型存储器)它是Pentium以上主板用来存储BIOS程序的。
Smart-Detect:它是一种智能侦测技术。它的特点是装上CPU后无须进行人为 *** 作,而是自动识别CPU的电压,同时进行自动设置,这与软件(通过BIOS)设置截然不同。
PS/2鼠标接口: 现今的一些流行的Pentium主板多采用PS/2做鼠标接口,而放弃常用的串行接口做鼠标接口。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节省一个常规串行接口,又可以使鼠标得到更快的响应速度。
电池: Pentium级主板多数用的是锂电池,只有少数用全封闭结构式电池。它是用来保持主板CMOS数据的。
AMR:(Audio/Modem Riser,声音/调制解调器插卡)是一套开放的工业标准,它定义的扩展卡可同时支持声音及Modem的功能。采用这样的设计,可有效降低成本,同时解决声音与Modem子系统目前在功能上的一些限制。
SCSI: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的意义是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它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公布的接口标准。SCSI最初的定义是通用并行的SCSI总线。SCSI总线自己并不直接和硬盘之类的设备通讯,而是通过控制器来和设备建立联系。一个独立的SCSI总线最多可以支持16个设备,通过SCSII D来进行控制。
DDR:DDR指的是(Double Data Rate),理论上是目前的SDRAM执行速度的两倍,一次同时运算Rising和Falling Edges的Clock Cycles。
STR:(Suspend to RAM)意思是指系统关机或进入省电模式后,将重新启动所需的文件数据都存储在内存里。系统的启动 *** 作将主要在内存里快速地完成而不必去读慢速的硬盘。
CRC:即(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检查)技术,就是在每个数据块(称之为帧)中加入一个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检查序列),FCS包含了帧的详细信息,专门用于发送/接收装置比较帧的正确与否。如果数据有误,则再次发送。

电脑主板
大家都知道,主板是所有电脑配件的总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下面我们就以图解的形式带你来全面了解主板。
一、主板图解 一块主板主要由线路板和它上面的各种元器件组成1线路板 PCB印制电路板是所有电脑板卡所不可或缺的东东。它实际是由几层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内部采用铜箔走线。一般的PCB线路板分有四层,最上和最下的两层是信号层,中间两层是接地层和电源层,将接地和电源层放在中间,这样便可容易地对信号线作出修正。而一些要求较高的主板的线路板可达到6-8层或更多。 主板(线路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PCB的制造过程由玻璃环氧树脂(Glass Epoxy)或类似材质制成的PCB“基板”开始。制作的第一步是光绘出零件间联机的布线,其方法是采用负片转印(Subtractive transfer)的方式将设计好的PCB线路板的线路底片“印刷”在金属导体上。 这项技巧是将整个表面铺上一层薄薄的铜箔,并且把多余的部份给消除。而如果制作的是双面板,那么PCB的基板两面都会铺上铜箔。而要做多层板可将做好的两块双面板用特制的粘合剂“压合”起来就行了。 接下来,便可在PCB板上进行接插元器件所需的钻孔与电镀了。在根据钻孔需求由机器设备钻孔之后,孔璧里头必须经过电镀(镀通孔技术,Plated-Through-Hole technology,PTH)。在孔璧内部作金属处理后,可以让内部的各层线路能够彼此连接。 在开始电镀之前,必须先清掉孔内的杂物。这是因为树脂环氧物在加热后会产生一些化学变化,而它会覆盖住内部PCB层,所以要先清掉。清除与电镀动作都会在化学过程中完成。接下来,需要将阻焊漆(阻焊油墨)覆盖在最外层的布线上,这样一来布线就不会接触到电镀部份了。 然后是将各种元器件标示网印在线路板上,以标示各零件的位置,它不能够覆盖在任何布线或是金手指上,不然可能会减低可焊性或是电流连接的稳定性。此外,如果有金属连接部位,这时“金手指”部份通常会镀上金,这样在插入扩充槽时,才能确保高品质的电流连接。 最后,就是测试了。测试PCB是否有短路或是断路的状况,可以使用光学或电子方式测试。光学方式采用扫描以找出各层的缺陷,电子测试则通常用飞针探测仪(Flying-Probe)来检查所有连接。电子测试在寻找短路或断路比较准确,不过光学测试可以更容易侦测到导体间不正确空隙的问题。 线路板基板做好后,一块成品的主板就是在PCB基板上根据需要装备上大大小小的各种元器件—先用SMT自动贴片机将IC芯片和贴片元件“焊接上去,再手工接插一些机器干不了的活,通过波峰/回流焊接工艺将这些插接元器件牢牢固定在PCB上,于是一块主板就生产出来了。 另外,线路板要想在电脑上做主板使用,还需制成不同的板型。其中AT板型是一种最基本板型,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其标准尺寸为332cmX3048cm,AT主板需与AT机箱电源等相搭配使用,现已被淘汰。而ATX板型则像一块横置的大AT板,这样便于ATX机箱的风扇对CPU进行散热,而且板上的很多外部端口都被集成在主板上,并不像AT板上的许多COM口、打印口都要依靠连线才能输出。另外ATX还有一种Micro ATX小板型,它最多可支持4个扩充槽,减少了尺寸,降低了电耗与成本。2北桥芯片 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按照在主板上的排列位置的不同,通常分为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如Intel的i845GE芯片组由82845GE GMCH北桥芯片和ICH4(FW82801DB)南桥芯片组成;而VIA KT400芯片组则由KT400北桥芯片和VT8235等南桥芯片组成(也有单芯片的产品,如SIS630/730等),其中北桥芯片是主桥,其一般可以和不同的南桥芯片进行搭配使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与性能。 北桥芯片一般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内存的类型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纠错等支持,通常在主板上靠近CPU插槽的位置,由于此类芯片的发热量一般较高,所以在此芯片上装有散热片。3南桥芯片 南桥芯片主要用来与I/O设备及ISA设备相连,并负责管理中断及DMA通道,让设备工作得更顺畅,其提供对KBC(键盘控制器)、RTC(实时时钟控制器)、USB(通用串行总线)、Ultra DMA/33(66)EIDE数据传输方式和ACPI(高级能源管理)等的支持,在靠近PCI槽的位置。4CPU插座 CPU插座就是主板上安装处理器的地方。主流的CPU插座主要有Socket370、Socket 478、Socket 423和Socket A几种。其中Socket370支持的是PIII及新赛扬,CYRIXIII等处理器;Socket 423用于早期Pentium4处理器,而Socket 478则用于目前主流Pentium4处理器。 而Socket A(Socket462)支持的则是AMD的毒龙及速龙等处理器。另外还有的CPU插座类型为支持奔腾/奔腾MMX及K6/K6-2等处理器的Socket7插座;支持PII或PIII的SLOT1插座及AMD ATHLON使用过的SLOTA插座等等。5内存插槽 内存插槽是主板上用来安装内存的地方。目前常见的内存插槽为SDRAM内存、DDR内存插槽,其它的还有早期的EDO和非主流的RDRAM内存插槽。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内存插槽它们的引脚,电压,性能功能都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内存在不同的内存插槽上不能互换使用。对于168线的SDRAM内存和184线的DDR SDRAM内存,其主要外观区别在于SDRAM内存金手指上有两个缺口,而DDR SDRAM内存只有一个。6PCI插槽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插槽它是由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它定义了32位数据总线,且可扩展为64位。它为显卡、声卡、网卡、电视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基本工作频率为33MHz,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32MB/s。7AGP插槽 AGP图形加速端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是专供3D加速卡(3D显卡)使用的接口。它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该接口让视频处理器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避免经过窄带宽的PCI总线而形成系统瓶颈,增加3D图形数据传输速度,而且在显存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调用系统主内存,所以它拥有很高的传输速率,这是PCI等总线无法与其相比拟的。AGP接口主要可分为AGP1X/2X/PRO/4X/8X等类型。8ATA接口 ATA接口是用来连接硬盘和光驱等设备而设的。主流的IDE接口有ATA33/66/100/133,ATA33又称Ultra DMA/33,它是一种由Intel公司制定的同步DMA协定,传统的IDE传输使用数据触发信号的单边来传输数据,而Ultra DMA在传输数据时使用数据触发信号的两边,因此它具备33MB/S的传输速度。 而ATA66/100/133则是在Ultra DMA/33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传输速度可反别达到66MB/S、100M和133MB/S,只不过要想达到66MB/S左右速度除了主板芯片组的支持外,还要使用一根ATA66/100专用40PIN的80线的专用EIDE排线。 此外,现在很多新型主板如I865系列等都提供了一种Serial ATA即串行ATA插槽,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它用来支持SATA接口的硬盘,其传输率可达150MB/S。9软驱接口 软驱接口共有34根针脚,顾名思义它是用来连接软盘驱动器的,它的外形比IDE接口要短一些。10电源插口及主板供电部分 电源插座主要有AT电源插座和ATX电源插座两种,有的主板上同时具备这两种插座。AT插座应用已久现已淘汰。而采用20口的ATX电源插座,采用了防插反设计,不会像AT电源一样因为插反而烧坏主板。除此而外,在电源插座附近一般还有主板的供电及稳压电路。 主板的供电及稳压电路也是主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由电容,稳压块或三极管场效应管,滤波线圈,稳压控制集成电路块等元器件组成。此外,P4主板上一般还有一个4口专用12V电源插座。11BIOS及电池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一块装入了启动和自检程序的EPROM或EEPROM集成块。实际上它是被固化在计算机ROM(只读存储器)芯片上的一组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与支持。除此而外,在BIOS芯片附近一般还有一块电池组件,它为BIOS提供了启动时需要的电流。 常见BIOS芯片的识别主板上的ROM BIOS芯片是主板上唯一贴有标签的芯片,一般为双排直插式封装(DIP),上面一般印有“BIOS”字样,另外还有许多PLCC32封装的BIOS。 早期的BIOS多为可重写EPROM芯片,上面的标签起着保护BIOS内容的作用,因为紫外线照射会使EPROM内容丢失,所以不能随便撕下。现在的ROM BIOS多采用Flash ROM( 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通过刷新程序,可以对Flash ROM进行重写,方便地实现BIOS升级。 目前市面上较流行的主板BIOS主要有Award BIOS、AMI BIOS、Phoenix BIOS三种类型。Award BIOS是由Award Software公司开发的BIOS产品,在目前的主板中使用最为广泛。Award BIOS功能较为齐全,支持许多新硬件,目前市面上主机板都采用了这种BIOS。 AMI BIOS是AMI公司出品的BIOS系统软件,开发于80年代中期,它对各种软、硬件的适应性好,能保证系统性能的稳定,在90年代后AMI BIOS应用较少;Phoenix BIOS是Phoenix公司产品,Phoenix BIOS多用于高档的原装品牌机和笔记本电脑上,其画面简洁,便于 *** 作,现在Phoenix已和Award公司合并,共同推出具备两者标示的BIOS产品。12机箱前置面板接头 机箱前置面板接头是主板用来连接机箱上的电源开关、系统复位、硬盘电源指示灯等排线的地方。一般来说,ATX结构的机箱上有一个总电源的开关接线(Power SW),其是个两芯的插头,它和Reset的接头一样,按下时短路,松开时开路,按一下,电脑的总电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关闭。 而硬盘指示灯的两芯接头,一线为红色。在主板上,这样的插针通常标着IDE LED或HD LED的字样,连接时要红线对一。这条线接好后,当电脑在读写硬盘时,机箱上的硬盘的灯会亮。电源指示灯一般为两或三芯插头,使用1、3位,1线通常为绿色。 在主板上,插针通常标记为Power LED,连接时注意绿色线对应于第一针(+)。当它连接好后,电脑一打开,电源灯就一直亮着,指示电源已经打开了。而复位接头(Reset)要接到主板上Reset插针上。主板上Reset针的作用是这样的:当它们短路时,电脑就重新启动。而PC喇叭通常为四芯插头,但实际上只用1、4两根线,一线通常为红色,它是接在主板Speaker插针上。在连接时,注意红线对应1的位置。13外部接口 ATX主板的外部接口都是统一集成在主板后半部的。现在的主板一般都符合PC''99规范,也就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接口,以免搞错。一般键盘和鼠标都是采用PS/2圆口,只是键盘接口一般为蓝色,鼠标接口一般为绿色,便于区别。而USB接口为扁平状,可接MODEM,光驱,扫描仪等USB接口的外设。而串口可连接MODEM和方口鼠标等,并口一般连接打印机。14主板上的其它主要芯片 除此而外主板上还有很多重要芯片:AC97声卡芯片 AC''97的全称是Audio CODEC’97,这是一个由Intel、Yamaha等多家厂商联合研发并制定的一个音频电路系统标准。主板上集成的AC97声卡芯片主要可分为软声卡和硬声卡芯片两种。所谓的AC''97软声卡,只是在主板上集成了数字模拟信号转换芯片(如ALC201、ALC650、AD1885等),而真正的声卡被集成到北桥中,这样会加重CPU少许的工作负担。 所谓的AC''97硬声卡,是在主板上集成了一个声卡芯片(如创新CT5880和支持6声道的CMI8738等),这个声卡芯片提供了独立的声音处理,最终输出模拟的声音信号。这种硬件声卡芯片相对比软声卡在成本上贵了一些,但对CPU的占用很小。网卡芯片 现在很多主板都集成了网卡。在主板上常见的整合网卡所选择的芯片主要有10/100M的RealTek公司的8100(8139C/8139D芯片)系列芯片以及威盛网卡芯片等。除此而外,一些中高端主板还另外板载有Intel、3COM、Alten和Broadcom的千兆网卡芯片等,如Intel的i82547EI、3COM 3C940等等。(见图18-3COM 3C940千兆网卡芯片)IDE阵列芯片 一些主板采用了额外的IDE阵列芯片提供对磁盘阵列的支持,其采用IDE RAID芯片主要有HighPoint、Promise等公司的产品的功能简化版本。例如Promise公司的PDC20276/20376系列芯片能提供支持0,1的RAID配置,具自动数据恢复功能。美国高端HighPoint公司的RAID芯片如HighPoint HPT370/372/374系列芯片,SILICON SIL312ACT114芯片等等。I/O控制芯片 I/O控制芯片(输入/输出控制芯片)提供了对并串口、PS2口、USB口,以及CPU风扇等的管理与支持。常见的I/O控制芯片有华邦电子(WINBOND)的W83627HF、W83627THF系列等,例如其最新的W83627THF芯片为I865/I875芯片组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除可支持键盘、鼠标、软盘、并列端口、摇杆控制等传统功能外,更创新地加入了多样新功能,例如,针对英特尔下一代的Prescott内核微处理器,提供符合VRD100规格的微处理器过电压保护,如此可避免微处理器因为工作电压过高而造成烧毁的危险。 此外,W83627THF内部硬件监控的功能也同时大幅提升,除可监控PC系统及其微处理器的温度、电压和风扇外,在风扇转速的控制上,更提供了线性转速控制以及智能型自动控转系统,相较于一般的控制方式,此系统能使主板完全线性地控制风扇转速,以及选择让风扇是以恒温或是定速的状态运转。这两项新加入的功能,不仅能让使用者更简易地控制风扇,并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还能将风扇运转所造成的噪音减至最低。频率发生器芯片 频率也可以称为时钟信号,频率在主板的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目前所说的CPU速度,其实也就是CPU的频率,如P4 17GHz,这就是CPU的频率。电脑要进行正确的数据传送以及正常的运行,没有时钟信号是不行的,时钟信号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同步;因为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对时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不出差错。 时钟信号首先设定了一个基准,我们可以用它来确定其它信号的宽度,另外时钟信号能够保证收发数据双方的同步。对于CPU而言,时钟信号作为基准,CPU内部的所有信号处理都要以它作为标尺,这样它就确定CPU指令的执行速度。 时钟信号频率的担任,会使所有数据传送的速度加快,并且提高了CPU处理数据的速度,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超频可以提高机器速度的原因。要产生主板上的时钟信号,那就需要专门的信号发生器,也称为频率发生器。 但是主板电路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完成不同的功能,而各个部分由于存在自己的独立的传输协议、规范、标准,因此它们正常工作的时钟频率也有所不同,如CPU的FSB可达上百兆,I/O口的时钟频率为24MHz,USB的时钟频率为48MHz,因此这么多组的频率输出,不可能单独设计,所以主板上都采用专用的频率发生器芯片来控制。 频率发生器芯片的型号非常繁多,其性能也各有差异,但是基本原理是相似的。例如ICS 950224AF时钟频率发生器,是在I845PE/GE的主板上得到普遍采用时钟频率发生器,通过BIOS内建的“AGP/PCI频率锁定”功能,能够保证在任何时钟频率之下提供正确的PCI/AGP分频,有了起提供的这“AGP/PCI频率锁定”功能,使用多高的系统时钟都不用担心硬盘里面精贵的数据了,也不用担心显卡、声卡等的安全了,超频,只取决于CPU和内存的品质而已了。二、总结 最后再让我们通过一张详细的大图来对主板来个彻底注释。 1是整合音效芯片,2是I/O控制芯片,3是光驱音源插座,4是外接音源辅助插座,5是SPDIF插座,6是USB插头,7是机箱被开启接头,8是PCI插槽,9是AGP4X插槽,10是机箱前端通用USB接口,11是BIOS,12是机箱面板接头,13是南桥芯片,14是IDE1插口,15是IDE2插口,16是电源指示灯接头,17是清除CMOS记忆跳线,18是风扇电源插座,19是电池,20是软驱插座,21是ATX电源插座,22是内存插槽,23是风扇电源插座,24是北桥芯片,25是CPU风扇支架,26是CPU插座,27是12VATX电源插座,28是第二组音源插座,29是PS/2键盘及鼠标插座,30是USB插座,31是并串口,32是游戏控制器及音源插座,33是SUP_CEN插座。主板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所有部件及外设都是通过它与处理器连接在一起,并进行通信,然后由处理器发出相应的 *** 作指令,执行相应的 *** 作,所以了解的主板结构对每一位学电脑,特别是学电脑维修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连主板基本上分几个部分、每部分什么作用都分不清的人可以顺利地维修电脑。本文笔者就以一款华硕最新800MHz FSB P4主板带各位来具体洞察主板的五脏六腑。

没有害的,因为他本身就由系统直接供电的,但是注意如果供点不足倒有可能对小灵通产生损坏。
——————————————————————————————————
USB接口的通讯原理:
1、USB设备的接入
USB接口中的+5V电源不但可以为外接设置提供小电流供应,并且还起着检测功能。当USB设置插入USB接口后,主机的+5V电源就会通过USB边线与USB设备相通。USB外设的控制芯片会通过两只10K的电阻来检查USB设备是否接入了主机的USB端口。如果这两个引脚一个为高电平,一个为低电平时就表示USB外设已经正常确连入USB接口,这时外设的控制芯片开始工作,并通过DATA+,DATA-向外送出数据。这时主机接收数据后,就会提示发现新硬件,并开始安装新硬件驱动。
2、USB设备的识别
在USB外设向外送出数据时,其中就包括设备自身的设备名及型号等相关参数,主机就是根据这些信息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所发现的新硬件的名称型号的。
多说一点:如果现在闪存的价格降得更低时,我们就可以把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的驱动程序存在设备内部。当主机需要驱动程序时,直接从设备内部读取就可以了,也就不再需要驱动光盘和安装驱动等繁琐手续了。
主板的USB接口的供电方法:
自从PENTIUM586主机上市后,在主板上已经集成了USB10标准的接口,到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USB20接口,但是其供电方法也不过下面三种方法。
1、主+5V电源直接供电
大部分主板(如精英的P6SEP-ME,微星的MS-6368)都使用主电源的+5V电源供电,并且在键盘接口附近有跳线可以进行选择,来改变USB接口的供电方式为副电源的+5VSB供电,用以支持主板的远程唤醒,网络开机,键盘鼠标开机功能的实现。当使用主电源时,因为主电源在关机后停止工作,由主电源提供的所有电压输出都将停止,所以无法为主板提供上述的开机功能,因此如果我们在查看主板手册时发现有远程唤醒或网络开机,但实际无法实现时,最好查一下主板上有跳线是否设置正确。
部分主板宣称的关机播放CD功能,也必须有相配套的电源支持,否则在完全关机的状态也也无法实现播放CD功能,因为主机在电源关闭后只有+5VSB电源输出,并且电流被限制在15A以内,而16XDVD光驱的工作电流+5V为13A,+12V为15A。
2、副电源直接供电
某些主板如磐正的EP-4G4AE主板,USB接口和键鼠接口使用副电源的+5VSB供电,主板上没有跳线可以进行选择,所以只要使用的是光电鼠时,关机后鼠标的灯和键盘的灯常亮,无法关闭。
3、通过电源调整管控制供电
大部分高端主板为了保证主板的良好工作状态,其USB供电接口都设置了良好的保护措施,供电部分都设置了电感电容滤波,可恢复保护电阻对其供电电流进行了限制。并且还使用了电源调整管对供电的通断进行了控制。当USB设备故障或接线插反时,因为正负级短路造成电流过大时,电源管会截至输出,阻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当故障排除后,主板会自动恢复USB接口的电源供应,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对于移动硬盘供电不足问题的解决方法:
1、对于主板上的USB接口有跳线可以改变供电方式的主机
当出现移动硬盘不能正常使用时,我们可以试着改变一下供电途径,把原来的副电源+5VSB供电改为主电源的+5V供电,看移动硬盘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说明一点:我们通常所使用的ATX V21版的开关电源,只能提供+5VSB15A的电流。但实际上,多数开关电源生产厂家在生产开关电源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对于+5VSB的供电有的采用低频变压器直接降压,再通过7805稳压块稳压后提供给主机;有的使用单管自激式开关电源电路,有个单独的3-5W的开关变压器提供+12V的直流电压,再经过7805稳压后提供给主机。副电源在主机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开机电路,网络唤醒,M唤醒,键盘开机等功能,一般情况下这部分电路对副电源所需的电流比较小,所以多数主机使用此类电源不会产生什么问题。由于7805在加标准散热片的情况下能够输出15A的电流,而厂家在生产时多数都不使用散热片或使用小片散热片,所以其电波的输出最多也只有500MA,特别是在长时间大电流工作时,因为7805发热量大,输出电流会随着工作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到到截止温度时会停止输出。所以当我们的主板的USB接口使用的是+5VSB供电时,此时我们再使用移动硬盘,肯定会出问题的。
对于只能使用副电源供电的主机,如果出现此问题时,可以试着更换大功率名牌的开关电源进行替换解决问题。
2、对于供电电流被严格限制的主机
因为主板生产厂家为了保证主板的正常使用性能,使用电子电路来保证每个USB接口的电流输出为500MA,所以对于移动硬盘不能使用时,我们只能更换大容量低功耗的25"硬盘使用,或者是使用有外接电源的移动设备来保证其正常使用。
3、通过其他USB接口或PS/2接口辅助供电
在键盘鼠标下面的两个USB接口,其电源的供应是和键盘鼠标取自同一路,其PCB板上的电路多数主板是直接连在一起的,所以当移动硬盘不能使用时,即使我们插上PS/2接口,对于电流的增加并不会有多大改变,移动硬盘多数时候仍然无法使用。同时,带电拔插PS/2接口时还有可能烧毁接口和控制芯片,需要特别注意。
一般情况下,USB接口的移动硬盘的供电都是直接取自USB接口的+5V。注意,有的移动硬盘会有两个并在一起的USB接口,但侧面的那个并不是数据接口,而是当主USB数据接口的供电不足时,为了辅助提供较大的电流以保证移动硬盘的正常工作而设置的。但实际上主板上后置的两个或前置的两个USB接口的供电都是取自同一路,也就是说无论使用一个或两个USB设备,其总的供电电流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特别对于主机的电源性能差或功率偏小的电源表现更为明显。所以当我们遇到使用40G以上的高速移动硬盘时经常会出现供电不足,无法正常使用的的情况。此时,即使我们把两个USB接口都接上去也不能满足硬盘的供电所需,仍然无法使用。
不过,这种情况对于前置为4个或6个,或者是后置USB接口为4个以上的就可以使用,因为通常USB接口的供电为一个USB HOST HUB支持两个USB接口,共同使用一组电源供应,不同的一组USB接口就使用不同的电源供应。注意,一定不要接在一组USB接口上。
4、使用外接电源直接供电
对于35"的移动硬盘,因为其工作电流大,所以对于支持这类硬盘的移动硬盘盒都使用了外接电源来提供额外的+12V和+5V电源供应,所以基本不存在因为电流供电不足而产生“能够发现移动硬盘但是在‘我的电脑’中没有盘符显示”的情况。
针对25"的40G以上的移动硬盘,因为其工作电流越来越大,个别高速硬盘的+5V供电已经达到1A,所以单单依靠USB接口来提供硬盘的工作电流已经不能满足硬盘的正常工作。多数表现为:移动硬盘在部分机器上能够正常工作,在部分机器上只能发现移动硬盘,但是没有盘符显示;有的还会在部分机器上有时能够读盘,有时不能够读盘;拷贝小文件时能够正常工作,但拷贝大文件如**音乐时,就会出现数据丢失,盘符丢失的情况。所以建议对于大容量的25"的移动硬盘最好也提供外接电源,以保证移动硬盘的稳定工作。
故障举例:
1、某兼容机前置USB接口能够使用移动硬盘,后置USB接口不能使用
客户反映新买了一个20G的移动硬盘,在自己的电脑上使用时出现了问题,在前置的USB接口上使用时硬盘的读写正常,没有问题。但插在后置的USB接口上使用时,只能听见硬盘“哗哗”的声音,有盘符出现,但无法读写硬盘数据。此问题就是因为前置的USB接口的供电是直接取自+5V电源,而后置的USB接口和键盘,鼠标接口使用的是同一组电源,在键盘接口旁边有一跳线帽,可以用来改变键盘和USB接口的供电来源。当移动硬盘出现问题时,主板跳线所置的位置使用的是+5VSB供电,所以就出现了上述的故障现象。只要把跳线变一下位置就可以了,同时也会解决客户打电话反映的关机后光电鼠标或键盘的指示灯常亮的问题。
2、前后置USB接口不能使用移动硬盘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前后置硬盘都使用副电源或者是主板的USB接口被严格限制的主板上,对于此问题,主板上如果没有跳线帽时,只能通过辅助电流接口从PS/2或者USB接口取电,或者使用单独的外接电源供电。
3、蓝天使WX-218移动硬盘(USB20)拷贝大文件时容易丢失文件尾部数据。
客户反映该硬盘在拷贝大文件时总丢失,拷贝不全,拷贝小文件没有问题。这种故障也属于因为USB供电不足,在大文件拷贝时所需电流大,造成USB接口的+5V供电电压不稳,从而导致数据传输过程中信号电平离散性加大,错误率上升,也就表现为文件拷贝过程中丢失或死机,长时间拷贝不能结束。
我把该硬盘接到我的主机(主板为微星MS6309)启动计算机,硬盘发出“咔咔”的声音,在系统中不能发现新硬件;在关机接入辅助电流接口PS/2,再开机,仍然和刚才一样的表现,还是不能发现硬盘。当把该移动硬盘接入笔记本的USB接口时,拷贝三四百兆的大文件没有发现问题,播放**也没有问题。这种故障其实根本就不是故障,其原因就是因为主板的USB接口的电流输出限制才造成了移动硬盘的使用不正常。
电压与电流概念解释:
电压:我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开关电源输出的+33V,+5V,+12V就是电压,电压数值的测量需要使用电压表,将电压表并联在供电设备的正负极就可以测得。电压值的测得只需要电源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是否接有用电器。
电流:在计算机开关电源的铭牌上所标注的+5V 22A,+12V 13A,+33V 18A之类的数值后面的22A,13A,18A就是电流。电流需要使用电流表串接在用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之间,同时也只有在设备工作时才能测得数值。
主板的USB的供电不足造成的移动硬盘不能正常使用,是因为USB接口的供电电流偏小,而不是USB接口的电压过低。即使是我们的移动硬盘不能使用,此时USB接口的供电电流也在+5V左右,只是不稳定,变化比较明显罢了。
另类问题:还有一类问题,这是因为移动硬盘与主板USB接口不兼容造成的主机不认移动硬盘。不过,这类问题主要是因为移动硬盘盒内使用的USB-IDE数据转换接口芯片的兼容性不好的缘故,与供电问题没有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6193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