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策略

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策略,第1张

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策略

1、利用大数据改进企业广告投放策略

广告圈里一句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浪费了一半,但我不知道浪费了哪一半。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大数据思维指导下进行广告投放,广告能通过对人群的定向, 投放给准确的目标顾客。特别是互联网广告现在能够做到根据不同的人向其发布最适合其的广告,同时谁看了广告,看了多少次广告,都可以通过数据化的形式来了解、监测, 以使得企业更好地评测广告效果,从而也使得企业的广告投放策略更加有效。

2、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推广策略

没有目标消费者的精准定位,盲目推广,是很多企业开展营销推广没有效果或者效果甚微的主要原因。大数据时代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能够实时全面地收集、分析消费者的相关信息数据,从而根据其不同的偏好、兴趣以及购买习惯等特征有针对性、准确地向他们推销最合适他们的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适时、动态地更新、丰富消费者的数据信息, 并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及早预测消费者下一步或更深层次的需求,进而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最终达到极大增加企业利润的目标。

3、规模个性化产品策略的实施

传统市场营销产品策略主要是,同样包装同等质量的产品卖给所有的该企业客户,或同一个品牌,若干不同包装不同质量层次的产品卖给若干相对大群客户,这使得很多企业的很多产品越来越失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的生产制造向生产“智”造转变,同时大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将客户和产品进行有机串联,对用户的产品偏好,客户的关系偏好进行个性化定位,进而反馈给企业的品牌、产品研发部门,并推出与消费者个性相匹配的产品。

4、大数据使得营销渠道效能的潜力得以充分挖掘

以前的市场营销的渠道大多采取代理制, 或者是购销制, 企业与代理商或经销商之间存在一种利益博弈关系,相互之间的信息常常是不共享的, 也经常会发生利益冲突。在大数据环境下, 企业只有与各方合作者一起建立起大数据营销系统平台,才能集中体现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 从而不断拓展企业营销渠道的外延与内涵。

通过营销渠道各方协调一致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品牌、服务的良好体验,进而引发顾客更加强烈的购买欲,促进客户与企业品牌的亲合度更加紧密, 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

5、利用企业大数据集成系统制定科学的价格体系策略

现在,很多企业都构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数据营销平台,实现了海量、不同类型的数据的收集, 并跨越多种不同的系统,比如,不同的渠道平台(网络销售平台,以及实体批发、零售平台);不同的客户需求;不同的细分市场;以及不同的但可以区隔的市场区域。

这样就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搜集消费者的海量数据,分析洞察和预测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价格接受度;分析各种渠道形式的测试销售数据;以及消费者对企业所规划的各种产品组合的价格段的反应。使之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以了解客户行为和反馈,深刻理解客户的需求、关注客户行为,进而高效分析信息并做出预测,不断调整产品的功能方向,验证产品的商业价值,制定科学的价格策略。

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第二代身份z、ETC自动收费、智能物流等。

1、第二代身份z:

第二代身份z最大的改革就是它的防伪技术,第二代身份z有定向光变色“长城”图案、光变光存储“中国CHINA”字样、防伪膜、等防伪技术,二代身份z采用的是非接触式IC芯片卡和指纹感应,这是典型的物联网基础应用。

2、ETC自动收费系统:

ETC自动收费系统可以让来回的车辆在经过拦车杆时只需要减速行驶,就可以完成认证、计费,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但因为要升级收费系统,还需要在车辆上面安装识别芯片,所以很多地方是采用ETC与人工收费两种系统。

3、智能物流:

物联网技术同样运用到运输物流业,将转感器安装在货车和正在运输的各个独立部件上,从一开始中央系统就追踪这些货物直到结束,这样便可以全面实时的追踪这些车辆和货物行程,不仅可以实时更新货物信息,还可以防止货物被盗。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运用范围:

物联网将现实世界数字化,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物联网拉近分散的信息,统整物与物的数字信息,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运输和物流领域、工业制造、健康医疗领域范围、智能环境(家庭、办公、工厂)领域、个人和社会领域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在物联网上都可以查出它们的具体位置。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索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类似自动化 *** 控系统。

同时透过收集这些小事的数据,最后可以聚集成大数据,包含重新设计道路以减少车祸、都市更新、灾害预测与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等社会的重大改变,实现物和物相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信息流广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也促进了网络广告的兴盛,成为不少移动互联厂商青睐的新盈利增长点,其传播模式与效果值得业界与学界深入探讨。
信息流是起源于手机的一种内容显示形式,广泛应用于社会信息和视频应用平台。由其衍生出的信息流广告,近年来展现出了较大的商业化潜力,信息流广告市场迅速增长,2016年、2017年、2018年增速分别为1093%、915%、583%,预计2020年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①信息流广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也促进了网络广告的兴盛,成为不少移动互联厂商青睐的新盈利增长点,其传播模式与效果值得业界与学界深入探讨。

信息流广告的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
信息流广告是穿插于媒体内容流中或社交媒体用户的好友动态信息流中的广告,并可以通过用户画像、用户喜好及用户行为标签等智能化技术开展精准推送的商业化广告形式,主要通过把广告内容穿插在流动的内容信息之中进行展示。按照信息流广告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2006年至2011年的国外起源阶段,由Facebook在2006年最早推出,随后几年,Twitter也开始试水信息流广告并将其作为正式产品投入商业运营中;二是2012年至2015年的国内萌芽阶段,2012年新微博成为国内首家尝试推出信息流广告产品的公司,2014年今日头App在内容分发中引入信息流广告,2015年讯公司尝试将信息流广告植入信朋友圈信息中,三家公司成为国内信息流广告运营首批梯队;三是2016年至2018年的爆发式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不少互联网厂商跟风加入信息流广告运营与发展行列,一点讯、度、UC条、陌、360电脑端的信息流广告相继上线,此后信息流广告业务成为不少移动互联厂商营收增长的新引擎;四是2019年之后的持续稳定发展阶段,除传统资讯及社交移动端信息流广告外,电脑端(浏览器、搜索工具、杀毒软件等)以及移动短视频平台的信息流广告也应运而生,信息流广告的商业化价值再一次得到凸显。
信息流广告的特征
1原生化广告形式,“润物细无声”。由于传统广告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存在容易被用户排斥、厌烦的情况,相较而言,信息流广告则是自然融入在日常接收的内容流中,在低打扰的使用情境下进行传播。同时,信息流广告还可依据用户特征与标签开展精准推送,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推送内容与信息接收内容的高度相似性,进而大大降低了用户对传统广告突然跳出的厌恶感。信息流广告形式和信息之间的微妙位置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广告规避,增加用户的参与度。事实上,有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广告而言,读者对信息流广告的回应相对积极,由于这些广告的侵入性较小②,并且能与周围的编辑内容相匹配,更容易做到“润物”细无声。
2精准标签化投放,科学监测传播效果。一方面,信息流广告基于常见的五类用户标签,即人口学标签(性别、年龄、地域、学历、职业等)、需求特征标签(短期需求、长期需求、周期性需求、潜在需求)、行为习惯标签(信息浏览行为、出行习惯、购物行为、游戏娱乐行为等)、兴趣偏好标签(饮食偏好、娱乐爱好、商业兴趣等)、设备标签(智能设备型号、设备运营商、设备品牌等)进行精准定向投放,提升目标受众到达率和广告观阅效果;另一方面,广告主与广告效果监测公司可分别采取第一方、第三方的广告效果监测体系,进行联合监控以监测目标用户与潜在用户的传播效果,通过智能化算法保证广告效果数据的真实、透明。
3精细化运营,优化营销漏斗。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广告运营商一方面通过人群特征分析确定出潜在人群、目标人群和核心人群等三类受众,根据品牌特色精准匹配目标群体后进行广告投放;另一方面可通过计算互动量、曝光量、导流率等运营数据,密切监测投放效果并适当修正广告营运策略,以实现营销漏斗的优化③,即科学反映广告目前的状态以及销售情况,实现从广告展现优化到点击优化,最后到转化优化的营销策略提升。信息流广告常采取品销合一的路径,即在提高品牌曝光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实现点击率最大化转化。基于可针对营销漏斗的长期优化特点,信息流广告的运营模式也适用于大型、长期的广告投放与服务活动。

信息流广告发展的市场现状
1纯内容平台广告竞争白热化。纯内容平台上的信息流广告,即主要以内容定位为入口的平台所提供的信息流广告,由于纯内容平台的内容壁垒为信息流广告商业化提供了土壤,因此入局较早并得到快速发展,现已进入红海竞争阶段,其典型代表如资讯、社交、短视频等平台。值得注意的是,纯内容平台上的信息流广告增速在2019年呈放缓态势,这与移动互联网整体用户增速减缓有关,也与百花齐放的内容竞争分散用户注意力有关,还与内容同质化加速了用户疲劳期的到来存在相关性。这意味着,纯内容平台信息流广告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竞争方式也从单纯的内容资源壁垒向多维度的市场竞争迈进。
2泛内容平台广告市场价值潜力有待释放。相较于纯内容平台,泛内容平台上的信息流广告则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潜力市场,这与泛内容平台近几年的强内容布局相关,内容壁垒加强后,信息流的商业化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其典型代表是电脑端信息流和应用工具平台。相对于纯内容平台用户群体而言,在泛内容平台上,用户阅读信息的主动性不强,以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当前市场下,电脑端和应用工具平台的信息流广告平台市场价值潜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以电脑端为入口的泛内容平台,典型产品代表如360导航等,以应用工具定位为入口的泛内容平台所带来的市场,典型场景如手机浏览器、应用市场等,产品代表如百App、WiFi万钥匙等,这两类平台存在大量的日常用户使用需求,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白领用户对其有一定的依赖性,成为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其平台信息流广告市场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3核心竞争力向分发渠道转移。过去几年,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一直在做内容铺设,各个平台的内容竞争差距在缩小,分发渠道的营销价值开始被重视。与此同时,泛内容平台的用户群体更加垂直,内容也更聚焦在用户当时及细分需求场景的满足上④,内容和用户匹配度高,从而使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代入感和沉浸感更强,最终提高厂商的商业化效率。例如360公司于2018年在电脑端和移动端同时推出了资讯分发平台“快资讯”,大力推广信息流广告业务,在360手机士、360搜、360毒等多产品聚合的使用场景覆盖下,为电脑端+手机端的融合信息流商业化模式全面加速,通过把核心资源向分发渠道转移,360信息流的广告运营取得了显著效果。
信息流广告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赋能广告营销,平衡效率与体验。随着媒介智能化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对信息流广告的发展提供巨大助力,进一步优化广告体验与效率,并提供较好的平衡点,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智能创意生产,通过智能化技术自动生成信息流广告创意,精准匹配信息内容;二是智能数据洞悉,通过智能化技术对用户行为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准确分析出用户的即刻需求;三是智能媒介传播,通过智能化技术将手机等移动端或可穿戴设备与公共场所的场景进行连接,实现多屏联动,进一步捕捉用户碎片化的时间与注意力;四是智能效果监控,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广告效果的实时追踪与反馈,获得更为精准的广告触达分析结果;五是智能定向投放,实现广告内容投放的定向化与精准化,即使用智能化技术海量聚合用户信息,进而建立更为翔实的用户标签,最终将广告投放到最匹配的信息流中。当前不少移动互联媒体纷纷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这些公司或机构势必会在未来的信息流广告智能化推进中占有较大的优势。
2广告内容从“以产品为中心”转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是以产品观念为导向,广告内容将更多篇幅放在宣传产品特性上;“以消费者为中心”则是以市场营销观念为导向,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寻求广告内容的拓新。从广告内容来看,虽然信息流广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用户的广告感知,但在广告内容展示方式上,大多数广告主还停留在传统广告思维导向上,多以产品中心视角去呈现广告内容,依赖较大的信息版面去抢夺用户注意力,缺少消费者中心视角的内容表达。未来,受众对广告内容的要求会更加原生化,信息流广告会从目标用户需求角度寻找或拓新广告内容,严选广告素材,提升广告的创意度,增加目标用户的代入感。
3广告审查更加严格,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从政策方面来看,信息流广告的未来发展将面对更严格的市场监督。2019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广告导向的监管。面对海量资讯,消费者通常会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信息,而在算法主导下的媒介平台很容易对用户做到“投其所好,送其所要”,造成广告信息内容的低俗化。同时,由于信息流广告“润物无声”的特性,会使消费者很难分清其真实性,进而使得不法者利用这种模糊的形态发布虚假或违法广告。此外,严厉的政策监管或将对信息流广告市场进行行业整顿和洗牌,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筛选出较为科学健康的信息流广告发展模式。
45G带来用户体验再升级,加速信息流广告商业化。从技术方面来看,5G技术普及将助推信息流广告的商业化提速。随着5G的到来,网速实现质的飞越,诸如高清数字化、VR、AR等对网络速度要求较高的业务,其发展瓶颈将得到较好解决,使其能得到普通用户的广泛使用。此外,5G时代也会推动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个人拥有智能终端的数量会大大增加,除自然人外的家庭、公司驻地等也会搭载更多智能终端,丰富信息流内容,也使得信息流广告的潜力市场更加广阔。此外,随着用户与智能端的连接更加便捷、迅捷,用户常用的智能设备都会一一被连接进来,智能手机、PC以及IOT(物联网)都会实时在线,未来信息流广告内容可能会呈现在更多能与用户连接的智能化平台中,其广告形态也会越来越智能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6749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