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现场管理工作_浅谈船舶设备现场管理

如何做好现场管理工作_浅谈船舶设备现场管理,第1张

摘 要众所周知,船舶安全营运和管理始终是船舶安全管理的主题,船舶安全营运为船运公司所普遍重要,在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中,工程船舶机械设备对确保工程质量与工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在工程施工现场即工地对船机设备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对船机设备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工地;船机设备;现场管理
1 船机设备现场管理概述
对船上设备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监控,将明显改善船员的工作环境,并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们国家有相当一部分船舶,其工作条件还不够好,如有些船员必须长期工作在动力舱内,监视动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动力舱内的环境是高温,高噪音。为了船员的身体健康船舶系统中迫切需要增加一些功能,如对电机设备进行监控通过实现这些功能船员不必一直留守在动力舱,只是当设备进行实时的遥控,的助于减少频繁 *** 作和减轻人员的疲劳,船员的工作环境就会得到明显改善,也提高了效率。设备管控一体化,其含义就是将设备管理和设备控制集成,这一方面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另一方面又实现了设备自动化。这种设计可以使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帮助管理者正确有效地做出决策。
技术机务员工作制度及实施。一是技术机务员培训制度及开展。技术机务员必有选择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基础的人员,坚持每年外派至少全程参加一次厂家售后对外的大修工程。技术机务员是以技术能力为重,其退休后仍可继续返聘使用,等到前任退休后再培养下一任,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因此,培养一个其发挥作用的周期较长,综合人力资源成本不会很高。海事处机务员则由局技术机务员负责内部进行现场培训。二是技术机务员工作的开展。海事处机务员是以日常管理为主,以督促船员规范、持久的执行力,完成装备管理工作数据信息网络化上传、下达等日常办公工作,并辅导船员日常业务技能训练。结合设备制作重要设备简化 *** 作、保养说明;参与全局设备大修。制作重要设备简化 *** 作、保养说明。我们现在使用的多是集成化的多功能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调试 *** 作是全功能涉及、调试复杂,而我们实际使用中往往只涉及单项功能调试,这就需要术有专攻的技术机务员专心把常用的调试方法图文并茂并简易化,包括重要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也可如此。方便船员对照 *** 作减少出错,让设备保养好、调试好为海事业务中心工作开展做到真正的物尽其能。由此展开也说说如何确保一份完整规范的海事险情调查处理档案的小建议。可把一套所要用的标准文书打个包,如此 *** 作即可保证工作的规范化,又可促进队伍能力建设,技术机务员的简易 *** 作书制作也必将促进设备运行维护的高质量和队伍技能的提升。先进的设备保养关注点本身就少,如此现场对照实物传授,可确保学习者印象深刻,真正掌握。
2 设备修理与维护
设备先进化和集成化就造成其故障判断与维修需要专业化的检测与修理,设备返厂、整体更换、厂家各级别维修等等就成为排除设备较大故障的唯一途径。当前海事艇趸和信息化的主要设备就是这种维护模式。一名技术员、一支维修队伍、一套高级检测设备独立在一个体系之内,同时为社会多家单位、部门、个体开展专业化服务,专业事专业人做这是社会分工细化、专业化的要求,体现了社会资源高度共享。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海事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适应这一科学发展趋势。用修分离,设备修理厂家维修是发展的必然。就当前海事艇趸及设备维修的现状而言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一是相对于海事快速反应的应急救助职责,设备维修的及时性要求较高,这对于一线城市好解决,二线及以下没有厂家售后点的城市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二是厂家售后维修质量及费用的控制,质量上有厂家对售后点专业认证和保质期制度虽然不能100%的保证,但是也不会成为主要问题。关键是费用控制,主付机大部分在非满负荷状态下运行、非长时间连续运行(其他设备也是间隙性运行),与商用船舶主付机高负荷连续运行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严格执行小型保养和日常维护的前提下,主付机大修期可否适当延后,部分部件是否逢修必换等等,所有涉及费用开支与否的问题对与售后维修方主观上肯定是与我们背道而驰,把费用开支点增多从而增加营业额。综上所述,厂家售后服务是我们所需要的,其如何在我们装备管理科学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又是一个如何管理好的问题。
3 船舶设备现场的管理措施
31 加大船员培训和管理的力度
加强船员培训管理,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明确船员安全责任。特别是在一些规模小管理混乱经营国内沿海航线的船公司,其船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通过宣传教育,举办一些针对性强的理论、 *** 作、相关法规培训,剖析一些现实典型案例,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技能。船公司应建立切实可行的严格 规章制度 ,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自查自纠,合理利用配置资源,营造船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技能、自觉 遵章守法的良好氛围。
32 健全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船员公司、船舶应加强对机舱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及时解决船舶营运作业中机械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减少机舱日常污水产生量。船公司对船上防污染设备存在的缺陷应提供必要的足够的有效的岸基支持,包括备件物 料支持和人力物力支持,以使船上及时纠正缺陷。
4 结束语
注重专业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船舶设备现场管理人才,专业性强、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在管理手段上更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要大力使用和开发现代化的装备和软件。面临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知识之本,必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船舶设备现场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长虎,浅谈在工地对船机设备的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与研究。2011
[2]熊志辉,船艇装备管理科学发展初探[J]。党群工作部。201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即通过传感器或物理识别装置等感知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通过ICT通信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至物联网云处理平台进行计算和处理,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链接,进而对物理世界进行管理和控制。一句话解释:互联网的升级迭代版,互联网实现人与人的链接,物联网增加人与物理世界的链接;感知物理世界的变化,并对物理世界进一步的管理和控制

萌芽期:(1991年-2004年):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vin教授提出物联网概念,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构想物物互联,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物联网的定义。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将传感网络技术列为未来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初步发展期:(2005年-2008年):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2008年第一届国际物联网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高速发展期(2009年-至今):2009年美国政府将新能源和物联网确定为美国国家战略。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率先建立“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科院、运营商和多所大学建立物联网研究院。中国正式开始物联网行业战略部署。2010年中国政府将物联网列为关键技术,并宣布物联网是长期发展计划的一部分。2015年,欧盟成立物联网创新联盟。2016年,NB-IoT技术即将进入规模商用阶段。2018年6月,5G通信技术成熟化,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完成,进入产业全面冲刺阶段。

总结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大致经历:

第一阶段:智能消费产品的涌现

2012-2015年期间,消费类物联网产品一夜爆发,过后却慢慢消退。包括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水壶、智能电饭煲等等智能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大致思路是将传统硬件产品,添加上Wi-Fi、蓝牙、ZiBbee等无线技术,再结合APP进行控制。这股热潮来的快、去的也快,因为害怕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存在问题,再加上价格比较高,对于消费者而言性价比不高,市场认可度比较低。

第二阶段:底层技术完善

第二阶段相对于上个阶段,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突破。这个时候涌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对物联网的技术,比如NB-IoT、LoRa等新型的传输技术、AI算法、智能语音技术等等,边缘计算、智能计算等计算存储技术走上台,传感器产品也更加的智能化,具有更多的功能。

第三阶段:行业级应用兴起

完成技术突破之后,物联网的应用逐渐从早期的消费类应用往企业级应用发展。更多的应用于城市建设、政府政务、各行各业产业当中。

物联网IoT产业架构分四层: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物联网IoT产业链:端——管——边——云——用

随着云端数据处理能力开始下沉,更加贴近数据源头,使得边缘计算成为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关口;将来将有75%的数据需要在网络的边缘侧分析、处理和存储。因而物联网产业链由之前的“端——管——云——用”发展为现在的“端——管——边——云——用”;

“端”:物联网终端,主要是完成数据采集以及向网络端发送的作用;包含芯片、感知技术(传感器+识别技术)、 *** 作系统;

“管”:管道层,保证通信的作用,无线连接、卫星和量子通信等方式;

“边”:边缘计算,将集中式架构分解成边缘位置的点;

“云”:云平台,主要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存储;包含云计算平台和AI技术;按厂商类型分:运营商、ICT、互联网和工业制造厂商以及第三方物联网平台;按商业模式分PaaS和本地部署;按照平台功能可以划分:设备管理平台、连接管理平台、应用开发平台和业务分析平台;

“用”:物联网IoT应用层,落地到不同行业应用场景中;三大业务主线:消费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并称产业物联网)

从产业集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深圳—广州、重庆—成都为核心的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 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

其中, 环渤海地区 凭借丰富的产学研资源和总部优势,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基地; 长三角地区 以上海、无锡双核发展为带动,整体发展比较均衡,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推广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珠三角地区 是国内物联网市场化最成熟、体系最完备的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一批自主的、竞争力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成果和信息增值服务模式,产业规模领先其他地区; 中西部地区 软件、信息服务、传感器等领域发展迅猛,成为第四大产业基地,且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均存在优势,对物联网产业链底端感知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有利于产业规模效应凸显,形成产业链;有助于改善协作条件,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更好的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目前,四大产业集聚区相互独立、各有特色,汇聚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业链逐渐完善,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等配套体系基本完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7083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