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诺奖,均与这束光有关

那些年的诺奖,均与这束光有关,第1张

微软HoloLens所应用的全息技术( 图/微软官网)

纵观诺贝尔奖百年 历史 ,与光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获奖成果多达40余项,约占诺贝尔物理学奖的40%。其中,在1960年后,几乎所有与光学相关的诺贝尔奖或多或少都与激光有关联。以下例举其中较为著名的几项。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激光最早获得的诺奖

获奖者:查尔斯·汤斯(美国)、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前苏联)、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前苏联)

获奖理由: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发展出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依据该研究成果,科学家在1954年制造出了激光器的前身——微波激射器。此后,基于微波器的开放式谐振腔构型,科学家在1960年研制出了激光器。

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构建三维逼真立体图

获奖者:伽博·丹尼斯(英国)

获奖理由: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

由于激光器的问世,光源的相干性和亮度有了显著提高,全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全息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将物体信息以干涉图的方式存储下来,通过图像反演,恢复出原物体的三维逼真立体图。该技术大量运用在科幻中,如《阿凡达》中的全息沙盘展示、《钢铁侠》中的悬空投影等。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催生出全息投影技术。例如,微软基于计算全息技术于2015年开发出了Hololens,可以生成只有佩戴者能够看见的虚拟3D图像。

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灵敏探测的激光光谱仪

获奖者: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阿瑟·肖洛(美国)

获奖理由: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

激光器问世后,非线性介质和激光光谱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布隆伯根发明的基于非线性光学原理的光倍频、脉冲压缩展宽、电光调制等技术和器件,在强激光领域、激光通讯领域都不可或缺。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冷冻原子捕捉“第五态”

获奖者:朱棣文(美国)、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

获奖理由: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

激光冷却技术是通过激光光子与运动的原子碰撞,从而使得原子减速,获得超低温原子。利用该技术,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了物质的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 飞秒级拍摄分子变化过程

获奖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埃及、美国)

获奖理由:运用激光技术,使通过化学反应观测原子在分子中的运动成为可能

泽维尔被誉为“飞秒化学之父”,他应用飞秒激光技术在化学反应中观测,这也是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颁发给激光领域。由于飞秒超短脉冲激光的出现,可观测化学反应的时间尺度缩减至飞秒量级。泽维尔利用该技术测得了环丁烷裂解实验的反应过度寿命为700飞秒,并在NaI的光解反应中首次观察到化学反应过渡态的变化过程。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纤带来通讯划时代变革

获奖者:高琨(英国、美国)

获奖理由: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

基于高琨的理论和激光器,上世纪70年代以来,康宁公司发展出可用于通讯的光纤,已成为目前主流的高速、大容量有线通信方式。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千倍放大”和“激光镊子”

获奖者:亚瑟·阿什金(美国)、杰哈·莫罗(法国)、唐娜·斯特里克兰(加拿大)

获奖理由: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光学镊子及其在生物系统的应用”“产生高强度超短光学脉冲的方法”

1956年设立的是国际安徒生奖。

国际安徒生奖(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创立于1956年,总部在瑞士,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

该奖以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是国际上公认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的最高荣誉,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国际安徒生奖是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

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

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奖,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2016年曹文轩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2020年5月4日,2020年国际安徒生奖揭晓。

相关说明

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以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获奖者将被授予一枚金质奖章和一张奖状。

最初只授予在世的作家,从1965年起,也授予优秀的插图画家。获奖者限于长期从事青少年读物的创作并作出卓越贡献者。至目前为止有31作家和24位插图画家获奖(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名录)。

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为分子生物学奠定了基础,他们也因此和威尔金斯共享了1962年诺贝尔奖的荣光。然而,很少有人记起这一里程碑式的工作中另外一位功不可没的科学家——富兰克林。

上世纪末,富兰克林这位“DNA黑暗女神”逐渐得到科学界认可: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把新建的一座大楼命名为“富兰克林威尔金斯”大楼,英国皇家学会也设立“富兰克林奖章”,以奖励在科研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扩展资料:

双螺旋模型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

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克里克从一开始就坚持要求在发表的论文中加上“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这句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双螺旋结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7655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