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领域、十大趋势,数字科技化身未来的新动能

四大领域、十大趋势,数字科技化身未来的新动能,第1张

好奇心与 探索 ——人类进步的阶梯。


19世纪的最后一天,世界上所有的知名物理学家齐聚一堂,准备为经典物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所以当时的议题是如何消除经典物理这座漂亮大厦上的两朵乌云。这两朵乌云第一朵是经典物理中已知地球的空间中是有空气的,因为声音便是通过空气这一介质传播的,那么宇宙中又存在怎样的介质能够让阳光穿越真空照耀大地的?第二朵乌云则是人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辐射能量很可能是不连续的。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科学家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了各种看似荒诞的理论,例如波尔提出了惊世骇俗的波尔模型、薛定谔提出了薛定谔波动方程……在一个个荒诞的理论的迭代与互补下,第一朵乌云诞生了相对论,第二朵乌云诞生了量子物理,它们共同将完美的经典物理推翻,也一手构建了现在的信息时代、数字时代。


2021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虽其分量远不及“两朵乌云”,但在疫情这一针猛烈的催化剂下,人工智能、云原生等数字 科技 融合多种技术、多个行业、多个产品,正前所未有地渗透到医疗、自动驾驶、安全等经济 社会 的方方面面,那么近未来有望落地的 科技 趋势是怎样的?


近期,在腾讯 科技 向善创新周发布《2022年十大数字 科技 前沿应用趋势》(后简称“报告”),通过访谈重点领域的科学 探索 奖获奖人、业界权威专家,凝练出了IT重塑、智能世界、虚实共生、网络革命四大领域,数字孪生、量子计算等十大数字 科技 前沿应用趋势。


在解析报告之前需明白一点,数字 科技 化身未来新动能的应用大爆发不是单一技术的突破,而是多种技术循序渐进式的增量与融合的结果。正如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 科技 向善之夜”中《离线-在线-在场》的主题演讲所言:“元宇宙等概念本身是一种技术渐进式发展的趋势,就像我们在30年前说信息高速公路,10 年前说移动互联网一样,概念本身叫什么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个巨大的技术应用和孵化的池子,任何一项技术单点的突破或炒作,都不会把我们瞬间带入到新时代。”


举个例子,在演讲中司晓表示腾讯计划在深圳大铲湾的一个半岛上,建立一个全新的未来总部——企鹅岛(非正式名称),在“企鹅岛”上,我们有可能看到腾讯在智慧城市上的种种积累和设想。


司晓介绍,“企鹅岛”的设计方案在一款沙盒 游戏 中被复制出来。这个数字孪生一方面体现出 游戏 所积累的AI 、方针等技术在建筑设计等场景的应用,另一方面,在这个虚拟仿真环境下,可以以更低成本来验证一系列交通、能源等系统的规划以及设计是否合理。


其实,刚在前文中提到的数字孪生亦是融合多种数字技术的一个概念池子,例如在数字孪生中拟出真实的智慧城市的交通控制系统,让公交和现实中的一样,等红灯、自动避让、等人上下车,所以在数字孪生城市中引入自动驾驶仿真系统,而这个系统则是基于 游戏 引擎,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优化,让 游戏 里的载具去真的感知周围的环境,从而最大限度的还原现实生活场景。


也许我们已经在逐渐进入更加智慧的“在场办公”时代。在移动互联网之前,我们是离线办公,工作需要去实实在在的办公室、沟通需要面对面交流或打电话、发邮件;移动互联网普及后,办公方式再次迎来变革,特别是在疫情加速下,基于腾讯会议、Zoom、飞书等在线协作工具大家可以在线办公;而随着XR(混合现实)、感知交互、虚拟仿真等技术发展,“在场办公”未来可期。


在场时代其实并不遥远,例如Meta公司(原Facebook)前不久发布了一款VR虚拟办公室程序Horizon Workrooms,用户使用 Oculus 这样的 VR 设备便能进入这个虚拟办公室进行交互式办公,就好像是在真实的办公室办公一样。而这些随着XR等技术与触觉手套等硬件技术的发展,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场景与公司从在线时代步入在场时代,即虚实共生。


司晓在演讲中还举到过一个大开脑洞的例子——火星移民。如果未来人类“火星在场”,在远程去往火星上派机器人建基地之前,我们可能会首先实现在虚拟世界中对“火星”在场,也就是给火星建一个超拟真的模型,去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可以看到,无论是一个智慧城市概念体——企鹅岛,还是星辰大海的火星移民,其都是基于现有数字技术不断进化、融合而来,它们并不会因为某一项技术的突破便将人类带入“未来”时代,正如司晓在演讲中谈到的那样:“元宇宙这些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渐进式发展的趋势,而这个过程需要的技术可能源自于完全不同领域的技术涌现与应用,但这两个应用方向并不必然冲突,甚至有可能是相互依存的。”



前文中提到,“未来”新时代的实现过程必然是不同领域的技术涌现与应用,而在风云诡谲的2021年,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医疗、自动驾驶、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深入开展,沉浸式媒体、数字虚拟人、虚实集成亦打开了全真数字世界的大门,那么在2022年数字 科技 在IT重塑(云原生、量子计算、云安全)、智能世界(人工智能、复杂机器人、星地协同智能化)、虚实共生(万物孪生、扩展现实)、网络革命(云网融合、能源互联网)四个领域又会有怎样的应用趋势呢?



一、IT重塑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把人们带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应用把人们带进了电气时代,那么第三次 科技 革命IT技术则将人们带入了互联网时代,从PC互联、移动互联到如今万物互联初现雏形,IT正在被重塑。


IT架构被重塑的最直接的表现便是“云化”,随着数字化的普及和深入,海量数据实时、灵活处理的情况日益普遍,传统IT架构越来越难以适应,许多企业都会将自己的网站部署在云端(包括公有云、混合云等),这就是所谓的企业“上云”。而随着上云进程的加快,一种基于分布部署和统一运管的分布式云——云原生开始带领企业进入全云时代(云原生是以容器、微服务、DevOps等技术为基础建立的一套云技术产品体系,可使松散耦合的系统具有d性、可管理性和可观察性,能够更低成本、高效地调用各类云计算资源向业务交付应用)。



首先,无服务器计算(Serverless)兴起,正在成为云原生加速发展的新路径;其次,分布式云将有效拓展云原生业务构建的物理边界,大幅减轻用户多云管理负担;最后,异构计算将促进软硬件相互定义和融合发展,推动云原生基础设施性能持续突破瓶颈。


不过云原生涉及IT体系的整体变革仍面临不少挑战,例如云原生资源的多变性影响IT体系全链条的可观测性、实践过程中迁移和管理复杂度较高,其中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则是影响云原生发展的关键问题。



《报告》认为,新一代网络攻击技术使攻击变得更加隐蔽、快速,攻击范围从个人向企业、基础设施蔓延,造成的攻击损失成指数增长。在此背景下,零信任将重塑云原生的安全新边界,成为远程办公时代有效地安全解决方案;面对攻击更加复杂、赎金不断增长的勒索攻击,云上安全防御将成为最优解;面对快速的网络攻击,全面覆盖网络、 端点以及云基础架构的扩展威胁检测与响应(XDR)升级,将促进更多的组织增强“主动免疫力”。


当前IT被重塑的不仅仅只有架构,还有算力。2021年是量子计算备受瞩目的一年,国际国内均有较为明显的科研成就,《报告》认为2021年量子计算已步入了NISQ(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时代,同时《报告》还认为2022年将是量子计算继续积蓄力量之年。



在硬件方面,主流量子计算硬件技术(如超导、离子阱、光量子等)将并行发展,两到三年内,量子计算有望突破1000量子比特,届时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相结合的混合计算体系或将成为更加有效的应用方案;而软件算法方面,预计在2023年前后,量子计算有希望开始在若干领域(例如组合优化、量子化学、机器学习等)实现具有应用价值的专用量子模拟机,如用于小规模的分子模拟和蒙特卡罗模拟(分子模拟是新药物、新材料开发的基础,蒙特卡罗模拟在金融领域有广泛应用),且量子计算产业链将随科研及应用发展逐步形成。


二、网络革命


IT被重塑的同时,得益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从发端时主要聚焦在科研逐步向消费型网络发展,目前正向生产型网络不断演进,未来网络将从信息传输向产业服务转变,网络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即云网融合构建“连接升维”。


在此背景下,当下感知与智能将成为网络技术演进的新趋势。具体而言,一方面,无线通信与无线感知加速融合可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使网络具备原生感知能力,即从连接信息变成连接行为,从交互认知延伸到交互感知,通感一体正塑造全真全感互联;另一方面,新型无线AI网络架构和协议可以高效捕获信道特征、适应未知环境,带来物理层面的性能提升,AI构建智慧化网络已成为行业公认的发展趋势;此外,空天一体化组网(即天基、空基等网络与地基网络在系统层面实现地面与非地面网络的全面一体化)还将实现人联与物联、 无线与有线、广域和近域、空天和地面等的智能全连接,不仅可以在全球实现宽带和物联网通信,为用户提供泛在通信服务,还可以将增强定位导航、实时地球观测等新能力集成到网络系统中。



连接升维除了体现在互联网上,还体现在能源互联网身上,双碳目标正倒逼能源互联网加快发展。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我国能源相关产业迎来了从量变到质变突破的发展元年,首先,清洁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地接入电网成为必然趋势;其次,大规模储能技术正成为新能源推广和能源革命的基础;最后,分布式能源与储能技术的变革影响着负荷侧的身份转变。



源、荷、储三端的快速变化,带来了对“网”端一体化、数字化的改造、优化需求,这些变化 将给能源互联网发展带来重大变革:在能量层,建设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以匹配多变的能源供需;在信息层,通过建设电力-交通耦合网络、电力-算力耦合网络等,实现智慧的能源管理和控制;在价值层,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需要 探索 能源共享经济,引导全民参与,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三、虚实共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底层基础技术的重塑与变革也必然会带来了应用层技术的升级与落地,在行业数字化变革进程中,数字孪生作为理解和优化物理实体的中间件,通过融合行业知识和新兴技术,从设备、产线到工厂,从街道、区域到城市,从细胞、器官到人体,正多路径并行演进推动万物孪生。


《报告》认为,研究人员、工程人员、管理人员通过数字孪生,实现对工业设备、城市街道、人体器官等的理解、优化将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行业建模工具通过融合多类技术,正向实时化、显性化和友好交互方向演进;另一方面, 游戏 引擎逐步融合行业知识和前沿技术来提升数字孪生的应用能力,凭借其模拟逼真、渲染实时、开发便捷的特点,为行业数字孪生构建提供新型路径。



不过,当前虽然数字孪生应用需求处于爆发期,但其开发应用依赖行业知识沉淀、不同工具的融合协同、以及计算和网络支撑等多类技术条件,对高精度、多尺度、低时延等大场景的支持能力仍较为薄弱,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还需要多项技术能力的突破和整合去推动数字孪生进一步发展。


当然,作为虚实共生时代双子星(分别为数字孪生与扩展(XR)现实)的扩展现实,在硬件迭代的驱动下也迎来了产业的拐点。在VR领域,随着VR光学、显示、定位和交互等硬件技术发展方向和思路的明确,超短焦的光学设计、Micro-LED、更轻便的交互控制器成为未来趋势;在AR领域,由于光学模组算力、电池限制等硬件限制,短时间内多种技术路线将会并存;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以手机为显示终端的VR 360或全景视频发展迅速,其生态已初具雏形。



总之,扩展现实已跨过了产业拐点。目前,VR在培训、教育、文旅,AR在安防巡检、工业生产等领域已经成为行业标配。《报告》认为,VR和AR作为新一代交互和计算的终端和下一代互联网的硬件入口,将带来新一轮的信息浪潮和产业链格局的重塑。


四、智能世界


IT重塑、网络革命、虚实共生,任数字 科技 与产业如何发生化学反应,人类最终的目的是打造一个智能世界,显然,我们当前正迈入这样一个世界。


首先在赋予世界“智慧”的人工智能上,人工智能已经在一些特定的任务上超越了人的能力,但在大规模应用上仍存在瓶颈,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报告》认为,未来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将加速演进,且人工智能将与更多的行业深度融合,向更加普适化和工业化的方向迈进。



其一是超大模型,短期内,模型的规模会进一步提升,大模型中的数据类型将不断丰富,由目前文本为主向图像、视觉等多模态方向丰富,进而推动模型准确性和泛化能力的提升;其二是小样本学习技术,通过多任务分割网络和迁移学习,可以实现对大量异质公开数据集的利用,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特征用于生成目标领域的模型,从而实现知识在不同领域之间的迁移;最后是一站式机器学习平台,通过为开发者提供从数据标注、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模型训练、模型评估到模型服务的全流程开发支持,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快完成业务模型的搭建,大幅降低机器学习的进入门槛,有望成为人工智能研发基础设施,推动模型工业化。


其次,多模态融合将驱动复杂任务服务机器人深入家庭生活。在感知方面,触觉传感技术突破,以及多模态感知融合技术迭代,将提升机械臂工作的精度和准确率,实现对不同材质、形状和软硬性状物品的抓握推举;理解方面,基于计算机视觉和NLP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对复杂服务任务和家庭环境的理解将进一步深入;控制方面,柔性、仿生机器人本体技术的持续进展,将显著提升人机互动的体验和安全性。



随着NLP、先进传感器等底层技术实现商用化,叠加新冠疫情加速家庭消费升级,服务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并下探至更为广阔的家用消费级市场,《报告》认为,未来3-5年,家庭服务机器人有望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完成更复杂的 *** 作任务,逐步成为家政、 娱乐 、教育、陪伴等细分场景的生活助手。


最后,星地协同智能化将开启“大航天”时代。当前,航天业最大的变化便是其发展模式正由国家主导向国家和企业共同推进演化,而造成这一显著变化的核心原因在于航天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这也将成为技术创新与突破的新契机。



《报告》认为,星地智能化协同,一方面将提升卫星海量数据智能化处理能力,通过卫星与地面站协同推理,数据计算精度可快速提升,同时卫星回传数据量大幅减少;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将助力卫星遥感数据融入千行百业,例如在农业领域,AI算法+卫星数据深度挖掘协助农民开展保险核保、产量预测,有望成为环境、 社会 与公司治理投资的风险预警工具;此外,航天智能化将打开航天商业化的大众服务窗口,太空旅行、空间站商业化、太空拍摄逐步向大众市场普及,亚轨道旅行、卫星影像私人订制、时空信息数字化等新物种也将加速涌现。


面对疫情和全球产业格局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我们更需要加强 科技 预判,瞄准世界 科技 前沿,引领 科技 发展方向。透过报告我们看到数字 科技 正从四大方向、十个领域推动我们进入“新时代”,并正在转化为未来的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与人民生活更高质量发展,正如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所言:“ 科技 的发展没有终点,让 科技 融入实体经济促其高质量发展,让生活更便捷、让 社会 更美好才是永恒的趋势。”

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物联网产业发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哪些新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推动信息社会发展,提出建设“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并将其作为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出台相关的战略和政策。2010年,我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也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提出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示范。
一、物联网是传感网、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技术的集成及其广泛与深度应用。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与拓展,是新理念引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集成创新。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是传感网、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技术的集成,及其广泛和深度应用。其功能是,各类实物信息被不同的传感器感知、采集、形成数字信号,通过各类网络快速传输到信息处理层,加工处理的信息形成信号或知识,一方面为管理服务提供信息依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传输层反馈至传感设备,实现对实物的 *** 作。物联网既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又是自动控制技术在巨型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物联网的应用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过去,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信、互联网、数字内容等领域独立发展。物联网集合了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相结合,把信息化融入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在更多领域深度应用,促进更多行业、更大范围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如智能交通是在车辆大幅度增加后,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不能满足交通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智能化管理是在城市功能不断丰富和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而发展起来的。物联网产业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一批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目前,物联网大都在传统产业应用,如交通、物流、电网、石油天然气、食品等行业,极大提升了这些传统产业的效率,改进了发展方式。同时,物联网的应用带动了相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包括芯片、传感器、集成模块及设备、中间件制造业,以及应用系统设计与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云计算等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了其市场规模。
二、物联网功能多、应用面宽,产业链中服务业比例高,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从物联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看,物联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有作为。一方面,物联网功能多、应用面宽,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动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的集成创新。发展物联网的动力是满足市场需求,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和便捷生活。物联网不仅应用于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而且在日常生活等领域拥有巨大潜在市场。一是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如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医疗、教育等领域。二是企业为主的行业应用市场。如电信、电力、物流、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三是以个人和家庭为主的消费市场。如购物、家用电器、休闲娱乐等消费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服务的领域正在扩展。另一方面,物联网产业链长,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纵向看,物联网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网络设施、终端设备、传感器、芯片、集成模块、中间件制造等相关制造业;中游是互联网及其运营服务;下游是物联网的用户和服务商,包括应用系统设计和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云计算和系统运维等高技术服务业。物联网涉及众多应用领域,是一个跨多学科多部门的细分市场。每个物联网应用领域又构成各自的产业链。物联网产业链中服务业比例较高。物联网产业的中、下游大都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物联网不仅将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而且将极大促进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服务业新业态。同时,由于物联网是根据应用系统特点设计的网络,解决的问题不同,应用方案也就不同。因此,发展物联网不能简单地引进技术,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必须有本国的技术支撑。物联网应用具有本地化优势和主动权,主要体现在应用设计自主权和采购主导权方面。
三、物联网应用一般在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优先布局,逐步向生活消费领域拓展。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部分领域处于重大技术突破的孕育期和产业发展初期,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和我国。从世界范围看,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需求导向,整体规划,目标明确。近些年来,欧美日韩等纷纷出台发展物联网的战略计划。一是在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优先布局,逐步向生活消费领域拓展。目前,各国政府主要在医疗、电子政务、电网、教育、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推行物联网计划。如,近年来,美国政府以刺激经济为目标,重点支持宽带网、智能电网、卫生医疗信息技术应用等。欧盟从发展绿色经济的角度出发,优先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建筑,2009年发布的《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又提出了航空航天、汽车、医药、能源等18个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日本从营造“使国民安心和有活力的社会环境”出发,以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监测、政府治理等公共领域的信息服务为重点。韩国则从寻求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产业出发,在食品和药品管理、交通和物流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测、工业自动化等方面进行应用示范;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又提出发展智能通信、家庭应用和娱乐等,推动物联网在消费领域应用。二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物联网应用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行业问题。三是市场需求驱动,企业自发创新发展。大部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水到渠成,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市场需要。如物流行业最初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监控的需要;发展云计算是一些掌控信息资源的企业,为了利用剩余的计算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
第二,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提高社会整体效益。有些大规模应用的物联网投资巨大,只有当其整体效益超过提供者和用户负担的成本时,投资才有意义。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全球物联网产业研究,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大力支持我国物联网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持续拓展技术与市场合作领域。
第三,应用导向,技术和标准先行。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的核心技术尚不成熟,标准体系正在构建中。研制与物联网有关的标准不仅有利于规范市场、指导产业发展,而且对各国掌握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发达国家在发展物联网的过程中,一方面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技术研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在制订标准上狠下功夫。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

2月20日,阿里云研究中心发布《2019数字化趋势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数字化的应用领域正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府、金融、零售、农业、工业、交通、物流、医疗 健康 等行业深入。其中,政府、零售业等将成为受云计算、人工智能、IoT等新技术影响最深的行业领域,在未来3-5年内,数字化程度有望达到70%-80%。

以下为报告全文:

办证、审批一次都不用跑

区块链技术将应用于政务信用担保体系,电子身份z、电子签章等逐渐普及。节假日无法办理成为过去,在机器人与AI技术助力下,7×24小时在线办公成为可能,市民通过网站、政务APP或支付宝等软件,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办理。工商、社保、交管、出入境等行政类审批事务可实现秒批,个别需要周期申报或年审的项目可以像设置银行还款一样自动完成。

数字工厂大面积兴起

新零售将延伸到全产业链内部,AI、IoT、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将真实收集用户需求,科学预测产量与销量,再将数据反馈给生产、物流、仓储等全产业链,彻底改变先生产再销售、先种植再贩卖的工业和农业模式,未来商品在生产之前就知道它的顾客是谁,个性化定制时代将真正到来,数字工厂大面积兴起。

线上线下无差别体验

线上线下服务和体验将打破对立关系,同频共赢。数据智能将把消费者带到线下,让线下商家也能做到想用户所想、所未想,实现千人千面,提供一致的高效服务和体验。而消费者打开手机就能发现附近有什么店铺、有什么品牌、有多少人买过、有哪些潮流新款、有哪些促销活动等,实现线上线下全触达,出门购物和线上购物将一样方便。

政企IT架构中台化

因数据割裂、智能决策程度有限的瓶颈制约,越来越多企业将全面升级IT架构,采用“双中台”模式。打破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烟囱式IT架构,实现“一切业务数据化”的目标,前端业务部门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调用平台上的产品技术模块,从而快速搭建新业务场景。除企业外,政府部门的IT架构也将中台化。

地产商从卖楼变为卖服务

房屋正从居住价值向生活价值转变,地产商逐渐从空间提供商向生活服务运营商转变。白天上班,家中老人和小孩的情况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实时掌握,紧急状况下可实现医疗急救服务自动呼叫。私人医生、私人厨师等将成为智能社区标配。未来人们拥有的将不仅仅是房子,而是一种更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居住的小区会认识你是谁

用声音就可以控制电视、灯光、空调等。伴随使用时间的增长,房屋还能智能学习主人的生活习惯,变得“能听会看”,认识、陪伴、照顾主人。社区将被打造成一个认识你的朋友,刷脸通行、刷脸取快递、刷脸购物等逐渐普及。同时,物联网系统将监控环境是否适宜,并主动控制能耗、降低污染。

你知道餐桌上的肉来自哪里

农产品的种植、加工、运输、卖场四大环节全面升级,可实现全链路数据监测,确保品质最优、运输最快、消耗最小。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农产品可实现质量安全追溯。未来,消费者可以知道餐桌上的肉出自哪里、是否绿色 健康 。考虑到“物联网+区块链”仍有一定技术及成本门槛,这一改变有望在一些大型农企率先实现。

农民手上的烂苹果少了

信息不对称是农产品滞销的重要原因。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现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由政府牵头,建立起完整的生产、流通、销售大图,不仅能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动态,还能反推生产,通过水肥灌溉、疾病预警等人工智能决策手段,种植出最受欢迎的农产品,进一步解决农产品的滞销问题。同时,新技术也将成为扶贫抓手。

全国买车统一零售价

数字化将是 汽车 产业未来几年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多的 汽车 厂商、经销商会通过数字化门店提高经营效率,打通线上、线下数据为消费者提供丰富而高效的交易选择,最终形成一张高效的整车新零售网络。届时,价格更加透明化、服务更加标准化,在线购车体验将会进一步覆盖行业。未来,购车有望告别地域差价,全国买车线上、线下统一零售价。

文:网络

图:pexel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6908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