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联网

什么是物联网,第1张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物联网的缺点是:

1、安全性:物联网系统互联互通,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尽管采取了任何安全措施,系统几乎不提供任何控制,并且可以引发各种网络攻击。

2、隐私:即使没有积极参与用户,物联网系统也能提供最详细的大量个人数据。

3、复杂性:设计,开发,维护和支持大型技术到物联网系统是相当复杂的。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优点:

1、高效的资源利用:如果了解每个设备的功能和工作方式,会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并监控自然资源。

2、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当物联网设备相互交互并相互通信并完成大量任务时,它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

3、节省时间:因为它减少了人力,所以它绝对节省了时间。 时间是通过物联网平台可以节省的主要因素。

4、增强数据收集:联网并收集相关数据。

5、提高安全性:系统能够将所有这些内容相互连接,那么就可以使系统更安全,更高效。

摘要:秦皇岛形成稳定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是与秦皇岛农业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等市情有关,因而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产业组织企业市场化水平较低;投资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秦皇岛应积极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在第二产业内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抓好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在第一产业内要以延伸产业链为主,发展特色农业关键词:秦皇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完成生产总值501亿元,比去年增长12%三次产业分别增长55%123%和1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增长216%实现财政收入5557亿元,增长22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71亿元,增长3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93亿元,增长193%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310项,完成投资110亿元戴卡轮毂技改等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产港口吞吐量完成171亿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增长13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40亿元386亿元,比年初增长10%和9%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上涨1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413∶482调整为102∶40∶498,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去年各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上升06个百分点总体看,秦皇岛的经济是稳步上升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成效
一标准产业结构基准下的秦皇岛经济
秦皇岛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以1978年为界,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全市产业结构与以前相比,不断向合理化方向迈进,具体表现为:
1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到改善
从1978年到2005年,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产业结构明显的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97∶377∶326发展到102∶400∶498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逐渐缩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有较大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基本稳定三次产业比例从“七五”末的243:316:441调整为“九五”末的137:364:499,到2004年为105:413:482这说明秦皇岛经济在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总体上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秦皇岛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三二一”顺序的产业结构稳定形成,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奠定了基础这不仅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且也符合秦皇岛城市功能定位
但是,假如把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现状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比较,会发现许多问题:GNP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偏高,第一产业比重偏低2004年,秦皇岛市的GNP中,第二产业所占份额为413%,明显高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提供的比例;第三产业在GNP中的份额与标准大致相同;第一产业在GNP中的份额为105%,与标准相比明显偏低2004年,就业结构中,秦皇岛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高达496%,明显高于标准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分别为200%304%与标准相比显著偏低
2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
从农业产业结构看,改变了以往农业经济中种植业占很大比重,种植业中粮食生产“单打一”现象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比重由1979年的73%下降为2005年的455%,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45%,比去年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占443%,增长14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2个百分点
从工业结构看,轻重工业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轻工业优先”局面转为“重工业带动”的趋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机械制造金属压延粮油食品和玻璃建材四大产业实现增加值8192亿元,增长217%耀华牌浮法玻璃等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轻重工业内部结构变动比较明显,轻工业内部需求d性较小加工层次较低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行业,与重工业内部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比重的逐渐下降,呈现出一定的产业结构升级趋势
从第三产业看,商业增加值比重逐渐下降,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2005年,秦皇岛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02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691亿元,分别增长75%和142%这些表明全市第三产业正向高层次多样化发展
3基础产业获得较大发展
“六五”以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倾斜,全市铁路民航公路的通车里程都有很快增长;运输工具和技术设备水平也得到改善;能源原材料供给紧张,交通通讯和邮电业等基础设施紧缺的状况大大缓解;通讯和邮电业还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秦皇岛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秦皇岛市对产业结构调整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其进一步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
1从产业结构看,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有待进一步优化
如上所述,秦皇岛产业结构自1980年以来始终是“三二一”型,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105%413%482%但是,“三二一”产业格局并不是秦皇岛市经济内在素质步入工业化较高阶段,而是与秦皇岛农业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港口仓储交通运输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情有关
可以看出,在第三产业内部,面向生活的服务体系发展较快且比重较大,而面向生产的社会服务体系相对滞后且比重较小;传统行业发展较快比重大,新兴行业发展慢比重小;高档消费设施发展较快,而面向大众和社区的中低档消费设施发展相对缓慢体现知识经济内涵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仅占077%
从第二产业看,秦皇岛初加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工业居主导地位在制造业的27个大类行业中,以玻璃水泥中厚钢板等为主体的生产基础原料产品初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占全部制造业企业的比重达2724%;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仪器仪表等深加工企业占制造业企业的216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企业仅占制造业企业的026%
通过分析秦皇岛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出,秦皇岛现有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不代表秦皇岛已经步入了工业化的较高阶段,而是其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这一结论可以从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得到佐证
显然,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三次产业中最低的,未达到1,存在结构偏差2004年,第一产业结构偏差系数高达-079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是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业实际劳动生产率较低,投入劳力多,产出少;二是仍存在较多的剩余劳动力,有限的耕地对劳动力产生了排斥力作用,农业仍是弱势产业
2从产业组织看,企业市场化水平较低,未能达到竞争秩序与规模效益有效制衡
市场经济正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衡量市场经济,实现程度的指标是地区企业组织形式假如国有和集体企业比例较高,说明市场化进程较慢,不利于资本存量在不同的产业进行调整另外,企业的规模能反映出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企业规模较小,不能产生规模效益,高效率部门的比重将降低
在列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内资企业数量占77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647%,外商投资企业占1607%在内资企业中,国有和集体企业占4956%,私营企业占5043%这表明私营经济发展较快按企业规模分类,大型企业6家,中型企业54家,小型企业388家,小型企业占全部企业的8661%
在列入统计的建筑企业中,内资企业数量占982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88%在内资企业中,国有和集体企业占2197%,其他企业占7803%按企业规模分类,大型企业仅9家,中型企业l3家,小型企业138家,小型企业占全部企业的8625%表明秦皇岛市的建筑企业资质等级低企业规模小,不能适应目前国内外建筑市场的需要
在独立核算的11个运输企业中,国有和集体企业9家,其他类型2家按专业分类,公路运输企业8家,占主导地位
在列入统计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内资企业数量占5245%在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250%,国有企业比重较高
3从产业投资与技术看,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能力更待加强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2004年在第二产业方面的投资占203%,其中,工业方面的投资占581%;而工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工业投资的7989%;在制造业的投资中主要集中在对环境有污染初级产品低附加值生产企业,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产业,占制造业总投资的4871%,而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方面的投资仅占制造业总投资的298%这说明低附加值初级产品投资多,高附加值产业投资少,产业链有待通过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延伸
与此相关的是全市各企业的技术创新薄弱2004年,全市6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7881人,占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115%由于技术开发成果数量少,导致高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高技术产品销售收入方面高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383%,而在国外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5%;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88%;科技活动经费支出6693万元,占全部产品销售成本的037%
三秦皇岛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上述问题说明秦皇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根据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秦皇岛产业结构调整除了遵循市场需求导向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与产业协调原则外,应着重遵循依托比较优势的原则和技术进步原则为此,秦皇岛市产业结构调整要在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方向的基础上兼顾产业高度化,做好下述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传统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增大第三产业的GDP比重在第三产业内部要大力发展旅游业秦皇岛市2002年旅游收入为4083亿元,居河北省榜首,旅游业实现的收入占GDP的1216%,是秦皇岛市最具有特色与潜力的优势产业
根据以上数据建立模型:y=a+bt+d1+d2其中,y表示旅游收入,t表示年份,d1d2是虚拟变量,表示其他因素对旅游收入的影响
经Eviews软件计算得出结果是:y=2154+257t-1603d1+1335d2按照此方程猜测,2010年,秦皇岛的旅游社会收入应为7601亿元
第二,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集开发经营装修服务维修物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由于其特有的产业特征,以及市场潜在需求大的现状,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
第三,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在工业内部也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关停并转一些高耗高污染的冶金化工等产业
2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的核心,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秦皇岛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一是以技术改造为手段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对建材冶金化工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进行新一轮改造,增强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非凡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医药新能源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
3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群,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主导产业是产品需求收入d性和价格d性最大,进而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的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正是通过主导产业的联系带动效应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秦皇岛市主导产业群包括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给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业非金属矿采业家具制造业房地产业等
4发展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
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的特点对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和优化
一是培育以甘薯种植为中心的产业群卢龙具有“中国甘薯之乡”称号,现在已初步形成甘薯种植机械制造化学工业食品加工等产业群,应进一步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在信息方面给予帮助,使其尽早成为完整的产业链
二是培育以海产品养殖为中心的产业群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渔业,同时延长渔业产业链,积极培育水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三是培育以葡萄种植为中心的产业群秦皇岛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该地区丘陵地带的低缓坡地最为适宜葡萄生长

目前物联网项目的规模还很小,没有实现信息的开放和共享,在市场方面,物联网的应用项目还都很局限。商业化、产业化的物联网应用需要市场的推动。
物联网的应用重心应放在公益服务而非商业性服务。物联网和企业需要寻找可尽快实现的、可惠及民生的合作领域,例如医疗、交通等。他还表示,目前高校尚无专门的物联网人才培养专业,但在医疗、交通、物流等各学科内开设有相关课程。现有专业培养虽然可支持物联网应用开发,但拉动力量有限。他认为应鼓励物联网的学科交叉培养,以弥补人才单方面知识结构的不足。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也可报考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

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物联网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物联网专业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增设新专业后,高校申请最多的学校,这也说明了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工信部出台的《物联网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发展目标时指出,到2020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输、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0年至20年物联网将会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安防、电力、家居、医疗、矿业、军事等各个领域,物联网行业将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也将给世界经济与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6024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