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读懂物联网

一文带你读懂物联网,第1张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众多企业十四五战略布局的新规划,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 等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得到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在边际成本上也获得了压倒性的先发竞争优势,将对每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字化将成为数字经济进程中企业追逐的新目标。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追逐的新目标也是必经之路,甚至可以说“无数字化就会面临淘汰”。传统的信息化方式已经很难帮助企业应对极端条件下的企业发展,如这两年的疫情,给国家和企业造成的损失无可计量,对传统企业更是致命打击,也正是诸如此类的突发事件,类似加速一样,带来了数字化的指数发展,加快了行业的数字化普及。

物联网是“新基建”的核心要素,也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传统制造企业已不再是埋头造东西了,而是通过收集产品的各项使用指标、用户习惯等数据,优化产品,提升用户满意度。每个产品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介质与云端通信,实现数据的高效、稳定传输。

所以说要实现数字化转型,物联网是必经之路。

物联网 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以网络为介质将万物进行互联网的网络。只不过,这网络不再局限于以前的局域网,而是通过各种新的通信技术,如5G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到云端 。

物联网初步分为三个层次,有物理层(也被称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也称为感知层,主要是由各种的传感器元器件构成,如温、湿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方向传感器、R FID 标签和读写器等等。它本身是对外界各种信号的感知,类似人的五感,采集各种信息的来源,主要功能就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由各种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

负责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人机接口,与各行各业的业务需要进行对接,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物联网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企业或者行业,随着快速的发展,物联网已涉及到智慧安防、智慧能源、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等的建设。所以必须快速的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掌握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从企业层面而言,通过应用物联网可以最直观、最优先的获得终端用户使用产品的第一手数据, 有助于 企业高层在企业战略、营销、研发、运营等多板块的决策。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 ,企业 最终 将会成为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执行者, 深知物联网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无限红利,如为企业在行业内的创新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用户满意度、利用与用户的互动,可以提升用户粘性,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节约总体成本。

从个人层面而言, 科技 改变生活,各种新技术的诞生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物联网也不例外。通过物联网可以改变人们的学习习惯。如教育机构可以通过物联网获得学生的学习习惯数据,对学生薄弱的学习环节进行定向辅导。可以提前告知车主,某个商场最近的车位在哪、哪条路堵车等。可以告知妈妈们冰箱里是否还有菜还有什么菜等等的场景。

由于这些多方面的好处,使物联网 被 广泛 的 应用。不但有效地满足了企业的成本削减效率提高 的要求 , 还帮助企业 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人更“懒”了。

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合体。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也不尽相同。企业通过大数据的不同算法和模型分析信息,提取价值数据,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高管进行关键决策。

物联网的核心是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物联网的发展将为国家、行业及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物联网的技术特征有以下几点:

RFID 本身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由询问器和应答器组成,具有唯一的编码,附在实体上。这样我们可以随时掌握物体的位置及周遭环境,对目标物体进行跟踪。

是一种以机器对机器进行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使对象实现智能化控制。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平台和互联网络,可以依据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决策,改变对象的行为,从而进行控制和反馈。

主要是由微型的、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器和控制电路等组成。负责信息收集、简单处理和执行。利用传感网可以可以提高系统的自动化能力、智能化能力。

物联网的属性特征可概括为感知、传送和处理。

位于物联网的物中,集成各种不同功能的传感装置,利用RFID、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获取,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

位于物联网的联中,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将目标物体(对象)接入信息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海量的跨区域、跨行业、跨组织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自动化且智能化的决策。

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已经对物联网有了一个轮廓的理解。物联网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的产物,被国家列为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对于以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物联网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际应用,为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工业40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工厂、数字化工厂在国内落地开花,遍布全国。借助物联网的热度和技术,实现从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到后市场等关键环节的全流程标准化、智能化。比如:

随着智能化 社会 的到来,智能建筑、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正在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智能家居是以家为平台,兼备建筑、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家居环境,是物联网生活化的应用场景之一。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通过网络等信息通信技术手段实现对家居电器等的智能控制,使其能够按照人们的设定工作运行,而不论距离的远近。智能化与远程控制是智能家居的两大特点,这也是物联网的属性。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可提供的场景不胜枚举,如通过手机可以远程控制家中的摄像头,查看家里情况,甚至可以通过摄像头和家人聊天;通过红外开关对家电进行远程控制,如提前打开电饭煲,实现下班到家马上有饭吃;通过智能门锁远程对门锁进行控制,掌控何人何时回家。利用物联网实现家居智能化,使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

经历了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两次浪潮,物联网被称为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代表了下一代信息发展技术。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 综合 性应用与技术,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使人与物智慧对话, 实现智慧的地球 。

物联网正在积极塑造工业生产和消费世界,从零售到医疗保健,从金融到物流,智能技术已遍及每个业务和消费者领域。随着国家的支持力度不断加码,物联网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毋庸置疑,物联网已经成为智慧的代名词,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20世纪以来,根据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学、医学等基本理论,运用卫生工程、给排水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技术原理和手段,解决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音污染等问题,使单项治理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了环境工程学诞生的基础。60年代后期,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中,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从此,对环境系统工程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研究工作迅速发展起来。环境工程专业这门新的学科形成了。中国环境工程学科是在70年代中后期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其标志是1977年,清华大学在原有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这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工作,确立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环境教育是一项终生教育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环境道德素质和环境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环境专业教育是中国的环境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环境专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环保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高等院校的学生。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培养环保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中国的环境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专业设置和结构体系都趋于合理,基本上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对环保人才的需求。
环境工程专业仍属于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因此还没有吸引更多人的注意。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部分是在大城市和大企业,以及一些专门做环境方面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的公司。
由于很多地区或地方上的企业对环境保护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他们的需求相比之下就小的多,再加上很多地县级的环保部门的人员多数是从原来的卫生防疫部门或其他部门拼凑出来的,也往往缺少对环境工程的重视。这几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不多。但随着环境保护观念宣传的深入,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内,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天津师范大学的二本专业:

1、专业名称:经济学,授予学位门类:经济学

2、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授予学位门类:经济学

3、专业名称:法学,授予学位门类:法学

4、专业名称:政治学与行政学,授予学位门类:法学

5、专业名称:社会工作,授予学位门类:法学

6、专业名称:家政学,授予学位门类:法学

7、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授予学位门类:法学

8、专业名称:教育学,授予学位门类:教育学

9、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10、专业名称:学前教育,授予学位门类:教育学

11、专业名称:小学教育,授予学位门类:教育学

12、专业名称:体育教育,授予学位门类:教育学

13、专业名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授予学位门类:教育学

14、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授予学位门类:文学

15、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授予学位门类:文学

16、专业名称:英语,授予学位门类:文学

17、专业名称:俄语,授予学位门类:文学

18、专业名称:法语,授予学位门类:文学

19、专业名称:日语,授予学位门类:文学

20、专业名称:朝鲜语,授予学位门类:文学

21、专业名称:新闻学,授予学位门类:文学

22、专业名称:广播电视学,授予学位门类:文学

23、专业名称:广告学,授予学位门类:文学

24、专业名称:历史学,授予学位门类:历史学

25、专业名称:世界史,授予学位门类:历史学

26、专业名称:文物与博物馆学,授予学位门类:历史学

27、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28、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29、专业名称:物理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30、专业名称:应用物理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31、专业名称:化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32、专业名称:化学生物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33、专业名称:地理科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34、专业名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35、专业名称:地理信息科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36、专业名称:生物科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37、专业名称:生物技术,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38、专业名称:应用心理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39、专业名称:信息工程,授予学位门类:工学

40、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授予学位门类:工学

41、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授予学位门类:工学

42、专业名称:软件工程,授予学位门类:工学

43、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授予学位门类:管理学

44、专业名称:工商管理,授予学位门类:管理学

45、专业名称:市场营销,授予学位门类:管理学

46、专业名称:会计学,授予学位门类:管理学

47、专业名称:行政管理,授予学位门类:管理学

48、专业名称:档案学,授予学位门类:管理学

49、专业名称:物流管理,授予学位门类:管理学

50、专业名称:旅游管理,授予学位门类:管理学

51、专业名称:音乐表演,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52、专业名称:音乐学,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53、专业名称:舞蹈学,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54、专业名称:表演,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55、专业名称:戏剧影视文学,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56、专业名称:广播电视编导,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57、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58、专业名称:美术学,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59、专业名称:绘画,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60、专业名称:摄影,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61、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62、专业名称:环境设计,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63、专业名称:服装与服饰设计,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64、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授予学位门类:工学

65、专业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授予学位门类:艺术学

66、专业名称:环境科学,授予学位门类:理学

67、专业名称:通信工程,授予学位门类:工学

68、专业名称:投资学,授予学位门类:经济学

69、专业名称:网络工程,授予学位门类:工学

70、专业名称:智能科学与技术,授予学位门类:工学

扩展资料:

天津师范大学的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有广告学、世界史、教育技术学、物流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地理信息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点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学前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物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津师范大学

是,也不是,准确的说不全是(手动狗头)
智慧校园是指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学与教的效果为目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术,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型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能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校园=1个数据中心+智慧校园基础设施 +八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智慧性资源。八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分别是:学生成长类智慧应用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类智慧应用系统、科学研究类智慧应用系统、教育管理类智慧应用系统、安全监控类智慧应用系统、后勤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社会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综合评价类智慧应用系统 。
个人理解,应用物联网的场景主要集中在八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6349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