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物联网吗?

你了解物联网吗?,第1张

物联网迟早要落到实处,现在主要是试点阶段,2015年后略有规模发展,2020年后将逐渐普及。

针对目前的大多数物联网相关公司来说,硬件、软件是基础部分。
以下仅供参考:

物联网体系结构分三层
1、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主要功能是信息感知与采集,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各种传感器(如温度感应器、声音感应器、震动感应器、压力感应器)等。
2、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用于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
网络层解决的是传输和预处理感知层所获得数据的问题。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各类专网、小型局域网等进行传输。
网络层中的感知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是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网数据的存储、查询、 分析、挖掘和理解,以及基于感知数据决策的理论与技术。
云计算平台作为海量感知数据的存储、分析平台,将是物联网网络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层中众多应用的基础。
3、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结合行业需求,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结合行业需求实现行业智能化。
物联网应用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物联网的应用可分为监控型(物流监控、污染监控)、查询型(智能检索、远程抄表)、控制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路灯控制)和扫描型(手机钱包、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等。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体现,软件开发、智能控制技术将会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讯等技能,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可以互相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能,通guo计算机互联网实xian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xin息的互联与共xiang。
而RFID,恰是可以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能。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biaoqian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guo无线数据通讯网络把它们自动采ji到中央信息系tong,实xian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新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guan理。
物联网是对人们日常所接触的网络系统系统化的一个过程,它实现了网络的信息zhi间的有效整合,cong而更方便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处理和反馈有效结果。

我国的疗卫生体系正从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
月,美国FDA采取大量实际行动促进RFID的实施与推广。通过立法,加强RFID技术在药物在运输、销售、防伪、追踪体系的应用。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主管机关总务省(MIC)提出2006---2010年间IT发展任务“u-Japan战略”。该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高度有效应用,促进医疗系统的改革,解决高龄少子化社会的医疗福利等问题。2006年,韩国确立了u—Korea战略,其中提到要建立无所不在的智能型社会,让民众在医疗领域可以随时随地享有智慧服务。2008年底,IBM进一步提出了“智慧的医疗”概念,设想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中,实现医疗的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并认为物联网技术在整合的医疗平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都将有广泛的应用。2009年i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物联
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除了通过ICT研发计划投资4亿欧元,启动90多个研发项目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外,于2011年~2013年间每年新增2亿欧元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同时拿出3亿欧元专款,支持物联网相关公私合作短期项目建设,其中也包括医疗项目。
我国政府也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008年,国家出台了《卫生系统十一五IC卡应用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医疗行业与银行等相关部门、行业的联合,推进医疗领域的“一卡通”产品应用,扩大Ic卡的医疗服务范围,建立RFID医疗卫生监督与追溯体系,推进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IC卡与
RF
I
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人民群众关注自身健康的需要,推动了医疗卫生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D电子标签的应用试点与推广工作。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了保证医改的成功,3年内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加大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力度,尤其是RFID技术的应用推广。2009年5月23日,卫生部首次召开了卫生领域RFID应用大会,围绕医疗器械设备管理,药品、血液、卫生材料等领域的RF
I
国内外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政策环境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建设。2004年2
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
D应用展开了广泛的交流
讨论。在《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中,IC卡和RF
I
D技术被列入卫生部信息化建设
总体方案之中。卫生部提出要加强IC卡和RFID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卫生材料、医疗器械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等方面的应用,要进一步推进个人大容量智能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Ic卡医疗信息标准、格式标准、容量标准,积极推进IC卡的区域化应用,开展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实现医疗信息区域共享等。

一句话,不建议首选,不反对备选。
虽说物联网是兴起的行业,但实际上其所用的技术绝大部分都是现有的成熟技术。
我在问题「物联网技术到底是什么技术?物联网工程到底是学什么的啊?」的答案下详细介绍了一些相关物联网技术,这里就重新简单复述一下。
物联网技术,我认为最基础的技术就是单片机/嵌入式开发。但是呢,并不是只有物联网专业才学这种技术。电子系、电气系、通信系都会学这类课程。单片机也可以称为微控制器,只需要把代码烧写进去,就可以让单片机获取检测数据和控制设备了,比如获取房间的温度,打开房间的灯。
设备终端可以靠单片机/嵌入式技术开发了,那么怎么联网呢?这个时候就要学习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了,完成学业后最少也会知道什么是TCP/IP协议。这一块的内容,我瞎猜和计算机系的网络课程半斤八两。即是说,如果你在物联网专业学着学着,发觉对计算机网络协议这一块更感兴趣,可能你更应该去网络工程之类的专业。
设备靠单片机技术,联网靠TCP/IP。那么联网后的服务器端程序该怎么写呢?这一块,你可以到计算机系的相关课程找到答案。
服务器端也搞定了,还有个问题,设备与设备之间需要联网吗?可以怎样组网?这就涉及到了电子通信系的自组网(比如ZigBee)相关知识。如果你想通过蜂窝移动网络(2G、3G、4G)控制设备而不是局域网。那这更应该找通信系要一套方案了。
综上所述,物联网专业=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
如果各位高中毕业生看懂了上面的描述,很不错,算是对物联网所用的技术有一定感性的认识了。但这也间接证明了物联网专业所学内容可能没有其他专业那么有深度。比电子硬件比不过电子系,比软件编程也比不过计算机系,通信技术学得又没有通信系强。
物联网本身就是属于一种应用学科。支撑起现有的物联网的技术都是成熟的电子类、计算机类和通信类技术。自然,物联网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不外乎可以从电子系、计算机系和通信系的课程挑选出来,拼凑一下即可称为物联网专业。
不好吗?电子系出身的人看物联网专业感觉就是自家的知识,计算机系和通信系的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类正统人士可能都感觉物联网专业徒有其表、浪得虚名,是一个炒作起来的专业。还不如去计算机系(电子系/通信系)专业。
不置可否。如果选择去了电子系,可能就接触不到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编程思想(比如 *** 作系统原理和类的思想);如果去了计算机系,拿不起电烙铁,不会摸万用表,除了写代码就是写代码。但是物联网专业是一个折衷的选择,至少比计算机系懂一点硬件,比电子系懂一些服务端开发。
题外话,有些学校是入学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分专业,私以为这是非常人性化的做法。因为这是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虽然可能只能是在学院拥有的专业里选择,但是这已经足够了。且不说电子系和计算机系差别很大却也有人分辨不出差别,计算机系和网络工程之间、电子系和通信工程之间都有细微的差别。在大学里学习,就好像调整导d的角度,偏差了一厘米发射出去的导d可能就轰炸不到你当初的目标了,别的专业课程会教的内容,为什么到了这专业就需要自学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6779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