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到底怎么样?

揭秘: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到底怎么样?,第1张

因为服务口碑等原因,京东物流与顺丰常常被拿来比较。在京东物流即将IPO的当下,这种对比更多了。

但是,京东物流与顺丰在很多方面是不一样的——虽然二者在很多业务上越来越多的短兵相接——至少在当下,二者还是有很多区别。 从模式上看,顺丰是典型网络型模式,而京东物流则是仓配模式。顺丰强在干线,京东物流强在仓储。

从资源上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顺丰拥有73架全货机(其中59架为自营全货机),全货机及散航总计航空线路2004条。顺丰自营及外包干支线车辆合计约45万辆,开通干、支线合计约11万条。而京东物流方面,截至2020年底,其自营运输车队包括约7500辆卡车及其他车辆;拥有约620条航空货运航线,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使用250条铁路路线。从数量上看,远不及顺丰。但截至2020年三季度,京东物流已运营800多个仓库,总管理面积约2千万平方米。与之对应,截至2020年6月30日,顺丰拥有194个不同类型的仓库(包含新夏晖冷链物流中心),面积约234万平米。这一点,顺丰又逊于京东物流。

不仅如此,在京东物流的招股书中,还专门提到了顺丰。京东物流表示, 顺丰是一家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而京东物流的定位是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 相比于顺丰,京东物流在仓储及配送服务、大件物品物流服务、物流 科技 服务等业务上有明显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事实上,供应链也是京东物流在招股书中着墨最多的地方。比如在竞争优势方面,京东物流所列出的6条,3条直接与供应链相关 ,包括: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赋能全供应链的先进专有技术、协同共生的开放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平台,剩余三条则为:强大的运营效率驱动高服务质量、卓越的品牌形象及客户体验、经验丰富且富有远见的管理团队及强大的企业文化。

从财务数据上看,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也占了京东物流近几年总收入的绝大部分。 比如,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前三季度累计收入达到495亿元,其中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产生的收入占比达到791%。此外,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也为其营收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京东物流2020年前9个月,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所得收入增加了338%。


那么,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到底是怎样一项服务,有着怎样的前景,京东物流又可以做什么?本文梳理如下:

01 增长中的市场,独特的地位

根据京东物流招股书,所谓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是外包物流服务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及一种先进物流服务。这一服务由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提供,但与孤立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不同, 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有能力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包括快递、整车及零担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及其他增值服务(如上门安装和售后服务),这些服务以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形式提供予客户,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其中,存货管理在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中起着核心作用。 京东物流也根据客户是否已使用仓储或存货管理相关服务(即仓配服务)对其进行分类。凡使用其仓配服务的客户均被划分为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根据灼识咨询报告, 按2019年总收入计,京东物流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

不仅如此,京东物流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和单个客户贡献的收入也在增长。京东物流招股书显示,2018年,其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为32,465名,2019年则增至39,926名。2018年,京东物流每名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平均收入达234,057元,2019年则增至279,401元。

而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京东物流所瞄准的这一市场仍充满着巨大的增长机会。

从需求端看,中国经济数字化快速发展,终端消费者碎片化、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促使企业需要提供更为迅速灵活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不同垂直领域供应链特点各异,这又需要针对各特定行业的特点,量身定制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从生产端看,过去,物流行业的效率提升主要集中于配送端,即成品从制造商到终端消费者的运输。事实上,制造端仍有巨大的提高效率的潜力,在端到端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帮助下,可以通过更佳的原材料寻源采购以及生产规划方式,帮助企业实现效率提升。

从技术上看,企业供应链各个环节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使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运营低效的原因,更好地作出更好的业务决策。而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能更广泛地覆盖供应链,从让有价值的数据更好地被追踪、整合及分析,从而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此外,国家对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促进先进技术应用适应性的优惠政策和改革,也将有助于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发展。

基于以上背景,灼识咨询测算, 2020年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2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3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5%。而且这一市场集中度高度分散 ,2019年按收入计排行前十的企业仅占79%的市场份额。在京东物流看来,目前,这类需求由市场上现存众多分散的物流企业承接,但服务水平严重不足,这就为京东物流这类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带来了巨大机遇。

02 京东物流的方案

在京东物流招股书中,还介绍了 汽车 、服饰、快消品、3C电子、生鲜、医药、家具及家电等多个垂直领域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情况。

从增长率来看,2020年至2025年,生鲜、快消品及服饰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支出增长率领先,分别为188%、146%及127%。 当然,其他领域需求总量也不低,到2025年, 汽车 行业、3C电子、家具及家电行业、医药行业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将分别增至4460亿元、3160亿元、1170亿元和600亿元。

不过,具体到各个细分垂直领域,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又有很大差异。比如服饰,它SKU数量大、配送层级多、季节性特征明显,还要对终端客户品味的迅速变化作出即时反应,同时还面临频繁的逆向物流挑战。当下的全渠道销售模式,也要求服饰企业灵活有效地管理线上线下存货。

再比如快消品,虽然它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通常较为稳定,但各种大促导致的波峰波谷变化,也给生产和存货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为了实现全年更高的运营效率及存货周转率,企业需要专业化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帮助其预测订单,从而更好的管理生产及储存。而生鲜由于品类特殊,它需要更好的冷链物流能力以及基础设施,最大程度缩短源产地与终端客户间的距离,缩减转运次数。

为此, 京东物流基于自身供应链服务能力,开发出针对特定行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此,我们通过两类行业,了解下京东物流的解决方案。

1快消品

快消品行业包括多个不同的产品类别,例如食品及饮料、美容护理、个人护理以及包装杂货,各产品类别也有其独有的特点。但快消品也有共同特征,比如数量大、成本低、高周转率以及全渠道分销。

京东物流可以为快消品客户提供全渠道存货管理及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在京东物流看来, 其针对该行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全渠道存货管理、根据业务需求优化仓间库存调拨、货架期监控、多种运输方式、准时配送、基于预测的动态存货管理、以及保税仓储。

举个例子,在与雀巢的合作中,京东物流凭借预测不同地区市场需求的能力,可以在雀巢各个工厂与各个配送中心之间调拨运输产品,并随时随地将产品直接配送给消费者,而不需要在雀巢其他仓库或者销售渠道额外停留。

此外,京东物流的技术能力也能使客户简化大量SKU的库存管理。京东物流的解决方案也能使客户全面了解自身供应链,例如可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商品地理位置、剩余保质期以及可追溯的运输路线。客户也可以根据京东物流提供的数据,更好地作出商业决策,从而显著减少时间及其他供应链管理成本。

2家电及家具

家电及家具类产品的尺寸、重量、货值的特殊性,让相关企业在履行其订单过程中会面临特别的挑战。比如,仓储存货及运输的成本可能较高,而且难以优化;在仓储、运输、组装及安装服务中,很多企业需要聘用单独的服务供应商,而这对协调和控制成本带来了难度。另外,家电及家具也具有产业集聚特征,制造厂主要集中于我国少数地区。

京东物流的解决方案是,将部分仓库建在家电厂及家具厂集中区域的临近地带,以便客户直接将产品运往最近的产地仓,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仓储及运输成本。京东物流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大件配送网络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则可以帮助京东物流更好地向家电及家具行业的客户提供全面服务,包括跨销售渠道仓库的一体化管理、高效及低成本的履约和派件以及优质送货上门和安装服务。此外,京东物流还提供售后服务。 从工厂揽件延伸至送货上门、组装及安装服务以及售后服务——京东物流这类端到端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可以极大降低客户的管理及履约成本。

03 优势所在,募资所向

不难发现,要给出上述行业解决方案,需要不少前提条件,比如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要有对应的网络、要有相应的 科技 能力、要明晰客户需求有相关经验等等。 而京东物流之所以能做到,也在于其特殊的成长背景。

其一,京东物流发轫于京东集团,虽是从企业物流走向物流企业,但 与商流关系密切的它,不仅有稳固的电商订单,更可以深入商流,甚至更上游,积累了专有技术、专业知识,对商流有了深入了解,设计并开发出覆盖广泛且一体化的物流网络。 从成果上看,京东物流协助京东集团将存货周转天数稳定在40天以下。2020年,京东集团通过京东物流网络处理的线上零售订单中,约90%可于下单当日或次日送达。

其二,京东物流建立了稳健且多样的基础设施。 以亚洲一号为代表的智能仓储设施,为其进行高效的存货管理奠定了基础。高度覆盖和高度协同的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和跨境网络, 不仅为京东物流输出提供极致体验提供了保障,也能够让其可以一站式满足所有客户供应链需求。 它通过减少搬运次数及缩短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的思路,不仅带来了时效上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 客户商品的入仓需求,这也为其更好地开展仓配供应链服务提供了助力。

其三,强大的供应链技术。 传统单一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仍是劳动密集型的,自动化水平相对更低。由于单一供应链物流服务商的业务范围更狭窄,对数据洞察的利用也有限。 相比而言,京东物流覆盖更全,洞察更深,当然对技术的投入也大。 除了亚洲一号、无人仓等这类业内耳熟能详的案例,京东物流还在通过采用5G、人工智慧、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底层技术,持续提升自身在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决策方面的能力。像智能算法也可以实现高效协同和共享,在销售预测、商品配送规划及供应链网络优化等领域实现智能决策。

其四,愈发丰富的客户群体。截止2020年,京东物流为超过19万名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广泛覆盖快消品、服装、家电、家具、3C、 汽车 和生鲜等行业领域。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客户数量达到46万家。这 数量庞大、领域多样的客户,一方面加深了京东物流对不同行业的理解,从而开发完善更加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京东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升了业务运营的能力。随着合作更加深入,京东物流与相关客户的关系愈发紧密 ,打造出强大的品牌形象。京东物流未来的潜力,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外部客户的增长情况。

而按照京东物流的计划,此次IPO募资的主要用途也是夯实提升自身在供应链方面的竞争力,比如升级和扩展我们的物流网络、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以及扩展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度,深耕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

对于京东物流这样的定位和介绍,你怎么看?

缺点:
1 京东物联网的监控范围相对有限,只能监控家庭消费类电器。
2 价格较贵,一些入门级产品价格较高,仅在更高端覆盖范围内使用。
3 功能上有待改善,目前有部分功能尚未完善,像远程控制、档案记录、电源状态的实时监测等特性尚未完全实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也在阔步前行,与此同时,物联网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今,诸多IT公司都大量投资物联网,以此将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以及系统与系统连接起来。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研究人员估算,到2020年时,物与物联网的规模将是比人与人联网的规模高26倍。
如今,从人们与周围事物互动的角度来看,物联网已经在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预计将来物联网还将发挥全新的作用,并将改变人们的交通、交流和协作的方式。为什么呢?以下10大原因将对此问题作出更好的解释。
1、让人们路途中的交通更加快捷
人们约有15%的交流时间花费在路上,约有17%的燃料消耗在等待红灯的过程中。道路上的传感器、交通视频摄像头以及道路的中央分隔带都将影响着汽车与驾驶员的“谈话”方式。通过监控行驶速度、交通信号灯、事故以及当前的路况等信息,编入程序的汽车,甚至是道路都将给驾驶员的移动设备发去最有效的行驶路线,从而减少交通时间,节省燃料,并让人们出行更安全。
2、预测产品的稳定性
在产品出货之后,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互动往往就会减少,如果双方没有新的交易或产品出现问题,那么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交流也几乎没有。预测技术能够监控产品的“稳定性”,从而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在倡导消费者为先的时代,一家公司如果掌握了预测产品性能的监控技术,那将意味着这家公司将能够让消费者感到满意,并避免问题的出现。
3、创建更多的工作职位
数字朝代已经开创了IT工作职位的新时代。随着物联网的兴起,云和大数据相关的工作也越来越专业化。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去年就发布报告称,首席数码官(CDO)的数量正在不断上升。Gartner还预测称,到2015年时,约有25%的公司将设立这样的工作职位,以此来管理公司数字,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数据专家也将成为公司的重要资产。在获得了大数据和分析的价值之后,人们也将开始看到更多的首席数据科学家、分析师、甚至是客户满意官员等相关的工作职位,甚至还会出现我们目前还没有想到的职位。
4、提供工作能力
社交媒体的崛起已经为人们的交流和团队协作开创了新的时代。像Box、Skype、Jive和Facebook等有价值的社交工具已经吸引了下一代工人的关注。视频交流和图像交流等也将节省人们的交流时间,同时也让这些社交工具与现代化的协调工作系统不分上下。
5、便于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成结构化数据
大数据不仅仅是“大”,而是“巨大”。大数据如果被很好地利用的话,那么将会给商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特别是在非结构化数据转化成结构化数据之后。分析数据并将这些分析后的数据整合到有用的信息之后,这些数据将会提供消费者、产品行为、市场状况、员工生产力以及更多的相关有用信息。
6、更利于环境保护
如今,感应器已经在一些办公大楼和家庭内运行,但展望未来,这种感应器将成为现代建筑基础设施的必需品。随着用户在房间或卧室内的移动,安装后的动作感应器也将能够按照用户需求打开或关闭灯光设施、加热器、空调、咖啡机和电视机等设备。这些感应器如今已经整合到盲人设备之中,并利用温度和光线等决定打开和关闭相关设备的时长。最终,这种感应器很好地帮助人们节能,节省资金并保护了环境。
7、更好地定位
物联网让位置追踪服务更加简捷。目前,手机、汽车甚至是医院内的联网设备都能够被定位,从而节省有价值的资源。诸多公司将能够很快地追踪他们业务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从库存到订单履约情况等,并根据这些位置信息来部署现场服务和员工。工具、工厂和汽车都将能够连接基于位置技术的网络之中,从而让整个链条更加有效。
8、更加智能化的沟通与服务
即使是水冷却机也能够连接到物联网,从而更好地让人们利用更多的时间。例如,水冷却机(或咖啡机、快餐店等)都能够更加智能化的记忆用户的个人偏好,并根据声音和动作激活技术提供相应的服务,甚至是按照用户的需求传递饮料,而不需要用户等候。
9、改变医生工作方式
物联网正在改变医生的工作方式、病人的体验以及整个医患关系。如今,病人的病情必须经过医生当面确诊后才能作出评估。将来,物联网将能够让医生直接读到病人身体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让医生远程实时的掌握病人的信息。
10、根据天气状况安排工作
如今,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一些卫星和地面天气监测的结果而进行。将来,大量的感应器将会整合到不同的设备之中,以及空中和地面的数据接受站。使用大数据分析来更好地预测地球状况,将有利于人们更加熟练准确的掌握天气状况和气候变化情况,这样将能够进行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从而让人们更好的规划一周的工作。从全球范围来看,物联网将意味着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气候变化趋势和自然灾害情况。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7194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