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亚 EV:各位久等了!

起亚 EV:各位久等了!,第1张

3 月 20 日,起亚中国新能源战略发布会正式举办,起亚终于把电动车带到国内市场了。当然,纯电版的 K3 我们另当别论。

这次发布会上起亚全球 CEO 宋虎声亲临现场,看得出来国内这块大蛋糕还是有不小吸引力的。本次发布会总共亮相 3 款车型量产版本的 EV6 和概念版本的 EV5 和 EV9。其中 EV5 概念版更是全球首次亮相,诚意满满。

不过,近几年起亚的品牌力在国内真的越来越弱了。2016 年起亚在国内的销量达到 65 万辆,之后这 6 年可谓一落千丈,2022 年起亚在国内的全年销量还不到 10 万辆。

国内关于电动化方面的宣发更是少的可怜,当我第一次注意到起亚的 EV6 应该是在 2021 年,欧美用户对这台车的评价还不错。可惜的是,国内用户要到 2023 年的 8 月才能够买到这款产品,有点迟到。

虽然来得晚,但基于 E-GMP 纯电架构打造的三款车型在产品力上并不弱。

E-GMP

未来几年内,韩系纯电车型都与 E-GMP 这四个字母脱不掉关系。

拿着 E-GMP 架构,现代集团在 2021 年推出了 IONIQ 5 和捷尼赛思 GV60,算上起亚 EV6,三款车型在海外的销量相当不错。接下来 E-GMP 架构也会是主力军,起亚的 EV5、EV9,现代 IQNIQ 6、7 都将出自该架构。按照现代集团的计划,该平台将会推出 23 款纯电动车。

以起亚为例,在 2027 年之前要在国内市场推出 6 款基于 E-GMP 架构打造的纯电车型,现代和捷尼赛思也会推出多款车型,所以我们不妨更深入地了解一下 E-GMP。

最重要的一点是 E-GMP 架构原生 800 V 高压平台。这也就意味着充电效率会大幅提升,起亚官方给出的峰值功率在国内并不具备参考价值,毕竟在国内能够突破 250 A 电流的三方充电桩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所以,国内 800V 的车型在三方充电桩上的峰值功率不会超过 180 kW,现实情况下充电的峰值功率能够达到 150 kW 以上,就已经很少见了。

800 V 平台在涓流充电时功率很高,前段时间测试小鹏 G9 的充电功率我们发现,当 SoC 显示剩余电量 95% 以上时,还能有超过 50 kW 以上的充电功率。相比 400 V 平台,全程的充电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当然,韩系的纯电车型进入国内后还有一个小问题,国内充电桩的适配效果如何?毕竟纯电版的 K3 保有量过小,捷尼赛思 GV60 也刚刚进入国内,对于适配问题,还是未知数。

E-GMP 架构还配备了 36 kW 的外放电功能,满足基本的户外用电需求还是没问题的。当然,国内残酷的竞争下让不少车型的外放电功率卷到了 66 kW。

说到 800V 很难不提 SiC,虽然两者不是强绑定,但 1 + 1 > 2 的效果还是有目共睹的。E-GMP 架构下采用 SiC 模块让续航提升 5%,续航提升的背后是效率的进步。加入 SiC 模块后,实现相同的续航里程所需要的电池容量减少,这样的降本能力对于车企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对续航有追求的车型,也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至于动力电池方面,韩国一直都处于全球头部的玩家。从 2023 年 1 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来看,即便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巨头在快速增长,LG、三星和 SK 三家还是能够拿下全球 232% 的市场份额。

再来说说三电系统,如果说起亚 EV6 GT 35 秒的百公里加速还不够有冲击力的话,260 km/h 的最高时速足够证明这套三电系统的优秀,260 km/h 最高时速也让起亚 EV6 GT 搭载上了 21000 转的电机,超过 20000 转的电机在纯电车型中还是极为少见的。

限制电动车极速包括了电机的能力、电池放电的功率、散热的能力、电控系统的能力等等。而其中热管理的能力极为重要,不管是电池还是永磁电机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热管理系统来帮助 Ta 维持稳定。工信部中有一项数据是「连续 30 min 最高车速」,这项数据非常有意思,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查查。

关于纯电平台带来的特征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四轮四角的设计、更高的空间利用率、纯平地台等等。总结来说,E-GMP 作为全球较早的 800V 纯电架构,在 2017 年刚刚被曝光时,还是很震撼的,E-GMP 的拓展性也能够支持现代集团从紧凑车型到轴距超过 3 米的大型 SUV 研发。

拿到今天来看,E-GMP 依然是一个优秀的纯电架构。

五六九

按照时间顺序,先来看看这台起亚 EV6,起亚电动车的命名非常直接,用 EV 代表电动,数字代表型号。早在 2021 年 3 月,起亚 EV6 就曾亮相过。对于全球市场来说,起亚 EV6 并不算是一款新车。在国内市场,起亚 EV6 在今年 8 月只会上市 GT-Line 和 GT 两个版本,普通版本不会上市。

GT-Line 和 GT 两个版本都是四驱车型,动力方面略有差距。GT-Line 双电机峰值功率 235 kW,GT 车型峰值功率可以达到 430 kW,最大扭矩 740 N·m。百公里加速可以达到 35 秒,最高车速 260 km/h。我在现场体验了一下,700 多 N·m 的扭矩瞬间爆发极其暴力。

外观方面我是很喜欢的,前脸的造型设计并不复杂,起亚 EV6 的前大灯让我想起来了小鹏 P5。相比之下,前者对于运动感的营造就好上不少。低重心、短前悬和长轴距的设计,GT 车型配合上 21 寸的轮毂让整个车身姿态非常流畅。轮胎采用了米其林的 PS4S 轮胎,扁平比只有 40,里面的刹车卡钳通过荧光加持,吸睛了许多。

可惜的是,这次进到车内的体验时间只有几分钟,内饰的细节只能等到下次静态体验时再来好好聊聊。

续航方面两款车型都采用 774 kWh 电池,国内 CLTC 工况的续航里程还未公布,直接来看下 EPA 给出的数据,GT-Line 车型采用 20 寸轮毂的续航里程为 405 km,GT 车型采用 21 寸轮毂的续航里程为 331 km。EPA 数据基本和我们日常用车数据差不多,GT 车型只有 331 km 的续航还是有些难过的。

第二位登场的是起亚 EV9,不过是个概念版。在海外市场起亚 EV9 的量产版已经有些消息了,不妨我们直接来看看量产版的起亚 EV9。

量产版本的起亚 EV9 相比概念版科幻属性就要下一个台阶了,不过整体造型的设计风格得以保留。起亚 EV9 方方正正的造型还是让我觉得在续航方面会成为灾难,好在 EV9 的长续航版本应该会搭载 100 kWh 的电池,会缓解一些里程焦虑。

至于内饰上,概念车和量产版可以说毫无关联了,屏幕依然采用两块 123 英寸的屏幕,其余都回归到了正常模样,不过物理按键相比在售的起亚车型大幅减少,中控屏下方采用了类似智己 L7 的虚拟按键形式。座椅布局采用 2+2+2 的形式,二排座椅可以「向右转」或者「向后转」。

EV9 还将搭载 L3 级自动驾驶,但目前限制条件还不得而知,如果像奔驰一样,「晚上不能用、雨雪天不能用、时速超过 60 km/h 不能用」就没什么意思了。

3100 mm 的轴距让我对 EV9 车内空间还是挺有信心的。不过作为一台 6 座 SUV 在 2024 年进入中国,要面对理想汽车这座大山,还是有些头疼的。目前量产版 EV9 具体参数并不多,等到 4 月份海外发布时,预计会有更多的信息释放。

最后是这场起亚中国新能源战略发布会最重磅的产品 —— 起亚 EV5 概念版,这也是起亚 EV5 概念版的全球首秀。造型依然和 EV9 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我个人感觉前脸看起来有些用力过猛,尾部简单的线条配合贯穿式尾灯倒是很有感觉,整台车依然和 EV9 一样方方正正。

按照 EV9 来推测,量产版本的 EV5 内饰和概念版应该也是天翻地覆,所以看看就好了。更详细的信息非常有限,长续航版的续航可以突破 700 km(CLTC 工况),双电机的车型肯定会有。

好消息是,起亚 EV5 将于今年 11 月份在国内市场首发上市。从起亚 EV5 开始,起亚国内纯电市场终于和全球市场接轨了,有点今年年初看漫威的节奏了。

One More Thing

起亚想在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一杯羹,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除了上文所说的三款车型,起亚将在 2025 年推出入门级纯电 SUV、2026 年推出首款纯电轿车、2027 年推出中型纯电 SUV,来完成国内市场的产品矩阵布局。

从交通工具的角度来说,起亚推出这三款车型的产品力并不弱。但面对复杂的中国市场,就变得有些不同了。据捷尼赛思 GV60 的实际体验来看,对于本土化适配的结论是「有,但远远不够」。

这次发布会上起亚表示将通过中国数字研发中心等团队,加强移动出行、电动化、互联科技和自动驾驶四大技术方向,打造更加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产品。

第一步是上线起亚品牌 APP,打造私域生态,覆盖购车、用车、保养、服务等全领域。在销售渠道方面,通过「App + 城市展厅 + OMO」融合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打造新的品牌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起亚计划与国内充电桩供应商合作建设超充网络。

起亚在这次发布会上给出了销量目标,到 2030 年实现纯电车型 18 万辆的目标,销量占比 40%。对这个目标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起亚曾经在国内销量来说,18 万的年销量并不算高。只不过时过境迁,面对如此内卷的国内市场和快速成长的国内品牌,起亚能不能在国内市场掀起浪花还是未知数。相信起亚的管理层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到 2030 年给出 18 万的年销量目标看起来非常理智。

在我看来,起亚如果想要单q匹马的在中国市场打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起亚现阶段燃油车在国内的品牌力已经逐步下滑,纯电产品的知名度甚至不如第二三梯队的新势力品牌。从 8 月要引入的 EV6 GT-Line 和 GT 车型来看,估计在国内市场的起售价并不低,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类星频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此给你一些素材,但全面的设计论文没有,希望有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解决了基础物质生活需求的今天,高质量的生活水平逐渐为人们所追求。智能家居也随之而生,随着物联网络的出现,家居物联网的组建也日渐提上。

家居物联网的出现,将极大的改变我们的家居环境,甚至是社会生活习惯,其本质是物理无缝集成到信息网络中,实现真实世界与互联世界的融合。本文将结合物联网技术,着重介绍家居物联体系的建立、实现以及在物联环境中家电的新型应用。

体系架构

家庭家居物联网系统是物联网域中的最小集成单位,是实现统一融合的物联网络的最小系统,其技术构建可用”DCMC”来概括,即Device(设备)、Connect(连接)、Manage(管理)以及Customer(用户)。其组成如图所示:(附件)

家居物联网的设备层(Device)主要实现数据的采集以及信息的发布。包括了传感器、集成RFID识别等新型技术的物联家电终端、二维码标签以及通信模块等设备。

家居物联网的数据互联层(Connect)实现不同的数据传输类型的协议互联,是整个家居物联网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数据的互联实现终端设备的组网通信,而不再是单一的信息孤岛,实现对于GSM、3G、RFID、WIFI、蓝牙等技术的互联。

家居物联网的控制管理层(Manage),是整个家居物联系统的核心,通过它可以对家中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管理,以及提供智能的分析处理。并可以实现人与家居物联网络的交互,实现互联世界对物理世界的 *** 作。

家居物联网的用户对象层(Customer),是家居物联网的使用者。通过语音合成技术构筑的良好人机交互机制,通过对管理层下发命令来控制整个家居物联网络,而物联网的信息可以通过语音合成进行语音的播报反馈给使用者。

解决方案

家庭家居物联网系统(以下简称家庭联网系统)的技术方案主要涉及TT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家庭家居互联控制、通信以及家居网络的安防的功能,能与其他家庭网络互连组网。可以实现远程家电控制、报警,以及实时数据采集、网络互享等功能。

家庭联网系统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组成:

1、家庭信息互联处理中心是家居物联网的联络中心,主要实现家中不同的家电的互联信息处理以及与外网的数据交流;

2、家庭控制管理中心是实现家居物联网的控制中心,处理远程 *** 控命令、采集传感器和标签信息,并兼容家庭安防控制系统,可以对局域网的用户设置访问等级等功能。;

3、移动互连处理中心是外网数据与家居联网数据的交互平台,主要实现物理局域网内、外数据与家居互联中心的数据交互,并能将外来请求提供给安防中心。如下图所示:(附件)

系统构成

家庭信息互联处理中心和家庭控制管理层的组成包括:物联终端设备、通信网关设备和提供信息管理处理的应用软件,而移动互联中心组成主要为通信网关和网络应用程序组成。

物联终端设备主要为家用物联电器,物联家电终端将是新技术综合的复杂元器件整体。如物联冰箱(产品中已集成了语音合成芯片SYN6288),在食物扫描进入冰箱时会自动的记录食物的生产日期,经过智能的判断后会通过TTS技术进行语音播报:“于2010年11月5日购买的牛奶,已经过期,请勿饮用。”或者在冰箱内的食物不够时,会进行语音提示给用户,在得到用户的采购单后,通过联网技术在允许接入的超市中进行购物。

除了白色家电控制管理应用外,家居物联环境中的物联黑色家电终端也将更智能,更娱乐。未来的家用物联TV会智能判断感知人观看电视节目时与电视的距离,当距离过近会自动的黑屏并通过内置的语音合成软件进行语音播报提示。而电视节目提供商在得到客户允许后,收集客户平时喜欢观看的电视节目,有新的客户喜欢的节目出现会第一时间通过TTS技术进行合成播报推荐,用户可选择接受或拒绝。终端生产商在客户使用电器过程中收集客户常用的功能,来制定针对目标客户的个性化产品。

物联家电终端出现产品故障等问题时,会第一时间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对室内的客户报警,并将家电故障数据提交给厂商的售后部门以及指定的用户手机中。售后部门的服务处理中心得到数据,并从云处理中心得到准确的 *** 作步骤,反馈给客户,并指派工程师去提供维护服务。

通信网关与物联终端基于统一的互联通讯协议(如闪联标准),物联终端和传感采集装置可将整个家庭环境中的动静态数据信息通过通信网关与家庭控制管理进行数据的交互。当出现异常的数据信息能迅速的将数据上传,并进行室内的告警。用户在外出时,可以通过移动互连终端如手机,精确的对家中的电器进行 *** 控,在夏日的下班途中,可以远程控制家中的空调提前开启,等踏入家门中,将是舒适的温度。

每个家庭的家居物联网可以对外来访问请求设置相应的等级,最大的保障用户的隐私使用权益。按照不同访问等级,将访问不同权限的家居联网数据信息。

意义

家庭物联网的构筑将实现家用电器等一系列家用产品的触觉,而集成了语音合成技术实现了物品的说话能力,在物联终端或者通信网关中集成语音合成芯片(如SYN6288)实现物品开口说话的能力。通过语音的直接交流,才是最为合适的人机交互处理机制。

家庭环境中的一些数据信息需要与小区或者更大规模的物联网络进行集成,通过云处理中心来提供智能的判断能力,提供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最终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

结语与展望

家庭联网系统将是整个物联网络中的一个最小完整节点,只有家庭物联网系统的构成,才能实现小区以至国家范围内的物联系统。家庭家居物联网的建设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物联通讯协议标准的确立,而不是几年过后互不相连的信息孤岛。

通过家居联网系统的建设推广,实现统一的物联小区局域网。家居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场所也是在小区、办公楼等局域网络中的使用,通过家庭家居联网系统的构建来推动我国物联网的由点及面的发展。整套系统的构建将是小区物联网必不可分的基础结构,是实现物联小区的主力应用方向。语音合成带来的良好人机交互体验,也是物联终端所必备的功能。

媒体中控系统的优势
会议系统,有了中控系统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管理和运作系统对人数的要求,同时也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配置一套中控系统后,可编程中控系统可通过设备串口、无线触摸屏以及安卓、IOS系统平板电脑进行远程控制,使用者可以通过无线触摸屏,简单地控制调音设备、显示设备切换、灯光开关、投影幕的升降,内置数字管理中心的控制程序;会议室声像与灯光系统的集中控制系统配置灵活,具备良好扩展性能,可实现对大屏投影显示系统、多媒体设备播放、矩阵信号切换系统、音量控制、电动幕等周边环境设备进行全面、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7677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