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推荐有哪些?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推荐有哪些?,第1张

回顾近三十年的园区建设,传统园区面临着人工成本高、安防水平落后等问题,亟需提升园区生产效率、管理效率、资源利用水平、服务水平。目前而言,智慧园区建设不仅仅是各种智能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功能的简单集合平台,更是囊括了基础设施、网络系统、集成管理与在线服务等多个环节结构构成的整体,AIoT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无疑是园区数字化升级的重要基础技术。

园区作为城市的基础单元和最重要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发展迅猛。思源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向园区运营方提供涵盖园区经营管理、物业服务管理、园区风险识别、设施设备管理及智能监控的整体解决方案,以IOC运营大屏,将园区全方位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赋能数字化园区管理,构建人、物、空间全面联动的安全、绿色、高效的新型园区。

OneNet云平台。
OneNET是中国移动打造的高效、稳定、安全的物联网开放平台。OneNET支持适配各种网络环境和协议类型,可实现各种传感器和智能硬件的快速接入,提供丰富的API和应用模板以支撑各类行业应用和智能硬件的开发,有效降低物联网应用开发和部署成本,满足物联网领域设备连接、协议适配、数据存储、数据安全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平台级服务需求。OneNET已构建“云-网-边-端”整体架构的物联网能力,具备接入增强、边缘计算、增值能力、AI、数据分析、一站式开发、行业能力、生态开放8大特点。全新版本OneNET平台,向下延展终端适配接入能力,向上整合细分行业应用,可提供设备接入、设备管理等基础设备管理能力,以及位置定位LBS、远程升级OTA、数据可视化View、消息队列MQ等PaaS能力。同时随着5G网络的到来,平台也在打造5G+OneNET新能力,重点提供并优化视频能力Video、人工智能AI、边缘计算Edge等产品能力,通过高效、稳定、多样的组合式服务,让各项应用实现轻松上云,完美赋能行业端到端应用。

随着智慧用电平台的建成,以智慧用电为核心,覆盖智慧监控、智慧消防、智慧物业、智慧灯杆等功能的''1+N''未来小区智慧服务,感受到了小区生活中浓浓的未来气息。助力打造的“未来智慧小区”,集成智慧消防、租房管理、物业、门禁、车辆识别、人脸识别、充电桩管理、视频监控(含高空抛物)、社区服务九大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小区物联网一张图、监管全覆盖。工作人员只要打开智慧用电模块,全小区配电房立即在电脑屏幕上得到全景式、立体化呈现。

“智慧小区”智慧用电系统解决方案

为让运维人员实时掌握配电房内电气设备运行情况,接入“电圈管家”系统,同时对配电房的水浸、烟雾、红外门禁、有毒气体、温湿度等环境量进行实时监测,赋予其“视觉”、“听觉”、“嗅觉”等功能,实现全感知。这些功能的应用,不仅帮助运维人员在故障出现时有足够时间处置,甚至能在故障出现之前进行预判,保障小区供电可靠。

在此基础上,用电侧的智慧升级也为住户增添了另一份安全保障。通过对电表箱的全感知改造,运维人员可监测电表箱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排除隐患,提升用电品质。同时,该系统可重点监测独居老人、出租户等用电数据,提取用电特性,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其用电偏移程度,当出现用电数据异常时,能即刻通知安保人员进行上门询问,确保住户安全。

智慧用电

除了智慧用电,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智慧消防等“一张网”也将小区的各公共设施进行了互联。矗立路边的智能灯杆具有预报天气、充电、照明等多种功能,灯杆下方集成了电动汽车充电桩,方便用户充电。智慧井盖则新增了报警功能,一旦发生位移、溢水、损坏等,系统会自动报警,减少人员财物损失。

当用户发生停电故障时,智能配变终端通过应用边缘计算技术,对故障数据进行就地化分析后送往云端主站进行综合研判。在用户拨打报修电话之前,就可实现精准定位故障并安排人员开展抢修工作,大幅提升运维抢修效率和供电可靠性。同时系统可向用户主动发送停电信息,告知停电原因和预计恢复时间,有效提升供电服务品质。

停电少了,用电也更加节能。为让用户体会未来用电方式,通过利用配电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配变终端,感知分析客户用电信息,对家庭、企业等不同客户群体的用电行为特征进行识别并画像,给出科学合理的家居智慧用能建议,实现用户侧需求的快速响应,提升用电体验。

随着充电的启动,由此产生的数据也开始奔跑,充电桩连接的低压线路终端可对充电负荷、充电周期特性、充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使后台工作人员一键查看充电桩运行信息,第一时间获悉故障情况,实现充电桩的主动抢修运维。同时,充电产生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可更好地预测区域用电需求,合理规划未来配电网布局,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6262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