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人工智能,让垃圾分类更好落实

物联网+人工智能,让垃圾分类更好落实,第1张

什么是智能垃圾分类?

智能垃圾分类是一个智能化物联网终端设备,利用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实现自助交投、自动称重。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约5米长,分设了纸类回收、纺织物回收、金属回收、塑料回收、玻璃回收、有害垃圾回收6个类别,并以图示区分,比如衣服、箱包属于纺织物类,电池、温度计属于有害垃圾类;需要投放垃圾时,在正中央的显示屏上用APP扫码或输入电话号码即可 *** 作,“投喂”过程仅需几十秒。

居民还可以扫描回收柜上的二维码打开微信小程序,然后在微信小程序上 *** 作对应的机柜,如开门、投递、关门等相关 *** 作,从而实现方便快捷的废物回收。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账户信息、积分信息,进行积分兑换等。

物联网+人工智能,让垃圾分类更好落实

当前,物联网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环境保护、能源管理等领域。在物联网的应用下,通过垃圾袋智能发放机+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分类垃圾收集箱——融合“物联网+”技术,从领取垃圾袋到投放垃圾都是智能化 *** 作,最后根据不同废品的市场回收价格计算返还金额,居民只需在手机上下载相应的APP,便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并进一步美化社区环境。

智能垃圾分类更智能:实名投放,让垃圾有源可溯。居民领取的垃圾袋都印有二维码,实行一户一码实名制。居民投放垃圾后,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通过App大数据平台即可知道这袋垃圾来自哪户居民、垃圾分类是否准确,实现垃圾投放可溯源。当可回收垃圾投放后,系统自行称重并累计相应积分。

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对应红色、蓝色、绿色以及**四种颜色垃圾桶。

中国大陆90%以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却被填埋或焚烧掉。比如每年15亿多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仅有几千吨,而实现最大利用的前提便是垃圾分类。

不过,杭州从2000年便成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后来不了了之。2010年3月25日再次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对应红色、蓝色、绿色以及**四种颜色垃圾桶,并免费提供可降解的厨余垃圾垃圾袋。

垃圾分类已经覆盖了杭州98%的生活小区,一年93万吨垃圾进入可回收渠道。

日本垃圾分类

根据日本的垃圾分类法律,除了分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资源性垃圾还细分为塑料、纸张、旧报纸杂志、旧衣服、塑料饮料瓶、听装饮料瓶等等。另外,换电视、冰箱等家电还必须和收购商之类的专人联系,并支付一定费用。大件的垃圾每年只能最多扔4件,否则需要另外付钱。

更“精致”的 *** 作是扔垃圾。日本家庭的墙上通常贴有垃圾回收时间表,每周7天,每天回收垃圾的种类各不相同。住户需要在垃圾清运当天的固定时刻前,把垃圾送到指定地点,不能错过时间,否则就要等下周。

百度百科-垃圾分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820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