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曦是哪个公司的?建科机械董事

秦曦是哪个公司的?建科机械董事,第1张

秦曦:男: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70年4月出生,硕士学历。1993年6月至1996年4月,任万国证券公司部门经理;1996年4月至1998年6月,任复旦金仕达计算机公司副总经理;1998年7月至2002年12月,任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研究所有限公司所长、总经理;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任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任金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为“浙商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任浙江图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0年5月至2017年1月,任深圳亚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任联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任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任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任上海新微电子有限公司总裁;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任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任上海瀚讯无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任上海芯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07年1月至今,任上海创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7年3月至今,任达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2007年11月至今,任上海上创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8年3月至今,任上海上创信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9年11月至今,任上海图原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2010年6月至今,任上海奕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0年11月至今,任上海睿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0年12月至今,任苏州金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1年1月至今,任上海上创新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1年12月至今,任上海上创信德鸿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2013年5月至今,任深圳市金百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4年5月至今,任上海艾欧特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4年7月至今,任上海普来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2015年1月至今,任上海新安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5年2月至今,任上海新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4月至今,任上海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5年9月至今,任上海新微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监事、上海蓝梦广告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2016年1月至今,任上海物联网二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2016年4月至今,任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专项助理、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5月至今,任上海矽睿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重庆上创新微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6年7月至今,任上海赋同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8月至今,任微机电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9月至今,任嘉兴上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上海迎翱芯物联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上海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嘉兴科微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2017年3月至今,任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董事。2017年10月至今,任重庆上创科微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南通新微研究院主任;2018年3月至今,任南通赛勒光电科技有限公

6月29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与未来论坛共同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市分会、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南京市国际商会承办的 “2019未来论坛·南京峰会”正式 开幕,本次峰会的主题为 “同行・共创”

在开幕式上,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洪,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未来论坛理事周逵作为主办方代表分别对所有参会嘉宾表达了欢迎与感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沈吟龙对人工智能产业新地标“中国(南京)智谷”的打造作出重点介绍。

在随后的大会主旨演讲环节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双聘教授、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理学部图像处理研发中心主任、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杭州创新中心主任 孔德兴 ,元禾华创投委会主席、未来论坛理事 陈大同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鲲云 科技 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英国计算机学会(BCS)会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 陆永青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未来论坛青年理事 余凯 ,为与会者带来了海内外最前沿的科研信息及成果转化经验。

在上午的论坛上,行业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与投资人围绕 工业物联网 中国芯片 两大热点 科技 领域主题进行了演讲和创新对话。

智能制造是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我国近年来相继推出一系列智能制造的战略规划,通过工业物联网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缓解生产成本。

上海全应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夏建涛 在“工业互联网技术及其在热电生产智能化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里带来了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关于热电产业化的观点。他认为我国工业主要有两大问题:

上海全应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夏建涛

工业互联网平台出现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它对离散制造业来讲重点在于智能化的管理,对流程制造业重点在于工艺的控制。其在工业企业运用中主要有三个场景, 第一是在生产中运用,第二是对企业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决策优化,第三是实现全产业链的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 。夏建涛以热能生产行业为例,分享了工业互联网在产业里如何使用及使用的效果。同时他还提到“海量数据+智能算法+超级算力”会产生超越人智力的智能化系统,将深刻改变人类 社会 。

会后,亿欧新制造频道与夏建涛进行了交流,他表示目前的工业互联网最终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企业采购任何一个设备或是系统,他需要计算投入产出比,需要能够切实地解决现有的问题,“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或者一种技术能否说服客户,取决于你是否能为客户提供切实可计算的价值。”

玄羽 科技 董事长李鸿峰 在主题演讲“AI赋能3C制造”分享了在3C行业的智能制造。玄羽 科技 选择3C制造作为智能制造的一个切入点,是因为看到了3C制造在今天已经面临着 三大困境

玄羽 科技 董事长李鸿峰

当一个产业面临这些困境的时候,就必须考虑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进行转型升级,这就催生了他们对智能化制造的需求。3C制造行业的特点一是 高度 离散 ,二是 迭代非常快 ,这样的行业优势在于:通过 科技 手段能带来效率提升的价值空间很大。劣势在于:由于其太离散,改造的过程十分困难。在这一背景下,玄羽 科技 最开始选择的路径是以头部企业为主,它的特点是产线基础比较好,理念比较强,可以带动整个行业。

他表示 智能制造 并非是自动化,而是智能化 。在今天的技术上,智能制造一定是算法和算力的结合,通过数据和算法的方式,切入到智能制造,并且带来巨大的价值。

慧联无限首席科学家胡昱 在主题演讲“让产业动能更强劲——数字化产业园区20”中主要分享了工业物联网的工作场景之一“数字化产业园区”的具体应用。

慧联无限首席科学家胡昱

“数字化产业园区”的价值在于利用LPWAN技术帮助园区内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和对园区入驻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他详细介绍了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架构、平台的概述以及在实际案例中利用数字化运营的方法,并分别概述了解决了来自园区不同角色的痛点问题,希望最终打造一个构建结合园区的开发商、运营商,地方政府还有行业协会综合的融合平台。

工业物联网的核心是信息智能与工业智能的融合。通过采用信息技术,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实现以数据驱动的工业应用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进而提高产业效率,创造价值。协合新能源集团执行董事兼CTO、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尚笠尚笠作为对话环节的主持人与各位企业领袖、科学家针对发展工业物联网,难度究竟在哪里?即将到来的5G网络时代将怎样推进工业和制造业的数字化变革?从工业自动化向工业智能化升级,产业和企业如何把握新机遇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科技 创新对话——工业物联网:“智造”升级

慧联无限首席科学家胡昱 认为工业物联网在中国会不断往前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定数会被打破,包括我们的工业。他认为工业物联网的IT和OT的融合还需从组织架构和战略两方面来进行。另外,从工业物联网技术创新角度看,他认为传感器创新非常重要。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丹 认为,现在工业物联网从概念到落地,已经在是在缓慢增长的阶段,后面会越来越好。这是因为技术上是成熟的,产业的需求也在。另外,他认为IT和OT的结合,本身就会催生出新的技术创新的机会。

玄羽 科技 董事长李鸿峰 认为工业物联网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工业物联网IT和OT的融合,就是两化的融合。这种融合依托的是“彼此理解”的融合,信息化的人一定要了解工业上的东西,工业人一定了解信息化的东西,在实际的项目上进行打磨、成长,这样才能在将来真正意义上增加两化人才。他认为工业物联网创新,数据是基础,没有数据就没有依托了,数据从量变到质变,就会衍生出应用的创新。

毕马威中国管理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建刚 认为工业物联网的应用现在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的问题。怎么把概念落为实处?一是要从需求导向;二是战略驱动;三是企业本身的能力建设;四是必须要场景切入;五是生态系统协同的能力。从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来讲,要有标准:一是工业互联网接口开放的标准;二是融合后的IT架构的标准。

上海全应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夏建涛 认为工业物联网只有正向、增强性的循环,这个产业才能真正落地。工业物联网要IT、OT深度在一起,认为云+端的创新,对工业物联网技术创新非常重要。

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 认为,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非常必要的一点是IT和OT的紧密结合,但更为重要的关键点是缩短打通整个行业的利益链条。

推荐阅读:

制造突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转型在路上

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纷纷助力,离散制造业要走的智能化之路

工业互联网的前世今生:初探工业互联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7932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