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2022年九大科技产业趋势预测

集邦:2022年九大科技产业趋势预测,第1张

TrendForce于“2022年集邦拓墣 科技 产业大预测”研讨会中,针对2022年 科技 产业发展做出预测如下:

一、电信商着眼6G技术

5G具有超快传输速率和低时延特性,使智慧城市、虚拟实境、扩增实境之沉浸式协作体验、自动驾驶车应用成为可能。2022年将有更多透过沙箱建置,开发人员于其中创建新体验案例,且可用于“智慧医疗、工厂自动化、扩增实境”等,如5G具备实时性连线功能,可使得装配保持稳定连线状态,其中5G低延迟更助于“触觉应用程序”较灵敏,可有效改善模拟触觉方式,应用则扩及至机器人手术、远端医疗、视讯 游戏 等。另一方面,随着5G、低轨道卫星持续朝向商业化发展,卫星可与5G并存且补足5G基地台于艰困环境不易布建的痛点。

电信营运商在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下,如何结合5G和以网络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为发展关键。展望2022年电信营运商着眼6G技术,将有更多国家政府、大厂投入,包括美国、中国、欧盟、韩国与日本等,透过公私单位合作研究6G标准。6G强调多元化XR装置整合,包括VR、AR、MR、8K和更多影像,使用全像投影(Holography)交流将变得更真实,远端工作、控制、医学、教育得以推广,覆盖范围甚至扩展到天空、海洋和太空等地。

二、2022年晶圆代工12吋产能年增约14%

由5G领头带动的半导体需求自2019下半年逐渐发酵,加上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因素,延伸至2020年新冠疫情,除了加速全球数位元转型需求,疫情更驱动了恐慌性备货,为半导体供需带来结构性的改变,造成晶圆代工产能严重供不应求情况延烧将近两年仍未停歇。有鉴于此,各大晶圆代工厂先后在2021年宣布扩产或新建晶圆厂,以满足来自消费性电子产品如智能型手机、电视、笔电、 游戏 主机等需求,亦或是中长期 科技 发展所带动的如服务器、云端、物联网、电动车/自动驾驶、5G基地台等各项需求。TrendForce预估,2022年全球晶圆代工8吋年均产能将新增约6%,12吋将年增约14%;其中,12吋新增产能逾半为现今最为短缺的成熟制程(1Xnm及以上),预期现阶段极其紧张的芯片缺货潮可因此稍获喘息。

三、2022年智能型手机产量可望回升

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趋缓的前提下,2022年智能型手机可望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预估全年将有139亿支的生产表现,同比增长约35%。规格创新方面,摺叠机的市占比重持续提升,但由于缺乏杀手级应用推升其市占,成长速度缓慢;其余规格则着重既有功能最佳化,创新幅度不高。5G议题上,受惠中国政府积极推动5G商转,并带动2021年全球市占快速爬升至37%,如今该市场覆盖率已达八成,其驱动力也随之放缓,尔后将伴随全球5G基地台覆盖率稳定向上提升,预估2022年5G手机渗透率将有机会达47%。整体而言,2022年智能型手机市场发展的观察重点仍以疫情变化为主,另一方面,明年晶圆代工的产能供给仍相当紧缺,对于零组件的资源取得,以及手机的造价成本也是一大观察重点。

四、2022年物联网三大主战场

乘着5G与半导体的产业热潮,2022年物联网近200亿台的连接设备将续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并取关键性(Critical)与永续性(Sustainability)为贯穿来年物联网产业的两大发展支柱,进而带出三个技术主战场,包括诉求环境永续、脱碳生产的绿色物联网,着眼无远弗届、万物相连的太空物联网,以及聚焦数据演算、镜射现实的元宇宙物联网。各技术可望成为产业大厂跨域布局的滩头堡,以及物联网产品服务的设计主轴。延伸此基础至终端应用面,2022年物联网将以更为稳定、实时、节能且预测之效益,赋能多元垂直领域;而市场主流的物联网应用中,预期将以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控与防疫管理、智慧家庭的居家安全与沉浸 娱乐 、智慧制造的虚实整合与数位模拟,以及智慧医疗的远程服务与精准医学为四大核心领域,协助企业于后疫情时代转型再进化。

五、2022年服务器出货量将成长4~5%

近年因5G商转与智慧终端装置的普及,使得大部分应用服务皆藉由云、端、网来进行统合,尤其需倚赖庞大数据进行运算与训练的应用服务;伴随着虚拟化平台及云储存技术发展,促使服务器需求与日俱增。因此,TrendForce预估,2021年及2022年服务器出货均可达4~5%成长。2021年服务器供应链仍持续受疫情影响,提前备货需求明显,促使各级零组件采购动能较疫情发生之初更为强劲,此状况不仅反映于今年上旬server DRAM的采购订单上,也加速DRAM 价格演进周期的循环。除此之外,由于疫情带动工作模式与生活型态的改变,包括远距办公与教学、云端应用服务(SaaS)需求扩张、企业在基础架构的支出上选择更为d性的模式(IaaS、PaaS)等云端题材仍持续发酵,也推升整体服务器需求扩张。其中,今年多数企业对于基础架构的采购行为逐渐从以往高投入门槛的资本支出,移转为更为灵活d性的营运费用,故除既有服务器采购订单外,也加速转移至云端(Cloud Digital Transformation),因此直至今年第三季前,以Dell、HPE为首的企业服务器供应商为满足相关需求,也开始调整生产计划与出货安排。

六、电动车迈入高速发展期

全球在脱碳声浪不断升高下,各国持续以法规和政策影响该国车辆电动化的速度,并且试图将电动车产业链本土化,积极争取企业设厂。整个产业正为市场主流转为电动车而做准备,随着车款与销量持续上升,车厂面临多项转型所需的策略规划,加上芯片缺货风波未平、疫情干扰供应链稳定性,使得“确保供应、d性管理”极为重要,2022年将持续就半导体、电池与闭回路生态链三大关键领域进行布局。而在自动驾驶方面,伴随着芯片运算力、传感器性能双双提高,以及5G覆盖率增加和法规放行下,Level 3~Level 4的自动驾驶将在商用车与乘用车上落实,自驾商用车扩大商用服务、乘用车则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功能,其中ODD (operation design domain)的设计为重要的自驾商用条件,“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功能”成为产业与 社会 共识。

七、大尺寸面板供需比开始趋于宽松

疫情爆发下所带起的面板热潮逐渐消退,2021年下半年起,面板产业进入了新的转折。零组件供给上已不再是全面性的缺货,只有特定关键零组件仍有缺货风险。但需求面上,伴随着需求退烧,过去一年超额备货,以及物流不顺而衍生的后遗症正逐一浮现,市场势必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消化。然而,在韩厂延后退出TFT-LCD市场的时间,同时数家面板厂再次启动新一轮的扩产计划,这都让市场供需正逐渐往宽松方向发展,2021年大尺寸面板供需比为54%,预期2022年供需比将达73%,可以想见面板价格将在会一段时间内呈现疲软态势,能否再创反d契机,则将考验着众家面板厂在稼动率、产品组合,以及获利水平之间如何调节。

手机市场中,AMOLED面板技术逐渐成熟,逐步扩大市场规模,渗透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42%提升至2022年的47%,也进一步压缩LTPS LCD在手机市场的发展,趋使面板厂积极将LTPS LCD产能转往中尺寸应用。但AMOLED面板的产出仍有可能受制于目前供给仍偏紧俏的OLED DDI,让2022年AMOLED面板与LTPS LCD面板在手机市场的消长仍有些许悬念。

八、品牌掀起Micro & Mini LED显示器产业升级新纪元

2022年将是Mini LED与Micro LED在新型显示器上逐渐商品化增量的一年,品牌已摆脱以往处于观望的方式,转而以务实的方式,将Micro LED与Mini LED规划在自身品牌的新产品里面,以率先布局,优先抢占Micro 与Mini LED的供应链中技术与供货量的主导权,同时在价格上能有高度的制价能力。就如苹果与三星在2021年,即分别推出Mini LED背光应用在平板与电视的光源上,也都各自优先掌握Mini LED背光打件的关键技术,采用具有高度技术含量的COB (Chip On Board)方案,作为Mini LED背光,使得Mini LED在背光排列的间距更小,Mini LED在背板上的分布密度将大幅提升,并搭配更细密的驱动方式,实现高背光分区,以符合百万等级的高对比效果,拉开与传统LED的对比效果的差距,直接对标OLED的高对比效果,提升了产品亮点,也促进了产业升级的机会。不仅如此,三星除了在新型显示器上除了采用Mini LED作为背光源之外,也跨足LED芯片更小的Micro LED,应用在自发光的大型显示器上,将创造下一波新型显示器产业升级的风潮。

九、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装置合计出货将达1,202万台

随着元宇宙等议题发酵再次带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的热度,再加上疫情促使数位转型也拉升AR、VR在远端互动应用的普及度,将促使更多厂商和产品跨入该领域,预估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装置的合计出货量将会在2022年达到1,202万台。在追求更为真实的第二个虚拟世界之下,除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头戴装置本身硬件规格的发展外,亦会延伸至手部肢体的追踪感测、控制器或穿戴装置上的触觉反馈、甚至是耳机上的声学功能。而除了商业应用外,独立虚拟现实装置搭配更多相机模块在内的传感器设计,将会成为消费市场更常见的选择,若再搭配更为成熟的5G网络环境,虚拟社群及多人互动等应用会是2022年厂商投入的关键。

新乳业(002946)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公共交通受阻,消费者出行意愿降低,学校延迟开学,对乳制品的消费造成了较大冲击。公司在响应政府号召、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组织复工复产,参加“三保”行动;抓住消费者对牛奶 健康 营养的需求,积极拓展市场和销售,二季度环比恢复向好,收入和净利润均取得同比正增长。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5,60109万元,同比下降5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66704万元,同比下降2627%。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概要如下:

一、以坚定的战略定力和高效的执行力,应对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导致企业与消费者连接方式、消费场景以及消费行为均发生变化,公司针对变化的环境及时制定调整一系列生产经营销售预案,作为坚持“鲜战略”、坚守鲜奶价值的践行者,通过加大线上业务、发展无接触订奶上户、调整商超连锁销售策略、走近社区满足居家消费需求,发挥供应链的灵活性优势,以高效的执行力稳市场、消库存,保持了业务的稳定性,特别是在深耕订奶上户、做强鲜奶价值链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并在后疫情时期赢得了市场先机。

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加快以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步伐。财务共享(FSSC)、供应商关系管理(SRM)、人力资源共享(HRSSC)、营销私域会员价值管理平台、智慧冷链、智慧工厂等项目的应用持续深化;渠道电商ERP集成系统助力新零售业务快速成长;质量信息管理系统(LIMS)全面上线,全业务链条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跃上新台阶;智慧牧场试点上线并投入生产运行。

三、坚持以 科技 和创新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公司持续加大在生物 科技 和创新方面的资源投入和激励机制,积累企业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在生物 科技 、精准营养、现代工艺研究等科研方向上,均积累了核心的专有技术,并持续通过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实现价值输出。报告期内,公司在业界率先推出“晶球”酸奶,采用独特的3D包埋技术,颠覆了益生菌发酵乳的传统做法,提升了益生菌耐胃酸和耐胆盐能力,让更多活菌直达肠道,营养 健康 功效显著提升,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反应。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11项,上市新品多支,新品收入占比逐月攀升。

四、新零售电商业务快速发展

在线下业务受阻的同时,线上业务逆势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深耕电商平台,公域电商、私域电商齐发力,电商业务实现了同比300%以上的增长;试水直播带货、私域社群分销等全新销售模式,通过董事长、总裁带头直播,转变员工固有思维模式,培训、引导全员参与新模式的 探索 和实践;在与饿了么、盒马鲜生等本地新零售平台已有的良好合作基础上,不断推进与本地生活的进一步合作,通过短期订户、联合品牌、战略合作等方式,与本地生活的新零售业态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更全、更广的触点与本地消费者建立连接。

五、完成重大资产购买项目,并购整合加速公司发展

作为通过并购整合发展起来的乳业“联合舰队”,公司持续巩固、提升并购整合的能力,并择机而动,通过收购、整合,实现外延式增长。5月6日,公司公告了以1711亿元收购寰美乳业100%股权项目,并在7月完成了第一步收购60%股权的重大资产购买项目;同日,公司公告了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718亿人民币用于收购寰美乳业40%的股权,该预案已完成证监会一次反馈问题回复。公司于2019年实施的收购“澳牛乳业”55%股权项目于6月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工作。

六、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持续提升,精益管理推进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食品安全体系通过打造和提升团队专业化能力、LIMS系统正式上线推广,强化实施最严格监管的能力和手段,切实保障产品品质。生产体系通过强化管理颗粒度、实施专项突破,将精益管理持续深化;通过能源创新技术应用、生产隐患主动查找消除、设备工艺创新改善、数字化系统平台创新应用等措施实现了供应链协同效率、内控精准率、设备效率及人员劳效的提升,完成了上半年的降本增效目标;同时,质量投诉率、质量损失率持续同比下降。

七、重大新建项目平稳推进

募投项目“企业信息化建设”报告期内完成计划投资累计达到86%,企业智慧化管理系统日臻丰富完善。海原、永昌两个新建牧场除成母牛舍、奶厅外的主要设施已完工,计划于2020年底前全面完工土建和工程设备安装工作,目前进口的育成牛均已到场。青岛琴牌二期智能化车间项目开工并按计划推进。公司按业务发展规划合理掌控在生产能力和奶源建设上的投入节奏,保持与公司规模扩张的协调发展。

八、养殖业务规模效益双增长

报告期内,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养殖、育种技术的改进,在奶牛平均单产、商品奶比例、原料奶品质、成母牛繁殖等指标上均有提升。截止报告期末,奶牛总存栏数量达到25,475头,原奶供应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为提升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公司于2019年11月开启了智慧牧场项目,现已完成项目的调研、开发工作,开始试点上线并投入生产运行,计划年内在所有牧场全面推广应用。

九、人力资源管理固本强基

公司拓展及深化“以人为中心”的人才发展理念,实现员工队伍建设与公司战略协调发展。通过以校园招聘为主的渠道补充新生代人才,满足人才梯队搭建及后备力量储备的人才需求;通过“CEO熔炼计划”、“新英培训”、“新蕾培训”、“1+1火炬计划”等面向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培训计划,提升员工技能和综合能力,补充公司基于战略发展需要的组织人才缺口;通过组织体系、职级体系、任职资格认定等人力资源体系化建设,疏通发展通道,驱动组织和激活人才。

十、打造阳光正向的企业文化,积极践行企业 社会 责任

报告期内,公司举办了“拥抱新希望,奋力再跨越”主题文化节,诠释新希望文化金字塔、宣贯企业品牌形象,培养阳光、正向的共同价值认同,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全员“深入人心文化故事会”、“贴近市场、助力销售”、“新乳业唱作人”、“一张老照片”等系列文化团建活动,充分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热情。

上半年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创新提案,已经通过评审立项657条。

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公司是第一批加入“三保”行动的企业,保障特殊时期的市场供应;在做好公司自身的防疫抗疫工作同时,多批次捐赠物资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程施工、交警等工作人员,并在公司内部组织爱心捐款。公司持续通过线上、线下的“食育乐园”,向消费者传递 健康 饮食理念,通过网络的云参观量达到近两千万人次;通过“希望有你”公益平台携手众多公益伙伴、爱心人士到海拔4000多米的理塘县,以捐赠音乐器材、专业人士现场授课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追逐音乐梦想;继续通过产业扶贫、 科技 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捐赠等方式响应国家扶贫攻坚号召。报告期内,公司共帮扶贫困人口2,256人,投入资金49973万元。

2020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笃定坚持“鲜战略”,坚持 科技 和创新的双轮驱动,坚持以深刻理解、主动应变迎接后疫情时期快消品行业的新趋势,坚持提升存量业务效率、并购整合做大增量的发展模式,在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业务规模和收益的快速增长。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及应对 消费升级为乳制品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进入稳步上升通道,品质高、有特色的乳制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不同品牌属性的认同有了更多的分化,流行 时尚 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各乳企在面对消费群体年轻化、需求多样化方面,加大了产品创新、营销推广的力度,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近年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呈现集中趋势,行业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上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如果缺乏有效的经营举措,则公司有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经营业绩下滑、发展速度放缓的风险。 公司主要通过建立质量安全、供应稳定的奶源基地,坚持“鲜战略”不动摇,坚持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强化自身品牌优势,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提升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2、产品质量控制的风险及应对 公司生产的产品属于日常消费品,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状况直接关系着普通消费者的个人 健康 。 由于公司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需经历较多中间环节,特别是公司的主要产品低温乳制品更需要全程冷链保存,存在因人员 *** 作疏忽、不能有效控制供应商行为等导致的产品质量风险。 作为一家专业的乳制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公司多年来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成熟的经验,长期以来,坚持“质量高于一切”的方针,遵循“质量三让步”原则,未出现过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公司建立健全了行业内先进成熟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坚持从牧场原奶端到消费终端的全程质量监控,并配有先进、齐全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质量控制人员,建立了成熟及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覆盖到供应商、经销商、终端店等合作伙伴,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高品质产品。 3、环保风险及应对 公司系乳制品及含乳饮料加工生产企业,属于国家环保部规定的重污染行业。公司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性排放物,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若公司员工未严格执行公司的管理制度,导致公司的污染物排放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能导致公司被环保部门处罚甚至停产。因此公司存在环保风险。 公司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既是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一家负责任企业应积极主动承担的 社会 责任。公司防治污染设施建设均符合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要求,各控股子公司均按属地环保部门要求安装环境监测系统或设施,并与属地环保部门联网,实现环保部门对企业排污数据的实时监控。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并通过采用先进的污染物处理技术,保证公司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了有关环保部门规定的标准。 4、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及应对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公司从事农牧业活动销售的自产农产品收入免征增值税,公司从事生产、销售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灭菌乳等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公司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享受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在中国西部地区成立的四川乳业、新华西乳业、昆明雪兰、七彩云、云南蝶泉、昆明海子、西昌三牧均享受国家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关规定,于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以及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所得按照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公司附属子公司杭州销售、天香连锁以及昆明海子根据规定属于小微企业,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公司附属子公司河北天香根据有关规定属于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有效期内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未来,如果国家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是相关公司不再符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要求,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因此而受到不利影响。 通过坚持“鲜战略”不动摇,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保证公司业务稳定增长,通过规模和效益的增长,降低税收优惠政策变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5、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及应对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后,公司净资产有较大幅度增加。由于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一定的建设期和达产期,不能立即产生收入和效益,同时固定资产折旧和项目前期准备费用将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存在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加强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并达到预期收益;坚持差异化的竞争模式和发展模式,通过扩大公司营收和利润规模稳定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6、疫情及自然灾害的风险及应对 动物疫病是畜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公司养殖的奶牛亦将面临动物疫病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疫病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奶源的供应,进而使得公司产量降低与产品价格下降;二是疫病的大规模发生与流行,易影响消费者心理,导致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一些具有危害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性疫情爆发后,政府为防控疫情扩散,会采取封锁交通等措施,这些防疫举措会严重阻碍产品的运输以及务工人员返岗,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影响。此外,传染性疫情爆发会使得多数餐饮企业停业,部分农产品市场关停,消费者外出购物活动减少,导致相关需求与消费下降。 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疫情的影响,公司部分销售网点关闭、小区封闭、学校延期开学等对公司收入和产品动销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新冠疫情也给中国牲畜养殖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带来了严峻挑战。封村断路、延迟复工等防疫措施导致养殖生产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方面,气温反常、干旱、洪涝、地震、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均会给行业经营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公司生产基地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生产设施或设备的重大损坏,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也会推动部分原料价格上涨。 在面对动物疫情方面,公司养殖基地所规划建设的养殖场,系规范化、标准化的养殖场,配备了专业的养殖技术人员,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能够很好的防范和控制疫病的发生。通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公司也总结出了一些应对重大疫情的经验和措施,在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等以封锁、隔离为主要防疫措施的疫情时,公司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快速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和影响:首先,快速响应,公司第一时间成立总部及各级经营单元疫情防控领导或督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及支持全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并执行各项防控制度,统筹开展应急处置。其次,根据不同地区疫情防控要求,在以防控大局为重的前提和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积极沟通各级政府,协调乳制品物资运输,办理车辆通行证,落实各级政府出台的绿色通道政策。第三,通过全区域统筹做好原奶的采购与生产供应,快速有序安排员工复工复产,助力国家生活物资保供,加大商超渠道与线上渠道销售,化危为机加快渠道升级与产业转型。第四,结合公司产业实际,编写疫情防控手册,发布员工防控隔离技术指导意见与疫情下工程管控指导意见等文件,针对不同区域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防疫安排。第五,通过财务共享、业务数字化信息化相关平台开展远程办公,及时处理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情况。 在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方面,虽然公司无法排除下属企业所在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但是公司各项业务布局在国内外较为广泛的现状保证了特定区域发生自然灾害时,不会对公司整体业务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公司能够利用集中优势,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时有效地调配资金、原材料、设备、人员等尽快恢复生产,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差异化的经营发展模式 公司主张为用户提供优质营养的乳品、个性而多样化的消费体验,主张鲜活的生活态度,致力于成为“新鲜一代的选择”。通过多年摸索、总结、积累出的经验,“鲜战略”差异化经营模式的提出,既发挥了公司多品牌(“华西”、“雪兰”、“双峰”、“白帝”、“琴牌”、“唯品”、“天香”、“蝶泉”、“南山”、“三牧”等)协同发展的优势,又建立了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2020年,公司继续推行以“新鲜”、“新潮”、“新 科技 ”为内容的“三新”战略,持续推进“鲜战略”,打造从牧场到餐桌的“新鲜生态圈”,不仅要做鲜活营养的提供者,还要成为新鲜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公司要以“新潮”提升服务体验,时刻保持与年轻用户的连接,更重要的是以“新 科技 ”作为发展引擎,“用生物 科技 让产品更卓越,建立‘云养殖’系统让原奶更安全,用物联网让工厂更智能,用数字化让营销更精准,用智慧物流让体验更便捷”,为“新鲜生态圈”的每个链条进行 科技 赋能,建立起持续的竞争实力。 (二)稳定安全可控的奶源基地 公司原料奶主要来自自有牧场、合作大型奶源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合作社,公司与现有主要合作牧场的合作时间长、供应关系稳定,有效地保证了公司的原料奶供应。2020年,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强对自有牧场的建设,宁夏海原、甘肃永昌两个万头牧场的建设工作尽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依然完成了相关主体工程的建设,预计将于2020年10月全部完工。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总共拥有12个规模化与标准化牧场,其中7家取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8家取得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认证,2家取得有机牧场认证,6家取得优质乳工程示范牧场认证,奶牛总存栏数25,475头。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与现代牧业的战略合作,为公司在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获得稳定、可靠的奶源供应提供保证。坚持自有及可控奶源的经营战略,与公司的“鲜战略”相辅相成,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区域低温乳制品市场的领先地位。 (三)全方位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公司将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经营生命线,始终坚持“质量高于一切”的方针,遵循“质量三让步”原则,坚持“食品安全是1,其它是0”,积极践行“四个最严”。一方面,公司在内部建立了行业内先进成熟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通过了有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乳制品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建立了质量保证控制点(QACP)体系;另一方面,公司还组建了以总裁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由4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食品安全检验与监察团队,实施内部飞行检查,自查自纠,对外开展不定期检查,以进一步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 (四)较强的产品创新研发能力 公司一方面通过建设自有研发中心进行相关产品的独立开发,另一方面通过与新西兰皇家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荷兰劳伦斯坦应用 科技 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成立联合实验室进行联合开发,并在波士顿建立了科研创新中心。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募集资金用途之一为研发中心的深化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公司的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为公司的发展注入“芯”力量。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为提高居民免疫力,在2020年上半年,公司及时推出了“嚼得到的益生菌,激活身体防火墙”的活润晶球酸奶、PET瓶装铛铛鲜奶;升级了“24小时”鲜奶,升级后的“24小时”鲜奶其免疫球蛋白含量是普通鲜奶的10倍、乳铁蛋白含量是普通鲜奶的5倍;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五)数字化转型战略 公司提出了数字化转型战略,该战略可以概括为“1-654战略”,即以1个新希望乳业数字生态圈为目标,聚焦6大业务环节,重塑“人-货-场”的有机互动,夯实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等在内的5种管理支撑,建设敏前台、大中台、稳后台、云平台4大技术平台,共同实现新乳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公司的数字化战略蓝图中,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等在牧场端、生产端、物流端和营销端的全面应用,全面掌握细节数据,迅速匹配小批量柔性生产,实现更精确的数字化营销、货物匹配和全程保鲜。通过数字化指引下的财务、人力、管控、共享、大数据决策分析五大管理支撑体系,将进一步提升内部决策效率;敏前台+大中台+稳后台+云平台的新一代IT系统架构,将赋予公司兼具稳定和敏捷的能力,从容把握数字化时代的新机遇;通过海量数据(603138)的汇聚与分析,打通消费者的碎片化需求、个性化场景和圈层,勾勒出更为精准的需求画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6956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