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理解智慧农业系统?这个该怎么建设?

该怎么理解智慧农业系统?这个该怎么建设?,第1张

所谓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体现,随着5G传输技术、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普及,物联网技术的现实应用条件开始成熟,传统农业便灵活运用物联网技术,摇身一变成为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运用农业生产区域的各个传感节点监测收集数据、无线传输系统传输数据和决策控制系统控制设施,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各个条件(空气、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水、二氧化碳)的精准感知和控制,并进行决策管理。

智慧农业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粮食耕种、蔬果大棚、花卉大棚,畜牧、家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可以说有农业的地方就能用到智慧农业体系。

智慧农业系统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智慧农业系统是由三个部分:监测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和决策控制系统组成的。

1 监测系统由各个无线传感节点组成,用光伏供电,监测农业生产环境的水分、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以及植物的营养等参数,进行信息的收集。此外还有实时图像和视频监控功能,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信息收集,有助于工作人员进行更好的管理。

例如智慧农业温室大棚传感器,传感器类型包括无线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土壤PH传感器、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等。采集农业大棚内的空气、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服务器。

2 无线传输系统主要由互联网平台组成,是负责传递监测信息的通道。

传输系统在农业种植区各处安装信息采集节点,并建设立杆摄像头实现视频图像的传输,各个节点通过大功率无线网桥进行无线信息传输,最终将所有信息传输到终端决策控制系统。

3 决策控制系统指的是智能平台通过对监测信息的整理和智能分析,对农业生产区域进行智能灌溉,智能调温,智能施肥、智能喷药。

例如智慧农业温室大棚控制器,当监测系统提供的环境数据达到一定程度时,控制器便会智能开启相对应的设施进行处理,例如调温、灌溉、施肥、喷药、通风。让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

智慧农业系统的优势

1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智慧农业解决了很多传统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耕地的过度开发影响了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大水漫灌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还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通过发展智慧农业能够有效解决各种资源浪费问题,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在保证农产品生产目标实现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2 保证食品安全,监管溯源:智慧农业实现了农产品从育苗、种植、仓储、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信息的监控,建立了健全的农产品监管体系,实现对农产品全部流程的监管溯源,能有效保证农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

3 智能 *** 控:物联网监测系统收集数据,经过无线传输能实现远程 *** 作,在 *** 控室内中通过控台智能设备自动处理各项问题,控制农业生产的各项条件。

建设智慧农业,撰写可行性报告

建设智慧农业项目,撰写智慧农业可行性报告需要注意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还不足称为农业强国,多种农作物只讲究产量,难以保证质量,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在现实中农业生产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耕地、水、气候、灾害)通过发展智慧农业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必要性。

2 近年来农业行业与多种行业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在这潮流中也是随波逐浪成为引领农业发展的弄潮儿,智慧农业的深度、宽度都会有其他行业的影子,例如智慧农业+旅游业,智慧农业+深加工,智慧农业+康养等等,所以要将智慧农业和其他配套行业整合起来描述,扩大智慧农业项目的盈利渠道。

3 智慧农业比起传统农业技术色彩强烈,需要专家和专业人士参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解答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要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随着智慧农业各种领域的发展,智慧农业将更加精准地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所以报告里需要体现与专业机构、学校的合作关系和针对当农民设立符合项目特点的、完善的培训项目和扶贫措施。

4 发展电子商务,智慧农业能节约劳动力,解放生产力,让农民有精力做更多的事情,帮助农民展开电子商务业务,能帮助农民卖出农产品,帮助农民勤劳致富。

5 发展智慧农业的效益所在,智慧农业项目的建立要立足于当地的农村、农民,必须从多种角度(经济、社会、生态)描述发展智慧农业能帮助该地区和农民获得什么好处,这是发展智慧农业的最大意义所在。

您有没有为智慧农业的美好未来憧憬不已呢?建设什么智慧农业项目,智慧农业项目如何规划?撰写智慧农业项目计划书省心,省力了解北京宏海泽远。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K135+199445分离立交桥位于郓城互通区内,横跨338省道,交角为90°,跨径为22-28-22m,全长72m。该桥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共30颗,桥台钻孔桩直径12m,长38m,桥墩钻孔桩直径15m,右幅钻孔桩桩长47m,左幅钻孔桩桩长48m。桥墩、桥台桩顶皆设有承台,桥台为肋式台,桥墩为立柱,立柱直径13m。上部构造为现浇连续箱梁,左幅箱梁宽135m,为三室结构,右幅箱梁宽170m,为4室结构。箱梁高14m,梁室高098m,底板厚02m,顶板厚022m,腹板宽045m。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共138156m3。
二、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现浇箱梁支架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搭设满堂支架时,封闭338省道交通,从3#台路基进行改道,确保满堂支架施工的安全。碗扣支架上搭设纵横方木,箱梁底模板及侧模板采用厚15cm的高强度竹胶板,箱室内模采用木模板。箱梁砼浇筑采用二次浇筑法,第一次浇筑至腹板与翼缘板连接处,第二次浇筑顶板,待箱梁砼强度达到100%时进行预应力张拉。
Ⅰ、地基处理
1、地基处理
1、338省道两侧排水沟回填处理
将排水沟内松散浮土和淤泥挖除干净,然后按照50cm一层分层回填山皮石,回填高度略低于省道路面高度,用压路机分层碾压至无沉降为止。然后填筑40cm厚6%灰土,分两层回填,压实度达到93%以上,回填土顶面与省道路面齐平,并做出2%—4%的横坡,以利于排水。
2、桥梁范围内路基地表处理
用平地机及推土机清除地表,并将地表整平。然后用铧犁翻松30cm厚表面土层,掺入10%生石灰粉,用旋耕犁拌和均匀,待含水量合适实,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达到90%以上。然后再填筑30cm厚10%灰土,并做出2%—4%横坡,压实度达到93%以上,以高出地面不受雨水浸泡影响。
3、排水沟挖设
在10%灰土处理过的地基范围四周挖设50×50cm的排水沟,排水沟与路线右侧的省道两侧的自然排水沟连通,将雨水引进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地基,避免碗扣支架产生不均匀沉降。
Ⅱ、支架搭设
K135+199445分离立交桥现浇箱梁为单幅3跨整体施工,支撑方式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碗扣支架采用WDJ式支架,架杆外径48cm,壁厚035cm,内径41cm。支架顺桥向纵向间距09m,横隔板处纵向间距06m,横桥向横向间距梁底为09m,翼缘板底为12m,纵横水平杆竖向间距12m。考虑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纵横向布置斜向钢管剪力撑。
1、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出箱梁在地基上的竖向投影线,并用白灰撒上标志线,现场技术员根据投影线定出单幅箱梁的中心线,同样用白灰线做上标记。根据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布设碗扣支架。
2、布设立杆垫块
根据立杆位置布设立杆垫板,垫板采用5cm木板,使立杆处于垫板中心,垫板放置平整、牢固,底部无悬空现象。
3、碗扣支架安装
根据立杆及横杆的设计组合,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横杆。安装时应保证立杆处于垫块中心,一般先全部装完一个作业面的底部立杆及部分横杆,再逐层往上安装,同时安装所有横杆。立杆和横杆安装完毕后,安装斜撑杆,保证支架的稳定性。斜撑通过扣件与碗扣支架连接,安装时尽量布置在框架结点上。
4、顶托安装
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业,安全省时,可在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至支架顶安装。根据梁底高程变化决定横桥向控制断面间距,顺桥向设左、中、右三个控制点,精确调出顶托标高。然后用明显的标记标明顶托伸出量,以便校验。最后再用拉线内插方法,依次调出每个顶托的标高,顶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为宜。
Ⅲ、纵横梁安装
顶托标高调整完毕后,在其上安放10×15cm的方木纵梁,在纵梁上间距30 cm安放10×10cm的方木横梁,横梁长度随桥梁宽度而定,比顶板一边各宽出至少50cm,以支撑外模支架及检查人员行走。安装纵横方木时,应注意横向方木的接头位置与纵向方木的接头错开,且在任何相邻两根横向方木接头不在同一平面上。
Ⅳ、支架预压
为减少支架变形及地基沉降对现浇箱梁线形的影响,在纵横梁安装完毕后进行支架预压施工。预压采用砂袋,预压范围为箱梁底部,重量不小于箱梁总重的12倍。因悬臂板本身重量较轻,可根据实测的预压结果,对悬臂板模板的预拱度作相应调整。
1、加载顺序:分三级加载,第一、二次分别加载总重的30%,第三次加载总重的40%。
2、预压观测:观测位置设在每跨的L/2,L/4处及墩部处,每组分左、中、右三个点。在点位处固定观测杆,以便于沉降观测。
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布设好观测杆后,加载前测定出其杆顶标高。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次观测均找测量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将观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同意。第一次加载后,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且沉降量为零时,进行第二次加载,按此步骤,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第三次加载沉降稳定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进行卸载。
3、卸载:人工配合吊车吊运砂袋均匀卸载,卸载的同时继续观测。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以便计算支架及地基综合变形。根据观测记录,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调整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来控制箱梁底板及悬臂的预拱高度。
Ⅴ、模板安装
1、底模板
底模板采用15cm厚高强度竹胶板,模板在安装之前进行全面的涂刷脱模剂。底板横坡按设计图纸规定的2%横坡,横向宽度要大于梁底宽度,梁底两侧模板要各超出梁底边线不小于5cm,以利于在底模上支立侧模。模板之间连接部位采用海绵胶条以防漏浆,模板之间的错台不超过1mm。模板拼接缝要纵横成线,避免出现错缝现象。
底模板铺设完毕后,进行平面放样 ,全面测量底板纵横向标高,纵横向间隔5m检测一点,根据测量结果将底模板调整到设计标高。底板标高调整完毕后,再次检测标高,若标高不符合要求进行二次调整。
2、侧模板和翼缘板模板
侧模板和翼缘板模板采用15cm厚高强度竹胶板,根据测量放样定出箱梁底板边缘线,在底模板上d上墨线,然后安装侧模板。侧模板与底模板接缝处粘贴海绵胶条防止漏浆。在侧模板外侧背设纵横方木背肋,用钢管及扣件与支架连接,用以支撑固定侧模板。
翼缘板底模板安装与箱梁底板模板安装相同,外侧挡板安装与侧模板安装相同。挡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测标高和线型,确保翼缘板线型美观。
3、箱室模板
由于箱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箱室模板分两次安装。第一次用钢模板做内模板,用方木做横撑,同时用定位筋进行定位固定,并拉通线校正钢模板的位置和整体线型。当第一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内模,再用方木搭设小排架,在排架上铺设2cm厚的木板,然后在木板上铺一层油毛毡,油毛毡接头相互搭接5cm,用一排铁钉钉牢,防止漏浆。在浇筑砼过程中派专人检查内模的位置变化情况。为方便内模的拆除,在每孔的设计位置布设人孔。
Ⅵ、钢筋加工安装
1、钢筋安装顺序
(1)安装绑扎箱梁底板下层钢筋网;
(2)安装腹板钢筋骨架和钢筋;
(3)安装横隔板钢筋骨架和钢筋;
(4)安装和绑扎箱梁底板上层钢筋网及侧角钢筋;
(5)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待强度上拉以后,安装和绑扎顶板上下层钢筋网、侧角钢筋和护栏、伸缩缝等预埋件。
2、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加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尺寸进行下料、成型,钢筋安装时控制好间距、位置及数量。要求绑扎的要绑扎牢固,要求焊接的钢筋,可事先焊接的应提前成批次焊接,以提高工效。焊缝长度、饱满度等方面应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加工及安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钢筋在场内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规格、牌号及生产厂家分别挂牌堆放。钢筋存放采用下垫上盖的方式避免钢筋受潮生锈。
(2)钢筋在加工场内集中制作,运至现场安装。
(3)钢筋保护层采用提前预制与主梁等标号的砼垫块,砼保护层的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及时对设计的预留孔道及预埋件进行设置,设置位置要正确、固定牢固。
(5)钢筋骨架焊接采用分层调焊法,即从骨架中心向两端对称、错开焊接,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钢筋焊接要调整好电焊机的电流量,防止电流量过大或 *** 作不当造成咬筋现象。钢筋焊接优先采用双面焊,当双面焊不具备施工条件时,采用单面焊接。钢筋焊接完毕后,将焊渣全部敲除掉。钢筋焊接完成后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钢筋安装位置与预应力管道或锚件位置发生冲突时,应适当调整钢筋位置,确保预应力构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焊接钢筋时应避免钢绞线和金属波纹管道被电焊烧伤,防止造成张拉断裂和管道被混凝土堵塞而无法进行压浆。
钢筋加工安装完毕,经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Ⅶ、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2座混凝土拌和站拌和,分别为本合同段K137+600处混凝土拌合站,距离施工现场25公里,十二合同段K124+100处混凝土拌合站,距离施工现场11公里。混凝土运输采用5台罐车运送,本合同段采用2台罐车运送,十二合同段采用3台罐车运送。现场采用1台泵车浇注混凝土,再联系1台泵车以备用。
箱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浇注至肋板顶部,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板,两次浇筑接缝按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浇筑从一端向另一端呈梯状分层连续浇筑,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保持2m左右,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以下事项:
1、混凝土浇筑前,用人工及吹风机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对吊车、拌合站、罐车、发电机和振捣棒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2、混凝土浇筑应对称纵向中心线,先中心,后两侧对称浇筑。混凝土分层厚度为30cm,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
3、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作用半径约为振动棒半径的8~9倍。
4、振动棒振捣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避免振捣棒接触模板和预应力管道等。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对每一振动部位振捣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止,避免漏振或过振,每一处振完后应徐徐提出振动棒。
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跟踪检查支架和模板的情况,模板若出现漏浆现象,要用海绵条进行填塞。在浇筑混凝土前,在L/2,L/4截面位置的底模板下挂垂线,每截面分左边、左中、中线、右中、右边设五道垂线。垂线下系钢筋棍,在地面对应位置埋设钢筋棍,在两根钢筋棍交错位置划上标记线,以此来观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底板沉降情况,若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查明原因后再继续施工。
6、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浇注至腹板顶部时,做好施工缝。混凝土高度略高出设计腹板顶部1cm左右,将顶面的水泥浆和松散砼凿除掉,露出坚硬的混凝土粗糙面,用水冲洗干净。
7、第二次浇筑箱梁顶板混凝土时,在L/2,L/4墩顶等断面处,从内侧向外侧间距5m布设钢筋棍,将钢筋棍焊在顶层钢筋上,使顶端标高为顶板标高,以此办法来控制顶板砼浇筑标高及横坡度。混凝土经振实整平后进行真空吸水。真空吸水时间(min)为板厚(cm)的1~15倍,为10~15min,以剩余水灰比来检验真空吸水效果。真空吸水机开机后真空度逐渐增加,当达到要求的真空度(500~600mm汞柱)开始正常出水后,真空度要保持均匀。结束吸水工作前,真空度逐渐减弱,防止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出水通路,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
真空吸水完毕后,用提浆棍滚压,使其表面出浆,便于抹面。提浆棍滚压后,紧跟着人工抹面,抹面时要架设木板,不得踩砼面,以免影响平整度。待抹面后约半小时左右,采用抹光机再次进行抹面整平,最后再人工进行收浆抹面。
混凝土收浆抹面后进行人工拉毛,采用钢丝刷横桥向拉毛,深度控制在1~2mm。要掌握好拉毛时间,早了带浆严重,影响平整度,晚了则拉毛深度不够,一般凭经验掌握,在砼表面用手指压时有轻微硬感时拉毛为宜。分两次进行抹面。第一次抹面对混凝土进行找平,在混凝土接近终凝、表面无泌水时,进行二次抹面收光。然后横桥向进行拉毛处理。
8、在浇筑箱梁顶板预留孔混凝土前,应清除箱内杂物,避免堵塞底板排水孔。主梁顶面预留孔四壁凿毛,填筑预留孔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9、混凝土养生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用于控制张拉、落架的混凝土强度试块放置在箱梁室内,同条件进行养生。养生期内,桥面严禁堆放材料。
Ⅷ、预应力工程
预应力工程作为现浇箱梁的重中之重,从预留孔道的布设、锚垫板的安装、锚下砼的振捣以及张拉和压浆 *** 作均不容忽视。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质量问题。
预应力工程分孔道成型、下料编束、穿索、张拉和压浆五个步骤:
1、孔道成型
预应力管道成型采用金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在使用前要逐根检查,不得使用有锈包裹及沾有油污,泥土或有撞击、压痕,裂口的波纹管。金属波纹管在安放时,根据管道座标值,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定位筋,并用绑丝绑扎牢固,曲线部分采用U型定位环与定位筋绑扎,卡牢波纹管。在波纹管接头部位及其与锚垫板喇叭接头处,用宽胶带粘绕紧密,保证其密封,不漏浆。
锚头安装时,应使锚头入槽,不得随意放置。限位板安装过程中注意钢绞线与孔洞一一对应,防止错位,造成张拉过程中钢绞线断丝,限位板槽的深浅合适,防止过浅钢绞线刻痕厉害,过深造成夹片外露较长或错位。
2、下料编束
首先检查钢绞线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钢绞线表面无裂纹毛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或油迹。钢绞线下料长度经计算确定,L=(两锚头间的设计长度)+2(锚具厚度+限位板厚度+千斤顶长度+预留长度)。钢绞线切割用砂轮机切割后编成束,编束时保持每根钢绞线之间平行,不缠绕,每隔1—15m绑扎一道铅丝,铅丝扣向里,绑好的钢绞线束编号挂牌堆放,离开地面,以保持干燥,并遮盖防止雨淋。
3、穿束
箱梁钢绞线采用钢套牵引法,穿束时钢绞线头缠胶带,防止钢绞线头被挂住。
4、张拉
① 张拉设备的选型:
张拉设备为2台350吨千斤顶和两台ZB4-500油泵,为了保证张拉工作安全可靠和准确性,所选用设备的额定张拉力要大于所张拉预应力筋的张拉力。预应力筋的张拉力计算如下:
Ny=N×δk×Ag×1/1000
式中:Ny——预应力筋的张拉力;
N——同时张拉的预应力筋的根数;
δk——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Ag——单根钢绞线的截面积。
本施工段预应力张拉需用最大张拉力为:
Ny=15×1370×182×1/1000=374(t)
现场采用2台400吨千斤顶进行同步张拉,通过上式计算可知,能够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
根据规范及张拉应力的要求,采用油压表的量程为0~100Mpa,精度为15级,其读数盘的直径要求大于150mm。
② 设备的校验:
油压千斤顶的作用力一般用油压表来测定和控制,为了正确控制张拉力,因此需对油压表和千斤顶进行标定。首先在计量局对油压表进行检验,测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中。然后选用大吨位的砝码加载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试验,对千斤顶和油泵组成的系统进行标定,标定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中。
③ 张拉施工人员安排:
组成张拉班,技术负责人2人,司泵2人,记录2人,千斤顶 *** 作2人,各负其责,张拉前对张拉班进行技术培训,使明白设备性能、 *** 作规程和安全要领等方面的知识。
④ 预应力筋张拉
预应力筋按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张拉,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δk (持荷2min 锚固)。张拉时,边张拉边测量伸长值,采用应力、应变双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误差控制在±6%以内,如发现伸长值异常则暂停张拉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张拉现场记录及时整理,并报监理工程师,并按监理工程师批示的措施进行处理。各批钢束张拉时为对称张拉。
张拉过程中统一指挥,两端张拉速度尽可一致。出现的响动或异常现象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检查,查明原因后再行张拉。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L计算
△ L=PpL/(ApEp)
式中:Pp——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d性模量(N/ mm2)。
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L,按照下式计算:
△ L=△L1+△L2
△ 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
△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由于千斤顶等设备未到位,无法计算L值,待设备就位后再计算△L值。
5、孔道压浆
压浆前为使孔道压浆流畅,并使浆液与孔壁结合良好,压浆前用高压水冲冼孔道,然后用无油脂压缩空气吹干。采用真空灌浆工艺及时灌浆,压浆时采用边拌和边压浆的方式连续进行,直至出口冒出新鲜水泥浆,其稠度与压注的浆注相同时即可停止。压浆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封锚混凝土施工。
Ⅸ、卸架
预应力工程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卸架,卸架时应按先跨中后两边的顺序均匀拆除,严禁野蛮施工,卸架后的支架应堆放整齐,以方便以后的施工。
三、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目标:严格执行交通部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及招标文件投标书中有关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争创优质工程。
2、开工前,首先对测量放样数据作好纪录。
3、对于关键的预应力工程实行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4、施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仔细阅读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进行技术交底。
5、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职检的三检制度,且内部监理行使否决权。
6、实行工序交接制度,关键工序班组检查合格,经内部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填写好检查记录,然后请监理工程师复核鉴定,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进度保证措施
1、确保施工质量,只有质量有保证,施工进度才能有保证;
2、成立现浇箱梁生产项目领导责任区,由项目经理负责,加强对箱梁施工的宏观管理。
3、各负其责,责任到人,建立施工质量、进度奖罚制度;
4、钢筋、砂石料和水泥等原材料备料充足,避免出现等料误工情况的发生;
5、对拌合站、吊车及发电机等机械设备及时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6、加强对施工人员培训工作,使之能快速、熟练掌握 *** 作要领,保证工序衔接紧密。
五、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项目经理部安全保证体系的有关规定。
2、箱梁梁施工前,安保部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封闭338省道时,满堂支架两侧10m处堆放砂袋,并安排专人指挥交通。
4、钢绞线张拉时,两端设警戒标志,专人看护,闲杂人员不得靠近,确保张拉安全。
5、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和安全带,支架上方搭设栏杆和安全网。
6、机械 *** 作必须遵守规程安全 *** 作,不得违章作业。
7、施工现场要整齐规范,各种警示牌和施工铭牌树立齐全。
箱梁支架受力计算书
K135+199445分离立交桥箱梁支架受力计算取右幅箱梁支架进行受力计算。
一、荷载计算
1、箱梁荷载:箱梁钢筋砼自重:G=777m3×26KN/m3=20202KN
偏安全考虑,取安全系数r=12,以全部重量作用于底板上计算单位面积压力:
F1=G×r÷S=20202KN×12÷(124m×72m)=27153KN/m2
2、施工荷载:取F2=25KN/m2
3、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取F3=20KN/m2
4、箱梁芯模:取F4=15KN/m2
5、竹胶板:取F5=01KN/m2
6、方木:取F6=75KN/m3
二、底模强度计算
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板厚t=15mm,竹胶板方木背肋间距为300mm,所以验算模板强度采用宽b=300mm平面竹胶板。
1、模板力学性能
(1)d性模量E=01×105MPa。
(2)截面惯性矩:I=bh3/12=30×153/12=844cm4
(3)截面抵抗矩:W= bh2/6=30×152/6=1125cm3
(4)截面积:A=bh=30×15=45cm2
2、模板受力计算
(1)底模板均布荷载:F= F1+F2+F3+F4=27153+25+20+15=33153KN/m2
q=F×b=33153×03=9946KN/m
(2)跨中最大弯矩:M=qL2/8=9946×032/8=0112 KNm
(3)弯拉应力:σ=M/W=0112×103/1125×10-6=99MPa<[σ]=11MPa
竹胶板板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4)挠度:从竹胶板下方木背肋布置可知,竹胶板可看作为多跨等跨连续梁,按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f=0677qL4/100EI
=(0677×9946×034)/(100×01×108×844×10-8)
=065mm<L/400=075mm
竹胶板挠度满足要求。
综上,竹胶板受力满足要求。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K135+199445分离立交桥位于郓城互通区内,横跨338省道,交角为90°,跨径为22-28-22m,全长72m。该桥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共30颗,桥台钻孔桩直径12m,长38m,桥墩钻孔桩直径15m,右幅钻孔桩桩长47m,左幅钻孔桩桩长48m。桥墩、桥台桩顶皆设有承台,桥台为肋式台,桥墩为立柱,立柱直径13m。上部构造为现浇连续箱梁,左幅箱梁宽135m,为三室结构,右幅箱梁宽170m,为4室结构。箱梁高14m,梁室高098m,底板厚02m,顶板厚022m,腹板宽045m。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共138156m3。
二、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现浇箱梁支架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搭设满堂支架时,封闭338省道交通,从3#台路基进行改道,确保满堂支架施工的安全。碗扣支架上搭设纵横方木,箱梁底模板及侧模板采用厚15cm的高强度竹胶板,箱室内模采用木模板。箱梁砼浇筑采用二次浇筑法,第一次浇筑至腹板与翼缘板连接处,第二次浇筑顶板,待箱梁砼强度达到100%时进行预应力张拉。
Ⅰ、地基处理
1、地基处理
1、338省道两侧排水沟回填处理
将排水沟内松散浮土和淤泥挖除干净,然后按照50cm一层分层回填山皮石,回填高度略低于省道路面高度,用压路机分层碾压至无沉降为止。然后填筑40cm厚6%灰土,分两层回填,压实度达到93%以上,回填土顶面与省道路面齐平,并做出2%—4%的横坡,以利于排水。
2、桥梁范围内路基地表处理
用平地机及推土机清除地表,并将地表整平。然后用铧犁翻松30cm厚表面土层,掺入10%生石灰粉,用旋耕犁拌和均匀,待含水量合适实,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达到90%以上。然后再填筑30cm厚10%灰土,并做出2%—4%横坡,压实度达到93%以上,以高出地面不受雨水浸泡影响。
3、排水沟挖设
在10%灰土处理过的地基范围四周挖设50×50cm的排水沟,排水沟与路线右侧的省道两侧的自然排水沟连通,将雨水引进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地基,避免碗扣支架产生不均匀沉降。
Ⅱ、支架搭设
K135+199445分离立交桥现浇箱梁为单幅3跨整体施工,支撑方式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碗扣支架采用WDJ式支架,架杆外径48cm,壁厚035cm,内径41cm。支架顺桥向纵向间距09m,横隔板处纵向间距06m,横桥向横向间距梁底为09m,翼缘板底为12m,纵横水平杆竖向间距12m。考虑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纵横向布置斜向钢管剪力撑。
1、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出箱梁在地基上的竖向投影线,并用白灰撒上标志线,现场技术员根据投影线定出单幅箱梁的中心线,同样用白灰线做上标记。根据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布设碗扣支架。
2、布设立杆垫块
根据立杆位置布设立杆垫板,垫板采用5cm木板,使立杆处于垫板中心,垫板放置平整、牢固,底部无悬空现象。
3、碗扣支架安装
根据立杆及横杆的设计组合,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横杆。安装时应保证立杆处于垫块中心,一般先全部装完一个作业面的底部立杆及部分横杆,再逐层往上安装,同时安装所有横杆。立杆和横杆安装完毕后,安装斜撑杆,保证支架的稳定性。斜撑通过扣件与碗扣支架连接,安装时尽量布置在框架结点上。
4、顶托安装
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业,安全省时,可在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至支架顶安装。根据梁底高程变化决定横桥向控制断面间距,顺桥向设左、中、右三个控制点,精确调出顶托标高。然后用明显的标记标明顶托伸出量,以便校验。最后再用拉线内插方法,依次调出每个顶托的标高,顶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为宜。
Ⅲ、纵横梁安装
顶托标高调整完毕后,在其上安放10×15cm的方木纵梁,在纵梁上间距30 cm安放10×10cm的方木横梁,横梁长度随桥梁宽度而定,比顶板一边各宽出至少50cm,以支撑外模支架及检查人员行走。安装纵横方木时,应注意横向方木的接头位置与纵向方木的接头错开,且在任何相邻两根横向方木接头不在同一平面上。
Ⅳ、支架预压
为减少支架变形及地基沉降对现浇箱梁线形的影响,在纵横梁安装完毕后进行支架预压施工。预压采用砂袋,预压范围为箱梁底部,重量不小于箱梁总重的12倍。因悬臂板本身重量较轻,可根据实测的预压结果,对悬臂板模板的预拱度作相应调整。
1、加载顺序:分三级加载,第一、二次分别加载总重的30%,第三次加载总重的40%。
2、预压观测:观测位置设在每跨的L/2,L/4处及墩部处,每组分左、中、右三个点。在点位处固定观测杆,以便于沉降观测。
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布设好观测杆后,加载前测定出其杆顶标高。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次观测均找测量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将观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同意。第一次加载后,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且沉降量为零时,进行第二次加载,按此步骤,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第三次加载沉降稳定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进行卸载。
3、卸载:人工配合吊车吊运砂袋均匀卸载,卸载的同时继续观测。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以便计算支架及地基综合变形。根据观测记录,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调整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来控制箱梁底板及悬臂的预拱高度。
Ⅴ、模板安装
1、底模板
底模板采用15cm厚高强度竹胶板,模板在安装之前进行全面的涂刷脱模剂。底板横坡按设计图纸规定的2%横坡,横向宽度要大于梁底宽度,梁底两侧模板要各超出梁底边线不小于5cm,以利于在底模上支立侧模。模板之间连接部位采用海绵胶条以防漏浆,模板之间的错台不超过1mm。模板拼接缝要纵横成线,避免出现错缝现象。
底模板铺设完毕后,进行平面放样 ,全面测量底板纵横向标高,纵横向间隔5m检测一点,根据测量结果将底模板调整到设计标高。底板标高调整完毕后,再次检测标高,若标高不符合要求进行二次调整。
2、侧模板和翼缘板模板
侧模板和翼缘板模板采用15cm厚高强度竹胶板,根据测量放样定出箱梁底板边缘线,在底模板上d上墨线,然后安装侧模板。侧模板与底模板接缝处粘贴海绵胶条防止漏浆。在侧模板外侧背设纵横方木背肋,用钢管及扣件与支架连接,用以支撑固定侧模板。
翼缘板底模板安装与箱梁底板模板安装相同,外侧挡板安装与侧模板安装相同。挡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测标高和线型,确保翼缘板线型美观。
3、箱室模板
由于箱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箱室模板分两次安装。第一次用钢模板做内模板,用方木做横撑,同时用定位筋进行定位固定,并拉通线校正钢模板的位置和整体线型。当第一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内模,再用方木搭设小排架,在排架上铺设2cm厚的木板,然后在木板上铺一层油毛毡,油毛毡接头相互搭接5cm,用一排铁钉钉牢,防止漏浆。在浇筑砼过程中派专人检查内模的位置变化情况。为方便内模的拆除,在每孔的设计位置布设人孔。
Ⅵ、钢筋加工安装
1、钢筋安装顺序
(1)安装绑扎箱梁底板下层钢筋网;
(2)安装腹板钢筋骨架和钢筋;
(3)安装横隔板钢筋骨架和钢筋;
(4)安装和绑扎箱梁底板上层钢筋网及侧角钢筋;
(5)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待强度上拉以后,安装和绑扎顶板上下层钢筋网、侧角钢筋和护栏、伸缩缝等预埋件。
2、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加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尺寸进行下料、成型,钢筋安装时控制好间距、位置及数量。要求绑扎的要绑扎牢固,要求焊接的钢筋,可事先焊接的应提前成批次焊接,以提高工效。焊缝长度、饱满度等方面应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加工及安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钢筋在场内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规格、牌号及生产厂家分别挂牌堆放。钢筋存放采用下垫上盖的方式避免钢筋受潮生锈。
(2)钢筋在加工场内集中制作,运至现场安装。
(3)钢筋保护层采用提前预制与主梁等标号的砼垫块,砼保护层的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及时对设计的预留孔道及预埋件进行设置,设置位置要正确、固定牢固。
(5)钢筋骨架焊接采用分层调焊法,即从骨架中心向两端对称、错开焊接,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钢筋焊接要调整好电焊机的电流量,防止电流量过大或 *** 作不当造成咬筋现象。钢筋焊接优先采用双面焊,当双面焊不具备施工条件时,采用单面焊接。钢筋焊接完毕后,将焊渣全部敲除掉。钢筋焊接完成后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钢筋安装位置与预应力管道或锚件位置发生冲突时,应适当调整钢筋位置,确保预应力构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焊接钢筋时应避免钢绞线和金属波纹管道被电焊烧伤,防止造成张拉断裂和管道被混凝土堵塞而无法进行压浆。
钢筋加工安装完毕,经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Ⅶ、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2座混凝土拌和站拌和,分别为本合同段K137+600处混凝土拌合站,距离施工现场25公里,十二合同段K124+100处混凝土拌合站,距离施工现场11公里。混凝土运输采用5台罐车运送,本合同段采用2台罐车运送,十二合同段采用3台罐车运送。现场采用1台泵车浇注混凝土,再联系1台泵车以备用。
箱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浇注至肋板顶部,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板,两次浇筑接缝按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浇筑从一端向另一端呈梯状分层连续浇筑,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保持2m左右,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以下事项:
1、混凝土浇筑前,用人工及吹风机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对吊车、拌合站、罐车、发电机和振捣棒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2、混凝土浇筑应对称纵向中心线,先中心,后两侧对称浇筑。混凝土分层厚度为30cm,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
3、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作用半径约为振动棒半径的8~9倍。
4、振动棒振捣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避免振捣棒接触模板和预应力管道等。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对每一振动部位振捣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止,避免漏振或过振,每一处振完后应徐徐提出振动棒。
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跟踪检查支架和模板的情况,模板若出现漏浆现象,要用海绵条进行填塞。在浇筑混凝土前,在L/2,L/4截面位置的底模板下挂垂线,每截面分左边、左中、中线、右中、右边设五道垂线。垂线下系钢筋棍,在地面对应位置埋设钢筋棍,在两根钢筋棍交错位置划上标记线,以此来观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底板沉降情况,若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查明原因后再继续施工。
6、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浇注至腹板顶部时,做好施工缝。混凝土高度略高出设计腹板顶部1cm左右,将顶面的水泥浆和松散砼凿除掉,露出坚硬的混凝土粗糙面,用水冲洗干净。
7、第二次浇筑箱梁顶板混凝土时,在L/2,L/4墩顶等断面处,从内侧向外侧间距5m布设钢筋棍,将钢筋棍焊在顶层钢筋上,使顶端标高为顶板标高,以此办法来控制顶板砼浇筑标高及横坡度。混凝土经振实整平后进行真空吸水。真空吸水时间(min)为板厚(cm)的1~15倍,为10~15min,以剩余水灰比来检验真空吸水效果。真空吸水机开机后真空度逐渐增加,当达到要求的真空度(500~600mm汞柱)开始正常出水后,真空度要保持均匀。结束吸水工作前,真空度逐渐减弱,防止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出水通路,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
真空吸水完毕后,用提浆棍滚压,使其表面出浆,便于抹面。提浆棍滚压后,紧跟着人工抹面,抹面时要架设木板,不得踩砼面,以免影响平整度。待抹面后约半小时左右,采用抹光机再次进行抹面整平,最后再人工进行收浆抹面。
混凝土收浆抹面后进行人工拉毛,采用钢丝刷横桥向拉毛,深度控制在1~2mm。要掌握好拉毛时间,早了带浆严重,影响平整度,晚了则拉毛深度不够,一般凭经验掌握,在砼表面用手指压时有轻微硬感时拉毛为宜。分两次进行抹面。第一次抹面对混凝土进行找平,在混凝土接近终凝、表面无泌水时,进行二次抹面收光。然后横桥向进行拉毛处理。
8、在浇筑箱梁顶板预留孔混凝土前,应清除箱内杂物,避免堵塞底板排水孔。主梁顶面预留孔四壁凿毛,填筑预留孔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9、混凝土养生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用于控制张拉、落架的混凝土强度试块放置在箱梁室内,同条件进行养生。养生期内,桥面严禁堆放材料。
Ⅷ、预应力工程
预应力工程作为现浇箱梁的重中之重,从预留孔道的布设、锚垫板的安装、锚下砼的振捣以及张拉和压浆 *** 作均不容忽视。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质量问题。
预应力工程分孔道成型、下料编束、穿索、张拉和压浆五个步骤:
1、孔道成型
预应力管道成型采用金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在使用前要逐根检查,不得使用有锈包裹及沾有油污,泥土或有撞击、压痕,裂口的波纹管。金属波纹管在安放时,根据管道座标值,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定位筋,并用绑丝绑扎牢固,曲线部分采用U型定位环与定位筋绑扎,卡牢波纹管。在波纹管接头部位及其与锚垫板喇叭接头处,用宽胶带粘绕紧密,保证其密封,不漏浆。
锚头安装时,应使锚头入槽,不得随意放置。限位板安装过程中注意钢绞线与孔洞一一对应,防止错位,造成张拉过程中钢绞线断丝,限位板槽的深浅合适,防止过浅钢绞线刻痕厉害,过深造成夹片外露较长或错位。
2、下料编束
首先检查钢绞线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钢绞线表面无裂纹毛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或油迹。钢绞线下料长度经计算确定,L=(两锚头间的设计长度)+2(锚具厚度+限位板厚度+千斤顶长度+预留长度)。钢绞线切割用砂轮机切割后编成束,编束时保持每根钢绞线之间平行,不缠绕,每隔1—15m绑扎一道铅丝,铅丝扣向里,绑好的钢绞线束编号挂牌堆放,离开地面,以保持干燥,并遮盖防止雨淋。
3、穿束
箱梁钢绞线采用钢套牵引法,穿束时钢绞线头缠胶带,防止钢绞线头被挂住。
4、张拉
① 张拉设备的选型:
张拉设备为2台350吨千斤顶和两台ZB4-500油泵,为了保证张拉工作安全可靠和准确性,所选用设备的额定张拉力要大于所张拉预应力筋的张拉力。预应力筋的张拉力计算如下:
Ny=N×δk×Ag×1/1000
式中:Ny——预应力筋的张拉力;
N——同时张拉的预应力筋的根数;
δk——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Ag——单根钢绞线的截面积。
本施工段预应力张拉需用最大张拉力为:
Ny=15×1370×182×1/1000=374(t)
现场采用2台400吨千斤顶进行同步张拉,通过上式计算可知,能够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
根据规范及张拉应力的要求,采用油压表的量程为0~100Mpa,精度为15级,其读数盘的直径要求大于150mm。
② 设备的校验:
油压千斤顶的作用力一般用油压表来测定和控制,为了正确控制张拉力,因此需对油压表和千斤顶进行标定。首先在计量局对油压表进行检验,测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中。然后选用大吨位的砝码加载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试验,对千斤顶和油泵组成的系统进行标定,标定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中。
③ 张拉施工人员安排:
组成张拉班,技术负责人2人,司泵2人,记录2人,千斤顶 *** 作2人,各负其责,张拉前对张拉班进行技术培训,使明白设备性能、 *** 作规程和安全要领等方面的知识。
④ 预应力筋张拉
预应力筋按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张拉,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δk (持荷2min 锚固)。张拉时,边张拉边测量伸长值,采用应力、应变双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误差控制在±6%以内,如发现伸长值异常则暂停张拉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张拉现场记录及时整理,并报监理工程师,并按监理工程师批示的措施进行处理。各批钢束张拉时为对称张拉。
张拉过程中统一指挥,两端张拉速度尽可一致。出现的响动或异常现象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检查,查明原因后再行张拉。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L计算
△ L=PpL/(ApEp)
式中:Pp——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d性模量(N/ mm2)。
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L,按照下式计算:
△ L=△L1+△L2
△ 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
△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由于千斤顶等设备未到位,无法计算L值,待设备就位后再计算△L值。
5、孔道压浆
压浆前为使孔道压浆流畅,并使浆液与孔壁结合良好,压浆前用高压水冲冼孔道,然后用无油脂压缩空气吹干。采用真空灌浆工艺及时灌浆,压浆时采用边拌和边压浆的方式连续进行,直至出口冒出新鲜水泥浆,其稠度与压注的浆注相同时即可停止。压浆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封锚混凝土施工。
Ⅸ、卸架
预应力工程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卸架,卸架时应按先跨中后两边的顺序均匀拆除,严禁野蛮施工,卸架后的支架应堆放整齐,以方便以后的施工。
三、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目标:严格执行交通部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及招标文件投标书中有关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争创优质工程。
2、开工前,首先对测量放样数据作好纪录。
3、对于关键的预应力工程实行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4、施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仔细阅读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进行技术交底。
5、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职检的三检制度,且内部监理行使否决权。
6、实行工序交接制度,关键工序班组检查合格,经内部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填写好检查记录,然后请监理工程师复核鉴定,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进度保证措施
1、确保施工质量,只有质量有保证,施工进度才能有保证;
2、成立现浇箱梁生产项目领导责任区,由项目经理负责,加强对箱梁施工的宏观管理。
3、各负其责,责任到人,建立施工质量、进度奖罚制度;
4、钢筋、砂石料和水泥等原材料备料充足,避免出现等料误工情况的发生;
5、对拌合站、吊车及发电机等机械设备及时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6、加强对施工人员培训工作,使之能快速、熟练掌握 *** 作要领,保证工序衔接紧密。
五、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项目经理部安全保证体系的有关规定。
2、箱梁梁施工前,安保部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封闭338省道时,满堂支架两侧10m处堆放砂袋,并安排专人指挥交通。
4、钢绞线张拉时,两端设警戒标志,专人看护,闲杂人员不得靠近,确保张拉安全。
5、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和安全带,支架上方搭设栏杆和安全网。
6、机械 *** 作必须遵守规程安全 *** 作,不得违章作业。
7、施工现场要整齐规范,各种警示牌和施工铭牌树立齐全。
箱梁支架受力计算书
K135+199445分离立交桥箱梁支架受力计算取右幅箱梁支架进行受力计算。
一、荷载计算
1、箱梁荷载:箱梁钢筋砼自重:G=777m3×26KN/m3=20202KN
偏安全考虑,取安全系数r=12,以全部重量作用于底板上计算单位面积压力:
F1=G×r÷S=20202KN×12÷(124m×72m)=27153KN/m2
2、施工荷载:取F2=25KN/m2
3、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取F3=20KN/m2
4、箱梁芯模:取F4=15KN/m2
5、竹胶板:取F5=01KN/m2
6、方木:取F6=75KN/m3
二、底模强度计算
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板厚t=15mm,竹胶板方木背肋间距为300mm,所以验算模板强度采用宽b=300mm平面竹胶板。
1、模板力学性能
(1)d性模量E=01×105MPa。
(2)截面惯性矩:I=bh3/12=30×153/12=844cm4
(3)截面抵抗矩:W= bh2/6=30×152/6=1125cm3
(4)截面积:A=bh=30×15=45cm2
2、模板受力计算
(1)底模板均布荷载:F= F1+F2+F3+F4=27153+25+20+15=33153KN/m2
q=F×b=33153×03=9946KN/m
(2)跨中最大弯矩:M=qL2/8=9946×032/8=0112 KNm
(3)弯拉应力:σ=M/W=0112×103/1125×10-6=99MPa<[σ]=11MPa
竹胶板板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4)挠度:从竹胶板下方木背肋布置可知,竹胶板可看作为多跨等跨连续梁,按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f=0677qL4/100EI
=(0677×9946×034)/(100×01×108×844×10-8)
=065mm<L/400=075mm
竹胶板挠度满足要求。
综上,竹胶板受力满足要求。
三、横梁强度计算
横梁为10×10cm方木,跨径为09m,中对中间距为04m。
截面抵抗矩:W=bh2/6=01×012/6=167×10-4m3
截面惯性矩:I= bh3/12=01×013/12=833×10-6m4
作用在横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q=(F1+F2+F3+F4+F5)×04=(33153+01)×04=133KN/m
跨中最大弯矩:M=qL2/8=133×092/8=135KNm
落叶松容许抗弯应力[σ]=145MPa,d性模量E=11×103MPa
1、横梁弯拉应力:σ=M/W=135×103/167×10-4=808MPa<[σ]=145MPa
横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2、横梁挠度:f=5qL4/384EI
=(5×133×094)/(384×11×106×833×10-6)
=124mm<L/400=225mm
横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综上,横梁强度满足要求。
四、纵梁强度计算
纵梁为10×15cm方木,跨径为09m,间距为09m。
截面抵抗矩:W=bh2/6=01×0152/6=375×10-4m3
截面惯性矩:I=bh3/12=01×0153/12=281×10-5m4
09m长纵梁上承担3根横梁重量为:01×01×06×75×3=0135KN
横梁施加在纵梁上的均布荷载为:0135÷09=015KN/m
作用在纵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q=(F1+F2+F3+F4+F5)×09+015=33253×09+015=30078KN/m
跨中最大弯矩:M=qL2/8=30078×092/8=3045KNm
落叶松容许抗弯应力[σ]=145MPa,d性模量E=11×103MPa
1、纵梁弯拉应力:σ=M/W=3045×103/375×10-4=812MPa<[σ]=145MPa
纵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2、纵梁挠度:f=5qL4/384EI
=(5×30078×094)/(384×11×106×281×10-5)
=083mm<L/400=225mm
纵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综上,纵梁强度满足要求。

5G将至,6G已在开发的路上,6G是个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时候可以商业?也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我将从世界大国对6G的热度和为什么要开发6G开始回答6G究竟是什么样的移动网络。

一、世界大国开启实施6G计划

2018 美国移动世界大会上,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一位官员首次在公开场合展望6G。欧盟、美国、芬兰、韩国、俄罗斯多国也已开展6G工作。

2018年芬兰开始研究6G相关技术,年底邀请媒体聆听其针对6G网络所引导的研究与工作进展,2019年3月24日至26日在芬兰拉普兰举行关于6G的国际会议。

2018年3月9日,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中国已经着手研究6G。

二、为什么要发展6G?超高速度、超大容量、超低延时、全覆盖、低能耗的需求催生6G

大家都知道1G、2G、3G、4G改变生活,而5G改变 社会 。1——4G解决了人与人的信息沟通,从声音、文字、视频等多个方面提升了人与人的接接沟通质量。随着移动通信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的联系,即物联网就成为5G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内容,5G应用,20%将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信,80%用于物和物之间的通信。

5G技术的高速度、大容量、低延时三大特点,为物联网奠定了基础,并使 社会 进入了物联网时代。然而,5G的局限性也表现在,(1) 社会 (医疗手术、大城市的无人驾驶)或工业产生等方面的很多物联网数据之大、传输处理要求之快,5G就显得有些不够了;(2)5G要 大量建设基站,偏远山区和海洋基本是无法做到全覆盖的;(3)5G基站能耗大是4G基站的3倍。这些局限性势必需要发展超高速度、超大容量、超低延时、全覆盖、低能耗的新的通信技术,即6G。

三、6G是什么样的通信技术?

2020年5G开始商用,6G正式投入研发,那么6G是个什么样的呢?

6G时代将迈向太赫兹时代。太赫兹就是“THz”,一般指 300GHz 到 3000GHz 之间的频段。这意味着6G无线波能承载更多的数据量——也就意味着6G网络将有更快的网速,6G的下载带宽为1Tbps——是5G的一百倍,4G的一万倍。

6G网络将是一个天、地、人、海全连接世界。通过将卫星通信整合到6G移动通信,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网络信号能够抵达任何一个偏远的乡村和海洋,甚至实现海下连接。6G通信技术不再是简单的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的突破,它更是为了缩小数字鸿沟,实现了万物互联这个“终极目标”。

结论:

6G将让人类进入泛在智能化信息 社会 ,6G通信将融合陆地移动通信,中高低轨卫星通信以及短距直接无线通信技术,融合通信、计算、感知、智能等,建立起空、天、地、海泛在移动通信网,实现全球泛在覆盖的高速宽带通信!

我是科盲一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6G必定比5G强大。

这个世界变化真快,我等都难以跟上步伐了。

后生们加油啊,祖国强大全靠你们了!

你说的6G 科技 ,我的理解是继5G之后的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或者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它发展的目的就是促进物联网的发展。目前,6G网络只是个概念性无线网络。从公开资料显示理论速度达到1TB。

发展状况

美国:今年3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开放“太赫兹波”频谱的决定,计划用于6G服务。

中国: 去年3月,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中国已经着手研究6G技术。 中国通信业观察家官项立刚提出,水下通信将是6G重要领域之一。

韩国:SK集团信息技术中心提出“太赫兹+去蜂窝化结构+高空无线平台(如卫星)”的结构模型;

欧盟:2013年提出METIS项目用于5G研究,有升级到6G的趋势。

除中美两国外,日本、俄罗斯等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相关工作。

发展焦点

从目前来看,太赫兹波被普遍认为可以用于6G服务,但可行性有待论证。

韩国提出的方案 各方在积极实验。

美国的特斯拉公司提过“一万颗卫星计划”建立围绕地球的Wi-Fi;

我国也提出类似的计划。

发展难点

16G只是个概念性无线网络,没有统一的概念含义;26G网络的关键技术有待 探索 研究,如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成立Network 2030焦点组,华为描绘6G网络架构;

36G网络的路线方案需验证。各国都提出类似韩国的路线方案但有待验证;

46G网络的研究开发,还需具备人才、技术和金钱。综上所述,目前各国6G网络并无实质性进展,没有巨大突破。我国已在5G拔得头筹,在技术、人才和金钱方面都具备。如果说5G时代,中美并驾齐驱。从发展态势来看,6G很有可能有中国引领世界。

你好!我是康哥!

很多人对于6G的模糊概念就是应该比5G快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畅想着是否能够实现更为便捷的网络速度,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高 科技 的事物是否能伴随着6G的普及而真正便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

今年5月份左右美国提出了布局6G计划!而6G是个什么东西呢?就连华为这样的已经研制出5G的公司对于6G的研发还只是初步阶段!

对于6G很多国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什么这么说呢?

5G都没有研发出来,更何况是6G 那么有人就会说了,直接研发6G不就可以了吗可以是可以,关键是你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允不允许?

对于6G到底是什么?世界上各个国家众说纷纭,没有标准的定义。

而这个时候世界老大美国站出来说话了,说美国不准备发展5G直接发展6G,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将60颗卫星发射升空,这项2015年提出的计划,要在2025年前发射近12000颗卫星。

也就是说6G的土壤不在地表,而在太空。 利用卫星形成卫星链将信号连接成网络。通过卫星网络的整合,能够实现渔网一样的全覆盖,就 好比站在高处能看得更远是一个道理。

当然理论是美好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目前的6G仅仅还在研发阶段,就算是以后真的能根据理论发射卫星到太空, 试问一下那得需要多少万棵卫星才能够满足我们信号全覆盖的需求呢太空的变数可比我们地球上的要难得预测得多,以后这些卫星产生的污染如何处理?是否会对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6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简称6G,是指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是5G系统后的延伸。仍在开发阶段。6G的传输能力可能比5G提升100倍,网络延迟也可能从毫秒降到微秒级。2018年芬兰开始研究6G相关技术,年底邀请媒体聆听其针对6G网络所引导的研究与工作进展,2019年3月24日至26日在芬兰拉普兰举行关于6G的的国际会议。

基本概念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一个概念性无线网络移动通信技术,也被称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促进的就是互联网的发展。

6G网络将是一个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集成的全连接世界。通过将卫星通信整合到6G移动通信,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网络信号能够抵达任何一个偏远的乡村,让深处山区的病人能接受远程医疗,让孩子们能接受远程教育。此外,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信卫星系统、地球图像卫星系统和6G地面网络的联动支持下,地空全覆盖网络还能帮助人类预测天气、快速应对自然灾害等。这就是6G未来。6G通信技术不再是简单的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的突破,它更是为了缩小数字鸿沟,实现万物互联这个“终极目标”,这便是6G的意义。

有关技术

太赫兹频段

6G将使用太赫兹(THz)频段,且6G网络的“致密化”程度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届时,我们的周围将充满小基站。太赫兹频段是指100GHz-10THz,是一个频率比5G高出许多的频段。从通信1G(09GHz)到4G(18GHZ以上),我们使用的无线电磁波的频率在不断升高。因为频率越高,允许分配的带宽范围越大,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递的数据量就越大,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网速变快了”。不过,频段向高处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低频段的资源有限。就像一条公路,即便再宽阔,所容纳车量也是有限的。当路不够用时,车辆就会阻塞无法畅行,此时就需要考虑开发另一条路。频谱资源也是如此,随着用户数和智能设备数量的增加,有限的频谱带宽就需要服务更多的终端,这会导致每个终端的服务质量严重下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的方法便是开发新的通信频段,拓展通信带宽。我国三大运营商的4G主力频段位于18GHz-27GHz之间的一部分频段,而国际电信标准组织定义的5G的主流频段是3GHz-6GHz,属于毫米波频段。到了6G,将迈入频率更高的太赫兹频段,这个时候也将进入亚毫米波的频段。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告诉《互联网周刊》说:“太赫兹在天文中被称为亚毫米,这类天文台的站点一般很高而且很干燥 ,比如南极,还有智利的acatama沙漠。”那么,为什么说到了6G时代网络“致密化”,我们的周围会充满小基站?这就涉及到了基站的覆盖范围问题,也就是基站信号的传输距离问题。一般而言,影响基站覆盖范围的因素比较多,比如信号的频率、基站的发射功率、基站的高度、移动端的高度等。就信号的频率而言,频率越高则波长越短,所以信号的绕射能力(也称衍射,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这个障碍物的尺寸与电磁波的波长接近时,电磁波可以从该物体的边缘绕射过去。绕射可以帮助进行阴绕射可以帮助进行阴影区域的覆盖)就越差,损耗也就越大。并且这种损耗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基站所能覆盖到的范围会随之降低。6G信号的频率已经在太赫兹级别,而这个频率已经接近分子转动能级的光谱了,很容易被空气中的被水分子吸收掉,所以在空间中传播的距离不像5G信号那么远,因此6G需要更多的基站“接力”。5G使用的频段要高于4G,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5G基站的覆盖范围自然要比4G的小。到了频段更高的6G,基站的覆盖范围会更小。因此,5G的基站密度要比4G高很多,而在6G时代,基站密集度将无以复加。

空间复用技术

6G将使用“空间复用技术”,6G基站将可同时接入数百个甚至数千个无线连接,其容量将可达到5G基站的1000倍。前面说到6G将要使用的是太赫兹频段,虽然这种高频段频率资源丰富,系统容量大。但是使用高频率载波的移动通信系统要面临改善覆盖和减少干扰的严峻挑战。

当信号的频率超过10GHz时,其主要的传播方式就不再是衍射。对于非视距传播链路来说,反射和散射才是主要的信号传播方式。同时,频率越高,传播损耗越大,覆盖距离越近,绕射能力越弱。这些因素都会大大增加信号覆盖的难度。不止是6G,处于毫米波段的5G也是如此。而5G则是通过Massive MIMO和波束赋形这两个关键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的。我们的手机信号连接的是运营商基站,更准确一点,是基站上的天线。Massive MIMO技术说起来挺简单,它其实就是通过增加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数量,即设计一个多天线阵列,来补偿高频路径上的损耗。在MIMO多副天线的配置下可以提高传输数据数量,而这用到的便是空间复用技术。在发射端,高速率的数据流被分割为多个较低速率的子数据流,不同的子数据流在不同的发射天线上在相同频段上发射出去。由于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天线阵列之间的空域子信道足够不同,接收机能够区分出这些并行的子数据流,而不需付出额外的频率或者时间资源。这种技术的好处就是,它能够在不占用额外带宽、消耗额外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增加信道容量,提高频谱利用率。不过,MIMO的多天线阵列会使大部分发射能量聚集在一个非常窄的区域。也就是说,天线数量越多,波束宽度越窄。这一点的好处在于,不同的波束之间、不同的用户之间的干扰会比较少,因为不同的波束都有各自的聚焦区域,这些区域都非常小,彼此之间不怎么有交集。但是它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基站发出的窄波束不是360度全方向的,该如何保证波束能覆盖到基站周围任意一个方向上的用户?这时候,便是波束赋形技术大显神通的时候了。简单来说,波束赋形技术就是通过复杂的算法对波束进行管理和控制,使之变得像“聚光灯”一样。这些“聚光灯”可以找到手机都聚集在哪里,然后更为聚焦地对其进行信号覆盖。5G采用的是MIMO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而6G所处的频段更高,MIMO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可能为6G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

发展状况:2018年3月9日,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中国已经着手研究6G。

最近有一个很火的 科技 话题,那就是:6g是什么鬼?5G又还在何处。

近期,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从2017年底开始,工信部已经开始着手在研究6G发展时代。于是,有人思考5g何时到来。

其实,根据我们国家优良的作风”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可以看出5g商业技术已经成熟,而苗部长也表示近几年会推出5g商业服务。我认为,5g 商业服务会在2020推出,因为2020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小康 社会 的目标的的第一个一百年!意义重大,5g商业推广可以更加为其增添光彩。

工信部部长苗圩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6G网络?

其实6g通信网络在国际上并没有标准定义!!!因为这压根就还只是一个概念,说白了就算是从事通信行业工作的人,也没有听过6g通讯这个技术。然而这并不是虚幻的,因为苗部长已经给了6g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了,那就是——万物互联!!!万物互联(IoE)定义为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结合一起使得网络连接变得更加相关,更有价值。万物互联将信息转化为行动,给企业,个人和国家创造新的功能,并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举一个简单例子,那就是你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控制很多东西,如直接呼叫无人车,直接和自己家里的智能家居下达指令,让智能家居机器人做家务,智能监控家庭一举一动。

所以说6g通信技术不再是简单的网络传输速度的突破,更是为了解决万物互联这个难题。也就是从技术角度上说,要完成6g通信技术的TB兆级的突破,也要完成从智能芯片上的研发,从而打破界限完成6g时代“万物互联“理念。

至于6g时代会不会是量子通讯技术,我认为这是一个否命题。因为一旦量子通讯普及,这将是一场通讯变革,因为量子通讯技术有别于现有的通讯技术,它颠覆现有通讯技术和基站。量子通讯是利用了光子等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量子通讯学告诉人们,在微观世界里,不论两个粒子间距离多远,一个粒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现象叫量子纠缠,这一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诡异的互动性”。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成为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保密系统的基础。所以说我不认为,这是短时间可以实现这种颠覆式的革命。

韩国美国等一些国家已经在抓紧研究6G技术,特别是6G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甚至到现在,5G技术都没有完全普及,6G机技术更像是镜中花,水中月。

6G是什么?6G是指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虽然说现在5G技术并没有完全的普及, 但是我们对于6G技术的期待值却非常之高,按照估计,6G网络的传输速度会是5G网络速度的100倍,网络延迟也会从毫秒降到微秒。

用有关专家来说,如果说5G网络是连接万物,那么6G网络它可能会连接到灵魂,6G可能会连接人和动物。

在6G网络中,将会使用太赫兹频段,到我们周围都会充满了基站。我们知道特朗普曾经说:“我希望美国尽可能快地发展 5G,甚至 6G 技术,美国公司必须加紧努力,否则就会落后。”

实际上,我国在2018 年 3 月,就已经着手研究 6G;而华为任正非告知,华为“一直在做 6G”,其实,任正非所说:“6G 在理论等各方面上还没有突破,因此 6G 被人类使用应该在十年以后。”

美国之所以强调建6G,就是因为华为在5G方面的优势远远高于美国。因此在这种迫于无奈之下,美国又邀请华为参与美国5G标准建设。 这正是说明了美国在5G方面的优势不强,但是对于5G网络来说,目前华为确实所占有的优势,是很多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对于6G网络来说,我们现在谈论它还为时过早。

6G网速将会是百兆级别的网速比5G还要快10倍左右,估计能达到300M-1G每秒的传输速度,届时万物互联不是问题至少在网速与可靠性上满足条件。


对于6G,很多文章都对它的未来有着热烈的期盼和愿景,比如它的指标太吸引人:

11Tb/S的传输速率;

2小于1ms的延迟;

3高频及近1THz的大带宽技术;

4高能效物联网技术;

5天地一体化的全球网络;

6具有AI能力及虚化技术的适应各种事件及场景的随愿网络。

尽管多数6G的愿景非常美好,但许多文章在具体探讨中,往往只描绘理想而不结合实际,一味地追求新技术而不去深耕解决技术的核心问题和矛盾。特别是与AI结合的智能化当中尤为突出。虽然AI是6G科研的一个重要方向,但6G的发展在AI领域能否获得如愿的核心地位,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还是未知数。

一、6G面临的频段问题


目前5G已经采用了毫米波频段,很多专家看好太赫兹频段在6G中的使用。不过至于太赫兹的潜力,是否会被6G采纳,还要看以后能不能解决高昂的太赫兹器件成本问题。成本太高显然无法商用。6G初步估计还将集中在完善毫米波频段的应用。

二、6G面临的功率问题

手机端由于电池的瓶颈一直无法突破,发射功率因此受限。在基站端,虽然发射功率不受限制,但发射功率的成倍增大带来的是电费成本的提高,5G已经面临这个问题,再不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很难发展下去。

三、6G能否与卫星通信融合,还有待于技术和商业的突破



对于6G,融合卫星通信目前是一个炒的很热的话题。如果能将卫星难集成进手机里无疑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举措,再也不用担心信号覆盖问题了。

对于5G来说,目前如此显然卫星通信还没有集成到手机里,主要由于卫星成本,功率链路衰减和卫星的通信容量问题,不过最近几年,这些领域都有所突破,卫星的发射成本越来越低,在空间组成卫星网络成为商业可能。在功率问题上,低轨道卫星能大减少传输时延和衰减。

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将卫星通信引入6G,也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目前为止,卫星服务仍是通过专用手机开展的,主要因为卫星制造、发射及运营成本还超出普通消费者的预算范围,如果卫星想融入6G手机,成本需要大幅降低,目前的情况还无法满足。

(2)卫星容量,卫星的容量远远小于地面基站,由于频谱效率和卫星数量的限制,卫星通信的用户速率局限为语音及较低速的应用。怎么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加上卫星发射的信号必须还要通过谈判来获得相应国家的牌照许可,方能到达地面,估计短时间内仍然只能在本国使用。

四、芯片技术问题



未来估计6G芯片至少需要2nm的技术支撑,由于2nm技术超高的复杂度,目前看来其芯片的发展仍然掌握在少数商业巨头手里,华为的5G芯片生产问题已经如此。

实现6G愿景的技术目前看来不在于其新颖性和技术的理想高度,而在于其是否能为6G创造性价比高、可商业化的产品和服务。

6g很有可能是利用卫星实现高速率通信,毕竟5g也是同4 g一样建立地面基站,然后拉远天线,只是延迟更低,带宽更大,单个天线覆盖范围可能会变小,所以会有大量的5g天线点位,甚至一个路灯杆挂一个,这存在什么问题,较偏远地区很难实现覆盖,毕竟需要大量的立杆和基站以及通信线路。

所以6g很有可能直接发射卫星覆盖全球,形成一个个太空信号基站。

所谓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体现,随着5G传输技术、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普及,物联网技术的现实应用条件开始成熟,传统农业便灵活运用物联网技术,摇身一变成为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运用农业生产区域的各个传感节点监测收集数据、无线传输系统传输数据和决策控制系统控制设施,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各个条件(空气、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水、二氧化碳)的精准感知和控制,并进行决策管理。

智慧农业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粮食耕种、蔬果大棚、花卉大棚,畜牧、家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可以说有农业的地方就能用到智慧农业体系。

智慧农业系统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智慧农业系统是由三个部分:监测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和决策控制系统组成的。

1 监测系统由各个无线传感节点组成,用光伏供电,监测农业生产环境的水分、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以及植物的营养等参数,进行信息的收集。此外还有实时图像和视频监控功能,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信息收集,有助于工作人员进行更好的管理。

例如智慧农业温室大棚传感器,传感器类型包括无线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土壤PH传感器、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等。采集农业大棚内的空气、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服务器。

2 无线传输系统主要由互联网平台组成,是负责传递监测信息的通道。

传输系统在农业种植区各处安装信息采集节点,并建设立杆摄像头实现视频图像的传输,各个节点通过大功率无线网桥进行无线信息传输,最终将所有信息传输到终端决策控制系统。

3 决策控制系统指的是智能平台通过对监测信息的整理和智能分析,对农业生产区域进行智能灌溉,智能调温,智能施肥、智能喷药。

例如智慧农业温室大棚控制器,当监测系统提供的环境数据达到一定程度时,控制器便会智能开启相对应的设施进行处理,例如调温、灌溉、施肥、喷药、通风。让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

智慧农业系统的优势

1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智慧农业解决了很多传统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耕地的过度开发影响了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大水漫灌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还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通过发展智慧农业能够有效解决各种资源浪费问题,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在保证农产品生产目标实现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2 保证食品安全,监管溯源:智慧农业实现了农产品从育苗、种植、仓储、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信息的监控,建立了健全的农产品监管体系,实现对农产品全部流程的监管溯源,能有效保证农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

3 智能 *** 控:物联网监测系统收集数据,经过无线传输能实现远程 *** 作,在 *** 控室内中通过控台智能设备自动处理各项问题,控制农业生产的各项条件。

建设智慧农业,撰写可行性报告

建设智慧农业项目,撰写智慧农业可行性报告需要注意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还不足称为农业强国,多种农作物只讲究产量,难以保证质量,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在现实中农业生产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耕地、水、气候、灾害)通过发展智慧农业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必要性。

2 近年来农业行业与多种行业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在这潮流中也是随波逐浪成为引领农业发展的弄潮儿,智慧农业的深度、宽度都会有其他行业的影子,例如智慧农业+旅游业,智慧农业+深加工,智慧农业+康养等等,所以要将智慧农业和其他配套行业整合起来描述,扩大智慧农业项目的盈利渠道。

3 智慧农业比起传统农业技术色彩强烈,需要专家和专业人士参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解答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要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随着智慧农业各种领域的发展,智慧农业将更加精准地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所以报告里需要体现与专业机构、学校的合作关系和针对当农民设立符合项目特点的、完善的培训项目和扶贫措施。

4 发展电子商务,智慧农业能节约劳动力,解放生产力,让农民有精力做更多的事情,帮助农民展开电子商务业务,能帮助农民卖出农产品,帮助农民勤劳致富。

5 发展智慧农业的效益所在,智慧农业项目的建立要立足于当地的农村、农民,必须从多种角度(经济、社会、生态)描述发展智慧农业能帮助该地区和农民获得什么好处,这是发展智慧农业的最大意义所在。

您有没有为智慧农业的美好未来憧憬不已呢?建设什么智慧农业项目,智慧农业项目如何规划?撰写智慧农业项目计划书省心,省力看头像简介,了解北京宏海泽远。喜欢的朋友多多评论转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655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