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届农高会上陕西农业发展新成果精彩纷呈

二十六届农高会上陕西农业发展新成果精彩纷呈,第1张

本报讯 (记者 鲁冬生) 10月22日,第26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在陕西省杨凌举行,盛况空前的农高会展现了国内外农业 科技 研发和涉农产业发展的新进程,新成果。

本届农高会共近百项活动,共吸引了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欧盟成员国、以色列、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

农高会上,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合作系列活动,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欧盟成员国、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国际化程度再上新台阶,以此推动上合组织国家农业 科技 交流与合作。

陕西油茶产业新成果

在农高会在C馆“陕西林业"展区,盛泰嘉业(陕西)生态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陕西油茶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展示了陕西汉中生态山茶油、核桃油等各种特色系列农产品,集中反映了陕西林业发展的科研新成果,倍受国内外客商的关注。10月22日上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彭有冬副局长及陕西省局领导莅临展位视察,关心了解陕西油茶产业发展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盛泰嘉业负责人林智康介绍了陕西汉中南郑区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助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的新成果。

在展区视察的彭有冬副局长勉励公司把陕西油茶进一步做大做强,配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共同合作培育陕西更多优质油茶良种,增加《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陕西良种数量,以油茶为契机助推农户脱贫增收。

金乌藏娇乌鸡亮相农高会

在农高会汉中展区,略阳县金乌藏娇乌鸡合作社的余娜介绍,我们乌鸡合作社位于海拔1200多米的陕西省略阳县郭镇镇,放养面积达280亩,目前存栏2万羽左右,以务工,代养,订单回收的方式带动贫困户39户,123人,预计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超过3000。略阳乌鸡以其觅食能力强,食杂性(略阳多以杜仲,银杏,核桃,天麻基地)野性强的生物特性,采用当地原粮和青绿饲料,山坡散养,慢生长等优势,从而药食兼用,肉质优良。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果园机器人亮相农高会

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机电学院杨福增团队研发的山地小型智能拖拉机和GJW16A郁闭型果园机器人作为 科技 部展馆之一,参加了第二十六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 科技 成果博览会。

山地小型智能拖拉机适用于丘陵山区坡地作业,能实现坡地作业时,机身姿态的自适应智能化调平,避免拖拉机发生失稳侧滑、倾翻等严重后果。同时采用遥控技术,实现人机分离,保证 *** 作人员安全性。

GJW16A郁闭型果园机器人通过GNSS/IMU组合导航定位的自主导航系统,实现了机器人在郁闭型果园内的自主导航。

这两台智能拖拉机机身都采用牵引式结构,可实现一机多用,完成耕、整、翻、施肥、喷药等作业,提高了机器人的使用效率。

农高会上的山地苹果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40公里处的刘泉塔,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日照时数24915 小时,日照百分率56%,年降雨量5621毫米,年平均气温98C,平均温差1315C,平均海拔1253米,无霜期157天,光照、温度、海拔等方面都完全符合苹果生长的要求,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区。

在农高会c馆,陕西省佳县参展工作人员介绍,在陕西省职业农民协会会长马新世、副会长李军辉现场指导,并做现场销售,聘请乾县果农做技术管理培训,请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苹果研究中心专家赵政阳对嫁接秦翠、瑞雪、寒富等新品种管理技术方法,采用测土施肥、嫁接新品种、安装反光膜、防雹网、套袋等管理技术,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大幅提高。已成为陕北最优质的山地苹果园苹果个大、含糖量高,口感好,产量增加一倍多,其中寒富品种最大一颗达到一斤七两。佳县万树园现代农业合作社每颗都在一斤六两以上的1000公斤苹果,预计年产苹果50吨,毛收入40万元以上,成为第26届中国高新 科技 成果博览会陕西特色产品之一。

农业大数据显亮点

杨凌农业云服务有限公司是由中国最大的IT服务企业和智慧城市领军企业神州数码与国家杨凌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共同出资成立,属于神州数码智慧农业板块中的一员,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涉农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立足于农业,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致力于为政府,涉农主体提供先进、可靠的农业大数据、农产品溯源、农业 科技 服务等智慧农业一体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通过农业大数据服务可视化平台一览农业产业全貌,农业资源时空分布、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市场信息及产业监管情况。

农高会展示手工刺绣

一、农技专家可以对种植户进行远程诊断和指导,让农民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快速的解决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如果种植户的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问题了,农技人员可以通过农业物联网分析作物出现哪些问题。并且专家还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实现种植作物的远程诊断和就医。
二、食品生产数据可追溯,保证食品的安全,让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
农业物联网技术大范围的推广,让农产品的生产数据可追溯变得更加容易,更加全面了,从而也为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提供了条件。对于农业种植户来说,自己家的食品有了安全保护,那么将会获得更高的利益,同时也是农业物联网真正走向健康发展最现实的驱动力。
三、农业专家的明显示范作用,明星展示厅让农业技术的推广变得更简便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农业专家或者种植能手的示范田、示范棚的现场数据,通过云平台实时展示给公众,构建起一个种植数据的公开展示厅,这样不仅能让更多的人从中学习到科学种植经验,也能让农业种植能手通过云平台数据秀出自己的风采。
四、农业物联网使农民与市场更加亲近
以前,种植户种植了大量的农产品,想要给它拿到大的城市里去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施起来非常困难。而如今有了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农民的农产品可以在网上直接卖到大的城市里,这使农民与市场更加亲近了。
五、历史数据的积累,为农业种植科学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现在我们都在讲大数据,大数据首先是要有准确的数据来源做支撑的,农业物联网恰恰是通过对每个田间、每个大棚、每个作物生长过程进行不间断的数据采集,才能够在云平台上建立起相应的作物种植大数据库,有了这样的大数据,就可以对作物的品质产量与种植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科学的总结出作物的最佳生长条件,同时也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基础。

数字农业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目标,运用计算机、传感网络等高新技术,通过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加工、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和控制的农业生产过程。

那么数字农业与传统的农业有什么不同呢?它与现代物联网有什么不同呢?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手段在农村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数字农场、智能电网和智慧社区建设相结合,使农村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对信息化发展需求,人们开始将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这是随着工业技术和信息系统的飞速发展出现的结果。

一方面,数字农业是在各种信息技术应用手段下生产出来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农村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数字农业又是一种全新技术体系。因此在新形势下将数字农业与传统农业进行融合,将其建设成为一个智慧乡村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1、数字化农场

数字化农场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农场,以实现农场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高效管理和智能化控制。数字化农场是现代化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成本,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从而使农业成为现代化的朝阳产业。

它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平台,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智能化。随着农业现代化技术及自动化设备的发展,数字化农场有望实现农业信息化。但由于其生产与种植过程复杂。数字化农场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

数字化农场实现过程包括:

1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气象资料,预测天气变化和植物生长规律;

2自动采集植物生长状况和土壤湿度数据;3生产数据与环境变化信息同步;

4自动灌溉设备自动控制作物生长或施肥;

5自动排灌灌溉设备(水)灌排等。实现了农业生产智能化的数字化农场。

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张洪波教授在河北三河市燕郊农场应用了先进设备种植大棚西瓜,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机械化育苗方式生产西瓜的规模化农场。现在大棚西瓜育苗已成为了常态化生产模式。在我国数字农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2、农业物联网

近年来,农业物联网发展迅速,包括智能温室、智能作物管理系统、智慧农业的物联网应用、农业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等。未来农业物联网将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有效监控、控制、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农业物联网在智慧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1)智能温室由传感器装置与温度探测器两部分组成。传感器装置主要通过移动设备对温室内气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进行采集。传感器装置可以将传感器收集到到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控制室,然后控制室通过传感器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 *** 作设置和控制实现精准控制温室内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温湿度及空气质量状况。

温室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外环境中,通过安装在温室顶部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到温室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来进行调节,从而保证温室内空气以及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传感器装置利用移动设备(手机)实现与环境之间的无线通信和实时互动,从而实现整个温室内部环境调节与自动控制的功能。

温室内各功能设备均可实现数据传输功能,便于温室设备之间及对温室内部各部分参数(温度、湿度及光照)进行实时监控及调节。整个系统将根据温室内各个功能设备产生到信号数据,实现无人值守控制系统及农业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技术的应用以及农业生产全程监控智能化。

3、农业云平台

未来,智慧乡村建设中的数字农业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在智慧农业中建立一个具有数据处理、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实现对传统农业的信息、资源的整合,进而实现对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的管理。

其次,利用数字技术打造一个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平台,对传统农业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优化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来进行分析与改进,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管理的优化与利用。

再次,要利用现代网络以及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业信息网络系统优化升级和全面监控,从而实现对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对用户和产品需求的及时反馈以及信息获取以及处理反馈服务的精准优化和安全保障义务。

最后,通过云上村互联网平台实现与政府等部门的互通与对接。让农民通过云上村互联网平台获得生产信息和知识,实现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数字农业正逐渐成为我国未来三年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目前我国数字农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未来数字农业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农民朋友将如何利用网络?这将成为制约数字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4、智能农田管理系统

智能农田管理系统是由电脑或手机控制的农田自动监测、自动计算和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完成农业监测自动化的系统包括自动气象监控系统、自动土壤水分监控系统、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等。

其中,自动气象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田地的实时监控,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自动向控制中心发送警报,通过控制中心将其发送到控制中心。通过与当地气象部门的联网管理和信息共享,可以快速对田地里的空气进行自动调节。自动土壤温度监控系统是将土壤温度监测系统安装在田里,采用 GPS定位系统将田间观测温度进行准确定量地测量。

该系统在全国共有22万亩农田得到了应用。这些田里基本上都有这种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农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保证农作物长得好。而且智能农田监测系统对土壤的有效监测还有其他多种方式,包括在线监测、移动监测与远程实时监控等。所以智能农田监测系统就是能够及时地监测到农作物对生长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农作物所需的水分、温度等变化情况,帮助人们及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9078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