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专业就业方向

物联网专业就业方向,第1张

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也可报考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

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物联网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物联网专业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增设新专业后,高校申请最多的学校,这也说明了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工信部出台的《物联网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发展目标时指出,到2020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输、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0年至20年物联网将会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安防、电力、家居、医疗、矿业、军事等各个领域,物联网行业将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也将给世界经济与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物联网技术不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它其实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项目管理等传统专业的多方面知识。就业的范围十分宽泛:

软件类:程序编程、嵌入式开发等;

硬件类: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测控等;

其它类: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等。

造成就业范围如此宽泛的原因也是多样的:

因为物联网技术涵盖的领域很多,在大学能学到的知识又较为有限,所以容易让人产生感觉物联网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很像。而实际上,物联网专业比计算机专业宽泛充实的很多。

据了解物联网技术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编程语言、网络等IT基础知识之外,还要重点学习传感器、RFID、模式识别基础这些物联网感知层方面的知识。

在后期专业方向上,物联网专业的学生会接触的较大的项目和课题,应用的行业也会十分的广泛,例如离我们比较近的智慧家居,智慧农业,食品溯源,还有企业使用的冷链运输,医药供应链,国家提倡的智慧城市等等。

如此宽泛的就业情景,需要确定方向和找到出路,前面已经列出了三个方面:软件方向,硬件方向,项目方向。

软件方向要重点学习编程能力,研究物联网方向的软件应用案例,了解物联网应用使用的编程语言,坚持下去,终身研究学习。

硬件方向要重点了解物联网构架体系中使用的网线网关、传感器、屏显等硬件产品,并对射频、模式等产品接口或参数了如止掌,直至达到研发人员要求。

项目方向重点是了解物联网整体架构和运行机制,深入研究物联网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解决方案,主导项目、实施项目、管理项目,做一名合格的物联网管理人员。

总之,物联网行业十分庞大,想在其占一席之地也并非难事。重要是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深入钻研某个领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最终为物联网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或许可以考虑如下两类: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1.电子学报 2中国激光 3半导体学报 4通信学报 5电子与信息学报 6 光电子、激光 7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8激光杂志 9激光技术 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1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2量子电子学报 13应用激光 14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5电子技术应用 16半导体光电 17激光与红外 18电信科学 19半导体技术 20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1现代雷达 22信号处理 23电波科学学报 24电视技术 25压电与声光 26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7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8红外与激光工程 29电路与系统学报 30光电工程 31光通信研究 32微电子学 33通信技术 34光通信技术 35液晶与显示 36微波学报 37广播与电视技术 38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39数据采集与处理 40红外技术 41电子元件与材料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1计算机学报 2软件学报 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自动化学报 5计算机科学 6控制理论与应用 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型学学报 8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9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10控制与决策 11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12计算机工程 13计算机应用 14信息与控制 15机器人 16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版 17计算机应用研究 18系统仿真学报 19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遥感学报 21中文信息学报 22微计算机信息 23数据采集与处理 24微型机与应用 25传感器技术 26传感技术学报 28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9微型计算机 30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当前中国监狱的发展背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国内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文明、法制文明的日趋进步,要求监狱行刑工作必须和当前社会的发展同步,必须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要素,而不是简单的应对和附和;从国际监狱的发展趋势来看,行刑的社会化、个别化、科学化以及对罪犯的人权保障,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参照物,也给我们改进工作提出了许多的课题。而这一切都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监狱工作的发展必须考虑的因素。借此机会我就监狱行刑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四个方面谈些思考,与同志们共同商榷。�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监狱行刑工作变化特点
建国五十多年来,监狱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造成绩,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监狱工作制度,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监狱行刑工作更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从理念、制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把它归纳为“四个推进”。�
——由偏重政治性层面的追求向全面实现刑罚功能的方向推进。过去由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和押犯构成的特殊,加上一个时期左的思想的影响,监狱都是从专政工具和国家暴力机器这个层面上讨论,目的是强化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突出镇压职能和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和改造罪犯的职能。随着法制的健全和押犯构成的变化,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后,罪犯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的法律定位认识和实践上越来越明确,在日常的管理中从过去的“敌情”向“犯情”转变,监狱能够更多地从一般社会功能的角度研究和对待罪犯的问题,监狱的活动从以往更多意义的政治活动转向为社会秩序管理和具体的法制实践活动。但是,监狱这个特殊领域的阶级斗争仍然存在,改造与反改造的较量仍然激烈,监狱作为专政机关的性质不能变,如何把政治层面的追求与社会管理职能的实施结合好,把握好度,是依法治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这两个结合好,才能更好的为和谐社会服务。�
——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推进。改革开放前,监狱被极大的神秘化,这当然与当时的国内和国际的政治斗争和政治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改革开放后,监狱逐步地向社会开放、向国际开放,推动这个开放进程的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过程的大背景,也是与监狱的对外开放与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在过去看来保密的如押犯数量、押犯构成,监狱数量、监狱规模以及内部的管理都被神秘化和保密化,在当前的国际交流中已经比较透明和公开,而且随着开放的进程,监狱工作也会更多地转向交流、合作与借鉴,中国监狱工作赢得了更好的国际声誉。当然,敌对势力对我国监狱的猜忌、攻击是不可避免的,人权领域的斗争在监狱仍然是焦点之一。�
——由粗放型经验型向法制化科学化推进。在较长的时期内,监狱管理比较简单粗放,在很多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方式上,随着政治运动、政治要求展开,具体的内部管理有着很强的长官意志和经验型风格。在新的时期,中国监狱在执法、管理等许多方面有了一整套的管理体系,从而走向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而这个进程基本是伴随着创建特殊学校、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活动的开展尤其是监狱法的出台而不断深化的,分类改造、计分考核、心理咨询、三化建设等科学理念和措施正越来越多地融入进来。�
——由功能的自我实现向社会化方向推进。监狱工作由初期强调自我生存、全面发展并办大量社会后勤工作、追求产值效益、追求理想化目标,到放在整个社会的大视角下合理定位,逐步确立了监狱体制改革、执法职能的强化和改造目标是为了使罪犯顺利融入社会的科学认识。�
应当说这些转变是巨大的,有些甚至是质的飞跃。这些进步为未来的发展作了基本的理论和实践准备,打下了物质基础。
二、监狱行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的历史时期,监狱工作要继往开来的向前发展,应当说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行刑理念和方式的不适应性。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国家、社会及公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要求,使我们必须看到传统的理念和方式与创新工作的差距。例如热心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监狱执法功能的问题,习惯于传统管理手段追求高度整齐划一管理方式导致罪犯监狱人格的形成,从而忽略“促使罪犯顺利融入社会”这一监狱最终追求的目标,几十年一贯制的警察队伍和后勤管理使行刑成本和工作效率不尽人意,改造罪犯在许多监狱实际工作中还摆不上主业地位,对警察队伍缺乏有针对性考核激励机制等。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由于种种因素这些传统的理念和方式还有它存在的空间,理念的更新和方式的转变将是长期和艰巨的,而又是迫切的,特别是基层基础工作,几十年形成的工作模式、工作传统对新的理念,对方法手段的创新有较大的抵触功能,并且在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和冲突中,传统有时更占据优势。�
第二、监狱的发展还受到经济的制约。中国现在仍是发展中国家,三农问题、贫困人口、社会低保、就业就学等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监狱经费的保障始终是低水平的。这不仅使监狱疲于解决经济问题,而且造成很大的地区的不平衡,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监狱的财政到位比较好,开展工作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在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和地区面临的困难就比较多。在吃饭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好的监狱,要做好监狱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其困难和问题可想而知。尽管这一问题随着监狱体制改革有了新的思路,并随着国家财政投入有了较大的缓解,但其作为制约因素还将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对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分析和把握。�
第三、我们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甚至还有很多缺陷。《监狱法》的出台对于监狱事业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上当时的多种局限,监狱法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而监狱法的实施细则又没有及时跟进,在涉及罪犯权利的婚姻权、亲情住宿、隐私权等诸多方面也没有健全的法律规定,这一些都给具体的监狱实践带来很多的困难和实践上的争议和矛盾,与当前整个行刑发展方向相联结的社区矫正、扩大假释面的要求相对应,法律已经出现了严重滞后的状况,亟待改善。�
第四、对外交往中主角和主流意识和不够鲜明。五十多年的监狱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也创建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监狱工作制度,但是在近些年的开放过程中,我们充分的注意到了国外的一些制度和经验,而对在自己的经验和制度归纳总结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造成了自信心的缺失和对自身的特色的模糊,也正是因此我们在继承和借鉴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国际性的交流活动越来越多,我们在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方面,缺乏足够的开放和自信,在话语权方面,还过于谨小慎微,这些需要在理论准备、制度建设、成果特色方面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
第五、在现代科技手段的协调利用方面明显滞后。目前受经济方面的制约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少监狱在运用科技手段强化监狱的防范措施、建立公开透明的技术平台方面做得很不够,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成滞后的状态,与此同时在部分监狱虽然运用了一些现代的监控设施,在强化监控方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在某些监狱不但没有较好的减少和节省警力,而且出现了见物不见人和过多占用警力的现象,更不用说利用科技的平台建立科学有序的管理模式,如何做到新的科技手段的应用和警力的优化配置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成功的模式,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强化安全防范、构建更加晚上科学的公平和效率机制,尤其值得研究。此外,警力配置比例偏低,结构不合理,专业分类不科学,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不够等问题日益尖锐。
第六、在信息化和透明度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众所周知,信息化建设为当前国内许多监狱的建设带了很多的生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监狱教育和管理的模式,同时在狱务公开等理念和制度的推动下,监狱的透明度在不断的加强,这在很多情况下不仅表现为监狱的变革和进步,同时在面对社会发展这一大的格局和形势,也遇到了越来越复杂的挑战,较为典型的是媒体的介入和随之容易引发的各种难题和困境。这种挑战在许方面不仅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尤其需要拿出应对性的措施。�
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正确认识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握大的形势,就能够紧紧地抓住机遇,从而把握主动。应当看到在应对这些挑战方面,我们有很多的优势和许多有利于发展改革的环境条件。�
第一是我们几十年的监狱工作发展不仅在制度和经验方面有了很好的积累,而且在监狱的总体进程方面,改革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这些既是我们迎接挑战的现实基础也是思想认识条件。�
第二是国家文明进程、法制进程和与此紧密相关的经济基础的发展进步,不断地使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包括监狱工作文明法制和科学的道路上迈进,呈现出一片光明的前景。�
第三是监狱当前的布局调整、体制改革和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使我们监狱的建设不论是资源上还是结构上不断的增强和优化,使监狱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教育方式的变革不断推向更高的水平。�
第四是队伍建设不仅建立了凡进必考机制,保证了队伍素质提高,使之与社会发展进程同步,而且下一步即将展开的分类建设,将进一步为监狱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队伍保障。�第五是国际交流为我们吸收借鉴国际社会监狱工作的经验,少走弯路,跨越式迈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相信发挥这些优势,利用好这些环境和条件,我们的监狱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会出现一个快速进步的发展期,行刑工作展开一个新的局面。�
三、监狱行刑发展趋势分析
面对上述的遇和挑战,中国监狱工作应当顺应当前的形势,对自身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方式路径进行适时的变革和推进。从发展趋势分析,有以下特点:�
——科学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日益增强。通过全面、严格地执行刑罚,实现法律正义和公平,体现监狱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通过手段创新全面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大目标。而改造人的工作更需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追求改造质量的提高上,要增强科学矫治意识,运用好人的转化规律和适应社会进步的大背景。�
——改造目标日趋合理实际。过去的目标设计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主要是对罪犯的思想道德目标要求比较高,我们社会主义的监狱在任何时候都要致力于罪犯思想道德的改造,但是在现实目标上,我们更要立足于改造其为守法公民,从而更好的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同时应当把培养罪犯的劳动技能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教育培养的重点,以期适应重返社会的需要。�
——改造方式日益丰富完善。推动改造主体由封闭的监狱到监狱和社会相结合、由单一的警察向警察和社会志愿者相结合、由传统教育方式向更为科学的量化教育方式的转变,建立形成多元化的开放教育体系,探索扩大假释面、开展社区矫正、引进社会志愿者和专家教育新路子和新途径,使罪犯的教育在与社会思想文化的衔接中展开,扩展监狱的教育资源,使监狱的更加文明开放。�
——治监理念日益深化。回顾以往,监狱工作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行刑工作的高要求,先进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更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在坚持依法治监的前提下,着眼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进行理论创新,从而指导行刑实践使我们理论工作者和各级领导的重要课题。目前法制理念、公平正义的理念、保障罪犯权益的理念、使罪犯融入社会的理念已经在全国的监狱工作中普遍形成,进行归纳和整合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四、突出重点,全面提升监狱工作水平
应对新形势的挑战,适应监狱发展的新需要,必须解决好以下矛盾和问题:�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监狱体制改革。监狱体制改革是冲关破冰之举,为新的历史时期监狱走上科学发展轨道提供了历史机遇,而其难度和复杂性又是可想而知的。经历了两批试点后改革的阵痛和应当付出的成本已经显现,我认为这都是必要和应当承受的。当务之急是坚定不移的加快推进,从实际出发,坚持分类指导,解决突出问题,用发展的思路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实现监狱职能的纯化,把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真正摆到监狱工作的主业上来,这是提高监狱行刑水平的基础条件。�
第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和更新管理理念。在当前研究借鉴国外监狱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监狱的本质属性不动摇,继承几十年来符合中国国情的传统的经验和做法,着眼于当前改造方法手段的创新,善于总结分析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形成明确的扬弃观,来辩证的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考虑中国国情照搬照抄,或者简单地以西方的经验和做法来作为标准评鉴和衡量中国的监狱工作,都不是科学的,要逐步形成自己的评价和标准体系,这是十分迫切的。要及时更新监狱理念,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目标丰富“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内涵,建立新理念、新观点、新方式,并以切实的配套制度措施在行为作风、监狱文化等方面的进行再构造,从而实现理念的真正变革。�
第三是必须加强警察的职业化建设 。每个时期监狱的重大变革都是伴随着队伍建设的改革发展展开的。实践证明,目前队伍的数量配置和结构要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存在着比较大的障碍和困难,自八劳会议以来,监狱警察的建设在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结构、要求、比例以及与当前发展变化了改造工作的需要方面,还没有作为一项主要矛盾加以理解和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对此进行研究和分析,制定实行新形势的警察配置和结构方案,按照总体部署切实加强警察的职业化建设。�
第四是必须加快法律的配套与完善步伐。从目前刑罚执行的现状看,我国刑罚执行权明显呈分散状态。执行部门各负其责,自行其是,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作为现行的刑事执行法律的主体《监狱法》只能在监狱系统得到较好的落实,无法解决与刑罚执行其他相关机关的问题和冲突。刑罚执行法法律体系应由纵向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互衔接、互相配套,形成从第一层次《宪法》到第二层次的《刑事执行法》、《刑满出狱人员保护法》和《监狱法》、《附加刑执行法》、《社区矫正法》、《未成年犯矫治管理法(或条例)》以及国务院有关条例和司法部部门规章的法律体系。从而使确保监狱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格局,现在来看,按照这一要求,欠账还比较多,而且制约和影响着监狱改革进程的推进。�
第五是要关注和重视信息化的趋势和应用。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服务于监狱的行刑工作,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公平与效率,是我们各级领导应当具备的重要意识,注重信息化建设的涵义不是上几台计算机,也不是简单的监控设备和仅仅反映一些信息的局域网,而是要通过当代信息化建设这种平台和手段实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革命,打造一个狱务透明、改造手段革新、推进教育模式更新的平台,也是实现监狱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一种新的机制和新的措施,应予重视和投入。�
第六、必须重视基础工作。监狱工作重心在基层,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更是当务之急。监区分监区的警力配置,警察素质、执法意识、敬业精神,心理状态都存在许多课题,都须要各级领导予以关注,把基层基础工作打实打好,我们才有可能谈发展、谈进步

智慧监狱的特点是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理念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模式。智慧监狱这本书的内容围绕监狱物联网、监狱云、监狱大数据以及监狱信息安全与运维四大主题展开,对智慧监狱的总体架构、建设路径和智慧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讨,首次给出了智慧监狱的顶层设计和智慧监狱的评价指标,力求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了解当前监狱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为智能化现代文明监狱建设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

制造业/工业为主要应用领域

2018年,智慧城市曾在物联网应用领域中排名第一,2019年,工业/制造业早已取代智慧城市,坐稳了物联网应用领域的头把交椅。物联网研究机构IoT
Analytics对1414个实际应用的物联网项目进行了研究,其2020年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全球份额中占比最高排在首位的是制造业/工业(22%),其次是运输/移动性(15%)和能源物联网项目(14%)。

具体来看,微软和AWS等技术巨头,以及西门子和罗克韦尔等大型工业自动化参与者,都是工业/制造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推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6389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