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超前发明有哪些已经变成现实了

电影中超前发明有哪些已经变成现实了,第1张

人类是靠梦想存活的动物,自人类出现的第一天起,梦想就鞭策着整个人类不断向前,实现那些在当时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事情。而自被发明之后,幻想家们便有了一种直观的造梦工具,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都可以转换为画面呈现给大众,在未来,我们能够将更多概念转化为现实,帮助人类社会发展。实际上,这些发明创造并不是遥不可及,如果您有好的创意和想法,而且也可以实现,可以委托佰腾专利巴巴事务所来帮你申请专利并实现。
1 耐克自动系带鞋
相关作品:《回到未来2》
现实装备:耐克Mag2015
在《回到未来2》中,我们看到了一款能够自动系鞋带的耐克鞋子,想必是很多懒人的福音,事实上,这款概念鞋已经问世,只是还不是“完全体”。在2011年,耐克公司推出了这款自动鞋的限量版,全世界仅发售1500双,不过它并不能实现自动系鞋带的 *** 作,仅可以实现中的发光功能。
那么,真正的自动系鞋带鞋子是否会成真呢耐克公司目前已经正式对这项技术提出专利,将在鞋子中集成能够检测脚踝的及调整鞋子后跟的传感器,并在鞋身上设计一个按钮,就可以实现自动扣紧和松开鞋带的 *** 作了。据悉,在2015年,我们就能够真正穿上这种方便的鞋子了(不过这种外形的鞋子有多少人会选择还是个问题)。
2 智能眼镜
作品:《碟中谍4》、《赤焰战场》
现实设备:谷歌眼镜
在《碟中谍4》等中,我们看到了可以显示叠加图层、对现实进行标注分析的隐形眼镜,同时还有具有拍照、面部识别等功能,而《赤焰战场》中的隐形眼镜还可以改变视网膜。在现实中,目前最为接近的产品便是类似谷歌眼镜之类的智能眼镜了。虽然技术尚不完善,但谷歌眼镜已经可以实现一部分增强现实类的穿戴体验,只是目前大多数产品还是过于依赖智能手机、或是外形过于庞大怪异,无法像中那样不易察觉。
不过,谷歌目前已经着手研发隐形智能眼镜,将用于监测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比利时科学家也通过在隐形眼镜中集成柔性屏幕,来实现手机短信、通知查看应用。不过,在谷歌眼镜饱受隐私、道德争议的情况下,更隐蔽的隐形智能眼镜即使技术上可以实现,短期内也无法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智能眼镜已经是越来越常见的可穿戴设备了。
3 手势 *** 作
相关作品:《少数派报告》、《钢铁侠》系列
现实设备:LeapMotion、MYO腕带
《少数派报告》中汤姆·克鲁斯站在透明的计算机大屏幕前使用手势 *** 作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而在《钢铁侠》中,这种 *** 作已经进化到不需要专用手套,直接可以通过手势滑动、手指缩放来实现。事实上,这种电脑的 *** 作方式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是相当常见的,目前也有不只一款设备可以实现类似体验。
比如Leap Motion,这款手势 *** 作PC的周边不仅可以单独买到,甚至还集成到了惠普的某些笔记本中,通过它可以在WindowsPC中实现丰富的手势 *** 作,也可应用在游戏中。类似的产品还有MYO腕带,使用生物电原理,在手臂上戴上腕带便可实现iOS、Android、Mac和Windows设备的手势 *** 作,效果更加精准。另外,与Oculus Rift这样的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器配合,还能够实现更加沉浸式的电脑使用体验。
4 全息投影技术
相关作品:《阿凡达》、《星球大战》系列
现实设备:3D全息投影仪
早在1977年,乔治·卢卡斯就通过《星球大战》为我们展示了浩瀚宇宙中的先进技术,激光剑、R2D2、太空船,还有无时不在的3D投影通讯机。在影片中,绝地武士们只需通过一个指南针大小的设备,就可以与他人进行全息式的视频通话;而在几十年后的《阿凡达》中,3D全息投影技术已经变得更为逼真,可以清晰显示出更多细节和注释,有点增强现实的味道。事实上,这种全息影像技术,在各种科幻中都不难见到,现实中的应用例子也不算少。
比如在日本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演唱会上,初音这个动画形象就通过3D全息投影技术展现,相当地逼真;而在国内外的大型演唱会、新闻报道领域,也都不止一次应用了3D全息投影技术。只不过,投影设备还是相当地庞大和昂贵,要想做到《星球大战》中般小巧,还尚需时日
5 无人驾驶汽车
相关作品:《霹雳游侠》、《变形金刚》系列
现实设备:谷歌自动汽车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80后最熟悉的可能是小时候热播的电视剧《霹雳游侠》(2008年曾推出版),超酷的人工智能战车基特不仅会自动驾驶,还能与主角聊天、开玩笑,当然也配备了超酷的武器。《变形金刚》中的各位汽车人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外星人,但是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以我们也十分期待这类产品可以走进现实。
谷歌再一次满足了人们的梦想。通过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全球定位系统的整合,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在2010年实现了美国多地自驾,当然,为了安全性,驾驶过程中实际上还是配备了驾驶员,防止意外发生。但总得来说,无人驾驶汽车是汽车行业即将面临的革新,在203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有望突破5000万辆。
6 智能盔甲
相关作品:《特种部队》、《钢铁侠》系列
现实设备:TALOS战斗服
如果说《钢铁侠》的高科技战衣实在是过于前卫的话,那么《特种部队》中的男主角所装备的“MC迷彩作战服”、“外骨骼战斗盔甲”显然更接近现实,实际上美国军方也在此领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成本研发。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TALOS战斗服,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不仅能够监测士兵的健康水平、内置完善的通讯装置,还极有可能集成液压装甲,可以在瞬间增加强度实现超强的防护力,也能够在一瞬间增加士兵爆发力,实现类“钢铁侠”的杀伤力。
7 机器警察
相关作品:《机械战警》
现实设备:Telebot
《机械战警》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翻拍版也将于近期在国内上映,墨菲警官将再次通过超强的战斗力与暴徒展开激战。当然,机器警察的题材非常广泛,最近热播的美剧《机器之心》也是类似题材。但是,机器警察是否会成为现实呢难道不会像《终结者》那样,试图取代人类
从目前现实中的机器警察Telebot的表现来看,似乎我们的担心还有些多余。这个长得有点怪的大家伙,看起来还无法接近人类的体态,同时并不具备人工智能,而是需要用户通过Oculus Rift增强现实显示器来远程遥控,进行一些高危领域的 *** 作。显然,虽然更智能的机器人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很多事情,但我们并不希望它们产生自主意识,最终成为人类的敌人。
8 人工智能
相关作品:《AI》、《她》
现实设备:IBM沃森超级电脑
人工智能(AI)其实是一项非常底层但是关键的技术,它能够为目前的数码设备带来全新的应用体验。比如,能够让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学会用户的使用习惯,自主收集并呈现信息;或是让机器人可以自己思考。在斯皮尔伯格的《AI》以及最近广受好评的《她》(杰昆·菲尼克斯、斯嘉丽·约翰逊主演),我们都感受到了人工智能被发挥到极致的魅力:它能够让冷冰冰的电脑具有人性。
回到现实中来,目前最广为人知的人工智能便是IBM的超级计算机“沃森”,它曾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竞猜电视节目《危险边缘》中多次击败最聪明的人类选手,此前“深蓝”计算机也打败过国际象棋大师。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发展则是消费化,谷歌目前已经收购了人工智能新创企业DeepMind,意图将更先进的算法带入到搜索引擎、移动平台及可穿戴设备中,还是令人十分期待的。
显然,除了漫天的飞车或是可以跳跃翘曲空间的宇宙飞船,很多科幻中数码类产品已经让我们见怪不怪了。得益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先进的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技术、专利巴巴专利电商平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舒适;我们也希望在未来,能够见证更多的科技产品从概念变成现实。

5G时代将来,我们的生活又将发生什么变化:

生活上:早晨起床你的5G手机会自动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设备,缓缓调节室内光线,播放悠扬的音乐,将你唤醒。穿上拖鞋时,你的体重、体脂等数据,同样被采集和发送到云端。;你上洗手间时,5G智慧马桶会自动完成尿液采集,并进行化验,得出相关数据,并上传云端。到了早饭时间,你的数字化智能厨房会根据你的健康数据,给出合适的膳食搭配,也就是最佳食谱。当然,你的冰箱也是5G智能的。它会自动对所储存的食材进行数量和质量分析——哪些食材需要补充,哪些食材已经过期需要处理,它都会通过冰箱门的大屏幕告诉你,或者将提醒信息发到你的5G手机上。除了冰箱之外,实际上家里所有的电器都内置了5G 通信模块,支持5G网络,从而变成了5G智能家电。不安全的通信网络已经被淘汰,5G能带来更安全、更稳定、更低功耗、更大带宽的网络服务,为家电的智能化提供可靠保证。

教育上:5G 在教育领域主要有三个应用场景,一是增强移动带宽,应用一般是超高清视频、VR、AR,会大幅度提高传输效率;二是海量大连接,5G 可以链接 PC、传感器、监控器,实现物联网相关连接数据的传输,打造智慧互联教室;三是低时延的高可靠,对于教育,对于时延要求会提高视觉的体验,甚至是互动的效率。应用实际当中,就会是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动态测评学生的状态、学习专注度和活跃度。而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5G 能够有提供更好的互联网服务,超高清、语音交互、优质教育资源,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医疗上:5G最大的大流量、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适合了未来医疗的需求。医生可以充分利用5G的高带宽,来实现生命体征数据、影像诊断结果、生化血液分析结果、电子病历等资料的高速传输,更快地调取图像信息、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手术,随时就诊断和手术情况进行交流……待5G医疗成熟后,将为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带来先进了医疗技术,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也能为患者生命的急救赢得速度。

交通上:5G技术传输延时更短、传输带宽更大、整个网络会更加稳定,能够对未来自动驾驶以及车联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基于这种实时传输,车端视频可以实时传输到云端,同样,云端信息也可以实时下发到车端。通过这样的能力,可以在云端实现智慧交通中枢,对整个交通流量以及车辆做出远程的实时调节和控制,以及对应急车辆、公交等等做出云端的远程调度。据了解,2019年5G岗位将比去年增加20%-80%,未来10年国内5G人才需求将达到2000万人。而在2020-2022年期间,对5G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届时将会出现200万的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安装调试员、VR摄影师/导演/直播策划、自动驾驶工程师、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开发者、云游戏程序员、智慧城市从业者、数据分析师等

我觉得二者相辅相成,但物联网可能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原因如下

人工智能类似软件,需要物联网作为载体,物联网类似个硬件,是需要人工智能来驱动的。人工智能需要落地的应用作为载体,物联网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载体。

物联网的英文是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翻译过来就是,,物物相连,万物互联,简单来说,即是物与物相连互联的互联网,但其实,物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从我们在上学期间使用的校园一卡通,到高速上的ETC,再到近些年流行的智能手环可穿戴设备等等,都是物联网运用的例子,另外,随着AI技术的发展,物联网+AI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传统家居产品的智能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互联网时代,我们使用手机等设备获取输出信息,d属于人机交互模型,是以人为主体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和信息,物联网主要分为3个组成部分,网络连接(connectivity)、数据处理,(device)、网络连接,传感器被安装在各种产品中,它们就是万物互联的物,这些传感器或者是芯片,让产品拥有感知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物联网感知设备每天可以收集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并且分析数据,就成为难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人工智能的分析方法就可以引入进来,人工智能为物联网面临的数据难题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在人类的帮助下做出最佳的决策,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相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实时分析数据的物联网设备终端正在走入我们的千家万户。
最简单的设备例子:语音音箱和手机端语音助手,就是建立在自然语音处理的技术之上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物联网家庭摄像头也极大的依赖计算机视觉技术实施监控功能。这些物联网设备也只有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优越性。物联网和人工智能 的关系就是一种相辅相成,携手并进,互相依赖的关系。


但人工智能的周期发展还是很长的,而目前很多大学把人工智能的核心的内容在研究生阶段培养,本科阶段用来测验学生是否有学习的潜力和能力。同时人工智能专业对教学设备和教学师资有过高的要求,而人工智能行业但凡有独特认知和能力的人才基本上在大型企业,没有在学校。人工智能对学历要求比较高。
物联网工程的市场庞大,因此就业前景也非常好。毕业生可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或者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7788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