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2022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大学有哪些,第1张

2022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大学有哪些?本文中,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2022设置“物联网工程”的高校

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江海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简介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电子、通信和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感知与标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和物联网安全技术等专业知识,掌握物联网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备在物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和集成的能力;未来可从事物联网及互联网的协议标准与系统、通信架构、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综合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工作,或可继续深造,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2022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教育装备网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物联网专业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增设新专业后,高校申请最多的学校,这也说明了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据测算,物联网的产业规模比互联网产业大20倍以上,而物联网技术领域需要的人才每年也将在百万人的量级。

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是很多学生关注的话题,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就业前景。但是,如果想要就业前景好的话,就必须要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因此,想要就业前景好,就要好好选择专业。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电子信息工程工学2人工智能工学3自动化工学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5软件工程工学6智能科学与技术工学7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学8虚拟现实技术工学9物流管理管理学10电子商务管理学11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12环境设计艺术学13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与信息14软件技术电子与信息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介绍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在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应用电子专业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建有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嵌入式技术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应用实验室,建有系统的智能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环境,可以完成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全过程。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能在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物联网等领域从事应用开发、产品设计、系统搭建和技术管理的卓越工程师。
专业特色
与中兴、华为合作
本专业与华为、中兴合作培养芯片设计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由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建立联合实验室,并派导师为学生制定工程师成长规划和技术培训指导。由企业工程师和校内导师联合设计毕业题目,指导完成毕业设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后优先被企业的海外拓展部门录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Learninginwork在真实的工作项目中学习
本专业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于一体,开设了电子产品制作、单片机综合实践、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物联网项目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大一时就能够完成简单的电子产品的制作,在大二时能够完成产品设计和系统搭建,在大三时能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大四时学生可独立承担嵌入式和物联网综合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学生毕业时已具备丰富的开发经验,能够独立主持项目的开发工作。
探索、研究、总结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采用“探索认知、研究发现、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学生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设计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同时,教师实时对学生进行质量检查评价,最后进行总结与展示,引导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探索式的主动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科研项目
专业强调“应用性科研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行”,建有单片机应用与开发研究所,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本专业给学生配备科研导师,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的科技活动,包括学术交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参加行业举办的设计竞赛等,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专长,提高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Android系统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机械设计基础、EDA技术与应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DSP原理及应用、虚拟仪器技术、文献检索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嵌入式方向)、电子工艺(嵌入式方向)、物联网WEB系统开发与集成(物联网方向)、云计算综合设计(物联网方向)。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工程认识实践、电子制作实践、电子设计项目实践、单片机实践、电子项目综合设计、物联网项目综合设计。
就业岗位
嵌入式方向
可在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相关行业从事电子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驱动开发、应用开发、测试、系统维护等工作。
物联网工程方向
在交通、医疗、电网、质量追溯等物联网应用领域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行业咨询,以及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介绍二十年软件人才培养历史打造明日IT之星
软件工程专业,是在国家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重点专业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年招生人数占黑龙江省同类专业招生一半以上。本专业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以致用,能在就业岗位上用其所学,尽其所用。本专业教师近三年主持或参与省市级、院级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2016年主编或副主编高校规划教材7本。本专业多年与苹果、微软、Oracle、谷歌和IBM等国际知名企业沟通合作,企业不仅为专业配备了价值近千万元的数据库、测试软件、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设备和正版软件,还让学生融入企业真实的开发环境中进行培训,以确保学到的技术领先和独到,保证就业。
软件产业规模逐年增长,IT人才缺口巨大
近几年,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快速增长态势,平均每年增长211%,增幅始终高于电子信息产业平均水平,远大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并在促进信息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随着软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超过500万,并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巨大的人才需求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薪职业。根据中国人才网的调查数据显示,软件开发行业高居榜首。目前,具有3~5年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平均年薪已经达到20万元以上,并且薪金每年都呈现20%~30%的增幅态势,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多方面保障软件学习其实并不难
专业导师携手名企,对学生尽心负责
学生入学开始,就以班级为单位配备班导师,负责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本专业为学生聘请用友、联通、雷石、哈尔滨海康软件等企业资深软件工程师授课;引进微软、联想等企业研发的课程体系;同时引入Oracle、IBM等企业规范;与苹果合作培养iOS开发工程师,与谷歌合作培养Android开发工程师,学生上课如同在企业工作一样,学习、练习的就是企业真实软件项目。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更达到了软件工程师的从业标准,深受企业欢迎。
专业课前置夯实学科基础
大一开始学程序开发,达到编程入门水平,半年就能编写应用软件;大二阶段,老师会带着学生做真实项目模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直到毕业不间断,保证了学生知识面的开阔性。
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三循环”教学
大三、大四开设与学生就业关系密切的专业课程,采用“基础知识学习、功能模块开发和项目实战”三个学期三重循环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都能学会软件开发。课程设置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教学内容服务于工作案例,授课过程中将案例知识点拆分,边讲边练。教师担任项目经理,以世界名企为模板,搭建仿真企业环境,按项目组完成项目调研、分析、讨论、开发、测试、总结、答辩全过程。在校期间即可完成多个企业项目,代码编写经验可达到10万行以上,成为炙手可热的实战型人才。
批量培养软件工程师的摇篮
在校期间即可参加商业化软件开发
为了提高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软件工程专业积极探索,锐意改革,走出了一条教学与应用性科研相结合,科研不断促进教学的发展道路。在软件学院科研中心下设的大学生创业园,近两年来,师生共同开发了“黑龙江省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开发应用平台”、“浦发银行业绩考核查询统计系统”、“哈尔滨呼兰消防队宣传触摸屏系统”等32项项目,受到企业一致好评,业务量逐年递增。
学生大赛
2016年,第七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
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黑龙江赛区二等奖,三等奖。
2017年,第八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3名。
主要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设计模式、JAVAEE技术应用与开发、跨平台游戏程序设计、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iOS应用开发技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开发等。
职业前景
本专业分为软件开发、游戏软件、移动互联应用与开发三个方向,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大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软件技术介绍选择“软件",选择希望
软件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紧缺培养基地,每年招生人数位于黑龙江省院校同类专业首位,是学院的品牌专业。专业与苹果、谷歌、甲骨文等国际知名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培养,订单率90%以上。
在软件技术专业,您将享有Microsoft(微软)、Oracle(甲骨文)、Google(谷歌)、Apple(苹果)、UFIDA(用友)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教育资源,学习到iOS、Android、Oracle数据库等当前最前沿、最流行的软件技术,并在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经理等行业精英的带领下,体验真实项目开发,感受真实企业文化,积攒10个以上的项目开发经验及60000行以上的编码经验,使您毕业就成为企业需求的实战型人才,月薪可达万元以上。
软件技术专业下设4个方向分支
1软件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工程基本方法及工具,能够熟练运用软件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测试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IT应用型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
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JAVAEE框架开发、C#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ASPNET项目开发训练、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
就业方向
(1)在IT企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技术支持、市场推广及信息服务等工作。
(2)在电信、移动、银行、邮政、学校、政府、电视台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运营、系统维护及系统管理等工作。
(3)在移动互联网企业从事网站开发、维护测试、编辑策划等工作。
2软件技术(甲骨文联合培养大数据应用)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J2EE开发技术,具备程序设计和编码能力,掌握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和规范,能够熟练运用Oracle数据库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满足软件相关企业用人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Java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B/S架构的企业应用程序开发、Struts商用企业应用程序开发、SSH架构的企业应用程序开发。
就业方向
OralceDBA(数据库管理员)、大数据研发工程师、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等工作。
3软件技术(微软应用软件开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必备的网络软件开发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掌握C#、ASPNET、WinForm、ADONET等Web及Windows应用开发技术,适应网络软件开发技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C#NET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项目案例训练、ASPNET程序设计、Aspnet开发项目综合训练、数据库技术、实用软件工程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学生可从事ASPNET网络软件开发、ASPNET网站建设、ASPNET程序员、网站美工等与网络软件开发、应用相关的工作。
4软件技术(游戏软件)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跨平台游戏开发技术,具备设计并研发跨平台2D及3D游戏能力,掌握游戏软件项目开发全过程和行业编码规范,能够熟练运用游戏引擎进行游戏软件项目开发;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满足游戏相关企业用人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游戏引擎原理基础、程序设计逻辑与技术、游戏架构与设计、跨平台游戏程序设计、游戏开发设计模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游戏软件测试技术、游戏运营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
(1)在游戏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出版、影视特效以及软件开发等公司从事2D/3D游戏设计与开发、Android或iPad/iPhone应用开发、影视特效设计等工作。
(2)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行业项目,帮助学生积累真实的项目经验,彻底摆脱“纸上谈兵”的尴尬。学生在校期间即完成多个实训项目,成为炙手可热的实战型人才。
职业认证,增加就业砝码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认证、OracleOCJP、Java工程师等信息化人才认证,与国际接轨。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环境设计介绍专业是在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基础上建设的,建有环境设计工作室、景观设计科研室、工程造价实验室、集群渲染中心、客户接待中心、模型制作室等实验室,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省级名师2人,省级精品课3门,完成省级科研课题7项,专利10项,出版教材20余部。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大赛奖项40余项,累计获得奖项200余人次。
培养工作规范、学会沟通、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环境设计专业是艺术、计算机、建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我们培养在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方面,具备艺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能设计、懂工程、会沟通的卓越设计师。注重训练学生规范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注重培育学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吸收国内外环境设计前沿信息,来拓展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与优秀企业合作引入实际工程项目训练设计思维增强工程意识
专业与北京元洲装饰、北京业之峰装饰、北京东易日盛装饰等国内十大品牌装饰公司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训练基地,与企业共同构建了分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大一时完成室内设计项目,在大二时完成建筑外立面设计项目、家居设计项目,在大三时完成别墅设计项目、办公空间设计项目、景观小品设计项目、景观植物配置设计项目,在大四时完成商业空间设计项目、景观设计项目等。在校企合作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项目资料、国内外经典设计书籍,让学生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
我们的应用性科学研究
专业建有环境设计工作室、景观设计科研室。近两年,先后完成企业委托的“哈尔滨北大荒辉煌居住小区规划”、“中俄旅游服务中心规划”、“学院实验室、工作室、科研室空间设计”等23个横向课程。
环境设计研究室,教学研究、科研项目场所,完成“卓越室内设计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研究与实践”、“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7项省级教研课题;居家养老、智能家居相关的应用型研究项目。
学生未来的发展领域
室内设计领域:在环境设计与装饰工程施工行业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和策划、施工和管理工作;
景观设计领域:在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文化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介绍专业概况
本专业以学院传统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为载体,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图像、信号处理方向与自动化专业的智能控制方向加以升级延伸。以AI+X为核心主线,内含时下就业市场最热门的机器视觉、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等方向,引入智能算法,但不拘泥于算法,重在培养卓越人工智能应用型技术工程师。
我院人工智能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人;博士4人;聘请哈工大教学名师4人;哈工程2人;哈理工1人。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0余项。该专业坚持“夯实算法基础”、“扩展项目实践”的教学理念,在保证学生掌握实用够量算法的同时,突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人工智能专业,院内建有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室、嵌入式开发实验室、机器人创客工作室、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实验室等10余间专业实验室,出版实践类教材10部;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入学后,会由专业指导教师培训参加各类国家级比赛,为就业提供保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素质,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行业的进展,能够运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设计有效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并能开发应用。毕业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跨行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领导能力,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并成为具备行业前沿视角和肩负社会责任的人工智能领域卓越应用型人才。
优势与特色
专业教师不仅重视课上教学,还注重课后作业、习题、竞赛的辅导,保证学生踏实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AI+X”的教学方式,大一入学开设专业类课程,通过人工智能高级语言程序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实践完成20余个案例的制作,锻炼学生设计制作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专业动手实践的兴趣;大二开设专业提高类课程,通过人工智能基础、嵌入式原理与应用实践完成30余个制作案例,使学生可以独立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系统的搭建,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创造;大三以后开设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综合类“AI+X”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X”,通过10余个大型案例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大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驻校内科研室和老师及企业工程师一起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发,同时学院与华清远见、博创尚和、幻尔智科等10余家公司展开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毕业前保证学生至少经历过二轮以上项目开发实战。
就业前景
(1)融合复杂性思维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发展口径宽广。不仅可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从事智能城市、智能金融、智能物联、智能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工作。
(2)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及相关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介绍拥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实验室,是黑龙江省动漫人才培养基地
专业拥有1100平方米的艺术教育基地。专业建有陶艺、雕塑、摄影等实验室和300平方米的艺术展厅,建有广告设计工作室、造型设计工作室、原画设计工作室、动画设计工作室、模型制作工作室,此外,专业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验室(配有30台苹果图形工作站),工作室内配有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书籍、企业提供的项目资料等,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国内外最前沿的设计和相关资讯。
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
专业构建了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第一阶段是字体与版式课程设计,第二阶段是招贴与书籍装帧课程设计,第三阶段是网页与动画课程设计,第四阶段是包装设计、动画设计实战等。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聘请哈尔滨出版社、哈尔滨晓升广告传播集团等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的资深总监、设计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培养学生具备产品“构思-设计-实现-交付”等工作能力。由学生完成的“牡丹江小蜜蜂集团VI设计及产品包装设计”、“智慧教育标志设计”等多部作品,均被企业采用。
与中影动画合作培养动画设计师
专业与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中影动画先后选派多位导演、制片人来校主讲《动画创作》、《运动规律》等核心课程,并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真实的项目。目前,有30余名在校学生参与制作多部动画项目,其中三维动画《马小乐之玩具也疯狂》,已于2015年在全国影院上映。
专业培养成绩显著
学生多次在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近三年,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20余项,累计获得各级奖项70多人次。其中丁晓彤同学的作品《绽放》在“中国数字艺术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谷玉磊、牟野等学生的作品在“第七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中分获一等奖、二等奖。闫思成、王祎彤等同学参加黑龙江创意设计系列大赛获得一银、两铜的佳绩。
就业岗位
广告设计、策划、管理、美术编辑、媒体策划;动漫设计、原画设计、造型设计。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院校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 ——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占地面积 140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6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设有17个学院(系、部);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1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图书馆共有藏书73377万册。,学校面向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以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智能科学 5个学科群为牵引,打造特色、通用、基础学科相互支撑、优势互补、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重点学科11个。现有本科专业6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获得A+和A-等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部进入全国前30%。,学校现有教职工 2924人,其中专任教师189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190人。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8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其他国家级人才39人;“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8个。,学校现有学生 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博士研究生2900余人。学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坚持“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高素质人才,优秀学生典型不断涌现,自2016年起,1人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最美大学生”,4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3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近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重要奖项逾千项,“E唯”代表队连续两年获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5名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大学生创业联盟连续五年获“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2011年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学校被授予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可靠顶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维持较高水平,连续15年位居黑龙江省榜首,毕业生去向主要为“三海一核”主体领域及国家战略重要领域,近80%毕业生投身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半数以上毕业生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获奖占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奖总数的40%。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4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3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发展的先行力量,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曾摘取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减振降噪、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评估、高性能舰船设计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学校是我国首座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的联合牵头研制单位,是我国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智能船舶核心设计研发单位。为我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吨集装箱船、豪华游轮、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在国内首次完成 5艘UUV水声组网。学校研制的悟空号深潜器成功自主下潜至7709m,是目前我国自主下潜最深的无人无缆深潜器。学校研制深水高精度水下综合定位系统,保障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多次深潜任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研制新型水下无人潜器并列装部队,填补了我国水下无人作战装备空白,亮相装备发展成就展和国庆70周年阅兵,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第三方验证评估单位全过程支撑航母工程实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项目57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0余项。学校获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和首届“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奖”。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首批14家国家认定的实验室,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对俄科技合作平台。牵头成立“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舰船动力”“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黑龙江省认定。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与包括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五大船级社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企业在内的 25个国家100余个单位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联合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阿伯丁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乌克兰国立南方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高校,2017年以来学校先后成为“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居里夫人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单位,获高教学会“全国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牵头成立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简称ICNAME),是“北极大学联盟”“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学校每年选送500名教师赴国(境)外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每年选派900多名学生到国际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和访问。每年接收1500名左右国际学生来校进修学习。,近 70年来,学校坚持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培育的“哈军工”精神,形成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凝炼了“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形成了“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当前,学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及龙江振兴发展为使命,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及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机遇,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开启全面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航程。

其他信息:

哈尔滨工程大学开设的专业有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力学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等。 哈尔滨工程大学院系专业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授予学位 船舶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学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工学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 工学 土木工程 工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工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工学 飞行器动力工程 工学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工学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学 轮机工程 工学 自动化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自动化 工学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工学 生物医学工程 工学 水声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水声) 工学 水声工程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物联网工程 工学 软件工程 工学 信息安全 工学 保密管理 管理学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工业设计 工学 产品设计 艺术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通信工程 工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工学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工学 信息对抗技术 工学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 金融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 管理学 电子商务 管理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材料物理 工学 材料化学 工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学 环境工程 工学 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外语系 英语 文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 法学 社会学 法学 应用心理学 教育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 工学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工学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工学 国际合作教育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 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电子、通信和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感知与标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和物联网安全技术等专业知识,掌握物联网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备在物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和集成的能力。

2022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学校都有什么

1、江南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3、吉林大学

4、北京理工大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

6、东南大学

7、北京邮电大学

8、武汉大学

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武汉理工大学

11、电子科技大学

12、北京交通大学

13、广东工业大学

14、东北大学

15、河海大学

16、北京科技大学

17、中南大学

18、华中科技大学

19、北京工业大学

20、南京邮电大学

物联网工程专业前景怎么样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201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3300亿美元,中国物联网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而且每年会以30%的速度快速递增。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业务比例将达到30∶1,物联网将成为一个上万亿的产业!未来十年,物联网将会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安防、电力、家居、医疗、矿业、军事等各个领域。可以预见,它将给世界经济与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2009年,美国政府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并将新能源和物联网产业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和竞争的关键战略。2010年,我国的两会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物联网进入了“国字号”发展的轨道。有人预测在未来的10年至15年,物联网行业必将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

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 里面有设有物联网工程的大学
,物联网是新增的专业。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2 北京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 北京理工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7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9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4S 水声工程 四年 工学
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 南京理工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2 南京理工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3 西北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4 西北工业大学 080644S 水声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
15 大连海事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16 中国人民大学 020121S 能源经济 四年 经济学
17 北京科技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8 北京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9 北京化工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0 北京邮电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21 中国传媒大学 050307S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 四年 文学
22 华北电力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23 华北电力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24 华北电力大学 080645S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25 华北电力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7 南开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28 天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29 天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0 天津大学 080642S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31 大连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32 大连理工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注:专业代码加有“S”者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
33 大连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4 大连理工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35 大连理工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36 大连理工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工学
37 东北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38 东北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39 东北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0 东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41 吉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42 华东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43 华东理工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4 东华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45 东南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46 东南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47 中国矿业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48 河海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9 河海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0 江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1 中国药科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工学
52 中国药科大学 100812S 药物分析 四年 理学
53 中国药科大学 100813S 药物化学 四年 理学
54 浙江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55 浙江大学 081302S 海洋工程与技术 四年 工学
56 合肥工业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57 合肥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8 山东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59 山东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0 中国海洋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工学
6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081009S 环保设备工程 四年 工学
62 武汉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3 武汉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64 华中科技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65 华中科技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66 华中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7 华中科技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68 华中科技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工学
69 武汉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0 武汉理工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1 湖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2 湖南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3 中南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74 中南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5 中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6 重庆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7 重庆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8 西南交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9 电子科技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0 电子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1 电子科技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82 四川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3 四川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4 四川大学 080642S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5 西安交通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86 西安交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7 兰州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88 华侨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北京市
89 北京工业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90 北京学院 050432S 数字技术 四年 文学
主管部门:天津市
91 天津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2 天津中医药大学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主管部门:河北省
93 河北工业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4 石家庄铁道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山西省
95 太原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96 山西医科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主管部门:辽宁省
97 沈阳工业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8 沈阳建筑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9 沈阳建筑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吉林省
100 长春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1 长春理工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2 长春工业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黑龙江省
103 东北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104 东北石油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105 哈尔滨理工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上海市
106 上海理工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江苏省
107 苏州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08 苏州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9 苏州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0 南京工业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11 南京工业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12 南京邮电大学 080645S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113 江苏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14 江苏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116 南京师范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理学
主管部门:安徽省
117 安徽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福建省
118 福建师范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江西省
119 江西中医学院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120 南昌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21 南昌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山东省
122 山东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23 山东理工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湖南省
124 湘潭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25 湘潭大学 081009S 环保设备工程 四年 工学
126 湖南师范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27 南华大学 081008S 核安全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广东省
128 广州中医药大学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129 华南师范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四川省
130 西南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131 西南石油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32 成都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云南省
133 昆明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陕西省
134 西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35 西北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13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13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38 西安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甘肃省
139 兰州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0 新疆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物联网工程专业考研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可以以计算机方向院校排名来看,下面列出学科评估结果为A-及以上的学校:

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A-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679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