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光伏+钠离子电池+锂电+新能源+锂矿+特斯拉+宁德时代+比亚迪

储能+光伏+钠离子电池+锂电+新能源+锂矿+特斯拉+宁德时代+比亚迪,第1张

①储能+光伏+钠离子电池+锂电+新能源车+锂矿+特斯拉!这家公司锂电细分产品出货全球前三,深度绑定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分析师预估后年营收超500亿且PE仅11倍,签署三元前驱体合作开发等协议;②储能逆变器+虚拟电厂+光伏+风电+锂电+新能源车+特斯拉+充电桩+宁德时代!这家公司国内锂电池储能市场占有率第一,获批深圳科创委虚拟电厂 科技 项目,储能核心部件在全球大批量应用;

格林美: 与厦钨新能源签署新一代三元前驱体合作开发等协议


格林美公告,公司与厦钨新能源签订《新一代三元前驱体产品合作开发协议书》,根据协议,公司按约定时程进行新一代前驱体产品(包含高电压型三元前驱体、四元前驱体、超高镍低钴前驱体、无钴前驱体等新型前驱体产品)的设计开发等工作,2023-2027年向厦钨新能源共供应455-54万吨三元前驱体产品。


点评 :公开资料显示,格林美是全球锂电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和废旧资源回收的龙头企业。公司去年三元前驱体出货91万吨,四氧化三钴出货16万吨, 均居全球市场前三 。另外超细钴粉去年出货4160吨 位居世界行业第一 。其中,三元前驱体绑定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下游客户,并通过韩国ECORPO公司成为特斯拉的间接供应商。


根据公司近日披露的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2-2024年收入累计达1006亿元。根据曾朵红等人的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52597亿元,2024年PE为1085倍。

同时,格林美回收新能源车退役动力电池,一体化建设下构建电池回收体系。当期,公司梯级利用电池包产品主要应用于两轮车、家庭储能、小型储能(太阳能路灯等)等领域,去年年现有回收网点突破200个,是行业内绝对的动力电池回收龙头。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研究光伏太阳能组件的回收技术。

格林美此前与宁德、青山规划5万金吨湿法镍冶炼产能,曾朵红等人预计今年可贡献3亿元+利润,随23年镍自供产能的不断释放,预计仍可贡献 8亿元+利润


另外,格林美积极构建镍钴锂的城市矿山,计划在2026年回收的 碳酸锂超过20000吨以上 ,成为全球锂的城市矿山核心开采者。


科陆电子 :公司储能核心部件PCS、BMS、EMS等在全球大批量应用 将提升产能积极拓展欧美市场


科陆电子公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告,公司储能项目涵盖多种应用场景,如:火电厂联合调频、新能源配套储能、电网侧调峰、用户侧填谷套利、微电网等。公司自2009年开始涉足储能领域,已布局和运营多个标杆项目。除电芯外,公司多个储能核心部件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生产的,包括PCS、BMS、EMS等,在全球大规模储能项目上大批量应用,得到客户高度认可。


点评 :公开资料显示,科陆电子较早进入光伏及储能市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储逆变器技术,并致力于风电储能项目结合研究,推动新能源产业结合与储能技术的融合应用。目前,公司主营智能电网、新能源及综合能源服务三大业务, 是国内最大的储能公司之一 ,国内锂电池储能市场占有率第一,储能变流器(PCS)产品现已覆盖全系列(500W-4MW)、全类型(高频调制模块化、传统功率系列化、高压级联)。


移为通信 :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737%


移为通信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2215%;净利润850392万元,同比增长1737%。 小财注:Q1净利1894万元,据此计算,Q2净利660992万元,环比增长349%。


点评 :移为通信作为致力于物联网终端设备产品提供商,公司主要产品车载信息智能终端、资产管理信息智能终端、个人安全智能终端、两轮车智能化终端和动物溯源管理产品五大类。其中,公司两轮车智能化终端业务2021年收入同比增加24853%。中国银河赵良毕在4月27日研报中表示,国内两轮车市场的发展有望拓宽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预计公司2024年营收达27亿元, 对应当年PE为1087倍

海优新材 :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5197%-17717%

海优新材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15197%-17717%。报告期内,光伏胶膜产品较去年同期实现了销售数量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大幅增加、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小财注:Q1净利077亿元,据此计算,预计Q2净利123亿元-143亿元,环比增长60%-86%。


点评 :山西证券肖索在5月29日研报中指出,海优新材自2008年进军光伏胶膜业务,目前规模位于行业第二,公司领先推出共挤型POE胶膜,引导POE胶膜技术发展趋势,产品获得隆基、天合、晶科等主流组件厂商的认可。根据盈利预测,预计公司今年净利润为568亿元, 同比增速为1251%

国网信通 业绩快报: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631%

国网信通公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631%。小财注:Q1净利049亿元,据此计算,预计Q2净利182亿元,环比增长271%。


点评:国网信通主营云网基础设施、企业数字化服务和电力数字化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公司已具备“云网融合”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形成云数据中心、电网营销系统、能源交易平台、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公司近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虚拟电厂业务目前主要是面向电网企业提供虚拟电厂可控负荷平台的建设运营服务,在用户用能数据分析、电力资源协调分配等方面有相关算法技术。



相关个股:

格林美(002340)

科陆电子(002121)

移为通信(300590)

海优新材(688680)

国网通信(600131)



注: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 *** 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6500-8000元。成都中航锂电普工的工资为6500-8000元,有五险一金,且有全勤奖,于每月的20日进行发放。中航科创(成都)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北斗)是全球优秀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与系统服务供应商。

目前没有消息表明中航锂电要倒闭。中航锂电是中国航空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专业从事锂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产品涉及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力、电子、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18年锂电池回收市场分析 潜在规模在百亿级别

锂电池回收的必要性

锂电池在结束其使用周期以后,需要进行回收处理,主要出于对环保性和经济性的考虑。锂电池里面通常含有较多有害物质,Ni、Co、磷化物生态毒性得分超过1000,被认为是高危物质。如果废旧锂离子电池采取普通的垃圾处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其中的钴、镍、锂、锰等金属以及无机、有机化合物必将对大气、水、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除了环保方面的考量,电池材料回收具备多重经济价值,包括能量价值再挖掘和材料再生价值。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虽然其中不包含钴、镍等高价的稀有金属,但废旧电池中的锂含量达到110%,显著高于我国开发利用的锂矿(锂矿山中Li2O平均品位为08-14%,对应到锂含量仅04-07%)。我国虽然锂矿资源丰富,但是因为幅员辽阔以及开采难度等原因导致产出较少,锂资源供给有限,90%以上的需求都依赖进口。

总的来说,废旧锂电池环境危害大,但回收价值高,所含金属元素多为我国较为稀缺、进口依赖较高的金属资源。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废旧锂电的回收也蕴含着商机,经过有效的回收处理,能够为电池生产商约大量的生产成本,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锂电池回收的政策环境

在电动汽车渗透率逐步提高的时期内,特别是2012-2018年间,国家层面陆续出台诸多电池回收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明确整车厂需作为回收的责任主体,并联合电池厂、再生厂共建回收体系。

总体来看,政府是新能源汽车回收行业的最大支持者,自2015年以来密集出台多种政策扶持行业健康发展,地方也相应出台补贴和税收优惠。

在国家标准方面,消费锂电池的诸多回收体系从2005年已经开始建立,动力电池标准在2017年陆续出台,其中包括了余能检测、拆解规范和编码规则。 

锂电池回收的潜在市场

1990年索尼公司推出第一款锂离子电池—钴酸锂电池,标志着锂电池正式进入市场。因其工作电压高(37V)、能量密度大(175W•h/kg)、寿命长及环保性佳等优点,大量应用于消费电子类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摄录影机、数字相机、游戏机等。

经过电子产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消费类(3C)锂电池的年产量已经超过50Gwh。另一方面,近几年,随着锂电池逐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我国动力电池的年产量增速迅速攀升,从2014年的大约4Gwh扩张至2017年的4Gwh,三年的时间呈现十倍的增长。体量已经与消费类电池相当,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增速远远高于其他电池品种。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的统计,2016年电池类别中锂离子电池实现42%的高增速,而物联网和智能芯片的发展使得锂一次电池也有超过10%的增速,其余类别大多(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锌锰电池)呈现缩量趋势。因此,锂电池已经进入加速放量时期,回收市场未来也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锂电池作为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器件,内部一直发生着相对可逆的化学反应,而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则是其循环寿命的主要限制因素。通常消费类电池有类电池有3-6年的生命周期,根据用电器的功能和更换频率,一般报废周期在5年左右。动力锂电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的寿命主要由充电频率决定。运营车辆如网约车、出租车、公交车,通常充电频次为7次/周,而私家车通常在1次/周,总体考虑,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也在5年左右。以此估算,预计到2025年,锂电池报废量将达到150Gwh,锂电池回收潜在市场至少在百亿级别,未来发展前景大好。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8567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