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个!这座城市为何拥有数量最多的“隐形冠军”?

28个!这座城市为何拥有数量最多的“隐形冠军”?,第1张

新华社宁波8月13日电 题:28个!这座城市为何拥有数量最多的“隐形冠军”?——从宁波制造看中国制造的发展逻辑

缺乏超大规模的“航母”企业,也没有太多耳熟能详的品牌。宁波,在中国经济版图中似乎“辨识度”不高。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似乎并不起眼的东部城市,却拥有28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成为中国制造不惧风雨的中坚力量。

宁波制造的魅力,富有启迪。

一批敢想敢做的“螺丝钉”企业

一根丝,有时折射了一国制造的力度。

公司总裁万林辉说,长期深耕切割丝领域,博德高科在一根金属丝上做出了10余项专利,占领国内切割丝高端市场70%的份额。

像博德高科一样,在宁波,有很多鲜为人知却至关重要的企业。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一个领域,虽无耀眼光环或惊人规模,却用潜心经营成就了当仁不让的业界地位。

隐形冠军,泛指在细分领域绝对领先却不为人熟知的企业,被视为制造体系的“螺丝钉”,是衡量一国制造基础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在工信部公布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宁波有28家企业上榜。为什么他们可以成为冠军?成功背后有哪些密码?

敢于瞄准核心技术,敢于对标世界巨头,敢于投入不断创新……敢想敢做,是这些企业最突出的共性。

“很多人认为我在开玩笑。一个初创企业怎么敢动国际巨头的‘奶酪’?我们就是奔着攻克垄断去的!”宁波长阳 科技 公司董事长金亚东说。

光学反射膜是平板显示最核心的材料,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眼睛”,曾长期被日本等国家垄断。

9年前,刚刚成立的长阳 科技 就向这种材料发起“进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集中力量 科技 创新。今天,团队不仅掌握了技术,更成为全球反射膜领域的“单打冠军”,是京东方、富士康等知名企业背后的“小巨人”。

聚焦芯片核心材料、瞄准智能传感、发力“笔尖钢”……细细梳理便可发现,这28家企业毫无例外地选择向前沿技术、关键领域发起冲击。有的和国际巨头一较高下,有的甚至将目光瞄向“无人区”。这些企业中,有9家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平均有效专利200项。

国际化步伐同样大胆。电脑横机制造商慈星股份收购行业巨头瑞士事坦格,均胜电子将日本高田收入囊中……“蛇吞象”的故事持续上演。

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坦森曾用“颠覆式创新”来描述后来者对先行者的超越,这种超越的根基源于胆识——敢于全力创新,敢于应对挑战,敢于逃离舒适区,敢于面对失败。

这也正是这些冠军企业给予我们的启迪。

一群愿意说“不”的企业家

从钢材研制到墨水沟槽、d簧制造,一支圆珠笔,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研究了20余年。即便是无纸化生活已经盛行的今天,邱智铭依然在一支笔上做出10余项专利,将看似几块钱的小买卖一点一滴“磨”成了数亿元的大生意。

“做专才能做强,这个顺序不能变。”邱智铭笑着说。

一支笔的沉淀,折射了做实业应有的务实与专注。

有人说,企业的天性是逐利。或为抵御风险,或为挣一把快钱,涉足广泛的现象在今天很普遍。但在宁波隐形冠军企业身上,却有着这样一种“执拗”:只会花“笨功夫”,只埋头一个领域,即便已经成为行业龙头,仍不偏不离。

“申洲有能力,有资本,就没想过做品牌吗?”

“我们老家有句话,本事大的人做大事。我只会做小事,就把小事做好,做到极致。”马建荣笑着回答。

从纱线研制、协同设计到数码印花、智能制造,申洲将旁人眼中“不值钱”的制造做出令业内惊叹的利润率,改变了传统的“微笑曲线”逻辑。

“我们不求快,一年迈一步。”他说,企业的布局源于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吃透行业发展趋势,地位才能更加稳固。

低调、务实、严谨,“保守”的宁波企业在读懂市场中得到市场的回报。

做实业,需要朴素专注;兴实业,重在实实在在。

诚然,今天的中国制造面临着严峻挑战。但相对外部环境的改善,转型升级的专注力才是真正的内因和决定性力量。

一种坚韧不拔的实业品格

一枚拓在展石上的厚厚手印,成为宁波帮博物馆最抢眼的摆饰。馆长王辉说,这是“红帮裁缝”传人戴祖贻的手模,因常年握刀剪裁,手部肌肉格外厚实。“来这里的游客都会伸手一试,却少有人能触满整个空间。”

一枚手印,一种力量。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直至成为行业的冠军,是很多宁波企业共有的实业品格。

密封件,是重型装备中极为关键的“小零件”,一丝一毫的差池都会影响整体运行安全。从记忆钢材、石墨垫片到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公司董事长励行根团队从材料起步,几十年磨一剑,终以国产的“C型密封环”替代进口,打破了国外公司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垄断。

材料领域研发周期长、投入高。艰难时,供应商账款还不上,团队领不到工资。“做企业,哪有一口吃个胖子?关键就是认准方向坚定走下去。”励行根说。把“小零件”做到最专、最精、最好,靠着这份锲而不舍,天生密封件终成“小巨人”。

如果说对目标是否坚持,决定了企业能否走下去;那么对待失败的态度,决定了这条路能走多远。

1985年,44岁的茅理翔以几台旧冲床和少许资金起家创办慈溪无线电九厂,创业伊始就遇到行业调控,工厂8个月停工,6个月发不出工资。

但茅理翔没有放弃,瞄准电子点火器进行突围,又将电子点火器升级为点火q,一度做到产销世界第一。

然而,困难总是一个接着一个。

刚缓过劲来,却发现整个行业大打价格战,没有自主技术、没有自主品牌,企业举步维艰。茅理翔决定二次创业,深耕厨电,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这才有了今天的方太集团。

将每根数据线、插孔做到极致,公牛历经浮沉,终成年销售90亿元的“插座大王”;投入、试验、失败、再投入,一次次跌倒爬起,江丰电子最终填补国内高纯溅射靶材工艺空白……宁波这些企业的身上,都有着一股“能扛事”的劲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今天的中国制造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会面临新旧矛盾的困扰,遭遇难以预测的挑战。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越要拿出水滴石穿的韧劲儿。

快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SMT 精密电子组装 半导体封装检测领域提供智能装备解决方案,公司在三个战略方向有着长期的设备研发规划和投入:(1)引领精密焊接技术;(2)夯实3D 机器视觉精密点胶贴合技术,形成 SMT精密电子组装微组装设备成套能力;(3)发展半导体封装检测领域高端装备。在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系统软件开发、深度学习平台3D视觉算法、精密机构模块等多方面创新形成技术know- how;公司高可靠精密焊接、AOI机器视觉、高精点胶贴合等工艺装备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穿戴、新能源汽车电子、IIoT、半导体等行业,推动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教育部认定的“1+X”电子装联职业教育评价组织,“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

《隐形冠军》(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tme7

书名:隐形冠军

作者: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

译者:张帆

豆瓣评分:74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9-22

页数:448

内容简介:

中小企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主体,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它们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融入世界经济共同体,力争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性的市场份额。

每个人都知道“德国制造”代表着世界制造标准的巅峰,殊不知其背后的中坚力量是大量的“隐形冠军”企业,这些企业:

1 林立在德国的城市和乡间,在行业内享有盛誉,但不为普通消费者所知;

2在所处的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生存时间都在30年以上,有的甚至已有上百年历史;

4在一个狭窄的市场内精耕细作,直到成就全球行业内的“独尊地位”(Only-One Company)。

隐形冠军企业扩张得很慢但发展稳健,讲究价值驱动而非盲目扩张;多数是家族企业,企业主追求“鬼之艺,匠之气”的精神并代代传承,是世界一流企业群体中富有个性的一个集合。

本书是“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教授几十年研究的精髓,书中诠释了 “德国制造”成功的秘密:企业以夺得全球市场领导地位为发展目标、密切贴近客户;保持对研发和创新的高投入;坚持以质量为主要的竞争优势;激励员工并建立精益的组织,实现最有效的领导……中国拥有隐形冠军成长的肥沃土壤。凭借企业自身的努力和中国政府对于“隐形冠军”企业的扶持,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的隐形冠军登上世界舞台。

第2版新增内容

工业40和数字化革命给隐形冠军企业的竞争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它们是如何应对的?在面对新挑战时,来自传统制造行业的隐形冠军是否还拥有竞争优势?

中国隐形冠军与德国隐形冠军有什么区别?在成为隐形冠军的路上,中国中小企业需要克服哪些障碍?为什么隐形冠军在中国大有可为,中国有哪些有代表性的隐形冠军案例?

作者简介:

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

德国著名的管理学思想家,“隐形冠军”之父,颇负盛名的世界级管理大师。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公司(Simon-Kucher & Partners)创始人和董事长。

在全职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工作之前,西蒙教授是美因茨大学(1989~1995)和比勒费尔德大学(1979~1989)的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学教授,曾在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大学、伦敦商学院、法国INSEAD商学院、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任访问学者。

西蒙教授曾任和现任多家权威期刊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市场营销研究杂志》、《管理科学》、《市场营销研究和应用》、《市场营销决策》、《欧洲管理杂志》以及若干德语刊物。

作为多家基金会和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西蒙教授在公司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在1984~1986年任欧洲市场营销员研究院(EMAC)院长。

西蒙教授出生于德国,在波恩大学和科隆大学学习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在波恩大学获硕士(1973)和博士(1976)学位,并为斯洛文尼亚Bled IECD 商学院荣誉博士。

杨一安

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公司中国区合伙人及中国业务部执行总监。他是中国企业隐形冠军战略和定价管理方面的专家,著有《企业价值提升:中国企业在德投资并购系列报告》等书,并为国内外多家商校和企业讲授隐形冠军战略。

比较推荐:伯课、创想、思科、向上、光明园迪

1、伯课

“伯课”英文名:BOKE,是经由浙江浩博工贸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申请了相关的专利的一套儿童健康课桌椅,该公司完全拥有儿童健康课桌椅的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该套产品中很好的融入了关注儿童健康的积极理念,伯课健康课桌椅高度易升降,桌面角度易调节,椅面、椅背根据人体工学的原理设计了相应的凹凸曲线,成功解决或预防儿童近视、驼背和脊椎侧弯等健康难题。

2、创想

北京创想慧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推广和普及青少年儿童健康学习、健康成长的高成长性企业!公司倾力为天之骄子们的学习和成长之路保驾护航,为中国的广大家庭提供专业、健康、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旗下的创想品牌产品:是学习桌的发明和首创;是中国专利产品;是唯一入选中国健康教育推广工程的桌类产品。

3、思科

郑州雅迪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批发健康学习生活用品、儿童家具的综合型企业,拥有先进的进口机械设备和独特的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开拓创新推出科技新品,引领了市场发展的潮流。思科学习桌是公司旗下专营学习桌、电脑桌、学习电脑两用桌、矫姿椅、护眼灯和多用书柜的注册品牌。

4、向上

上海向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青少年家具国内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知名企业。公司不断研发出能够满足青少年儿童需要的学习用品向上品牌创立于2001年,向上针对全球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逐日上升的趋势,由公司创始人根据人体工学原理,多年潜心研制专门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和驼背的产品,最终发明了健康矫姿学习桌系列产品,并获得国家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光明园迪

聊城市光明园迪学习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8月,专注于学习桌,矫姿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历经十载,光明园迪系列产品已进入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40多万个家庭。

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武汉三江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隐形冠军是拥有全国甚至全球领袖地位的中小企业,根据查询资料显示,2022年湖北省隐形冠军有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武汉三江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隐形冠军这一概念由德国中小企业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创立,是指在某一细分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年销售额不超过50亿美元且隐身于大众视野之外的中小企业。

隐形冠军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市场竞争力不足:隐形冠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投入市场竞争,因此很难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2 管理能力不足:隐形冠军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些都使得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3 融资难:隐形冠军企业由于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很难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从而使得融资难度大大增加。
4 技术瓶颈:隐形冠军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这些都使得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前 言

一直以来,山东始终环绕着一个“独角兽之问”。在历年机构发布的独角兽名录中,作为GDP全国前三的经济大省,山东企业为何总是集体缺席?

近日,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发布《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杰华生物、日日顺、聚好看、伟东云教育4家山东企业入选“中国独角兽地图”。5月29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2018年度山东省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名单,日日顺、华熙生物2家企业入选,另有17家准独角兽蓄势待发。

从籍籍无名到榜上有名,山东独角兽企业数量实现 历史 性突破,意味着山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初步成果。果断放弃“粗、黑、重”,全面拥抱“创新”和“资本”,山东人的思想和理念正在发生巨变。

山东缘何重视“独角兽”

2013年,美国投资人Aileen Lee在定义“独角兽”时,提出两条标准:一是创立时间短(通常不超过10年),二是估值达到10亿美元(要有私募股权投资),并一直沿用至今。 从这简单的两个标准,可以推断出:“创新”与“资本”两大基因,是独角兽企业最显著的特征。

创新与资本,恰恰是山东的短板和弱项。在2018年初召开的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用“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与广东、江苏、浙江做比较,并一针见血地指出: 科技 创新能力不强,致使山东错过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刘家义书记给出的几组数据值得琢磨: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38%,分别比江苏、浙江低77和63个百分点,比河南还低11个百分点;全 社会 科技 研发经费支出占比230%,分别比广东、江苏、浙江低022、032和009个百分点;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广东有24万件,全省1399件,仅为广东的58%。

山东是制造业大省,工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省份都进行结构调整。山东2017年单位生产总值财政贡献率只有839%,分别比江苏、浙江、广东低112、282和420个百分点。2018年,山东全省税收收入4898亿元,浙江阿里集团和旗下的独角兽企业蚂蚁金服集团纳税就达到516亿元,这就是互联网创新的威力。

另一组数据:注册地在山东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仅占全国的28%,相当于浙江的1/4、江苏的2/3;管理基金规模仅占全国的14%,相当于浙江的1/5、江苏的1/3。境内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只相当于江苏的1/2、广东的1/3。

金融业涉及方方面面,一般以银行存贷款作为主要指标。山东高层单单以资本市场与发达省份比,背后指向的正是科创企业。因为只有高 科技 初创企业,才能得到私募基金的青睐;只有技术水准较高的符合国家产业方向的成熟企业,才能登上资本市场。

山东高层已经意识到:以独角兽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代表了山东未来的发展方向。

“独角兽”成各级政府香饽饽

如今,山东各级政府对独角兽企业的重视程度,怎么说都不过分。

今年初的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刘家义书记特意讲到,各市县要对现有企业、技术“排排队”,要对“瞪羚”“独角兽”企业、创新企业和平台等,拿出足够的精力和对策,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资源重点培育。龚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2019年,山东省要再培育100家“瞪羚企业”,同时积极培育“独角兽企业”。

各级主管部门也是“拼了”。2月19日,省“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山东省工信厅召开了瞪羚企业负责人座谈会。2月26日至3月3日,工信厅又组织瞪羚企业调研团,走访4 个地市10余家瞪羚企业。

山东省提出了中小企业培育三部曲,即“瞪羚企业→准独角兽→独角兽”产业链。 对于认定的全国独角兽企业,省财政将一次性奖励300万元,政策、金融等方面也予以支持。市级层面,济南、淄博、潍坊、泰安、威海等几乎所有地市,都出台有支持瞪羚(独角兽)企业配套政策措施,有些财政情况比较好的还能拿出30-50万元的奖励。

2018年9月,杰华生物被认定为山东首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近30亿美元。董事长刘龙斌归国创业时,很多地方都伸出了“橄榄枝”。据说为了抢下这一单,青岛市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北京与刘龙斌洽谈,论证和洽谈前前后后进行了18轮。刘龙斌评价崂山区政府:有求必应,从不拖拉,从不推诿。

关键是,全国各地都在比拼,大多数独角兽企业会选择山东吗?很难说。对于估值过10亿元的企业而言,几百万的奖补可谓杯水车薪。很多人都说营商环境很重要,确实是,但这是个生态系统,重点还是得拼“看得见摸得着的”。

青岛抓住了关键:创投资本。青岛南下深圳,学到的最大经验就是:中国排名前20名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超过一半在深圳,创业风险投资把人才、技术都吸引到了深圳。近日,青岛也召开了继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之后,最重要的一次国际化会议——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提出了目标,要建设世界创业风险投资中心。

“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折射出了山东全省对独角兽企业的求贤若渴。曾经对民营经济不屑一顾的山东,正在完成一次蜕变。

山东 “独角兽”如何磨亮这只"角"?

两年的努力,山东对“独角兽企业”的渴望得到了回报。2018年起,逐步有山东企业亮相“独角兽企业”榜单。山东省工信厅首次发布官方认证的独角兽名单,说明政府对独角兽企业有足够的信心。惊喜之余,还是需要认真分析对比,培育独角兽是否是山东的正确之选?

如果对比独角兽企业的名录,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第一名北京遥遥领先,数量达到82家,相当于排名二三四位的上海(38)、广东(24)、浙江(20)的总和。

这个数据与各省市的GDP数据并不吻合。原因就在于,独角兽企业大多诞生于数字经济和互联网领域,创始人大多出自阿里、腾讯、百度,且BAT本身也孵化了大批独角兽。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 科技 、经济中心,还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中心,望京周边聚集了大批互联网公司,能够提供数字经济最需要的人才、政策、资本、信息等要素,这是其他城市难以匹敌的。

相比于其他产业,分布在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的独角兽,能够脱离工业基础而成长,需要的是互联网平台思维。山东缺乏独角兽,除了对民营经济不重视外,这是个主要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山东是否应该放弃自身的工业基础,追逐互联网经济?这个问题要辩证来看。

互联网经济并不只存在于服务业领域,工业领域同样需要互联网思维。日日顺原本来自于海尔的家电物流,通过转型物联网场景生态物流,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这就是启示!这就是样板!山东拥有全国最多的隐形冠军,有实力也有机会在某些领域如工业领域,实现与互联网经济的对接。

另一方面看,山东已经在第一轮独角兽的争夺中落后,再想引进独角兽并没有优势,尤其是除青岛、济南以外的城市。 现在看全球经济,虽然互联网经济红利依旧存在,回归工业、回归第二产业的呼声却越来越高。未来,以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材料为代表的硬 科技 将大行其道,也更能经得住资本的考验。

结语

不管怎么说,拥有独角兽总是一件好事。山东能够以长跑思维来对待区域竞争,埋头将山东企业的 科技 创新能力提升上去,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这总是一件幸事。

隐形冠军的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管理学思想家赫尔曼·西蒙首次提出的,因此他也被誉为“隐形冠军之父”。他通过研究大量德国的卓越中小企业案例,认为隐形冠军企业是指那些在某个细分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但鲜为人知的中小企业。
西蒙定义的隐形冠军需要满足3个标准条件:
(1)世界同业市场的前三强或者至少是某个大洲的第一名公司;
(2)年营业额低于50亿欧元;
(3)不为外界周知的,公众知名度比较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6249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