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1张

总体规模和市场份额均位居全球前列,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

未来随着全球能源环境的变化,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电力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以及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当今中国的电力企业正逐渐向数字化转型,数字孪生电网是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对虚拟对象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以提高现实世界中的效率和质量。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设备,设备数字孪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性能参数、故障检测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通过设备数字孪生,电力企业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减少人为干预和运行停顿的可能性,并实现对电力需求和供应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为传统发电厂的控制管理,调度升级等业务功能做可视化转型,提供智慧虚拟电厂负控可视化解决方案。图形引擎强大的渲染功能、高性能的 WebGL 技术,多维度、实时的、动态呈现虚拟电厂接入的各类负荷资源运行实时状态与技术参数变化趋势;展示虚拟电厂运营调度过程以及评估指标信息展示虚拟电厂各类负荷资源技术参数变化趋势,以可视化技术全面支撑虚拟电厂经营决策。

上述得负控管理系统是一个着眼于全面加强电力信息管理的,集负荷控制、远程抄表、电量数据分析和监测以及电力营销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分析与处理系统。数字孪生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分布式资源物理实体的特征、行为、过程和性能等进行虚拟建模,是实现虚拟电厂、负荷系统运行优化的理想途径。

未来能源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政府要求。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应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应对风险。

再以变电站日常维护来说:需要大量的巡检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不仅效率低下也十分危险,且高温、暴雨、大雾等严酷天气频发,为人工巡检带来许多阻碍。

配合户外巡视机器人的智能巡检系统代替人工巡视,实现变电站的自主监测、监控预警和数据远程集控管理,使得巡检更安全、更精益且更及时。通过智能的巡检系统,根据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息,第一时间到达目标位置,能够实时查看巡检视频及报警信息,工作人员可及时知晓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智能巡检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运维人员劳动强度,降低运维成本,同时,有效提高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监控管理。

数字孪生和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设备、电网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化和提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进而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Hightopo三维虚拟仿真的变压器组装动画,介绍变压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装配过程,直观展示变压器主要部件的构成及安装位置,配以文字说明介绍其主要特性,逼真且具有科技感带入。由 HT 自主研发的这套 3D 可视化系统,可作为变压器现场安装及维护工作的仿真培训资料,高效而又灵便的实现新员工的变压器工作原理教学。

三维可视化系统将多种复杂的管理系统信息聚集在虚拟仿真环境下,搭建电力环境全场景的呈现,通过智能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巡检、实时监控告警等功能的结合,使运维人员更高效的集中监控管理,有效减少电力系统负面安全影响和经济损失,而且能够为变电站进一步的智能化做好积极准备,实现站内设备连续性数据统计,揭示数据规律变化,深度挖掘数据,并科学精准地安排运维工作。

通过3D可视化,将变电站的整体结构、设备分布情况进行立体化呈现,同时提供鸟瞰、漫游、自动巡检等多种演示方式,满足多样化展示需求,可以将真实环境形象逼真的展现在眼前。

实现对变电站管理规模的扩大化、管理工具的多样化、管理信息和管理数据的海量化展示,助力变电站多维数据的深度挖掘及智能分析。

将生产实际业务无缝融合到平台中,使得对日常的管理工作做到标准化、精细化、自动化,实现企业智能化、专业化管理。

同事,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运行逐渐呈现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急需“云大物移智链边”其中的云计算、大数据、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手段,让电网系统配备拥有海量数据处理分析、高度智能化决策等能力的云端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各类能源资源整合、打通能源多环节间的壁垒,让“源网荷储”各要素真正做到友好协同。

差别不大,青岛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似乎更好点吧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2个专业硕士点。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6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学院建有化工过程与装备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技术与医疗健康工程研究中心是山东省发改委和青岛市发改委批复的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技术实验室为山东省首批骨干学科重点实验室,信息科学实验室为中央和地方共建实验室,学院还建有青岛市工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还与HP、ORACLE等知名企业共建了多个面向开发的联合实验室。由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计算机软件技术实验中心、数字技术实验中心、通信技术实验中心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等六大中心组建的计算机与信息通信教学实验中心为校级教学示范中心。学院于2015年建成了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综合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朝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5人,讲师47人,具有博士学位46人,硕士导师38人。近5年,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27项、市厅级项目13项、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1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教材20多部。学院已经在计算机视觉、计算机网络安全、嵌入式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计算机虚拟仿真、无线通信技术等科研方向形成了稳定的团队。在移动医疗、智能色谱、设备智能检测与拆装、地理信息与集成、web开发及集成、节能优化技术等领域研究成功了系列产品。
====
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济南大学主要二级学院之一。现有教职员工154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以上,有一支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山东省青年学术骨干为首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四个教学系部,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网络空间安全六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并加入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网络工程专业是山东省特色建设专业,位列2018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中国大学网络工程专业排名第5名。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构建的专业群获得2016年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建设立项、获2018年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读本科学生2316人,研究生199人。学院重视教学研究与专业课程建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建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出版“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
学院建有“智能信息处理”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十一五”山东省重点强化建设学科和“十二五”山东省重点特色建设学科。建有“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山东数据与应用中心”,建有“山东省网络环境智能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数据库软件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信息处理与认知计算”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已形成了智能计算与生物信息处理、网络环境科学计算及其应用、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技术和嵌入式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60余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等奖励20多项;获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被SCI、EI、ISTP等索引收录学术论文400余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9108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