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物物联网,需要哪些技术?

要实现物物联网,需要哪些技术?,第1张

物联网基础技术

1、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因此互联网技术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

2、信息采集技术,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信息采集、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这三个方面的完全融合,而信息采集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基础,物联网要获得发展,必须突破信息采集技术的瓶颈。

3、网络通信技术,剥去物联网的神秘外衣,其实物联网实质上就是在诸多行业和领域已有应用的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网通过节点中内置的不同传感器检出被测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速度和方向等信息,并通过内置的数据处理及通信单元完成相关处理与通信任务。

4、物品编码技术,物品编码是物联网的基石,是物联网信息交换内容的核心和关键字,是物品、设备、地点、属性等的数字化名称。

5、数据库技术,在物联网时代,作为代表物品的标签数量是万亿数量级。如此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数据库管理。数据存储在当地数据库中,标签阅读器与当地数据库相连接。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整体感知即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可靠传输是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智能处理即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和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根据物联网的以上特征,结合信息科学的观点,围绕信息的流动过程,可以归纳出物联网处理信息的功能:

我认为6G将会是推进社会进步的标志,也会是推进科技发展的基础。它会是在各个领域涉及到,并且会很精准,比5G还会快,还要精准。

尽管5G时代才刚刚到来,芬兰奥卢大学就已经联合70多位专家发表了6G白皮书,介绍了6G时代的技术趋势。

根据这个白皮书,6G网络会在2030年左右问世,其愿景就是泛在无线智能,意味着6G网络会通过无线技术覆盖全球各个角落,为人类社会提供更智能的感知服务和应用。

芬兰大学Pouttu教授表示人与人之间已经互连了,因此,5G或6G的承诺将是连接更多对象。而在6G时代,边缘计算将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面对庞大的物联网节点数和海量的数据总量,只有通过提升边缘侧的数据计算处理能力才能满足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的需求。

移动通信网络每一代升级后,其性能都将提升10-100倍,6G性能当然也将在5G基础上提升10-100倍,所以在具体的技术指标上,会产生以下新的变化:

•单用户最高传输速率达1Tbps。5G由小于6GHz扩展到毫米波频段,6G将迈进太赫兹(THz)时代,网络容量将大幅提升。•网络时延达01ms(极端工业控制场景)•定位精准度达厘米级•设备同步时延在1μs内•连接设备密度达每立方米数百个。而6G也将具备超安全和超可靠、数据隐私保护、人工智能与无线网络融合等特性。

而我们把把分布在网络边缘端,提供实时数处理、分析决策的小规模云数据中心称为边缘云,边缘云处于物联网终端和中心云之间,是边缘计算的神经中枢。

在边缘计算的发展下,通过广泛分布的边缘云,用户终端的计算和智能可上移到边缘,从而可释放终端的计算压力,使之更加低功耗和更轻便,加速VR等应用繁荣。

总的来说,不管各国提出的6G方案是什么千奇百怪的,它们的重点都会集中在高速率、超低功耗、宽频谱、超低时延、超远距离这些上面,还会和一些AI,VR上面有所合作,可想而知,未来的6G的发展趋势肯定会在这些方面的。

6G基本是毫米波了,传输和绕行能力更差。如果铺设基站话,密度更大。所以马斯克的Space X才提出星链计划(Starlink),用数千颗低空卫星在K波段传播,数万颗卫星在V波段传输,于是省去了基站间的光纤传输,同时也省去了很多地面基站,并且全球数据传输无死角。

马斯克是一个狂人,想法也非常有创意。但问题是6G也绕不开庞大的地面基站建设。6G对于云层穿透力也很差,有时候还是要依赖地面基站。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实施大概需要花费3000亿美元。

星链计划实施可能性还是非常大,主要是军事价值太大了。仅这点,这对于美国来说,还是具有投资欲望的。最关键是使得美国在通信技术方面弯道超车,重新站上制高点。

总体感觉,美国就是一个军事优先的国家。对于民用通信的使用,美国就必须讲究利益。所以美国4G基站仅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一些偏远地区根本没有通信信号。

由于5G最大的场景应用,就是智能 汽车 ,在行驶路段上,信号传输应无死角。智能 汽车 可能是5G产生商用价值最大的板块。如果5G的场景应用不能产生更大的商用价值,仅限于军事或部分工业物联,那么投入的资金就不会收回,因此美国还是有很多短版要补,绕不开地面基站。

未来可能是4/5/6G信号共同传输,美国不太可能绕开5G发展6G。

另外,华为5G技术大量使用的是S波段,而这个频段恰好被美国军方占用了。所以美国商用频段就必须绕开这个频段,这也是美国无节 *** 打压华为的原因之一。假如华为技术铺设到除美国之外的全球,等于是全球拥有军事基地的美军就要让出这个频段。

有时候还不得不说美国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国家,但问题是美国的6G计划还纸上,在天边。而我们的5G技术已经在脚下了。5G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物联网,等中国5G铺设完毕,大量的应用软件就随之升级。缺失5G技术的美国,相关产业等于落后中国一个代差。

中国一带一路的沿途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把通信设施随之铺设到沿途国家,等于是整个欧亚大陆都用的中国标准。美国不着急都难于理解。

对于5G和6G,其实都是一种在未来发挥着极大作用的通讯技术。5G的标准现在已经定了下来,但6G的还在 探索 中,没有标准。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华为,在5G技术和应用供应上,几乎是在全世界出尽了风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能跑出来一个这么牛的企业,美国当然不服气,这种不服气,已经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种磕磕碰碰中提显得淋漓尽致。

而现在,遇到的问题非常实际,大家要不要用华为的5G技术,很显然,很多国家已经同意用了,但美国不干。不想用,不想用得找个理由啊。

就等于过年,你隔壁的三婶家做的腊肉分给大家吃,本来也想叫你吃,你不服气,因为你认为你才是全村做腊肉最牛的人,如果你吃了,你就认怂了,所以你对我宣布,你要做一种村里从来没听过的腊肉----一号腊肉。

因此,如果美国出于装逼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对外宣布要绕开5G搞6G,并不是不可能,尽管这个6G,可能是比华为的5G好那么一点点,那也是6G,因为目前行业还没有公认的标准,美国完全可以做这么一个标准。

当然,如果美国真这么做了,全世界都笑话他,毕竟,你也太装了。除非你手里真有货。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其实对真的对我宣布了,但美国没有底气,只好说在试验6G,并不是推出6G,这样,也绕开了5G的话题,直接讨论6G,侧面来炫耀自己,还是通讯行业的老大。

你们这群LOW逼,还在谈论5G,哥已经在忙着搞6G了,惊不惊喜,期不期待?说实话,这么干是可行的,当年美国和苏联冷战的时候,双方搞太空装逼战。当加加林同志搭着火星进入太空的时候,美国宣布,哥才不在乎上太空,哥上的是月球。

于是,美国开始了牛逼哄哄的阿波罗计划。同样的道理,虽然现在中美关系没有那么紧张,但如果真的很紧张,很有必要的话,美国各界很重视的话,我真觉得他可以搞6G。

当然,现在看来,不是很实际,相对理性来说,美国不会这么干了。但就这个话题本身,并不是不可能,因为川普自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黑天鹅。

伟大的美国永远世界第一,10以下的G人家都不发展,人家直接发展11G了,人家的11G开车烧空气,吃饭靠西北风,通信直接站在最北极一张嘴立马传到最南极。冬天搬到太阳上,暖和,夏天搬到银河里,洗洗凉快。地球已容不下老美,羊屎蛋儿粘鸡毛儿,早已能上天了!伟大的美国,拜拜!——哈哈哈

别人相信美国有这个能力,但我不认为美国有这个能力,5G都未实现,直接跳过5G,搞6G,我认为:美国是在吹牛,因为有诸多事实证明,美国不可能做到,这次新冠疫情在美国暴发,美国不是号称,美国医学先进世界第一吗?而今美国确诊200多万,死亡12之多,美国连疫苗都未能研制出来,这能说明美国医学世界第一吗?美国在军事上,大搞核军备竞赛 ,它美国在目前这个经济危机局面,还有这个能力吗?依我看:美国是吓唬全世界人民!美国股市多次熔断,美国宣布从国外大量撤军,这足以证明美国经济彻底崩溃,这次美国民众大量失业,美国大量印空投钞票,这也完全坐实美元霸权即将完蛋,美国心想要发展的事多如牛毛,可是,它心有余而力不足,美国拿什么去搞军备竞赛?空口说白话,站着说话不腰疼,美国要跳过5G,直接搞6G,纯属吹牛逼,有人信,但我不信。回答完毕 ,

跟你说也没啥,就是闹着玩的玩的的狐假虎威这事儿,我习惯了。美国人是完整的,迷失的方向,找不到那个真的自我了,6G时代全面开启,你是说不过这个武器的,没有武器的铺垫,6G时代即使来临了,也无法把它完整的呈现出来。

5G时代如果错过了,那可是错过了老多老多的事情了,因为万物互联就是整体上是一个大变革时期,万物互联是啥?未来所有的产品都有Jean,都有一个符号都是一个5g的一个链接。怎么去链接?怎么去打通?怎么去建立这套机?因系统,美国人现在掌握到这套完整的技术了吗?如果都是华为的这样一套系统,这是最前卫的最先进的系统,企业都进入了这套系统,谁进来了?谁的企业就完成了一个全面的的过程?

如果美国私立以后完成了6g的升级,能么?这十年当中,美国人可怎么活?错过了5g这个时代,就等于错过了一切,错过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发展的高潮的时代。美国人想就此完整的没落了吗?

5G就是经济的一个新浪潮。这个大浪潮的潮水涌遍了全世界,任意的一个角落。全世界应该说没有空白点,用空白点的地方,那就是无知的一种体现。美国会变成5g的空白吗?真的变成5g的空白,这种情境之下的美国,我们都无法想象了。无人驾驶 汽车 ,无人驾驶飞机,无人驾驶飞机要全面铺开以后,美国到底应不应该接轨?吉祥外围大的事业,如果想入这个伟大的事业,美国不就是就彻底没落了吗?

6G毕竟是一个空想,而且仅仅就是一个开始而已。6G原则上来讲得需要十年甚至是20的30年以后才能够完成6g时代的来临。新时代的变革和发展是需要一定时期的积累和创造的一个过程。仅仅靠梦想是不行的,而真正的6g时代应该是还是从中国开始。美国人连武器都没有储备好,怎么能创造好6g呢?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们不相信这个。当下的中国,做好当下的这个5g的时代,你全力以赴的这种状态的去迎接这个新5G时代的来临。

美国高通自己都承认、如果没有华为的支持美国搞不出来真正意义上的5G!5G是在4G的基础上发展而来。6G要在5G的基础之上进行研发、5G全球都没有正式启动,美国人连5G都没搞清楚他如何做出6G来?痴人说梦吧、中国的汉奸们太无知了!在当今 社会 谁掌握了5G先进技术谁就掌握了第五次工业革命领导权!因为5G+ABC即、它们分别是AI人工智能、BigData大数据与Cloud云计算。而这三项技术也是未来智能手机领域的“晴雨表”,谁能更好的掌握、消化它们,谁也就能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5G都搞不了,搞6G,异想天开。

理论上可行,但是要看6G是否可以快速的实施。如果只是稍晚5G一两年,那没有大问题。如果迟迟不落地,迫于市场需求,运营商就会提前部署5G了。不过现在看6G还没有影子,也不是美国说6G就6G的,还要看你全球产业链对6G的研究和标准的讨论。比如3G时代美国推出CDMA2000制式,企图与欧洲的WCDMA抗衡。到了LTE/4G时,CDMA2000的演进方案失败。

当年中国移动迫于无奈,为国家出力,为中国通信产业链做出巨大牺牲,部署了TD-SCDMA网络,但是质量不行,市场不断萎缩。等到4G出来后,中国移动成了推动4G部署的主要力量,把原来计划投入3G的资金几乎全部转为4G网络了。甚至,后来中移放弃了一些地方对3G的支持直接上4G,也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说明是可行的。

2017年中国移动3G已经开始退网,2020年全部完成。而中国移动2G网络继续保留使用,也没有退网计划。你可以体会中国移动对TD-SCDMA是什么心情了。

他也不是颠覆性的技术,不太可能

美国这是狗急跳墙,5G都还没有搞懂,就盲目上6G,除开是不讲科学技术的乱来,5G都才面世不久,你们在5G的基础上企图超越华为5G产业,这是能够喊说超越就超越的 科技 产业吗?任正非说5G美国至少落后三年,你们也想借5G还没有立足的时候,超越5G,把美国落后的这个方面尽快的补上来。这能够随心所欲吗?要是可以这样的话,中国可能要超过5G,直接上7G或者8G了,中国这年把的娃娃聪明得很,简直可以说脑大洞开,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中国的聪明才智,美国上的6G必然是淘汰出局的命运。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从5G到6G应该与从1G到5G的前几次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类似,6G的绝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于5G将提升10到100倍。现有的5G信号传输速度大概是10G,而6G信号传输速度将会达到100G到1TB。

这个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最直观的感受,而实际上6G网络时延将会降低到01毫秒,是现有5G网络的十分之一,同时可靠性也比5G高出许多倍,网络信号中断几率远低于5G,并且6G将会采用太赫兹频段通信,频率为100GHz-10THz,要比毫米波的频段更高,网络容量会有较大幅度提升。

不过电磁信号频率越高,电磁波长就越短,信号传输范围也就越小,这意味着基站的覆盖范围随之缩小,也就是说6G信号的传播距离没有5G信号那么远,这就需要更多的基站完成信号的接力传递,需要比5G网络更多的基础设施才行。

但是6G无线网络会实现5G网络达不到的万物互联,不再局限于地面,可以与卫星和机载网络无缝连接,超高的定位精度可以对物联网设备精准定位,可以全面展开无人驾驶,以及无人机快递。

超快的信号传输速度让云端处理成为现实可能,所有手机将不会再受制于芯片,只需要能够连接网络,能够显示就行。毕竟现在的手机芯片已经逼近物理极限,继续提升难度极高,不如依靠云端处理传输数据回来。

再加上现在已经在推行的智能家居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网络世界将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同时6G时代带来的万物互联,必将产生海量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关乎个人隐私,也就是说6G网络必定要比5G网络更加安全可靠。

TrendForce于“2022年集邦拓墣 科技 产业大预测”研讨会中,针对2022年 科技 产业发展做出预测如下:

一、电信商着眼6G技术

5G具有超快传输速率和低时延特性,使智慧城市、虚拟实境、扩增实境之沉浸式协作体验、自动驾驶车应用成为可能。2022年将有更多透过沙箱建置,开发人员于其中创建新体验案例,且可用于“智慧医疗、工厂自动化、扩增实境”等,如5G具备实时性连线功能,可使得装配保持稳定连线状态,其中5G低延迟更助于“触觉应用程序”较灵敏,可有效改善模拟触觉方式,应用则扩及至机器人手术、远端医疗、视讯 游戏 等。另一方面,随着5G、低轨道卫星持续朝向商业化发展,卫星可与5G并存且补足5G基地台于艰困环境不易布建的痛点。

电信营运商在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下,如何结合5G和以网络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为发展关键。展望2022年电信营运商着眼6G技术,将有更多国家政府、大厂投入,包括美国、中国、欧盟、韩国与日本等,透过公私单位合作研究6G标准。6G强调多元化XR装置整合,包括VR、AR、MR、8K和更多影像,使用全像投影(Holography)交流将变得更真实,远端工作、控制、医学、教育得以推广,覆盖范围甚至扩展到天空、海洋和太空等地。

二、2022年晶圆代工12吋产能年增约14%

由5G领头带动的半导体需求自2019下半年逐渐发酵,加上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因素,延伸至2020年新冠疫情,除了加速全球数位元转型需求,疫情更驱动了恐慌性备货,为半导体供需带来结构性的改变,造成晶圆代工产能严重供不应求情况延烧将近两年仍未停歇。有鉴于此,各大晶圆代工厂先后在2021年宣布扩产或新建晶圆厂,以满足来自消费性电子产品如智能型手机、电视、笔电、 游戏 主机等需求,亦或是中长期 科技 发展所带动的如服务器、云端、物联网、电动车/自动驾驶、5G基地台等各项需求。TrendForce预估,2022年全球晶圆代工8吋年均产能将新增约6%,12吋将年增约14%;其中,12吋新增产能逾半为现今最为短缺的成熟制程(1Xnm及以上),预期现阶段极其紧张的芯片缺货潮可因此稍获喘息。

三、2022年智能型手机产量可望回升

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趋缓的前提下,2022年智能型手机可望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预估全年将有139亿支的生产表现,同比增长约35%。规格创新方面,摺叠机的市占比重持续提升,但由于缺乏杀手级应用推升其市占,成长速度缓慢;其余规格则着重既有功能最佳化,创新幅度不高。5G议题上,受惠中国政府积极推动5G商转,并带动2021年全球市占快速爬升至37%,如今该市场覆盖率已达八成,其驱动力也随之放缓,尔后将伴随全球5G基地台覆盖率稳定向上提升,预估2022年5G手机渗透率将有机会达47%。整体而言,2022年智能型手机市场发展的观察重点仍以疫情变化为主,另一方面,明年晶圆代工的产能供给仍相当紧缺,对于零组件的资源取得,以及手机的造价成本也是一大观察重点。

四、2022年物联网三大主战场

乘着5G与半导体的产业热潮,2022年物联网近200亿台的连接设备将续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并取关键性(Critical)与永续性(Sustainability)为贯穿来年物联网产业的两大发展支柱,进而带出三个技术主战场,包括诉求环境永续、脱碳生产的绿色物联网,着眼无远弗届、万物相连的太空物联网,以及聚焦数据演算、镜射现实的元宇宙物联网。各技术可望成为产业大厂跨域布局的滩头堡,以及物联网产品服务的设计主轴。延伸此基础至终端应用面,2022年物联网将以更为稳定、实时、节能且预测之效益,赋能多元垂直领域;而市场主流的物联网应用中,预期将以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控与防疫管理、智慧家庭的居家安全与沉浸 娱乐 、智慧制造的虚实整合与数位模拟,以及智慧医疗的远程服务与精准医学为四大核心领域,协助企业于后疫情时代转型再进化。

五、2022年服务器出货量将成长4~5%

近年因5G商转与智慧终端装置的普及,使得大部分应用服务皆藉由云、端、网来进行统合,尤其需倚赖庞大数据进行运算与训练的应用服务;伴随着虚拟化平台及云储存技术发展,促使服务器需求与日俱增。因此,TrendForce预估,2021年及2022年服务器出货均可达4~5%成长。2021年服务器供应链仍持续受疫情影响,提前备货需求明显,促使各级零组件采购动能较疫情发生之初更为强劲,此状况不仅反映于今年上旬server DRAM的采购订单上,也加速DRAM 价格演进周期的循环。除此之外,由于疫情带动工作模式与生活型态的改变,包括远距办公与教学、云端应用服务(SaaS)需求扩张、企业在基础架构的支出上选择更为d性的模式(IaaS、PaaS)等云端题材仍持续发酵,也推升整体服务器需求扩张。其中,今年多数企业对于基础架构的采购行为逐渐从以往高投入门槛的资本支出,移转为更为灵活d性的营运费用,故除既有服务器采购订单外,也加速转移至云端(Cloud Digital Transformation),因此直至今年第三季前,以Dell、HPE为首的企业服务器供应商为满足相关需求,也开始调整生产计划与出货安排。

六、电动车迈入高速发展期

全球在脱碳声浪不断升高下,各国持续以法规和政策影响该国车辆电动化的速度,并且试图将电动车产业链本土化,积极争取企业设厂。整个产业正为市场主流转为电动车而做准备,随着车款与销量持续上升,车厂面临多项转型所需的策略规划,加上芯片缺货风波未平、疫情干扰供应链稳定性,使得“确保供应、d性管理”极为重要,2022年将持续就半导体、电池与闭回路生态链三大关键领域进行布局。而在自动驾驶方面,伴随着芯片运算力、传感器性能双双提高,以及5G覆盖率增加和法规放行下,Level 3~Level 4的自动驾驶将在商用车与乘用车上落实,自驾商用车扩大商用服务、乘用车则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功能,其中ODD (operation design domain)的设计为重要的自驾商用条件,“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功能”成为产业与 社会 共识。

七、大尺寸面板供需比开始趋于宽松

疫情爆发下所带起的面板热潮逐渐消退,2021年下半年起,面板产业进入了新的转折。零组件供给上已不再是全面性的缺货,只有特定关键零组件仍有缺货风险。但需求面上,伴随着需求退烧,过去一年超额备货,以及物流不顺而衍生的后遗症正逐一浮现,市场势必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消化。然而,在韩厂延后退出TFT-LCD市场的时间,同时数家面板厂再次启动新一轮的扩产计划,这都让市场供需正逐渐往宽松方向发展,2021年大尺寸面板供需比为54%,预期2022年供需比将达73%,可以想见面板价格将在会一段时间内呈现疲软态势,能否再创反d契机,则将考验着众家面板厂在稼动率、产品组合,以及获利水平之间如何调节。

手机市场中,AMOLED面板技术逐渐成熟,逐步扩大市场规模,渗透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42%提升至2022年的47%,也进一步压缩LTPS LCD在手机市场的发展,趋使面板厂积极将LTPS LCD产能转往中尺寸应用。但AMOLED面板的产出仍有可能受制于目前供给仍偏紧俏的OLED DDI,让2022年AMOLED面板与LTPS LCD面板在手机市场的消长仍有些许悬念。

八、品牌掀起Micro & Mini LED显示器产业升级新纪元

2022年将是Mini LED与Micro LED在新型显示器上逐渐商品化增量的一年,品牌已摆脱以往处于观望的方式,转而以务实的方式,将Micro LED与Mini LED规划在自身品牌的新产品里面,以率先布局,优先抢占Micro 与Mini LED的供应链中技术与供货量的主导权,同时在价格上能有高度的制价能力。就如苹果与三星在2021年,即分别推出Mini LED背光应用在平板与电视的光源上,也都各自优先掌握Mini LED背光打件的关键技术,采用具有高度技术含量的COB (Chip On Board)方案,作为Mini LED背光,使得Mini LED在背光排列的间距更小,Mini LED在背板上的分布密度将大幅提升,并搭配更细密的驱动方式,实现高背光分区,以符合百万等级的高对比效果,拉开与传统LED的对比效果的差距,直接对标OLED的高对比效果,提升了产品亮点,也促进了产业升级的机会。不仅如此,三星除了在新型显示器上除了采用Mini LED作为背光源之外,也跨足LED芯片更小的Micro LED,应用在自发光的大型显示器上,将创造下一波新型显示器产业升级的风潮。

九、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装置合计出货将达1,202万台

随着元宇宙等议题发酵再次带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的热度,再加上疫情促使数位转型也拉升AR、VR在远端互动应用的普及度,将促使更多厂商和产品跨入该领域,预估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装置的合计出货量将会在2022年达到1,202万台。在追求更为真实的第二个虚拟世界之下,除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头戴装置本身硬件规格的发展外,亦会延伸至手部肢体的追踪感测、控制器或穿戴装置上的触觉反馈、甚至是耳机上的声学功能。而除了商业应用外,独立虚拟现实装置搭配更多相机模块在内的传感器设计,将会成为消费市场更常见的选择,若再搭配更为成熟的5G网络环境,虚拟社群及多人互动等应用会是2022年厂商投入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6994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