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应用在什么方面?

三聚氰胺应用在什么方面?,第1张

三聚氰胺简称三胺,学名三氨三嗪,别名蜜胺、氰尿酰胺、三聚酰胺,英文名:Melamine,
分子式:C3N6H6、 C3N3(NH2)3
分子量:12612,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
物理性能:白色结晶粉末,无毒,无味,
相对密度:1570kg/m³
熔点 :在常压下,354℃分解,升华温度:300℃。
溶解性:能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微溶于水、乙醇;不溶于乙醚、苯和四氯化碳。水溶液呈弱碱性。
化学性能:三聚氰胺显弱碱性,能够与各种酸反应生成三聚氰胺盐。在强酸或强碱液中,三聚氰胺发生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和三聚氰酸。三聚氰胺与醛类反应生成加成化合物。其中三聚氰胺与甲醛水溶液的反应是最重要的。
包装:每件净重25kg,500kg,1000kg,聚丙烯编织袋,内-低压聚乙烯
塑料袋。可按用户需要提供其它类型包装。
储运:存放于阴凉通风处,不可与酸类和氧化剂共储混运。
三聚氰胺的应用现状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具有均匀结构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料。该树脂飞行员热固性树脂,它具有阻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光泽度和机械强度,广泛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其用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装饰贴面板:可制成防火、抗震、耐热的层压板,色泽鲜艳、坚固耐热、耐污染的装饰板,作飞机、船舶和家具的贴面板及防火、抗震、耐热的房屋装饰材料。
2、涂料:三聚氰胺在丙烯酸系、醇酸系、环氧系涂料中作交联剂。用丁醇、甲醇醚化后,作为高级热固性涂料、固体粉末涂料的胶联剂、可制作金属涂料和车辆、电器、家具用高档氨基树脂装饰漆。该漆具有色泽光亮、附着力强、硬度高、耐老化、耐腐蚀的特点。
3、 模塑粉:经混炼、造粒等工序可制成蜜胺塑料,无毒、抗污,潮湿时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可制成洁白、耐摔打的日用器皿、卫生洁具和仿瓷餐具,电器设备等的高级绝缘材料。
4、纸张:用乙醚醚化后可用作纸张处理剂,生产抗皱、抗缩、防潮、不腐烂的钞票和军用地图等高级纸。
5、三聚氰胺-甲醛树酯与其它原料混配,还可以生产出织物整理剂、皮革鞣润剂、上光剂和抗水剂、橡胶粘合剂、高效水泥减水剂(萘为原料)、钢材氮化剂等。助燃剂原理三聚氰胺中氮遇高温分解释放出氮气,所以三聚氰胺作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剂。三聚氰胺胶与脲醛胶相具有粘合力强、耐水、耐热等特点;与酚醛胶相比具有固化速度快、无毒、透明、不污染板面等特点。

纳米(nm)实际上是一种计量单位,从宏观的角度上看1米等于100万微米,而1微米等于1000纳米;从微观上看,纳米是描述原子、分子等尺寸及其距离,1纳米仅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人的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相当于6万个纳米。纳米小得可爱,却威力无比,它可以对材料性质产生影响,并发生变化,使材料呈现出极强的活跃性。科学家们说,纳米这个“小东西”将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震憾,会比被视为迄今为止影响现代生活方式最为重要的计算机技术更深刻、更广泛、更持久。
纳米技术应用广泛
也许你觉得纳米技术离你很远,但它已经悄悄地确确实实地来到了你生活中,纳米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日本的8mm摄像机的生产,抗菌除臭冰箱、洗衣机、高性能彩打墨粉等,都是采用的纳米技术,如果在分散的纳米分子材料上经过特殊处理,再运用到纤维物体上,那么衣服就可以不粘油、不粘水,由于纳米分子非常非常小,它不会影响纤维物体的透气性和清洗效果。
纳米技术用在医学上,专家们把磁性纳米复合高分子微粒用于细胞分离,或者把非常细小磁性纳米微粒,放入一种液体中,然后让病人喝下后,对人身体的病灶部位进行治疗,并且通过 *** 纵,可使纳米微粒在人的身体病灶部位聚集进行有目标的治疗,在不破坏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把癌细胞等分离出来,也可以制成靶向药物控释纳米微粒载体(俗称“生物导d”),用于治疗脑栓塞等疾病,同时也可用纳米技术生产出纳米探针(微型机器人)深入体内治疗疾病或清理体内垃圾等。如果在火箭燃料中加入不到1%的纳米铝粉,就可将燃烧能力提高一倍,纳米技术如果应用在陶瓷上,可使陶瓷具有超塑性,大大增强了陶瓷的韧性,不怕摔,不怕碎,陶瓷坚固无比。另外,还能用纳米技术识别化学和生物传感器材料。令科学家高兴的是,纳米钛与树脂化合后生成的多种全新涂料,具有多种同类产品无法相比的优越性,在海水中浸泡10年不损,并具有神奇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洁性,纳米钛还作为唯一对人植物神经、味觉没有任何影响的金属,其用途广泛。有科学家设想,把纳米技术和基因技术组合起来运用,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异想不到的惊喜。
纳米技术带动工业革命
纳米技术带动纳米经济的发展已经昭示着十分美好的前景,谁都想捷足先登,早日拿到“纳米技术”应用的“准生证”和“产权证”。因此,世界抢占纳米技术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从全球角度看,在纳米技术的应用上,目前日本远远强于欧美国家,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在80年代就开始搞基础与应用研究,已将纳米技术研究列入国家“攀登计划”、“863”计划和“火炬计划”等,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全国对纳米科技领域资助的总经费大约相当于700万美元。国内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企业约有一百多家,现有纳米材料生产线10余条。在纳米材料和技术的开发应用上,尤其在纳米粉体的化学制备上,江苏发展较快,在泰兴、常州、宜兴等市出现了几家纳米材料企业,生产的纳米氧化锌、乙氧化钛等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应用于化妆品、化纤等产业上。纳米技术在北京、广东、上海、重庆、哈尔滨等也呈快速发展势头,11月13日,“钛纳米级金属粉的制备与应用”课题在哈尔滨市通过鉴定,经独特工艺制取的纳米钛粉,能让普通涂料新添令人惊讶的耐磨、耐腐蚀等项性能。经国际联机检索,这项成果属国际首创。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首席专家谢思深指出,与国内外多数纳米研究处实验阶段相比,这项成果已率先实现了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专家指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这一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景已被证明十分广阔,生产的高效能粉碎机,单机每年可加工纳米金属粉12吨,纳米钛涂料在石化、食品、煤矿、机械、海洋船舶等领域,应用涂覆面积已经超过10万平方米。
现在世纪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正向新材料、微电子、计算机、医学、航天、航空、环境、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业等诸多领域渗透,世界各国正你追我赶,抢占制高点,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正对世界和各国产业结构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到2000年底,全球纳米技术的年产值已达到500亿美元,到2010年,年产值将超过3000亿美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纳米技术在进一步广泛应用后,将会给21世纪的人类又带来一次工业革命,同时也创造若干就业机会。
纳米应及早高举打假大旗
纳米打假,可能被一些人认为是小题大做,其实不然,现在只要留心大城市的市场上,打着“纳米家用电器”、“纳米防辐射衣服”、“纳米防紫外线化妆品”、“纳米太阳伞”等新奇广告招牌随处可见,就如同“绿色食品”、“基因食品”、“数字电视”等一样,“前卫”商品堂而皇之地摆在商场的柜台上,纳米技术的用途相当广泛这点不错,但还没有到广泛地应用阶段,因此,一些企业借纳米造势,趁老百姓对纳米技术的内涵还不太清楚,或把一点点皮毛的加工谎称为纳米技术,或以“微米技术”“降格”充当,甚至置纳米材料不会释放微波这一普通常识不顾,声称自己产品能释放保健微波来欺骗消费者。
可以说,现在市场上凡是能打上“绿色产品”标志的几乎都已打上了,吃、穿、用、住、行都有,明明是传统工艺生产的白酒,明明是同一块农田里长出的农副产品,摇身一变就变成了“绿色食品”,而其中各项污染或农药等有害物质超标者无计其数,不但败坏了“绿色产品”的声誉,而且也扰乱了市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可信度正呈下降趋势,这和世界向绿色产品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前车可鉴,未雨绸缪。纳米技术并非高不可攀,但也决非人人都能“纳”一把,因此,我们要提前做好纳米技术的打假工作,建立一套十分严格的评审和考核制度,为纳米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防止样样都要“纳”一把现象的发生,尽量避免恶意炒作“伪纳米”,不能等到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后,再去打与堵,那样的话,将会妨碍真正的纳米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转自人民网侵删

我们身边的新科技:

1、智能电视机

直接可以人机对话,让我们的电视娱乐生活与互联网捆绑在了一起。它是具有全开放式平台,搭载了 *** 作系统,用户在欣赏普通电视内容的同时,可自行安装和卸载各类应用软件,持续对功能进行扩充和升级的新电视产品。

2、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又称无人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20世纪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

3、AI合成主播

“AI合成主播”是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搜狗与新华社联合发布的全球首个全仿真智能AI主持人。通过语音合成、唇形合成、表情合成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克隆出具备和真人主播一样播报能力的“AI合成主播”。

AI合成主播研发作用

“AI合成主播”使用新华社中、英文主播的真人形象,配合搜狗“分身”的语音、合成等技术模拟真人播报画面。这种播报形式,突破了以往语音图像合成领域中,只能单纯创造虚拟形象,并配合语音输出唇部效果的约束,提高了观众信息获取的真实度。

利用“搜狗分身”技术,“AI虚拟主播”还能实时高效地输出音视频合成效果,使用者通过文字键入、语音输入、机器翻译等多种方式输入文本后,将获得实时的播报视频。这种 *** 作方式将减少新闻媒体在后期制作的各项成本,让新闻视频的制作效率有了提高。

石墨结构是矿物质石墨的晶体结构,为六边形层状。在石墨晶体中,同层的碳原子以sp2杂化形成共价键,每一个碳原子以三个共价键与另外三个原子相连。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石墨
外文名 Graphite
应用学科 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二级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三级学科)
结构组成
碳质元素结晶矿物
目录
结构组成
石墨分子结构
石墨是碳质元素结晶矿物,它的结晶格架为六边形层状结构。每一网层间的距离为340Å,同一网层中碳原子的间距为1.42Å。属六方晶系,具完整的层状解理。解理面以分子键为主,对分子吸引力较弱,故其天然可浮性很好。
石墨与金刚石、碳60、碳纳米管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六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了正六连连形的环,伸展成片层结构,这里C-C键的键长皆为142pm,这正好属于原子晶体的键长范围,因此对于同一层来说,它是原子晶体。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还各剩下一个p轨道,它们相互重叠。电子比较自由,相当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所以石墨能导热和导电,这正是金属晶体特征。因此也归类于金属晶体。
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相隔340pm,距离较大,是以范德华力结合起来的,即层与层之间属于分子晶体。但是,由于同一平面层上的碳原子间结合很强,极难破坏,所以石墨的溶点也很高,化学性质也稳定。
鉴于它的特殊的成键方式,不能单一的认为是单晶体或者是多晶体,现在普遍认为石墨是一种混合晶体。
理化性质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反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冶炼金属。[1]
石墨质软,黑灰色;有油腻感,可污染纸张。硬度为1~2,沿垂直方向随杂质的增加其硬度可增至3~5。比重为1.9~2.3。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1-20m2/g,在隔绝氧气条件下,其熔点在3000℃以上,是最耐温的矿物之一。它能导电、导热。
自然界中纯净的石墨是没有的,其中往往含有SiO、AlO、FeO、CaO、PO、CuO等杂质。这些杂质常以石英、黄铁矿、碳酸盐等矿物形式出现。此外,还有水、沥青、CO、H、CH、N等气体部分。因此对石墨的分析,除测定固定碳含量外,还必须同时测定挥发分和灰分的含量。
石墨与金刚石、碳60、碳纳米管、石墨烯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特殊性质
石墨由于其特殊结构,而具有如下特殊性质:
1、耐高温性:石墨的熔点为3850±50℃,沸点为4250℃,即使经超高温电弧灼烧,重量的损失很小,热膨胀系数也很小。石墨强度随温度提高而加强,在2000℃时,石墨强度提高一倍。
2、导电、导热性:石墨的导电性比一般非金属矿高一百倍。导热性超过钢、铁、铅等金属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甚至在极高的温度下,石墨成绝热体。石墨能够导电是因为石墨中每个碳原子与其他碳原子只形成3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仍然保留1个自由电子来传输电荷。
3、润滑性:石墨的润滑性能取决于石墨鳞片的大小,鳞片越大,摩擦系数越小,润滑性能越好。
4、化学稳定性:石墨在常温下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耐酸、耐碱和耐有机溶剂的腐蚀。
5、可塑性:石墨的韧性好,可碾成很薄的薄片。
6、抗热震性:石墨在常温下使用时能经受住温度的剧烈变化而不致破坏,温度突变时,石墨的体积变化不大,不会产生裂纹。
矿物分类
石墨的工艺特性主要决定于它的结晶形态。结晶形态不同的石墨矿物,具有不同的工业价值和用途。工业上,根据结晶形态不同,将天然石墨分为三类。
1、致密结晶状石墨
致密结晶状石墨又叫块状石墨。此类石墨结晶明显晶体肉眼可见。颗粒直径大于01毫米,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01-1m/g,晶体排列杂乱无章,呈致密块状构造。这种:石墨的特点是品位很高,一般含碳量为60~65%,有时达80~98%,但其可塑性和滑腻性不如鳞片石墨好。
2、鳞片石墨
石墨晶体呈鳞片状;这是在高强度的压力下变质而成的,有大鳞片和细鳞片之分。此类石墨矿石的特点是品位不高,一般在2~3%,或10~25%之间。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的矿石之一,经过多磨多选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矿。这类石墨的可浮性、润滑性、可塑性均比其他类型石墨优越;因此它的工业价值最大。
3、隐晶质石墨
隐晶质石墨又称微晶石墨或土状石墨,这种石墨的晶体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1-5m/g,是微晶石墨的集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晶形。此类石墨的特点是表面呈土状,缺乏光泽,润滑性比鳞片石墨稍差。品位较高。一般的60~85%。少数高达90%以上。一般应用于铸造行业比较多。主要蕴藏在湖南郴州鲁塘。随这石墨提纯技术的提高。土状石墨应用越来越广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9390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