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公共云延伸至本地,阿里云推出本地化部署服务云盒Cloud Box

​将公共云延伸至本地,阿里云推出本地化部署服务云盒Cloud Box,第1张

9月18日,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推出的本地化部署服务阿里云云盒Cloud Box,基于自研“神龙X-Dragon架构”,融合计算、存储、网络三大公共云前沿技术为用户提供本地部署软硬一体的全托管云服务,为需要将业务部署在本地机房的用户提供了和公共云一致的服务体验,满足计算离数据更近的用户需求。

图: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云基础产品事业部高级研究员蒋江伟宣布发布阿里云云盒Cloud Box

各行业上云已成趋势,尤其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公司将数字化转型列为企业的优先战略,但因为受限于合规、带宽、延时和成本等要求,一些企业转向将部分业务部署在本地机房,但同时又希望在本地机房获得公共云低成本、d性和敏捷性的一致体验。

云盒就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生的。并基于“神龙X-Dragon架构”,云盒为用户提供了与公共云一致的云产品体验;同时,通过虚拟网络(VPC)方式实现本地云盒与公共云的网络互通,方便其中部署的应用与其它本地应用或者云上的服务进行集成相较于线下自建数据中心的方式,云盒提供了包括按需下单、按需付费等购买方式,节省了线下自建IDC的一次性资金投入,也避免了设备利用率低时带来的容量闲置成本。

神龙架构:下一代的算力体验

“神龙X-Dragon架构”是阿里云自研的软硬件一体化计算架构,能帮助用户在云上获得超越传统物理机的计算能力。云盒基于“神龙X-Dragon架构”研发,不仅可以帮助用户在本地机房获得d性伸缩的能力,还可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I/O性能;同时,通过阿里云自研的网络设备将云盒和本地IT设施对接,可满足超低延时的网络需求。

此外,云盒可提供d性计算全规格实例、数据库、安全和容器服务等产品,同时保持实例版本升级、安全漏洞、补丁升级与公共云的同步更新,用户在本地即可第一时间享有公共云上最新的产品和特性。

安全合规:企业级网络隔离

安全合规是企业将业务部署在本地机房的重要原因之一,用户可以自选机房在本地部署阿里云云盒Cloud Box、将数据存储在本地,同时通过虚拟网络(VPC) 和公共云无缝对接、实现企业级的网络隔离,直接内网访问应用,很好地满足了特殊行业客户的监管需求。

快捷交付:公共云一致的本地体验

依托阿里云公共云能力的输出,云盒提供的是本地部署软硬一体的全托管云服务,用户无需自行运维,即可享受和公共云一致的稳定性体验和SLA服务。

事实上,企业对于计算的要求已经从“场景的全覆盖”扩展到了“地点的无处不在”,阿里云布局了“云、边、端”全场景覆盖的能力,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产品部署和运营形态,未来阿里云会将公共云延伸到更加广阔的空间里,与客户一起为即将到来的边缘计算、5G 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阿里云怎么获取设备几天的数据阿里云盘怎么查看登录设备记录-百度经验
阿里云盘怎么查看登录设备记录,下面分享阿里云盘怎么查看登录设备记录,一起来看看吧。
百度经验2022-05-20
阿里云盘登录设备记录怎么查看-百度经验
阿里云盘登录设备记录怎么查看,阿里云盘登录设备记录怎么查看,下面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 作的方法。
百度经验2022-07-27
阿里云IOT设备数据接入(从阿里云IOT云平台获取设备数据)NicolasLearner的博客-CSDN博客
从 阿里云 IOT云平台获取设备数据 前言: 这篇文档主要讲述的就是当设备的数据发送到物联网套件之后,用户的服务端如何获取设备 的数据。通过阅读 阿里云 IoT文档,我们了解到队列中消息结构体
CSDN技术社区2021-01-31
其他人还搜了
阿里云买数据盘
阿里云数加做数据分析
阿里云物联网平台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阿里云iot设备接入教程
阿里云数据丢失
阿里云数据安全性
阿里云数据分析
阿里云添加数据盘
业务系统从阿里云物联网平台获取设备数据的3种方案-阿里云开发者社区
通过阿里云POP API获取设备数据-通过>平台层:物联网架构中连接设备和应用场景的桥梁,承上启下,提供数据处理及分析服务。

平台层主要以PaaS平台为主,向下通过网络层和感知层,对终端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优化等,向上服务于应用层,为应用服务商提供应用开发的基础平台。

按照厂商类型区分:运营商、ICT企业、互联网、工业制造厂商和第三方物联网平台;

按照平台功能区分:设备管理平台(DMP)、应用使能平台(AEP)、连接管理平台(CMP)、业务分析平台(BAP)
涉及企业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全面整合了自身的云、网和生态等优势资源,打造了智能物联网开放平台(CTWing)。CTWing 由连接管理、应用使能和垂直服务三大板块构成,全球化、安全可信的端到端服务贯穿始终。

华为云:华为云是华为的云服务品牌,将华为 30 多年在 ICT 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解决方案开放给客户,致力于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云服务,赋能应用、使能数据、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推进实现“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 AI。

中国联通:网络通信能力开放业务,旨在将智能化终端、运营商定制化网络资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业务进行整合,为用户带来云化部署、一点受理、服务全国、灵活定义的网络能力服务。依托中国联通匠心网络,基于通信服务、网络策略、安全认证、大数据分析、5G 和物联网六大核心能力,其将围绕“物联网平台+”生态战略,打造以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业务体系,构建一个覆盖物联网产业链“云管端芯”的生态系统。主要产品包括平台能力、连接服务、物联网解决方案。

诺基亚: IMPACT 提供了一个安全、基于标准的简化 IoT 平台,可在此基础上构建和扩展新的 IoT。IMPACT 平台定位于水平化的物联网基础通用平台,具有连接管理、设备管理、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开放使能以及基于感知的安全保障等功能。诺基亚 IMPACT 物联网平台是全球首个与芯片级深度合作并开放源码的物联网硬件平台,目前诺基亚 IMPACT 平台共管理着全球超过 15 亿部终端。

中国移动:ONEnet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特点打造的开放平台和生态环境。中国移动物联网开放平台始终秉承开放合作的态度,为智能硬件创客和创业企业提供硬件社区服务,为中小企业客户物联网应用需求提供数据展现、数据分析和应用生成服务,为重点行业领域/大客户提供行业 PaaS 服务和定制化开发服务。

阿里云link平台:阿里云 link 物联网平台为阿里云 IoT 提供的云服务平台。物联网平台提供安全可靠的设备连接通信能力,支持设备数据采集上云,规则引擎流转数据和云端数据下发设备端。此外,也提供方便快捷的设备管理能力,支持物模型定义,数据结构化存储,和远程调试、监控、运维。

百度智能天工:百度智能云天工物联网平台是百度打造的物联网生态环境。百度天工提供通用的物联网设备连接、设备管理、IoT 边缘及数据流转能力,赋能产业应用。以云-边-端及时空数据管理能力为核心优势,提供完善易用的物联网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提供端到端物联网解决方案。京东小京鱼:京东小京鱼面向智能行业全面开放,全面覆盖智能生活场景,赋能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等领域,提供“技术+服务+渠道”的一站式智能解决方案。可以通过集成小京鱼让智能产品获得听觉、视觉、学习能力以及音乐、新闻、购物等海量服务,并获得千万级设备控制能力。用户可以通过创新化的交互方式,随时随地获取服务。

小米 IoT 平台:小米面向消费类智能硬件领域的开放合作平台,面向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健康可穿戴、出行车载等领域,开发者借助小米 IoT 平台开放的资源、能力和产品智能化解决方案,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快速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满足不同用户对智能产品的使用需求和体验要求,与加入小米 IoT 的其他开发者共同打造极致的智能生活体验。

IBM Watson Iot: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平台供应商。IBM Watson Iot 提供全面管理的云托管服务,旨在简化并从 IoT 设备中获得价值。其提供对 IoT 设备和数据的强大应用程序访问;执行强大的设备管理 *** 作,同时存储和访问设备数据,连接各种设备和网关设备;使应用程序与已连接的设备、传感器和网关进行通信并收集数据。ThingWorx 平台是专为工业物联网(IIoT)设计的完整端到端技术平台。ThingWorx 平台是通过平台以及基于平台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以研发工艺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的工业互联和应用。同时,它提供工具和技术,使企业能够快速开发和部署强大的应用程序和增强现实(AR)体验。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自身在智能制造及 ICT 融合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以产业互联为核心,以标识解析为抓手,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 等新兴技术为支撑的工业大数据服务体系。浪潮云洲是中国最有客户价值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其面向企业、政府、园区三大主体,提供工业云、QID、工业 PaaS、工业大数据、应用服务五层架构服务,实现对设备、产品、业务系统,以及开发者、供应商、客户、员工的七类连接,形成“云、QID、云 ERP”全堆栈能力,致力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基建下的工业新大陆。

新华三物联网拥有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端到端全栈式架构。其中,平台层的新华三绿洲物联网平台,定位为应用使能平台 AEP(Application Enablement Platform),采用基于容器技术的微服务架构,具备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提供物联网泛在连接技术、多协议定位服务、边缘计算和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等模块。

中国通服是中国信息化领域的领先服务提供商,提供电信基础设施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服务、通用设施管等服务。2006 年 12 月 8 日,公司发行的 H 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通服物联是由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集团级产品,定位“新一代数字世界基础设施服务商”,聚焦 IoT 服务,使能 IoT 创新。产品包含开发服务平台、设备运营服务平台、服务云和维护云。通服物联提供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慧家庭、智慧园区等众多领域一系优质产品及解决方案。

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司立于 2017 年 4 月,主要运营和工业互联平台,其业务涵盖工业互网平建设和营,工业智能技术究和应用,智能厂建设及软件集成服务(精密模、智能装备和智能控制)、能源理业务板块,助力中企业实大规模制造大规模定制开级快速型,始终秉承国家工业互联平的命,为用户、企业和资源创造和分享价值,创引全球工业互联网态品牌。

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也是连续两年、唯一入选 Gartner IIoT 魔力象限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树根互联旗下的根云平台可以面向机器制造商、设备使用者、政府监管部门等社会组织,在智能制造透明工厂管理,机器在线管理(服务、智造、研发、能源)、产业链平台、工业 AI、设备融资等方面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xIn3Plat(宝信软件):2020 年 12 月 22 日,中国宝武及宝信软件推出中国宝武工业互联网平台 xIn3Plat。xIn3Plat 由宝信软件自主研发,依托于宝信软件 40 余年的发展积淀,从钢铁起步腾飞,并持续赋能非钢行业,在促进中国制造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xIn3Plat 包含面向工业领域的工业互联平台 iPlat 和面向产业领域的产业生态平台 ePlat。

航天云网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所属单位共同出资成立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成立于 2015 年 6 月 15 日。基于 INDICS 平台面向航天科工打造了专有云,面向国内市场打造了航天云网,面向国际市场打造了国际云,为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二十类服务。

Predix(GE 通用电气):工业互联网 *** 作系统 Predix 正在为数字工业企业提供强大助力,进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通过连接工业设备、分析数据和提供实时见解,Predix 在工业应用的构建、部署与运营方面向客户提供所需项目。基于 Predix 的应用程序,GE 和非 GE 资产的性能正在不断提升至全新的水平。

MindSphere 是西门子推出的一种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 *** 作系统,它可将产品、工厂、系统和机器设备连接在一起,使您能够通过高级分析功能来驾驭物联网(IoT)产生的海量数据。

研华科技:创立于 1983 年,是全球领先、值得信赖的创新型嵌入式、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包括完整的系统集成、硬件、软件、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服务和全球物流支持等。研华 WISE-PaaS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是一个集成的物联网服务平台,旨在从边缘到云端提供可 *** 作的洞察力。用户能够轻松安全地连接,管理和吸收大规模的物联网数据,实时处理和分析/可视化数据。

小匠物联平台是智能家居品牌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小匠物联可助力传统企业快速接入物联网,提供全球化基于云端的设备远程控制和管理,可靠安全地将您的产品连接到物联网。致力于为智能家电企业和企业健身器材厂商提供完整的产品智能化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小匠物联的模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 SAAS,另一个是其自主研发的 QUMIOS。

云智易智慧物联作为全国领先的智慧空间物联网科技企业,属于物联网平台层的平台服务提供商,为泛不动产行业提供智慧家居、智慧社区和产业园区/商业、智慧办公、智慧公寓等多场景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包括物联网平台、应用中台、物联网 SaaS 服务、X-Brain AI盒子和物联网咨询服务等。

广云物联是一家专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商,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物联网软硬件开发服务。 包括行业主流物联网平台接入服务,企业私有物联网平台开发服务,物联网硬件二次开发、技术支持、销售供应等服务。产品包含消费物联网、商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和解决方案以及物联网硬件。机智云是国内领先物联网厂商,公司 2005 年创立,主营业务为物联网开发和云服务平台服务。聚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采用微服务架构,为需要 IoT 需求的企业提供 IoT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系统,涵盖设备管理、连接管理、应用开发、数据分析、BI 系统、智能决策、金融计费与第三方系统互联等功能,同时平台开放 API 接口,帮助企业打通内外部经营管理系统(CRM、ERP 等),已服务交通物流、新能源、工业互联、医疗健康、消费电子等众多行业,并在多个行业实现市场覆盖率领先。主要有两条产品服务线,分别为终端产品智能化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服务。

Walle物联网平台(深圳宏电)

KySCADA(东土科技)

HanClounds工业互联网平台(瀚云科技)

H-IIP(忽米网)

寄云科技

科远智慧

蘑菇物联

浙江蓝卓

Tn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之杰)

达闼科技(全球首家云端机器人运营商)

第四范式(人工平台与技术服务提供商)

旷视科技(深度学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

明略科技(全球企业级数据分析和组织智能服务平台)

深兰科技(快速成长的人工智能领先企业)

思必驰(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公司)

搜狗

腾讯优图(腾讯旗下顶级的机器学习研发团队)

依图科技(人工智能创新型研究)

云从科技(更高效的人机协同解决方案提供商)

两个月前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马云爸爸提出了“5个新”,并直言将会冲击很多行业。单从字面上说,“新制造”等似乎并不能引发巨大的想象空间,但波士顿咨询告诉我们“人工智能+制造业”将创造6万亿的额外附加值,而“5个新”所产生的价值更是难以想象。
两个月后,2016云栖大会广东分会开幕,人工智能、新制造、大数据等成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制造这个话题上,阿里云拿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马云爸爸的商业野心再次让世人眼呆。
关于新制造的定义,马云爸爸的说法是“过去制造讲究规模化、标准化,但未来30年制造讲究的是智慧化、个性化、定制化”。事实上,这一愿景和“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不谋而合。而阿里云又是如何借助云计算来驱动新制造的呢?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又有何启示?
从制造到智造,阿里云解决了企业面临的三大难题
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的一席话说出了中国制造业所存在的问题,“2015年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在品牌塑造、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仍是瓶颈。”与此同时,国内过半的互联网业务完成了云化的改造,阿里云开始把目标瞄准同样寻求创新的制造业。
从协鑫光伏、徐工集团、吉利、德赛西威、比亚迪等国内制造业领军者同阿里云的合作来看,云计算帮助传统制造行业解决了三大棘手问题。
首先,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制造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基础设施的云计算化,阿里云的思路上结合工业互联网对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要求,在完善公共云基础平台建设的同时,通过混合云的方式实现和工厂已有系统和数据中心的整合。
比如说,通过云端通信连接工厂中的系统和设备,设备端主要实现数据采集、工艺逻辑执行和控制,云端获得这些数据后根据规则进行分享,指引工艺流程执行工作,以此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当然,从物联网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对生产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测,实时监督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状况,及早发现生产异常。此外,伴随着这一过程的还有企业CRM、ERP等生产和管理系统的上云。
波士顿咨询在《工业40—未来生产力和制造业发展前景》的报告中指出,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为代表的工业40新技术将为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带来15-25%的提升,额外创造附加值4-6万亿元。而从媒体在杭州、南京等地的实际调研来看,云计算技术对设备使用率的提升在25%左右,结果比较乐观。
其次,满足制造业的定制化趋势。
不管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新制造”,定制化都是制造业未来的一大趋势。作为具有互联网背景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所提供的不只是“水煤电”般的计算服务,消费数据(舆情分析、销量预测、正品溯源等)、大数据分析能力(不良率分析、设备远程运维、智能诊断等)、以及产业链资源,恰是传统制造业所看好的,也符合时下火热的柔性化生产。
一方面,云计算的出现使得数据计算和分发向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渗透,有利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上下游信息协同,物料供应商能检测到生产厂商的物料实时状况,物料不足时及时补充、对物料有新要求时及时调整等;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联网本身就是打通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过程,未来或可实现C2B模式。即消费者可以线上对制造厂商提出个性化需求,制造厂商完成定制化服务。
从已有的合作案例来看,利用阿里云的大数据价值和运算能努力,吉利汽车通过庞杂的数据,挖掘、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以找出更符合用户“口味”的产品和服务,并结合用户需求、市场动态有针对性地优化自身、调整发展战略。未来双方还将联合打造更加可视化的吉利大脑。
再次,助力制造业的海外战略。
在全球大型跨国公司中,制造业无论从企业数量、经营规模还是利润率等指标来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成本、原材料、经济形势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制造业的全球化已经成为共识。
截止到目前,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已经覆盖了北美、欧洲、中东、澳洲、日本、香港等市场,是国内为数不多实现全球“日不落”网络覆盖的云计算厂商。此前,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全球多个网络的不同系统中来回跳转。随着阿里云等国内云计算服务商在全球化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布局之下,中国企业可以使用阿里云等云服务来支撑全球业务发展。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其中从2015年的投资行业分布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制造业占比48%,接近总投资额的一半。同时,新的游戏规则、新的市场环境、新的供应链体系成为中国制造的三大必修课。当阿里云等云计算平台完成全球化的布局,也就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在海外市场将实现和国内同步的统一化 *** 作和管理,毕竟CRM、ERP等系统已经运营在了云平台上,有利于中国制造的水准在海外复制,无疑将加速国内制造业的国际化步伐。
在笔者看来,制造业的云端改造已经带来了两方面的利好。一是云计算正在驱动制造业的智能化,重要的不只是提升生产协作效率结果,还有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上的创新;二是传统制造业面临很多积重难返的问题,生产方式的落后只是其一,销售模式、管理模式需要引入更加科学的方法。云计算的出现就像是给制造业的一剂猛药,也形成了新制造的雏形。
人工智能或是阿里云驱动新制造的又一“武器”
除了上面所说的云计算和大数据,阿里云在云栖大会·广东分会上表示,将为制造业提供人工智能ET,通过公共云的普惠计算能力以及物联网技术方案,协助制造业实现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等方面的转型升级。
今年8月份,阿里云推出了人工智能ET,目前已具备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视频识别、交通预测、情感分析等技能。而ET让人最为深刻是,杭州市政府以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内核打造了“城市数据大脑”,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最终将进化成为能够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从杭州到广州,阿里云在人工智能的打法会是因地制宜的“放大招”吗?
当其他人工智能研究者还在实验室研究机器人的时候,阿里云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涵盖交通调度、航空调度等领域。在惠州这个中国制造业腹地举办云栖大会,意味着阿里云将为机器装上ET大脑,让人工智能深入到制造业的最前线。
阿里云副总裁喻思成在接受采访时讲了这样一个应用案例。借助人工智能的视觉识别和机器控制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生产线上拿起一个器件质检再放回的动作。仅仅这一个简单动作的实现,对机器取代人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而言,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
一直以来,机器取代人类进行大量重复性的工作都是一个愿景,也有不少现代化工厂采取了机械臂等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在数据和计算能力的支撑下,赋予了机器自主“思考”的能力,未来甚至可以自动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小麻烦,而非一点点错误都需要停止作业进行人工修复。就这一点而言,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生产并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库存周转率、设备使用率等指标。那么,阿里云将人工智能引入制造业,似乎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云计算还是人工智能,阿里云为制造业带来了IT架构的优化和升级,本质上是在为制造业提供新的连接方式和新的生产力。互联网正在改变制造业,改变实体经济,它所带来的效果不是颠覆而是方式上的革新。阿里云等在制造行业的打开方式足见这一定位,比如所提供的优势服务主要是数据分析、中间件和安全防护,首先解决制造行业最核心也最为关心的问题,然后循序渐进的向新制造前进。
正如喻思成所说,“在未来的十年将是互联网的十年,但并不是互联网公司的十年,而是全世界中国所有互联网企业走向互联网的十年,阿里巴巴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提供平台。”诚然,用云计算来驱动新制造,就是阿里云眼中制造业的下一个十年。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公众号:spnew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7881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