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小米要自建工厂造车,无意代工和收购,如何解读这一进展?

消息人士:小米要自建工厂造车,无意代工和收购,如何解读这一进展?,第1张

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小米将会自建工厂来造车,并不会用其他工厂来代工,或者说收购其他加工厂,这一进展表明了小米想要进军汽车市场的决心小米宣布将会进军电动汽车市场,这一消息出来以后,无疑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有不少人都不看好小米的决策,但其实就目前小米的市场发展而言,进军汽车市场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决策。
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小米的主营业务是手机市场,虽然也有其他的智能生活家居产品,但是占比都比较小,所以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的体量,小米决定加入电动汽车市场,和小米科技的智能相结合生产智能汽车,这一决定让很多米粉无不为之激动,根据产品规划,预计2024年第1台小米汽车将会上线,并且实现量产。

小米自建工厂造车展示的是小米进军汽车市场的决心。自建工厂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采用的技术是最先进的,其次还可以保证利润最大化,在汽车技术改革方面也拥有话语权,虽然最开始的花费成本比较高,但是从长远来看却可以节省很多成本,最终转化为更高的利润,同时也可以严格把控产品质量,让小米汽车能够拥有更好的口碑,从而更好的占领市场。

小米汽车自建工厂还可以让投资者更加愿意投资。自建工厂说明了小米对于汽车这个行业是非常重视的,并不是属于玩票性质,自建工厂是需要拿出很多成本的,这样的投资直接可以让投资者更加放心,相信雷军是真的想要在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将会为小米迎来更多的投资者,从而加速产品的问世,更多的资金可以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好事情。

在世人眼中,小米是一个手机公司。说破了天去,也就是家IT硬件企业。
论理,其他的手机制造企业,连IT厂商的边都不算,给小米一个IT企业的定性,主要还是看着雷军出身金山和投资了多个IT企业的面子。
一切因为22日,小米宣布获得新的融资而让世人逐步看清小米的正面目。
之前,据媒体报道,小米已经进行了几轮融资。2010年底,小米公司完成A轮融资,金额4100万美元,投资方为Morningside、启明和IDG,估值25亿美元;2011年12月,小米公司完成新一轮9000万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启明、IDG、顺为基金、淡马锡、高通、Morningside;2012年6月底,小米公司宣布,成功融资216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俄罗斯DST。
而此次融资,据相关投行人士称,由DST独家投资,投资过程中小米没有与任何其他投资方接触。相关负责人说,如果经过其他投资竞价,此轮投资的估值会更高。
不仅仅此轮投资体现出了再次加码的DST对小米的信心,更为关键的是小米有了中国互联网百亿俱乐部的门票。
值得注意的是,在百亿俱乐部老三家TAB(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垄断中国互联网多年以后,在8月底,奇虎360和网易的股价逼近80美元,总市值都接近百亿美元,加上小米,则百亿俱乐部一下子就多了3个准会员。所不同的是,大多数人都一直没把小米当做过互联网公司。
其实,小米潜伏的很深。短短3年时间,它已经完成了互联网的基本布局。
明面上,小米以手机成名。据Flurry统计,2013年前6个月,小米市场份额跃居第三,位于两大巨头苹果和三星之后。8月份,小米发布了799元的红米手机,首轮10万部一抢而空后,第二轮10万部再度发布。
但仅仅靠卖手机,小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年时间里就发展成百亿企业。
暗面上,小米通过短短3年的时间里,构筑了手机、MIUI、米聊的移动“三驾马车”。这是一个围绕着小米手机的小米生态系统。雷军此前多次强调,小米不只是一家智能手机厂商,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他说,移动手机只是一个载体,就像“微软曾经在把Windows *** 作系统刻在CD上、放在盒子里卖”,但并不是说“微软是一家做纸盒子的公司”。言下之意,雷军说的正是小米的生态系统。小米基于安卓深度定制了自己的MIUI系统,生态系统就是指围绕它而打造的一个庞大移动互联网平台。
而恰恰是其悄然布局成型的生态系统,才使得小米的百亿估值不至于变成互联网泡沫。
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市场被三星、苹果所把持,中低端市场被华为、中兴、联想、酷派等几大国内厂商所占据。作为后来者的小米,靠的其实就是用高端机的品质卖白菜价的价格战。
这个策略,中国企业在多年来一直在运用。彩电企业用过,当年长虹、TCL就是靠价格战战胜了国外品牌;空调企业用过,当年的格力、海尔等就是靠“便宜”2字拿下了国内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手机企业也用过,众多国产手机用各种山寨机、千元机和诺基亚、三星血拼。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结果,即在价格战抵抗了外敌之后,立刻和自己人玩上了价格战,表面上消费者收益良多,但实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国内厂商在价格战中虚耗了实力,很快就在之后的颠覆式产品变革中败下阵来。
小米如果不布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它就会重蹈前辈的覆辙。
“移动手机只是一个载体,小米公司的具体业务是附着于这个硬件,而凌驾于互联网这个平台。换言之,小米所做的事是基于互联网这个平台的。”雷军的前不久对媒体的表态,也就有了切切实实现实的渴求。
为了实现这个,靠的不是小米这三年的发展,而是雷军自身的资源,一个“旧金山”为其缔造的资源优势。
所谓“旧金山”,指的是从金山公司出来闯世界的一群人。有媒体如此描述雷军和他的小米的资源布局:“它的产品,硬件团队来自摩托罗拉的班底,软件研发则有金山谷歌腾讯的老兵,都是雷军多年积累的人脉;它的价格,在跑分软件安兔兔的数字衬托下,是极具性价比;它的渠道,有通信运营商,有雷军投资的凡客等电商,也有与金山关系密切的巨头腾讯;它的推销,不乏限量发货等手法,不愁凡客、YY、UCWeb等雷军系公司老板站台,也少不了驱动之家等专业IT媒体的宣传造势。”
再大的布局优势,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向。估值百亿的小米接下来该如何扩大优势而不是扩大泡沫。
雨果·巴拉加盟小米,绝不仅仅是时间上碰巧撞上了小米成功融资,更不是因为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与同为谷歌员工的巴拉前女友的新关系这样的娱乐新闻导致巴拉的出走。
据媒体报道,前谷歌安卓产品开发副总裁雨果巴拉将负责管理小米的国际业务拓展部门。
而从巴拉的履历上看,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小米的下一步战略。他在巴西长大,并在那里接受了教育,随后来到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硕士学位。他2008年加盟谷歌,担任移动团队产品经理,之前还曾在语音识别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担任类似的职位。巴拉在谷歌任职的前三年在伦敦工作,后来调到加州山景城。
移动产品开发和针对安卓系统的全面优化将是巴拉在小米的初始任务,之后将是其全面推动小米国际化,以避免小米和国内同行们在一个锅里捞食,最终在价格战中逐步退下神坛。正如咨询公司BDA中国区董事长邓肯克拉克所言,小米的问题在于:把小米当作小公司,但却又过大;当作大公司,但却又过小。克拉克认为,如果小米想要成为三星那样的大企业,那么就需要把眼光投向更多市场。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中国研究总监尼可彭就表示,巴拉作为前谷歌Android高管,将能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小米拓展海外市场业务。他表示:“如果小米能做好这一点,那么该公司将会实现跨越性发展。”
然而,在全球化的初始阶段,小米依然还是靠价格优势进军,其所谓的互联网特征并不会在其全球化步伐的起步阶段有多大作为。根据IDC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内,价格低于250美元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达到49%,高于去年年初的31%。很显然,这一发展趋势的最大受益者将会是中国和印度的低价智能手机制造商。
问题在于,这一步从本质上和雷军的三驾马车目标是有阶段性冲突的。
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降低,世界工厂的地位不可避免的向其他第三世界移动,而小米的价格优势之中,有太多的核心硬件来自日韩厂商,其价格的脖子必然被他人所遏制,而在互联网平台上,小米的软件和服务并不见得比联想、360更高明,更不能和腾讯、百度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比拼。更遑论和国外厂商决战于自己不熟悉的市场了。
正在逐步失去价格优势,又在软硬件和服务上没有核心优势的小米,光靠百亿的估值和一个外国人,其中国第四互联网公司的招牌,还只能是纸面上的画饼,当不得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679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