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文化产业?

遵化文化产业?,第1张

遵化市文化产业

简要介绍:遵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2007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文化先进县”。遵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遵化”之说来自“遵从君王德化”之意,于五代后唐建县,宋代更名滦川郡,清康熙十五年因建清东陵而升为州,乾隆八年升为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为县。

联系电话:0315--6612151。

文化资源:

★文物资源:

田野文物:境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92处,其中国保1处,清东陵;省保5处、明长城、洪山口古戏楼、西下营永旺塔、汤泉流杯亭、洪山口古戏楼;唐山市保4处,地北头洪麟阁故居、地北头抗日救国报社、石门长城抗战烈士陵园、沙河蜈蚣坝。藏文物:共619件,其中国家二级5件,国家三级22件。

★旅游资源:现有景区(景点)21处,其中AAAA级景区2处,清东陵、万佛园;AAA级景区1处,禅林寺;AA级景区4处,鹫峰山、卧龙山、上关湖、黄花山;国家级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沙石峪、栗源集团、蓝猫集团、尚禾源公司、广野公司。

★红色文化资源:全市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处,分别是西铺、沙石峪、清东陵、古长城、鲁家峪、甲山、烈士陵园、档案局“百年展室”。其中,上世纪五十年代,遵化西铺的“穷棒子”合作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六十年代,沙石峪“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被周总理赞为“当代愚公”和“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8项,其中省级1项,马兰峪铁画;唐山市级3项,康各庄五虎棍、铁厂飞钹、姚氏太极拳;遵化市级4项,堡子店镇吴家古谱、娘娘庄乡皮影戏、崔家庄乡皮影戏、新店子镇叠罗汉。

★珍稀名木雕刻产业:康各庄木雕文化产业聚集区坐落于新店子镇康各庄村,112国道两侧,毗邻长深高速遵化南出口,占地面积700亩。聚集区木艺雕刻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集古典木雕工艺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生产销售基地,年销售额达20多亿元。聚集区内现有龙源、宏通、兴达、振兴等仿古家具厂、红木加工厂30余家,仿古家具展厅10处。目前,该聚集区在建项目有:投资近亿元的黄花梨博物馆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宏通古典家具公司扩建项目、投资4亿元的红木木材交易中心项目。

★金银器皿加工产业:马兰峪镇金银器的加工生产经过300多年的传承,已经逐步发展成为金银器开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加工生产销售基地。聚集区内现有金银器加工厂10余家,家庭作坊20余家,金银器展厅3处,安置和吸纳本村及周边镇村1000多名农民就业。生产的金银器选用的都是千足金、千足银、万足金、万足银等国标金银材料,并且样式规范、做工考究,在国际、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不仅在京津唐秦、内蒙、广东、福建、深圳等地有固定市场,还远销到香港、韩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其中蟠龙金属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福泰德首饰有限公司、东升金银工艺、永利银器等较大规模企业4家,年销售额均在千万元以上。

产业发展状况

2012年,全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文化立市”战略,确定了“建设唐山乃至全省文化产业强市”的发展目标,切实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突破口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2012年,全市在建文化产业项目33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的96%,其中禅林寺古银杏文化园、清东陵服务基地等4个项目完成投资超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453亿元,同比增长26%。

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西铺农民合作化运动纪念馆新馆项目:该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遵化市建明镇西铺村,占地约50亩,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投资估算约3580万元。集文物陈列、书画展示、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研究、文物经营、参观游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项目建成后,将进行农民合作化运动学术研究,每年举办学术交流、成果发布,每年可以接待参观人数近10万人次,举办临时性书画、摄影等展览50余次。

 ★旺年鸿红木文化博物馆项目:该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遵化市西留村乡后铺村北邦宽公路南侧,总占地面积为38400平方米(合576亩),建筑面积39032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2亿元。项目建成后藏品可达到2000件套,其中明前木雕展品100件;明清木雕展品700件;清后木雕展品1300件,对充分挖掘遵化本地的红木文化历史资源,宣传河北、推广和营销遵化,推动本区域乃至华北文博旅游、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清东陵旅游纪念品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拟建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总占地面积100亩,设计产能为年产纯银工艺品40吨,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两个纯银工艺品生产厂房(10000平方米)、一个办公楼(3000平方米)、一个综合服务楼(3000平方米)。本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其中固定资金投入7000万元,流动资金8000万元,项目静态回收期为5年。本项目达产后,可安排1348人就业,每年可创造利润5500万元,每年可上缴税收5500万元。

★黄花山自然风光旅游区:该项目坐落于遵化市东陵满族乡,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与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4A景区清东陵和国家4A景区万佛园毗邻,东与昌瑞山相连,是植被保存较为完好的国家2A级自然风景区。拟投资2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利润1500万元。景区有钻天缝、仙人洞、马蹄泉等原始自然景观及六国统一前燕国所筑以山石为主体的长城、将军墓、古庙等历史文化遗迹和戚继光像、观云亭等人文景观10余处。

★禅林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该项目座落在侯家寨乡禅林寺北部的五峰山中,北依长城,南临般若院水库,东西两侧两群山环抱,是一块天然风水宝地。景区总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截止目前,景区已累计投入近2亿元,完成了银杏园、儒意山庄(餐饮住宿)、寺院等一期工程。现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和后期工程的招商引资工作。二期工程拟投资28亿元,总面积9平方公里,融生态、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核心景区。

托普云农在农业企业里面算是比较出名的,农业物联网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 *** 作技术与监测管理的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比较符合当前中国农业的特色。智慧农业物联网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是智慧农业的解决方案。因此托普云农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例如:智慧农业云平台,农业物联网系统,自动数据传输设备等等来解决类似智能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土壤里的病虫害。贯穿农业生产全周期,实现真正的无人化农业生产管理。

智能农业联网系统便是将物联网应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感应器和手机软件根据移动应用平台或是计算机网站对农业开展 *** 纵。从理论上而言,智能农业还包含农业电子商务、食品安全追溯防伪标识、农牧业度假旅游、农牧业数据服务等领域具体内容。

智能农业是农业种植的普及化,是集新起的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为一体,借助布署在农业当场的各种各样传感器连接点(自然环境温湿度记录、土壤含水量、二氧化碳、图象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完成农业自然环境的智能化认知、智能化预警信息、智能化管理决策、数据分析系统、权威专家线上具体指导,为农业给予精确化栽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系统管理决策。

信息内容和知识是智能农业的关键因素。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科技,已经与农牧业紧密结合,具有农业信息认知、定量分析管理决策、智能控制系统、精确资金投入、人性化服务的全新升级农牧业生产过程已经应用到了实践活动中

该系统在农牧业中的功效管理方法智能化系统、可以根据计算机、手机上完成对温室大棚内栽种管理方法智能化系统花纹、精细化管理上肥,可做到提高效益,改进质量,节约人力资源、减少人力偏差、提高细致经济效益的目地,完成温室大棚栽种的精益化管理。

目前大家都会讲互联网大数据,大数据最先是要有确切的数据来源做支持的,智慧农业监控系统是根据对每一个田里、每一个温室大棚、每一个农作物生长发育全过程开展无间断的数据采集,才能在云管理平台上确立起对应的农作物栽种大数据库,拥有如此的互联网大数据,就可以对农作物的质量生产量与栽种过程中的信息开展监管剖析,科学合理的汇总出植物的最好生长发育标准,与此同时也为农牧业科研带来了高效的信息基本。

智慧农业物联网,简答来说就是将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中。从而提高农业种植效率,节省农业种植的人力!比如自动灌溉、自动施肥都是利用的物联网的技术,具体的原理如下:
自动灌溉:通过在土壤中安放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信息,当土壤中的水分低于标准值,系统就能自动打开灌溉设备,为农田灌溉,当土壤水分达到了标准值,系统自动关闭灌溉设备。
对于施肥也是同样的原理,通过土壤氮磷钾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土壤养分信息,通过土壤养分信息,控制施肥。
借助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的技术,不但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同时还能节省化肥和灌溉水,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5815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