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离开中国的原因

谷歌离开中国的原因,第1张

说到现在的网络时代,网络市场的需求也是十分庞大的,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其中就包含谷歌公司了。说到谷歌,相信大家都知道谷歌。那么大家知道谷歌为什么退出中国吗?请看下面介绍内容吧。1傲慢到以为中国是个小市场,谷歌之所以“水土不服”,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搜索需求,完全的不了解。谷歌根本没考虑中国十亿级人口基数的搜索需求,在服务器的承载能力上,完全水土不服。2对于中国市场的行情了解不够深入。毕竟李开复其实也是个洋人。只在台湾读过小学就留洋的他,中国味道还是少了点,起码在他带领谷歌的4年,很难让人感觉到。3反应滞后才是压倒谷歌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退出中国市场前的2009年,谷歌已经在频频为自己的退场造势,而在谷歌离场的这些年中,人们更喜欢用其遭遇国内严格的审查来为其找借口。上面介绍内容,就是关于谷歌为什么退出中国的原因介绍了。看完之后,相信大家应该明白,就是因为谷歌没有正视中国市场需求,也没有很好的为客户服务,才导致退出中国的。水土不服
2009年的关键是推广,而且在内部可以看到推广是有明确的作用的(从汪华负责的网吧和站长联盟,等于是谷歌份额成长的一半,到崔瑾负责的公关市场推广,上一次《天天向上》几乎挤爆服务器)。
李开复对此的事件的解读是“这类推广并不符合谷歌价值观,所以没有得到总部的支持”。谷歌也许没考虑中国十亿级人口基数的搜索需求,在服务器的承载能力上,水土不服。
2 审查事件
谷歌不愿意对谷歌中国网站的搜索结果进行审查,谷歌有自己的全球战略,但是具体到某个地区的市场,比如中国市场,企业需要将自己的全球战略与这个市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走远,审查也许是谷歌在中国制度面前的一次顽抗不过最终结果证明是负隅顽抗,退出了中国市场,正好给百度助攻了一把。
退出的原因比较复杂,并且还带着一部分政治的色彩,这里不过多挖掘。
谷歌在中国市场5年,市场份额没有压过百度。
李彦宏在《时代》周刊专访中曾经表示,谷歌当年退出中国是因为迫于百度给予的市场份额的压力,“2010年,百度占据了75%的中国搜索市场,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市场,他们最终被迫退出中国”。
中国对于谷歌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国家,谷歌火遍了全世界,唯独一个中国,在努力了5年以后决定退出了中国市场。
怎么评价谷歌的退出,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谷歌的这几年,百度稳稳占据了市场第一。

对于谷歌云而言,中国市场不重要吗
我国此前也曾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以及《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将云计算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云服务巨头显然已经看到中国市场未来在云计算上的巨大机遇,截止目前,AWS在华两个区域布局有数据中心,共4个可用区,据不完全估计年营收或已达到15亿元人民币,折合约2亿美元,该数字仅次于阿里云、腾讯云。微软Azure在中国已有3个数据中心,虽在营收上没有给出确切数据,但通过与世纪互联的合作,微软Azure在中国已有11万企业客户,1 400多个云合作伙伴,入华成效显著。
竞争对手对中国云计算市场不断抛出的橄榄枝,置若罔闻、视若无睹都不会成为谷歌云的最佳选择。谷歌在云计算上的“淡定表现”是一种假象还是在谷歌的整体战略中,云计算只是个“配角”?
谷歌的云计算是个配角吗?
如果要论云计算在谷歌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我们可能需要从谷歌的企业文化说起。20年前,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加利福尼亚的山景城创办了谷歌,两位创始人虽然性格迥异,但在如何管理公司或谷歌未来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上却有着惊人的共识:崇尚技术,这让谷歌有了很深的工程师文化;崇尚创新,又使谷歌的“登月”文化传承至今;梦想改变世界的大情怀,又让谷歌的各项业务不因短时的利益而改变航向。
因此,两位所向披靡的谷歌创始人带领谷歌涉足了一切他们可以涉足的领域,只要有创新、只要他们认为对未来有益,谷歌就会去做,这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眼镜,甚至是谷歌收购的Youtobe等等。于是,当我们将谷歌的云计算业务放在谷歌整个产品生态中去的时候,谷歌云就稍显渺小。
谷歌旗下的产品分为三大类,针对消费者的“人人适用”类,针对企业客户的“企业适用”类,针对开发者的“开发者适用”类,看起来产品图谱很简单,但如果把每类下的产品数量相加,谷歌的总产品数量则有110种之多。然而,谷歌的云计算业务没有被单独归为一类,外界通常笼统地将谷歌云端平台、谷歌G Suite等统称为谷歌云业务,在谷歌一年一度的财报中,也鲜有提及“谷歌云”,而是把它归到了“其他收入”行列。
值得考虑的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2017年度营收超1000亿美元,谷歌云的营收只占到了4%(实际占比可能比这个更少),谷歌公司的营收大王——广告业务,其2017年营收占到了谷歌总营收约90%。对比AWS已被亚马逊宣称成为营收主力,谷歌云的地位确实有不小落差。一言以蔽之,有了广告业务这个收入引擎,谷歌董事会们并没有指望云计算能给他们赚多少钱。
如果用“云计算不重要”来形容谷歌云的战略地位又不太恰当。因为2015年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请来了重量级人物,企业计算巨头VMware(现已被戴尔科技集团收购)创始人黛安·格林(Diane Greene)加入谷歌,担任谷歌云CEO(Google Cloud CEO)。在随后的2016年谷歌消费者大会上,黛安·格林宣布正式启用Google Cloud 谷歌云,谷歌云的征途由此开始。
在戴安·格林的带领下,谷歌云产品目前已覆盖计算、存储和数据库、网络、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身份验证与安全、管理工具、开发者工具等九大方面。今年2月,谷歌首次就云计算部门的营收进行了宣布,戴安·格林表示2017年谷歌云的季度营收已经达到10亿美元,按此推算谷歌云年营收最高达到40亿美元,位于国际巨头亚马逊AWS 2017年度营收175亿美元之后,却排在中国体量最大的云服务商阿里云2017年度营收1785亿美元之前。
此前,戴尔·格林还在演讲中透露,拉里·佩奇等谷歌董事会高层都为谷歌云2017年取得的成就感到兴奋,并正在筹备云计算相关企业的收购事宜。如此看来,谷歌对云计算的态度大致明了:不打算靠云计算赚钱,但可能在谋划继续往里面砸钱,不急不躁,小步慢跑。
2016年11月,世界人工智能顶级专家李飞飞加入谷歌,担任谷歌云人工智能机与器学习首席科学家(Chief Scientist, Cloud AI & ML),这里谷歌将“Cloud(云计算)”、“AI(人工智能)”、“ML(机器学习)”融合成了一个词,简称为“Cloud AI & ML”。可以看出,这位深耕人工智能、机器领域的科学家将会于“谷歌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重组后的Alphabet组织架构图,仅供参考)
2015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启动企业结构重组,2017年完成重组后,“Cloud”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位列其中。AI或ML没有单独成立部门,原因或许在于Alphabet的各个子公司中,无论是神秘的谷歌X实验室、人工智能Deepmind,还是无人驾驶汽车项目Waymo都离不开AI&ML,也就是说对于谷歌各项子业务,AI&ML都作为底层支撑,无需单独成立部门。
对于谷歌云也是如此。李飞飞这位以研究AI&ML擅长的首席科学家被冠以“Cloud AI & ML”的头衔,她工作关键将是把AI&ML深度融进云计算。
李飞飞也这么做了,她的第一站就是中国。
2017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李飞飞宣布“谷歌AI中国中心”正式成立,那天她身着一件中国红风格的旗袍短袖侃侃而谈。李飞飞是谷歌云官网挂出的十位高管中唯一一位华人面孔,这个身份或许与谷歌选定其为Cloud AI & ML首席科学家不无关系。
在2018年3月,谷歌 Cloud Next 17上,李飞飞发布了谷歌云面向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一系列新API 以及收购机器学习竞赛平台Kaggle。
之后谷歌云可能还会借助“谷歌AI中国中心”进一步壮大其在中国的云计算业务,这一天希望不会等太久。
谷歌这次会妥协吗?
2010年,谷歌搜索业务退出中国的事件,现在想想仍然心有余悸。关于谷歌退出中国的原因外界说法很多,一种声音认为,谷歌单方面确认其遭受来自中国黑客的网络攻击;另一声音,谷歌在与中国本土搜索引擎百度争抢份额的过程中败下阵来,仓皇逃脱;还有一种声音则是因为,谷歌无法接受中国政府提出的“内容审查”要求;另外,也有人指出,是李开复的离职,让谷歌缺乏一个中国区领导者,致使其无法本土化。
总之,谷歌最后选择了不妥协。
然而这次,谷歌云将经受的来自中国政府的考验相对更加严峻,因为涉及到了中国用户的数据问题。中国《网络安全法》对数据主权做了规定,即数据要采取本地化存储,对于本国或者外国公司在采集和存储与个人信息和关键数据相关数据时,必须使用主权国家境内的服务器。
无论是亚马逊AWS还是微软Azure、苹果icloud等跨国公司巨头都已经选择顺应中国政府的要求,与中国本地公司合作,基础设施交由中国公司运营,苹果icloud甚至将钥匙串一并迁移回中国。谷歌云会跟它的竞争对手们一样选择妥协吗?谷歌云的华人领导者李飞飞能否带领谷歌云归航?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曾表示:“企业只以盈利为目的,而不为改变世界做出贡献,就不能成为另人满意的企业”。在谷歌的整个生态中,“现在”与“未来”是两个明显的分界线。谷歌的营收大王广告业务是“现在”,而“未来”则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一切可以让人类变得更好的技术,当下,谷歌将“云计算”也划分到了“未来”里。
“非盈利”的想法可能不会使谷歌云选择快速攻入中国市场,它的步伐用“培育云计算“可能比用“占领市场”更为贴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7406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